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阜阳六中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参考(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25935/0-171339704078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安徽省阜阳六中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参考(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25935/0-1713397040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安徽省阜阳六中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参考(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25935/0-171339704084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安徽省阜阳六中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参考(含解析)
展开1.小明买了一个方便移动的储物箱,如图所示,储物箱安装轮子的目的是( )
A. 增大摩擦
B. 减小摩擦
C. 增大压强
D. 减小压强
2.如图,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天舟六号货运飞船( )
A. 离开地面时不受重力B. 加速上升时质量减小
C. 与火箭分离前相对静止D. 入轨后运动状态不变
4.放在课桌上的书本,如果突然撤去所有外力,它将( )
A. 掉在地上B. 静止不动C. 匀速下落D. 做匀速直线运动
5.为了说明骑电动车要戴安全头盔的道理,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将两个相似的鸡蛋甲、乙分别放在纸筒上,鸡蛋甲上方放一个轻质瓶盖,拿一根筷子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如图所示。结果鸡蛋甲完好无损,鸡蛋乙立即破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放上瓶盖后可以增大受力面积B. 敲击时鸡蛋上部受到的压强甲比乙大
C. 鸡蛋乙被敲碎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D. 要提高实验的可靠性还需多次实验
6.把卡片放在瓶口上面,再将光滑的扣子放在卡片上静止。用手指使劲弹一下卡片,卡片飞出去,但扣子却落入了瓶中。关于这个游戏说法正确的是( )
A. 扣子静止时对卡片的压力与扣子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用光滑的扣子是为了增大扣子与卡片之间的摩擦力
C. 卡片被弹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扣子不随卡片飞出是因为扣子没有受到惯性
7.如图,在一个不带瓶盖的塑料瓶侧壁打一个小孔,a、b为瓶中小孔下方位置不同的两点,用手堵住小孔,在瓶中装满某种液体。松手后,在液体喷出的过程中( )
A. 液体喷出的水平距离s变大
B. 液体喷出的水平距离s不变
C. a、b两点间的液体压强差变小
D. a、b两点间的液体压强差不变
8.下图是实验用的锥形瓶,将锥形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锥形瓶的质量为m1,底面积为S。当往锥形瓶中倒入质量为m2的液体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对瓶底的压力等于液体所受的重力
B. 液体对锥形瓶底的压强为m2gS
C. 锥形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m1+m2)gS
D. 液体对瓶底的压力与桌子对瓶底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5分。
9.小华利用饮料瓶、气球、瓶盖、吸管等制作了一个简易喷气小车,如图所示。拔掉吸管口的塞子,气球向左喷气,同时小车会向右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使小车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10.我国的“复兴号”动车组具有高速、平稳等运行特点。如图所示,某乘客将一枚硬币立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动车窗台上,由于硬币具有______,它能与动车一起继续向前运动;“纹丝不动”的硬币受到的重力与窗台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11.雨滴在空中下落时受到重力G和阻力f的作用,若阻力f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则在雨滴下落越来越快的过程中,G ______f(选填“>”或“<”),此后雨滴的运动情况是______(选填“减速下落”或“匀速下落”)。
12.如图所示,当右端挂一个重为10N的物体A时,物体B在水平桌面上恰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现在要使物体B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在物体B上施加一个水平向______,大小是______N的拉力。
13.创意改变生活,如图是自带吸管的玻璃杯,杯中装有水,小科用手掌封住杯口,通过玻璃吸管不容易“吸”到水;移开手后,能轻松“吸”到水,h为5cm。(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103kg/m3)请回答:
(1)小科用手掌封住杯口,此时玻璃杯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个连通器;
(2)小科能轻松“吸”到水是利用了______;
(3)图中B点所受水的压强为______Pa。
14.一款环保共享电动汽车满载时总质量为900kg,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0cm2,静止在水平马路上时,路面受到的压力F=______N,压强p1=______Pa;若该车不慎陷入路边松软的水平草坪,此时电动汽车对地面的压强p2______p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g取10N/kg)。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15. 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平板车上,随车一起向右做直线运动,请画出车突然加速时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分。
16.如图所示,小南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同一木块依次放在水平木板、毛巾表面上,分别完成了如下实验。
(1)实验前,必须对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______;实验中,必须水平拉动木块做______运动;图乙中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
(2)比较、分析甲、丙两次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3)比较、分析______两次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
(4)在进行乙图所示的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摩擦力f与作用在木块表面的压力F的关系图象如图丁所示。由图丁可知,若当木块与砝码的总重力为4N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N,此时木块做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根据图象所得结论,解决下列问题:若一物体重200N,使它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推力F为60N。在物体上加上一个重200N的重物,仍然使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给物体施加的水平推力F为______。
17.学习压强知识后,课外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
一组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所示。
(1)同学们通过观察泡沫的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比较图1甲、乙两图实验现象,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_所示实验。二组同学利用压强计等器材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2所示:
(4)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端液面的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如果所用的压强计U形管中可选择装染色的酒精、水以及水银中的一种液体(ρ水银>ρ水>ρ酒精),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小明应该选择三种液体中的______装入U形管中。
(5)比较图2甲和图2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的______增加而增大。
(6)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图2 ______两组实验进行比较。
(7)小明在此基础上做了如图丁所示拓展实验。他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倒入水,底端橡皮膜向下凸起,然后将装有水的玻璃管缓慢插入装有某种液体的烧杯中,直到橡皮膜变平,此时测出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为ℎ1,橡皮膜到烧杯中液面高度为ℎ2。据图丁可知该液体密度ρ ______ρ水(选填“>”“<”或“=”)。用小明测得的物理量推导出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8.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14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按计划送入预定轨道,航天工程火箭发射系统续写辉煌。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火箭的顶端设计有逃逸塔。在发射的初始阶段,顺利升空后,逃逸塔被抛出与火箭分离,脱离火箭后还会继续上升一段距离,之后,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动力来源于火箭燃料的燃烧,火箭向下高速喷出气体,从而使火箭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逃逸塔脱离火箭后,在无动力作用下还会继续上升的原因。
(2)请从上述材料中找出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现象。
(3)火箭向下高速喷出气体而上升,其原理是什么?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19.小雨重力为580N,脚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5×10−2m2,桶的质量为2kg,底面积为0.12m2,桶内深度0.5m,容积为7×10−2m3。
(1)人站在地面上将空桶提了起来,人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大?
(2)将桶里装满某种液体,液体对桶底的压强为4×103Pa,求该液体的重力为多大?
(3)装满该液体时,小雨用力提桶但没提动,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强为1.6×104Pa,求此时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20.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2、高为10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g=10N/kg)
求:
(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是多少?
(3)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小明买了一个方便移动的储物箱,储物箱安装轮子的目的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储物箱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移动。
故选:B。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
本题考查减小摩擦的方法,属于基础题。
2.【答案】A
【解析】解: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图象为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由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知,Gm=9.8N/kg为正比例函数,再结合选项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图象,要明确成正比的含义,并知道其图线的特点。
3.【答案】C
【解析】解:A、地球上的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均受到重力作用。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离开地面时受重力,故A错误。
B、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加速上升时位置变化,但其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B。
C、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火箭分离前相对于火箭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与火箭分离前相对静止,故C正确。
D、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入轨后做圆周运动,运动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运动状态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1)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没有关系。
(3)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4)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如果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说明运动状态不变。
此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重力、质量及其特性、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判断,涉及到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但总体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即可正确作答。
4.【答案】B
【解析】解:放在课桌上的书本,处于静止状态,如果突然撤去所有外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它将保持静止状态。
故选:B。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书本在突然撤去所有外力后做什么运动。
本题是牛顿第一定律的简单应用,属于基本题。
5.【答案】B
【解析】解:AB、放上瓶盖后,鸡蛋上方的受力面积增大了,根据P=FS可知,在压力一定时,鸡蛋受到的压强减小了,所以敲击时鸡蛋上部受到的压强甲比乙小,故A正确、B错误;
C、鸡蛋乙被敲碎,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
D、为了使实验更具有普遍性,可以通过多次实验来寻找普遍规律,所以要提高实验的可靠性还需多次实验,故D正确。
故选:B。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3)为了使实验更具有普遍性,可以通过多次实验来寻找普遍规律。
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是一道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
6.【答案】C
【解析】解:A.扣子静止时对卡片的压力与扣子受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用光滑的扣子是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故B错误;
C.卡片被弹开,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扣子不随卡片飞出是因为扣子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1)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得接触面分离;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减小摩擦的方法、惯性和力的作用效果,属于综合题。
7.【答案】D
【解析】解:AB、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随液体深度的变小,液体喷出的水平距离逐渐变小,故AB错误;
CD、a点液体产生的压强大于b点液体产生的压强,两点的高度差不变,由p=ρgh可知,两点的压强差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液体的密度一定,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本题考查了对液体压强特点的理解和应用,难度不大。
8.【答案】C
【解析】解:AB、只有容器为柱形容器时,液体对瓶底的压力才等于液体所受的重力;
锥形瓶不是柱形容器,则瓶内液体对瓶底的压力不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F液S≠m2gS,故A、B错误;
C、锥形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总=(m1+m2)g,
则锥形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FS=(m1+m2)gS,故C正确;
D、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ρghS-----①
液体的重力G液=m液g=ρV液g-----②,
由图可知Sh>V液,所以液体对瓶底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
而桌子对瓶底的支持力等于锥形瓶的重力与液体的重力之和,
则液体对瓶底的压力与桌子对瓶底的支持力的大小无法比较,所以不能判断二者是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1)只有容器为柱形容器时,液体对瓶底的压力才等于液体所受的重力;若知道液体对瓶底的压力,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F液S;
(2)锥形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子和液体的总重力,根据p=FS求出锥形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受力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本题考查了压强公式的应用和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平衡力的辨别等,要注意不规则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等于液体自身的重力。
9.【答案】相互 运动状态 喷出的气体
【解析】解:气球向左喷气,同时小车受到气体的反作用,会向右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小车向右运动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小车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喷出的气体。
故答案为:相互;运动状态;喷出的气体。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加力的是施力物体,承受力的是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中考的热点。
10.【答案】惯性 平衡力
【解析】解:将一枚硬币立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动车窗台上,由于硬币具有惯性,保持运动状态不变,能与动车一起继续向前运动;“纹丝不动”的硬币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到的重力与窗台对它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故答案为:惯性;平衡力。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本题考查惯性、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理解与辨别,属于基础题。
11.【答案】> 匀速下落
【解析】解:
(1)雨滴下落时,速度方向向下,雨滴下落越来越快,则说明雨滴所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合力方向是向下的,此时重力G大于阻力f;
(2)雨滴所受阻力f与雨滴重力G相等时,雨滴所受到的合力为零,雨滴处于平衡状态,故雨滴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匀速下落。
(1)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则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做变速运动;若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则物体做加速运动;若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则物体做减速运动;
(2)根据题意,结合雨滴的运动状态判断雨滴所受重力G与阻力f的大小关系;根据雨滴的受力情况也可判断雨滴的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所受合力与物体运动状态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2.【答案】左 20
【解析】解:物体B水平向右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物体A对物体B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为10N、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因物体B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摩擦力和拉力是平衡力,所以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向右的拉力大小相等,为10N。
物体B水平向左运动和水平向右运动时,由于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所以物体B水平向左运动时,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也是10N。
物体B水平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拉力10N(物体A对物体B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10N.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是三个力平衡,所以F左=F右+f=10N+10N=20N。
故答案为:左;20。
物体B在物体A的作用下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物体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摩擦力大小;
物体B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物体B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不变。物体B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是三个力平衡,根据平衡力条件求出水平向左的拉力。
本题物体A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力条件求出摩擦力大小,根据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判断出物体A向左和向右运动的摩擦力大小不变,物体A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再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力条件求出拉力大小。
13.【答案】不是 大气压 500
【解析】解:(1)连通器是指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连通器中装入同种液体,在液体静止时,各容器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小科用手掌封住杯口,此时玻璃杯一端封闭,不是连通器;
(2)用吸管从瓶子里吸水时,先把吸管内的部分空气吸走,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吸管,上升到嘴里,所以使水上升到嘴里的力是大气的压力,故所以小科能轻松“吸”到水是利用了大气压;
(3)由图可知,B点的深度h=5cm=5m,
B点所受水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05m=500Pa。
故答案为:(1)不是;(2)大气压;(3)500。
(1)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称为连通器,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
(2)大气压的应用大多是利用内外的气压差,所以要判断是否是大气压的应用,要注意有没有形成这个“气压差”;
(3)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求得B点所受水的压强。
此题考查了大气压的应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和连通器的判断,难度不大。
14.【答案】9×103 3×105 小于
【解析】解:(1)共享电动汽车静止在水平马路上时,路面受到的压力:
F=G=mg=900kg×10N/kg=9×103N,
则路面受到的压强:p1=FS=9×103N300×10−4m2=3×105Pa;
(2)若该车不慎陷入路边松软的水平草坪,此时电动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大,
由p=FS可知,此时电动汽车对地面的压强变小,即p2
(1)共享电动汽车静止在水平马路上时,路面受到的压力和汽车的重力相等,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等于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利用p=FS求出路面受到的压强;
(2)若该车不慎陷入路边松软的水平草坪,此时电动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大,利用p=FS判断此时电动汽车对地面的压强变化,从而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压力和压强大小的计算以及压强公式的应用,要注意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知道该车不慎陷入路边松软的水平草坪时受力面积变大是关键。
15.【答案】解:(1)小车突然加速后,木块相对于平板向左滑动或有向左滑动的趋势,在水平方向上受摩擦力的作用,方向向右,
(2)在竖直方向上,木块受重力G和支持力F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如图所示。
【解析】(1)小车突然加速,速度增大,由于惯性木块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运动,木块相对于平板向左滑动或有向左滑动的趋势;
(2)木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平板的支持力F、水平向后的摩擦力f作用,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作用线作出力的示意图。
根据惯性判断出木块相对于平板向左滑动或有向左滑动的趋势、对木块正确受力分析、掌握力的示意图的作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6.【答案】调零 匀速直线 2.2 接触面粗糙程度 甲、乙 加速 120N
【解析】解:(1)实验前,必须对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调零,弄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
实验中,必须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图乙中测力计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2N,故摩擦力的大小为2.2N;
(2)比较甲、丙两幅图,压力大小相同,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滑动摩擦力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故比较甲、乙两幅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
(4)根据得到的如图丁的摩擦力f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的关系图线知,由图丁可知,当木块与砝码的总重力为2N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0.8N;当木块与砝码的总重力为4N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6N,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N(即拉力大小为2N),因拉力大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则木块将做加速运动。
由图丁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成正比,即μ=fF=60N200N=0.3,若一物体重200N,使它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推力F为60N;物体上加上一个重200N的重物,f=0.3×400N=120N。
故答案为:(1)调零;匀速直线;2.2;(2)接触面粗糙程度;(3)甲、乙;(4)加速;120N。
(1)实验前,必须对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调零,弄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结合测力计分度值分析;
(2)(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根据图中现象得出结论;
(4)根据摩擦力f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的关系图线可知,当木块与砝码的总重力为4N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并比较此时拉力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据此确定木块的运动状态;
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
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同时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考查实验推理法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17.【答案】凹陷程度 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甲、丙 高度差 染色的酒精 深度 乙、丙 > ℎ1ℎ2ρ水
【解析】解:(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泡沫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由图1甲、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的受力面积一定而压力不同,压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由此可得: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压力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故可通过比较图甲、丙所示实验得出结论;
(4)根据转换法,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端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如果被测压强大小相同,根据p=ρgh,U形管中液体密度越小,液面高度差就越大,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该选择染色的酒精装入U形管中;
(5)比较图2甲和图乙,液体的密度相同,乙中橡皮膜的深度大,产生的压强大,故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的深度增加而增大;
(6)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要控制深度相同,故应选择乙、丙图两组实验进行比较;
(7)橡皮膜的表面相平时,液体对其向上的压强与水对其向下的压强相等。即:p=p水,
液体的压强和液体密度、液体深度有关,因为h1>h2,所以ρ>ρ水,
利用测得的液体深度h2和其密度ρ,表示出p;即:p=ρgh2,
同理表示出p水,即:p水=ρ水gh1,
两者相等即:ρgh2=ρ水gh1,
由此可以求得液体的密度:ρ=ℎ1ℎ2ρ水。
故答案为:(1)凹陷程度;(2)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甲、丙;(4)高度差;染色的酒精;(5)深度;(6)乙、丙;(7)>;ℎ1ℎ2ρ水。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分析图1甲、乙所示实验,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3)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控制压力相等而受力面积不同;
(4)根据转换法,液体压强大小是通过U形管内液面的差来反映的,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分析;
(5)(6)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
(7)当橡皮膜不再发生形变时,说明其受到的玻璃管中水对其向下的压强与烧杯中液体对其向上的压强相等。通过两者压强相等,结合液体压强的计算,利用水的密度的表示出液体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应用了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示实验即可正确解题。
18.【答案】答:(1)逃逸塔脱离火箭后,由于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在无动力作用下仍会继续上升;
(2)“逃逸塔被抛出与火箭分离,脱离火箭后还会继续上升一段距离,之后,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火箭向下高速喷出气体,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也会给火箭一个向上的力,从而使火箭上升。
【解析】(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结合材料中的内容,从而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题从力学角度分析了火箭上升时的几个现象,体现了物理与高科技领域的联系,难度不大。
19.【答案】解:(1)桶的重力G桶=mg=2kg×10N/kg=20N;
人站在地面上将空桶提了起来,则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G人+G桶=580N+20N=600N
(2)该液体的密度ρ液=pgh=4×103Pa10N/kg×0.5m=0.8×103kg/m3;
桶内容积为7×10−2m3,则该液体的重力G液=ρ液Vg=0.8×103kg/m3×7×10−2m3×10N/kg=560N;
(3)脚对地面的压力F人=p人S人=1.6×104Pa×5×10−2m2=800N;
人对桶的拉力F拉=F人−G人=800N−580N=220N,
桶对地面的压强p=F压桶S桶=G桶+G液−F拉S桶=20N+560N−220N0.12m2=3000Pa。
答:(1)人站在地面上将空桶提了起来,人对地面的压力是600N;
(2)将桶里装满某种液体,该液体的重力为560N;
(3)装满该液体时,小雨用力提桶但没提动,桶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
【解析】(1)根据G=mg得出桶的重力;人站在地面上将空桶提了起来,根据F压=G人+G桶得出人对地面的压力;
(2)根据p=ρ液gh得出该液体的密度;根据G=ρ液gV得出该液体的重力;
(3)根据F=pS得出脚对地面的压力;根据F拉=F人−G人得出人对桶的拉力,根据p=FS得出桶对地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重力、压力、压强的计算,是一道综合题。
20.【答案】解:(1)由乙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总质量为100g,则容器的质量为m容=100g=0.1kg,
当液体体积为V液=50cm3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150g,
此时液体的质量:
m液=m总−m容=150g−100g=50g,
液体的密度:
ρ=m液V液=50g50cm3=1g/cm3;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液体深度h液=10cm=0.1m,
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p液=ρ液gh液=1×103kg/m3×10N/kg×0.10m=1000Pa;
(3)容器内装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
V=Sh=50cm2×10cm=500cm3,
由ρ=mV可知,液体的质量:
m=ρV=1g/cm3×500m3=500g=0.5kg,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总=m总g=(0.1kg+0.5kg)×10N/kg=6N,
则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FS=6N50×10−4m2=1200Pa。
答:(1)液体的密度是1g/cm3;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是1000Pa;
(3)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1200Pa。
【解析】(1)由乙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cm3时的总质量,此时液体的质量为0,据此求出容器的质量;读出液体体积为50cm3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然后减去容器的质量即为液体的质量,利用ρ=mV求出液体的密度;
(2)容器内装满液体时,液体的深度等于容器的高度,利用p=ρgh求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3)根据V=Sh求出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质量,根据G=mg求出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利用p=FS求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和密度公式、液体压强公式、压强定义式的应用,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
安徽省阜阳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3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宣城六中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宣城六中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