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后测评
展开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或技术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火药使用 B.陶瓷烧制 C.玉石雕刻 D.粮食酿酒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用于冶炼金属 B.干冰可用以人工降雨
C.氧气供给呼吸 D.石灰石常用于制生石灰
3.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洗洁精除油 B.油锅着火 C.米饭变馊 D.菜刀生锈
4.下列四种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 B.状态 C.硬度 D.可燃性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冰雪融化
C.石油分馏 D.葡萄酿酒
6.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确保师生健康,我校采取的保障措施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额温枪测体温 B.用流动的水洗手
C.开窗对寝室通风 D.教室用消毒剂消毒
7.下列物质应用中,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吸附冰箱里的异味 B.75%酒精溶液杀死新型冠状病毒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铜丝制作导线
8.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晾干 B.食物腐烂 C.石蜡熔化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9.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挥发性、延展性 B.密度、沸点 C.氧化性、可燃性 D.颜色、状态
10.下列各选项对颜色的描述,体现物质真实物理性质的是
A.大量塑料垃圾导致的“白色污染”
B.含有丰富资源的“蓝色海洋”
C.健康卫生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D.青少年要坚决抵制有害身心健康的“黄色书籍”
二、判断题
1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有新物质产生。( )
12.动植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都是化学变化。_____
13.酒精消毒是化学变化。( )
14.汉语博大精深,成语刻舟求剑所描述的变化包含化学变化。_____
15.燃烧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
三、填空题
16.将下列描述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归类,并用序号填空。
①纯净的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③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④铁在1535°C由固体变成液体⑤铁熔化变成铁水
(1)物理变化:___________。
(2)化学变化:___________。
(3)物理性质:___________。
(4)化学性质:___________。
17.阅读以下描述语句,选取数字序号填空。
①常温下氯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②易溶于水③氯化钠不能燃烧④给氯化钠固体升温至801摄氏度,氯化钠固体熔化变为液态⑤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⑥氯化钠用于配制医疗上的生理盐水⑦工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来制取碳酸钠、氯气等。
(1)描述物理性质:___________。
(2)描述化学性质:___________。
(3)描述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
(4)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
(5)描述用途的是:___________。
18.阅读有关酒精的短文回答问题:酒精是一种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序号,下同)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用途有_____;
19.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过程中各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1)①中A处发生的变化是___,原因是___;B处发生的变化是____,原因是___;
(2)②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原因是_______。③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综上所述,判断物质变化的唯一依据是______。
20.国际卫生组织已经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无色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熔点是 ,沸点是 。苯的化学式是 。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与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反应,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
(2)苯的化学性质有____。
四、综合应用题
21.碳铵哪儿去了?
[资料信息]
A.碳铵的化学名称是碳酸氢铵,纯净的碳铵是一种无味、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特点是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是当温度稍高(10℃以上)或湿度稍大,碳铵就易消失。碳铵不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B.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碳铵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氨气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常用于检验氨气。
[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碳铵加热会消失,此过程发生的是什么变化?
作出假设:
(1)①碳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变成了碳铵蒸气,发生了___________变化。
②碳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变成了别的物质,发生了___________变化。
收集证据:
(2)完成表格
实验内容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和解释 |
将干燥的碳铵在试管中加热 | 管口有水珠 | ①有________生成 |
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在试管口 | 酚酞试纸变红 | ②有________生成 |
将碳铵与湿润的酚酞试纸接触 | ③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 |
获得结论:
(3)___________
交流评价:
(4)①仅仅通过碳铵加热时颜色、状态、气味的变化来验证碳铵所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方案是否严密?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②能不能根据“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一现象判断碳铵加热属于什么变化?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
③实验证明,碳铵加热确实有二氧化碳生成,写出碳铵加热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④碳铵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化肥,根据本次实验探究,你认为在使用和储存碳铵时应注意什么问题: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22.氦气(He)在空气中含量甚微。通常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为0.1785g/L,大约是氢气的2倍,空气的七分之一。氦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不易爆,使用十分安全。近年来,在塑料及合成纤维工业中,诞生了一种特殊的生产工艺:将氦气的微泡入塑料或合成纤维,制成特别轻盈的泡沫塑料或纤维。例如风靡一时的“太空服”,轻巧、保暖性好,就是因为它的纤维中含有氦气微泡。氦气也可作为焊接金属和治炼金属时的保护气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氦的沸点是-268.9℃,固态氦的熔点为-272.3℃,它与“绝对零度”(-273.15℃)仅一步之遥,因此,液氦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冷的液体”了。液氦的这种超低温特性,在生产与科学研究上有很重要的应用。
依据短文回答问题:
(1)氦气代替氢气灌充飞艇,利用氦气的物理性质是___,化学性质____。
(2)通过阅读你已了解氦气的一些用途,除此之外,请再举一例氦气可能的用途:____。
23.高铁酸钾(K2FeO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水、凝聚、杀菌、灭藻于一身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铁、氧化钾和氧气。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3)保存高铁酸钾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D
6.D
7.B
8.B
9.C
10.B
11.正确
12.正确
13.正确
14.错误
15.错误
16.(1)④⑤##⑤④
(2)③
(3)①
(4)②
17. ①② ③ ⑤ ④ ⑥⑦
18. ①②③④⑤ ⑥ ⑧ ⑨ ⑦
19.(1) 物理变化 液体蒸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 火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蜡烛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有无新物质生成
20.(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态,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熔点是 ,沸点是
(2)能与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反应,能在空气中燃烧
21.(1) 物理 化学
(2) 水 氨气 酚酞试纸没有颜色变化 碳铵不能使酚酞试纸变红
(3)碳铵受热消失,发生了化学变化
(4) 不严密 因为颜色、状态、气味的改变不一定生成了新物质 不能 碳铵蒸汽也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碳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存放时应避光、避热、密封(答一条即可)
22. 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稳定、不易燃、不易爆 可做霓虹灯
23. 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 +6 避免潮湿和受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测试题,文件包含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寒假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寒假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防控疫情,文明出行,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