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堂检测
展开一、基础题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虔诚而愚蠢——各拉丹冬是男性神,据说这方圣地并不欢迎女人,不久它便让我领教了一番。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顾拜旦是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他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一篇游记,这篇文章以散文笔法,叙述奇人奇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
C.《礼记》又名《小戴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
D.《卖炭翁》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军曾在我们村安营扎寨。
B.人们正在散步,突然天降大雨,真是大煞风景。
C.儿童时代的事至今仍历历在目,使我回味无穷。
D.你冷静一下,我说的话里明明没有你理解的这个意思呀,不在话下。
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裸露 腈纶 雕塑 气喘吁吁B.恭顺 懈怠 衰竭 穿流不息
C.磅礴 黧黑 蜷卧 大煞风景D.蠕动 诅咒 虔诚 漫不经心
5.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棱角(líng) 骤然(zhòu) 虔诚(qián) 安营扎寨(zhā)
B.摄制(niē) 呼啸(xià) 凄凉(qī) 秋高气爽(shuǎng)
C.蠕动(rú) 砾石(lì) 演绎(yì) 气喘吁吁(yū)
D.敦实(dūn) 蜿蜒(wān) 衰竭(shuāi) 气势磅礴(páng)
6.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问答。
我们把车停在冰河上,踏进这块 的冰雪世界,在坚冰丛弗间的一个砾( )石堆上竖起三脚架, 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qián chég( )而愚蠢——各拉丹冬是男性神,据说这方圣地并不欢迎女人,不久它便让我领教了一番。
(1)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2)请给文中加点的字注上拼音并将文中拼音写出汉字。
二、现代文阅读
①“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②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于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
③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④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在滑极了的冰河上一点点挪动,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堆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⑤见我再也没有力气返回了,杰巴他们开着车过来,接我过这一段冰河。
⑥拍电影的那一伙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那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⑦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格拉丹冬的近旁。
7.选文写景别具特色,试就其中一种写法作简要分析。
8.探究下列语句,写出你发现的结果。
①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
②此地的海拔已经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③“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④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节选)
①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②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泳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腰椎也错了位。
③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的海拔已经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
④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吃亏呀!”他从冰墙那边翻过来,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上推。
⑤“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⑥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辩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
⑦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搭、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9.请你结合文中相关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冰塔林的?
10.“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这句话如何理解?
11.请你赏析第⑦段画线句子的节奏之美。
12.节选部分作者多次写到自己糟糕的身体状况,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三、作文
13.想象是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是指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还指设想,在心理学上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说写者可运用想象来拓宽题材,深化意蕴。一般有象形想象(抽象—具象)、象征想象(具象—抽象)、类比想象(具象—具象)、推测想象(已知—未知)。想象必须在打破经验秩序的同时来把握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特别要符合情感、事理逻辑(虽出乎意料却合乎情理),例如童话、故事、科幻小说等文体中会大量运用想象。想象属于形象思维,讲究思维的多向与拓展,在丰富文章内涵方面相当重要。
请你想象“冰塔林”的奇异景色,并将其描述出来。
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D
6.(1)鲜有人迹
(2)lì 虔诚
7.示例一:将主观感受融于写景之中。如“远比想象的要温暖”“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等句子,作者在描写景物的同时,加入了大量的主观感受的描写,使景物描写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示例二:想象的运用。作者在描写景物时,加入了大量的想象,如“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等句子,大量想象的运用,让景物有了生命和时间感,赋予景物更多的内涵,增加了文章的厚度。
示例三:移步换景。随着立足点和观察视角的变化,作者笔下的景物也在不断变化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共同营造出一种雄伟、圣洁、瑰奇的境界。
示例四:修辞方法综合运用。如“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百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缓慢而不懈怠”,拟人手法的运用让景物有了生命的沧桑感;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比喻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冰体的柔美。 8.示例一:从写法看,作者反复叙写自己在格拉丹东的身体状况,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乐观与坚强,阅读感受也更亲切、真实、可信。
示例二:从写法看,以作者的身体状况侧面表现格拉丹东环境的艰险,是对人类探索精神的含蓄表达。
示例三:从构思看,作者的身体状况是本文的一条潜在线索,身体越来越糟糕,作者对格拉丹东的感受与理解越来越细致,想象也越来越富有诗意。
示例四:从主题表达看,反复叙写身体的痛苦,其实也是表达敬畏自然的一种方式,表达了人在伟大而恒久的自然面前,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9.【示例】从选文第①段“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第②段“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第⑥段“置身于冰窟”可以判断作者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描写冰塔林的。 10.【示例】任由时空变幻,风声呼啸依然,大自然的神力造就了雄壮苍莽的各拉丹冬,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11.【示例】第一句三字、五字短语并列,第二句前半部分二字词并列,节奏短促,体现了冰体形状之多令人目不暇接;第二句后半部分句子变长(第一句三字短语到五字短语也是由急促到舒缓),节奏放缓,让句子又融入段落主体比较舒缓的节奏中去;整体张弛结合,体现一种音乐美。(意思对即可) 12.【示例】(1)使读者见景的同时,也“见人”:感受作者的感受,亲切、真实、可信;(2)从侧面写出各拉丹冬环境的艰险,突出所至、所见、所感的独特性;(3)构成文章的潜在线索:身体状况越来越糟,对各拉丹冬的感受与理解越来越细致,想象越来越富有诗意;(4)身体痛苦坚持心灵行走,为文章染上苦难美和悲壮美的色彩;(5)身体的痛苦也是表达敬畏自然的一种方式,人的痛苦在伟大而恒久的自然面前微不足道。(任意答出三点即给满分)
13.示例:“冰塔林”是一种罕见的珍稀的景观。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有的如搔首弄姿的猿猴,有的像小巧可爱的白狐,有的似凝神远眺的牦牛……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回延安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29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回延安同步测试题</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社戏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a href="/yw/tb_c13929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社戏课后测评</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29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灯笼达标测试</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