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三甲名校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分)
1. 书籍《中国传统文化的化学之光》一书中介绍了中国历史中的一些化学工艺。其中未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点石(石墨)成金(金刚石)B. 酸雨腐蚀树木
C. 苹果酿醋D. 煮海为盐
【答案】D
【解析】
【详解】A、石墨和金刚石不属于同一种物质,将石墨加工成金刚石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酸雨腐蚀树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苹果酿醋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煮海为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2. 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过节时全家团聚吃饺子。牛肉馅饺子中的牛肉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
A. 糖类B. 维生素C. 蛋白质D. 油脂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瘦肉、蛋类、豆类富含蛋白质,所以牛肉中富含蛋白质。
故选:C。
3. 经济迅速发展,能源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下列能源中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 酒精B. 天然气C. 氢气D. 太阳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化石能源是在短时间内不能形成的能源,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酒精、氢气和太阳能不属于化石能源。
故选:B。
4. 人类的衣食住行均离不开材料,下列物品所使用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
A. 纯棉T恤B. 合成橡胶轮胎
C. 玻璃栈道D. 可降解塑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A、纯棉T恤由棉线制成,棉属于天然纤维,符合题意;
B、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C、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可降解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取液体体积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液体的倾倒D. 称量固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气密性良好,选项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试管倾斜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倒入,选项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选项错误。
故选:B。
6.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现象不能从微粒视角解释的是
A. 春天里花香四溢B. 水银温度计热胀冷缩
C. 风起时尘土飞扬D. CO、CO2性质差异很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闻到香味,能从微粒视角解释,选项正确;
B、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水银温度计热胀冷缩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能从微粒视角解释,选项正确;
C、尘土是宏观的物质,风起时尘土飞扬是宏观物质的运动,不能从微粒视角解释,选项错误;
D、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CO、CO2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能从微粒视角解释,选项正确;
故选:C。
7. 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NaOH溶液洒到手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 图书馆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 火灾逃生时应蹲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 煤气泄漏时可用点燃的方法寻找泄漏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OH溶液洒到手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抹硼酸溶液,做法符合安全要求,错误;
B、图书馆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会损坏图书,做法符合安全要求,错误;
C、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气体受热密度变小,当发生火灾逃生时,火灾逃生时应蹲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做法符合安全要求,错误;
D、煤气泄漏时,若用点燃的方法寻找泄漏点易以发生火灾,甚至发生爆炸,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正确。
故选D。
8. 金纳米粒子是工业上常用催化剂。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79
B. 金原子的质量为197g
C. 金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D.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9,原子序数=质子数。则金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79。A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元素名称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B错误;
C、金是一种金属元素。C错误;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D错误。
故选:A。
9. 分类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分类结果错误的是
A. 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B. 硝酸钾属于复合肥
C. 纯碱的水溶液呈碱性,故是碱
D.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钙属于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此选项正确;
B.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的肥料是复合肥。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此选项正确;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纯碱属于盐,此选项错误;
D.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此选项正确。
故选C。
10. 艾草中富含黄酮素(C15H10O2)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黄酮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黄酮素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C. 黄酮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黄酮素中含有5个氢分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黄酮素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根据黄酮素的化学式,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10+16×2=222,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选项错误;
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黄酮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选项错误;
C、黄酮素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质量比为(12×15):(1×10):(16×2)=90:5:16,可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正确;
D、黄酮素是由黄酮素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一个黄酮素分子中含有10个氢原子,选项错误;
故选:C
11. 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保护生物。大气平流层中同时发生氧气与臭氧的相互转化,经过漫长时间形成臭氧层3O22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是氧气
B. 氧气、臭氧转化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
C. 氧气、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
D. 氧气、臭氧转化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 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是氮气,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臭氧转化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正确;
C、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错误;
D、根据氧气与臭氧的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3O22O3可知,氧气、臭氧转化前后气体分子总数改变,错误。
故选B。
12. 一瓶未开封的浓硫酸,部分标签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打开瓶盖冒出白雾B. 整瓶含有溶质490g
C. 可向浓硫酸中加水稀释D. 浓硫酸可作干燥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打开瓶盖不会出现白雾,选项错误;
B、整瓶含有溶质的质量为1.84g/mL×500mL×98%=901.6g,选项错误;
C、稀释浓硫酸操作是酸入水,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如果水倒进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的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不易散失,使水暴沸,带着酸向四处飞溅,容易造成意外;选项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知干燥剂,选项正确。
故选:D。
13.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不符合如图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稀硝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后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该选项不正确;
B、稀盐酸和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和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该选项正确;
C、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该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该选项正确。
故选:A。
14. 为测定镁和硫酸镁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先称取混合物10g,放入一干净的烧杯中,平均分五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H2SO4═MgSO4+H2↑
B. x=0.24
C. y=0.4
D. 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
【答案】D
【解析】
【详解】A、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Mg+H 2SO4═MgSO2+H2↑,选项正确;
B、第1次加入20g稀硫酸对应生成0.12g氢气,说明每加入20g稀硫酸生成0.12g氢气,因此x=0.24g,选项正确;
C、到第四次时若酸完全反应,应该氢气质量为0.48g,说明此时金属镁完全已经完全反应,第五次加入酸,不会继续产生氢气,因此y=0.4,选项正确;
D、设镁质量为x。
x=4.8g,
硫酸镁质量为:10g﹣4.8g=5.2g
硫酸镁中镁元素质量:5.2g××100%=1.04g
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选项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编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________。常用石墨做电池电极,利用的性质是________。
【答案】 ①. 门捷列夫 ②. 导电性
【解析】
【详解】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石墨具有导电性,常用来作电极。
16.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水是组成世间万物一种元素,不可再分。18世纪中叶,将少量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能产生剧烈的爆鸣声,该实验已经能说明水由________(化学用语)组成。请写出水作反应物、且属于不同反应类型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H、O ②. 2H2O2H2↑+O2↑ ③. CaO+H2O═Ca(OH)2
【解析】
【详解】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产生水,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氢气燃烧生成了水,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元素符号为:H、O;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方程式:2H2O2H2↑+O2↑;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2(合理即可)。
17. 为探究燃烧条件,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①中纸片燃烧,②中纸片不燃烧,说明________。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将灯芯拨松可使火焰变旺,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熄灭酒精灯的操作是________。
【答案】 ①.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②. 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③. 用灯帽盖灭
【解析】
【详解】①中纸片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②中纸片与氧气接触,但是水蒸发吸热,温度没有达到纸片的着火点,故纸片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将灯芯拨松可使火焰变旺,原理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实验结束后,熄灭酒精灯的操作是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防止发生火灾。
18. 学习溶解度曲线能帮助我们更直观的认识物质的溶解度。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M点的含义是________。t2℃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________b(填“>”、“<”或“=”)。
【答案】 ①. 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 ③. =
【解析】
【详解】由溶解度曲线可知,M点的含义是: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填写: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根据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可知,t2℃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填写:;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的饱和溶液都有晶体析出,变为过饱和溶液,根据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可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故填写:=。
19. 如图是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关系图。已知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D、E、F的水溶液均呈碱性,C是胃酸的主要成分。
(1)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请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________。
【答案】(1)HCl (2)Na2CO3+Ca(OH)2=CaCO3↓+2NaOH
(3)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
【分析】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是盐酸,C、D、E两两能发生反应,D、E的水溶液显碱性,且不属于同一类物质,所以D、E中为碳酸钠和碱,E能与F能相互转化,且F的水溶液显碱性,并能与盐酸反应,所以E为碳酸钠,F为氢氧化钠,D为氢氧化钙,盐酸能生成A和B,且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所以A和B为氢气和水。将答案带入原题,符合题意。
【小问1详解】
C是盐酸,化学式为:HCl;
【小问2详解】
E→F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小问3详解】
D是氢氧化钙,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或配制波尔多液。
20. 实验室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某有机物2.6g在一定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2.8g一氧化碳和1.8g水,此过程中消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若进一步测定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 ①. 6.4g##6.4克 ②. C2H2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4.4g+2.8g+1.8g-2.6g=6.4g;
该有机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且碳元素等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和,氢元素质量等于水中氢元素质量,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8g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故该有机物中C元素质量为1.2g+1.2g=2.4g,1.8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即有机物中含有氢元素0.2g,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和为:2.4g+0.2g=2.6g,与该有机物质量相同,所以该有机物不含氧元素,该有机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设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xHx,因为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所以12x+x=26,x=2,所以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H2。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 化学来源于生活,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天然气做燃料: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真金不怕火炼: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金化学性质稳定
【解析】
【小问1详解】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问2详解】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化学性质稳定。
22.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请回答:
(1)请写出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________。
(2)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可选择收集装置________。
(3)如何检验已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KClO32KCl+3O2↑
(2)D (3)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满了
【解析】
【小问1详解】
B装置是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由于试管口没有棉花,制氧气所用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小问2详解】
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排水法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收集干燥的氧气,可选择收集装置D;
【小问3详解】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检验已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满;
23. 某种粗盐水中有少量杂质Na2SO4,小林用这种粗盐水制取纯净的氯化钠溶液,设计了如图步骤:
(1)写出除去Na2SO4杂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提出可用稀硝酸代替稀盐酸,请给出你的评价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aCl2+Na2SO4═BaSO4↓+2NaCl
(2)把氯化钡除尽 (3)不正确,是因为稀硝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带入新的杂质硝酸钠
【解析】
【小问1详解】
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
【小问2详解】
由于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为过量,反应后溶液A中含有氯化钡,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加入过量的碳酸钠的目的是把氯化钡除尽;
【小问3详解】
除杂时加入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且反应不能引入新杂质,稀硝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带入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所以不能用稀硝酸代替稀盐酸。
24. 生铁是常用的铁合金。某同学将一块生铁投入到一定量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
(1)写出该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为继续探究,该同学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请分析滤液的成分________。
【答案】(1)
(2)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
【解析】
【分析】金属活动性:Fe>Cu>Ag,将一块生铁投入到一定量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铁一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亚铁和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该同学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滤液中含硝酸银,因为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则铁完全反应,则硝酸铜未参与反应,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亚铁,则滤液的成分是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
四、综合应用题(共10)
25. 我们处在一个色彩斑斓的物质世界中。化学社团针对物质开展“颜之有物”的探究。
Ⅰ.物质有自己独特颜色
(1)下列物质与水能形成有色溶液的是________。
A. 酒精B. 硫酸铜C. 牛奶D. 碳酸钙
(2)氯化铁溶液呈黄色。为探究是哪种粒子使溶液呈黄色,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可选择用作对比的试剂是________溶液。
Ⅱ.颜色变化反映物质的性质
(3)向某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溶液变红色,说明该溶液pH________7(填“>”、“=”或“<”)。
Ⅲ.颜色变化可作为化学反应发生的一种证据
(4)有些化学反应中伴随着颜色的变化。如实验室模拟炼铁,高温下CO还原氧化铁,观察到固体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
(5)自然界中无明显现象的反应远多于有明显现象的反应,比如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为验证该反应的发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________(现象),即可证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Ⅳ.颜料的获取
(6)颜料可从植物中获取。唐代流行服饰石榴裙因其颜色类似石榴花的红色而得名。古法染色工艺记载:“取石榴之花,入臼细杵之,得厚汁,以之染布,不可加热,可为石榴裙也”。请写出在此染布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________________(一条即可)。
(7)为测定某生锈铁钉中未生锈的铁的质量,取50g该铁钉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当表面的铁锈完全除去时恰好消耗300g稀盐酸溶液。请计算该铁钉中未生锈的铁的质量。
【答案】(1)B (2)氯化钠(合理即可)
(3)< (4)由红棕色变黑色
(5) ①.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②. NaOH+HCl═NaCl+H2O
(6)不可加热(合理即可)
(7)设:氧化铁质量是x。
x=16g
该铁钉中未生锈的铁的质量=50g﹣16g=34g
答;该铁钉中未生锈的铁的质量是34g。
【解析】
【小问1详解】
A、酒精与水形成无色溶液,错误;
B、硫酸铜溶于水形成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正确;
C、牛奶不能和水形成蓝色溶液,错误;
D、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形成蓝色溶液,错误。
故选B。
【小问2详解】
氯化铁溶液呈黄色。为探究是哪种粒子使溶液呈黄色,可选择用作对比的试剂是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是无色溶液、水分子不能使溶液显黄色);
【小问3详解】
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色,向某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溶液变红色,说明该溶液显酸性,pH<7;
【小问4详解】
有些化学反应中伴随着颜色的变化。如实验室模拟炼铁,高温下CO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观察到固体的颜色变化是由红棕色变黑色;
【小问5详解】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向变红的溶液中滴加盐酸,若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溶液中氢氧化钠被消耗,从而证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小问6详解】
根据“取石榴之花,入臼细杵之,得厚汁,以之染布,不可加热,可为石榴裙也”可知,在此染布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是不可加热;
【小问7详解】
见答案。浓硫酸
质量分数:98%
密度:1.84g/mL
体积:500mL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部分变质的烧碱溶液
稀硝酸
B
镁铝合金
稀盐酸
C
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氯化钠
D
氢氧化钡溶液
稀硫酸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0.12
x
0.36
0.4
y
2024年河南省商丘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商丘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商丘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河南省商丘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三甲名校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三甲名校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原卷版docx、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