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611540/0-17130532980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4课《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611540/0-171305329807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4课《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611540/0-171305329809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人教部编版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认识“棚、驮”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
2.会写“愿、突”等10个字,及“愿意、突然、立刻”等词语。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4.能用上提供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5.理解文中老牛、松鼠的说法不同的原因,从而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能用上提供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理解文中老牛、松鼠的说法不同的原因,从而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尝试的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复习生字)
点击小马,驮走字宝宝。
品读课文,领悟道理
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尝试着将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的主人公:马妈妈和小马。(主要人物)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小马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途中遇到一条河,小马不知河水深浅,不敢下河。(起因)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老牛和小松鼠对于河水不一样的说法,小马只好回家问妈妈。(经过)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写在妈妈教导下,小马勇敢地蹚过了河。(结果)
第二部分:(故事起因)
①学习提示:“小马怀着怎样的心情帮妈妈驮麦子去磨坊的?圈出相关词语说一说”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这里也交代了小马过河的原因:老马让小马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
“连蹦带跳、我很愿意帮您做事”写出了小马很高兴,很乐意帮忙驮麦子去磨坊。
②学习提示:小马在送麦子途中,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此时小马心情是怎样的呢?说一说?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他离家已经很远了。
听到这哗哗的河水声,小马有点怕了,它不确定河水是深是浅,自己能不能过去,此时它很希望妈妈在身边就好了。这也说明了小马可能是第一次离开妈妈独立去做事情。
问:“谁来说说,你第一次独立做事的经过,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学生自由畅谈
第三部分:(故事经过)
学习提示:为什么老牛说河水浅,松鼠却说河水深,到底谁说得对呢?
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问:“你觉得牛伯伯说的对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对。因为牛伯伯是根据自己的身高来说的。所以觉得很浅。
问:“浅、小、去,这3个字的对应的反义词是什么?”
学生回答
浅—( 深 ) 小—( 大 ) 去—( 来 )
接下来看看松鼠看到小马过河,是什么反应?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连用两个“别过河”和叹号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松鼠紧张着急的心理,因为昨天松鼠的伙伴掉这条河里淹死了,看到小马要下河,所以特别紧张,特别着急。
问题梳理: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和松鼠对河水深浅的判断会截然不同?
第四部分:(故事结果)
①学习提示:马妈妈的话包含哪些意思?
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啊!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
“想过他们的话吗”是在引导小马学会自己思考。
妈妈的话意思是:一是对于别人的话,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不要人云亦云;二是当自己拿不定主意时,要亲自试一试。
②小马尝试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对岸。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小马过河后这才知道了水的深浅。
这样告诉我们遇到问题不要只是听别人说,一定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在思考的基础上,再亲自试一试,因为别人说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课文小结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手法,通过小马与牛伯伯、小松鼠的对话,把一个不善思考、凡事爱问妈妈的孩子写得活灵活现,使我们读起来感到特别亲切。启发了我们做事要认真思考,开动脑筋,努力亲自去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
梳理课文内容,出示结构图示:
五、课后练习
(一)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讲一讲这个故事。
指导:故事三大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马棚、愿意、磨坊、驮
住在马棚里的小马很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经过(遇到了哪些困难):挡住、为难、突然、拦住、吃惊
它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很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它就去请教了老牛伯伯,老牛伯伯说河水很浅,才没小腿,能蹚过去。当小马正准备下河的时候。突然,一只小松鼠拦住了它,并告诉它不能下河。小马吃惊地问:“河水很深吗?”小松鼠很认真地回答,河水很深,昨天它的一个小伙伴就是掉这河里淹死的。小马不知道谁说的对,很无奈,只好跑回家找妈妈。
结果:难为情、动脑筋、小心
小马跑回家难为情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教育它遇事要学会动脑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试一试。小马跑回了小河边小心地蹚过了河。上岸后的小马很开心,自己下河试了,才知道河水没有松鼠说的那么深,也没有老牛说的那么浅。
你同意下面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
不同意。
因为老牛长得比小马高,所以他说河水很浅,才没小腿;小松鼠说河水很深,淹死了它的同伴是因为小松鼠长得很小。它们两个都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说的,所以他们都没有说谎
◇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
同意。
当我们遇到难题的时候,就要学会多向别人请教。但是切记请教之后还要加上自己的分析,再来解决难题。
◇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
同意。
别人的经验可以供自己参考,但不一定可靠,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思考分析。
◇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
不同意。
有些事情很危险,就不能自己尝试,而是要请教别人,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小马过河教案设计,共1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小马过河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重点难点,复习导入,分段研读课文,再读全文,拓展延伸,课堂总结,梳理板书,教学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