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化学九上课后训练: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课后训练: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课后训练: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人教版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光、发热 B.颜色变化 C.产生沉淀或气体 D.生成其他物质
    2.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你判断的依据是( )
    A.发光 B.放热 C.石蜡熔化 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3.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能体现物质物理变化的现象是( )

    A.酒精燃烧B.铜片变黑C.火柴燃烧D.蜡烛熔化
    4.只发生物理变化的实验是( )
    A.甲烷燃烧 B.镁与盐酸反应 C.胆矾研碎 D.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作制冷剂B.盐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6.新疆棉花享誉世界。下列棉花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织成棉纺线 B.制成医用棉球
    C.制一次性口罩 D.酿制棉籽酒
    二、填空题。
    7.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判断它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描述是 生成白色固体 ,燃烧过程中 化学 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8.核聚变是核反应的一种,是轻核的外电子脱离原子核束缚,原子核发生碰撞,进行聚合,产生新原子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核聚变属于 物理变化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9.描述物质性质的词语有:可燃性、吸附性、腐蚀性、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填入下列物质用途所利用的性质。
    (1)木炭做燃料是 可燃性 。
    (2)活性炭做净水剂是 吸附性 。
    (3)铝做成锅是 导热性 。
    (4)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碳棒是 导电性 。
    10.阅读下列短文,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④酒精易燃烧;⑤因此,常被用做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⑥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⑦且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①②③ ;
    (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 ④ ;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 ⑥ ;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⑦ ;
    (5)文中描述酒精用途的是 ⑤ 。
    三、解答题。
    11.天津港曾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事后调查,爆炸可能是储存在仓库里的金属钠与水反应而引起的。下列短文是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记录,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净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切口呈现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光泽迅速消失、变暗,这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氧化钠的缘故。将这小块钠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剧烈反应,急速游动,并熔成一个闪亮的液态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1)金属钠具有哪些物理性质?(最少答四点)
    ① ;
    ② ;
    ③ ;
    ④ 。
    (2)金属钠具有哪些化学性质?(最少答两点)
    ① ;
    ② 。
    (3)在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必须保存在煤油中,其原因是 。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光、发热 B.颜色变化 C.产生沉淀或气体 D.生成其他物质
    【答案】D。
    【解析】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观察选项,故选D。
    2.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你判断的依据是( )
    A.发光 B.放热 C.石蜡熔化 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
    【解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石蜡熔化都是伴随的现象,判断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故选:D。
    3.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能体现物质物理变化的现象是( )

    A.酒精燃烧B.铜片变黑C.火柴燃烧D.蜡烛熔化
    【答案】D。
    【解析】A.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铜片变黑,是因为铜和氧气反应生成了黑色固体氧化铜,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火柴燃烧过程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蜡烛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4.只发生物理变化的实验是( )
    A.甲烷燃烧 B.镁与盐酸反应 C.胆矾研碎 D.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A.甲烷的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镁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和氯化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胆矾的研碎过程,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
    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作制冷剂B.盐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答案】A。
    【解析】A.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正确;
    B.盐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是利用硫酸与碱性物质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C错;
    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D错。
    故选:A。
    6.新疆棉花享誉世界。下列棉花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织成棉纺线 B.制成医用棉球
    C.制一次性口罩 D.酿制棉籽酒
    【答案】D。
    【解析】A.织成棉纺线,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制成医用棉球,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制一次性口罩,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D.酿制棉籽酒,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
    7.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判断它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描述是 生成白色固体 ,燃烧过程中 化学 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答案】生成白色固体;化学。
    【解析】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判断它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描述是生成白色固体;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故答案为:生成白色固体;化学。
    8.核聚变是核反应的一种,是轻核的外电子脱离原子核束缚,原子核发生碰撞,进行聚合,产生新原子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核聚变属于 物理变化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答案】物理变化。
    【解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核聚变过程原子发生了变化,所以核聚变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物理变化。
    9.描述物质性质的词语有:可燃性、吸附性、腐蚀性、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填入下列物质用途所利用的性质。
    (1)木炭做燃料是 可燃性 。
    (2)活性炭做净水剂是 吸附性 。
    (3)铝做成锅是 导热性 。
    (4)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碳棒是 导电性 。
    【答案】可燃性;吸附性;导热性;导电性。
    【解析】(1)木炭做燃料是利用木炭的可燃性;故答案为:可燃性;
    (2)活性炭做净水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故答案为:吸附性;
    (3)铝做成锅是利用铝的导热性;故答案为:导热性;
    (4)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碳棒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故答案为:导电性。
    10.阅读下列短文,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④酒精易燃烧;⑤因此,常被用做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⑥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⑦且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①②③ ;
    (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 ④ ;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 ⑥ ;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⑦ ;
    (5)文中描述酒精用途的是 ⑤ 。
    【答案】(1)①②③;(2)④;(3)⑥;(4)⑦;(5)⑤。
    【解析】(1)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上述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酒精的物理性质;
    (2)④酒精容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3)⑥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酒精汽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4)⑦且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5)⑤因此,常被用做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属于酒精的用途。
    故答案为:(1)①②③;(2)④;(3)⑥;(4)⑦;(5)⑤。
    三、解答题。
    11.天津港曾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事后调查,爆炸可能是储存在仓库里的金属钠与水反应而引起的。下列短文是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记录,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净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切口呈现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光泽迅速消失、变暗,这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氧化钠的缘故。将这小块钠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剧烈反应,急速游动,并熔成一个闪亮的液态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1)金属钠具有哪些物理性质?(最少答四点)
    ① 常温下为银白色固体 ;
    ② 密度比水小 ;
    ③ 硬度小 ;
    ④ 熔点较低 。
    (2)金属钠具有哪些化学性质?(最少答两点)
    ① 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
    ② 常温下易与水反应 。
    (3)在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必须保存在煤油中,其原因是 防止金属钠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或水蒸气,与它们发生反应而变质 。
    【答案】①常温下为银白色固体;②密度比水小;③硬度小(质软);④熔点较低;
    (2)钠的化学性质有: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常温下易与水反应;故答案为:①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②常温下易与水反应;(3)在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必须保存在煤油中,其原因是:防止金属钠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或水蒸气,与它们发生反应而变质故答案为:防止金属钠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或水蒸气,与它们发生反应而变质。
    【解析】(1)由题目的信息可知,钠的物理性质有: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净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钠硬度小,切口呈现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说明是银白色固体;将这小块钠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剧烈反应,急速游动,并熔成一个闪亮的液态小球,说明熔点低;故答案为:①常温下为银白色固体;②密度比水小;③硬度小(质软);④熔点较低;
    (2)钠的化学性质有: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常温下易与水反应;故答案为:①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②常温下易与水反应;(3)在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必须保存在煤油中,其原因是:防止金属钠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或水蒸气,与它们发生反应而变质故答案为:防止金属钠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或水蒸气,与它们发生反应而变质。

    相关试卷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寒假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寒假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