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教学综合备课资源(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教学综合备课资源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题(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教学综合备课资源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题(原卷版+解析),共27页。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理址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只电脑鼠标的重力约为100NB.考场内大气压大约为C.教室内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约为35℃D.轿车的功率约200W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弹性小球被弹出后,经过A点和B点后落到地面,又被多次弹起,图中虚线为小球的运动轨迹。下列有关小球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速度增大B.小球反弹经过D点时动能为零C.若将弹性小球表面涂黑,则会在C、F两点留下等大的黑色圆斑D.小球经过E点的机械能大于经过G点的机械能3.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子个人项目决赛中,辽宁运动员徐梦桃勇夺冠军。如图所示,在她滑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不具有机械能B.从A点滑行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不断变大C.滑雪板底面比较光滑是为了增大滑行时与雪面的摩擦D.在B点的速度大于与它高度相同的D点的速度4.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拉力拉着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少 B.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少C.两次做功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5.我国在太空航天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图所示,是我国近期发射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关于此人造卫星的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速度增大B.卫星从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势能增大,动能减小,速度增大C.卫星在远地点运行时的机械能大于近地点运行时的机械能D.卫星在远地点运行时的机械能小于近地点运行时的机械能6.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着物体A沿水平方向以的速度匀速运动了50cm,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物体A不受摩擦力②物体A受到摩擦力的大小是10N③力F对物体A做了1J的功④力F对物体A做功的功率是1W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④7.前后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情况绘制出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v1=v2 B.物体所受的拉力:F1W2 D.0∼6s内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mB,高度hA>hB,距离sA>sB。他得出“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的结论,他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3)小红让钢球A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自由滚下,撞击木块,这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与___________的关系。17.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球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面高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h1和h2,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且h1sB。他得出“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的结论,他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3)小红让钢球A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自由滚下,撞击木块,这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与___________的关系。【答案】 A 错误 没有控制钢球的速度一样 速度【详解】(1)[1]一个物体能量的多少,可由它对外做功的多少来确定,本实验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钢球撞击木块时对木块做功,通过木块被推移的距离远近来反映做功的多少,所以本实验探究的是钢球在撞击木块时的动能大小,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选A。(2)[2][3]在研究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时,要控制物体运动的速度相同,甲乙两次实验中,钢球在斜面上的高度不同,从斜面上滚下来碰撞木块的速度不同,因此他的实验方法是错误的。(3)[4]小红让同一钢球A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钢球的质量相同,而钢球的速度不同,则本次实验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关系。17.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球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面高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h1和h2,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且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