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含解析)
展开一、单选题
1.成都水井坊是我国最古老的酿酒遗址。其特色之一是在小麦、高粱中先后拌入糖曲和酒曲,发酵后进行“量质摘酒”——以如图所示的生铁“天锅”把酒头摘出后,边摘边尝,优中选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小麦、高粱中含有的淀粉多糖为高分子化合物
B.“天锅”材料中只含金属元素
C.图中“摘酒”操作是指通过蒸馏分离出乙醇溶液
D.通过“量质摘酒”可得到不同酒精度的酒
2.某有机合成中间体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聚合反应
B.该物质分子所有原子可能共面
C.该物质分别与足量Na和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2∶1
D.其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有2种
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56g Fe与1.0ml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B.标准状况下,22.4L中含有氮原子的数目大于
C.一元酸HA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数目为
D.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O―H键数目为
4.甲、乙、丙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不同短周期的主族元素。甲、丙形成的单核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乙和丙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
B.甲、丙形成的化合物熔融态不导电
C.最高价含氧酸酸性:乙<丙
D.乙、丙形成的单中心分子中各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
5.下列设计的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C.CD.D
6.“三组电解质”储能电池工作示意图如下,放电时,通过固体电解质向Cu电极移动,充电时,Cu电极上生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Na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C.充电时,当外电路通过1ml电子时,Cu极区域溶液质量减少8g
D.三组电解质有利于运动并防止副反应发生
7.MX是一种难溶弱酸盐,离子不水解,某温度下,水溶液中pM与pH关系如下图。若代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无外加酸碱时,MX溶液中存在
B.
C.加入HX可实现由甲到乙
D.
二、解答题
8.实验室用废铁屑制取无水氯化铁并测其纯度。实验方案如下:
Ⅰ.制备
①将废铁屑加入30%NaOH溶液中,煮沸30分钟,过滤,洗涤2~3次。
②将洗涤后废铁屑加入20%盐酸,控制温度在40~50℃之间,至反应完毕,过滤。
③向滤液中逐滴加入10%双氧水,同时加入25%盐酸,充分搅拌至溶液呈棕黄色。
④将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加热浓缩,缓慢冷却至大量晶体析出,抽滤,洗涤。
回答下列问题:
(1)用NaOH溶液洗涤废铁屑的目的是 。
(2)控制温度在40~50℃的原因是 。
(3)滴加10%双氧水时,滴加速率过快会产生气泡。该气体为 。
Ⅱ.无水制备
已知熔点―156℃,沸点77℃,易水解生成和HCl。
(4)按图装置进行实验。锥形瓶中生成无水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仪器A的作用是 。
Ⅲ.产品纯度测定
(5)称取3.250g产品试样,配制成100.00mL溶液,取2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KI溶液,经充分反应后,滴入淀粉溶液3~5滴,然后用溶液滴定(),经三次平行实验,平均消耗溶液19.00ml。
①所制产品的纯度为 (以无水质量分数表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所制产品中可能含有杂质,检验的试剂为 (填化学式)溶液;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9.贵金属银有广泛用途。工业上用银锰精矿(主要含、MnS、等)制备银,同时获得二氧化锰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浸锰”步骤中产生的浸锰液主要含有,生成气体的主要成分为 ;用惰性电极电解浸锰液制,写出电解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已知“浸铁”步骤中保持不变,反应中n(氧化剂):n(还原剂)= ;浸铁滤饼的主要成分为S和 。
(3)“浸银”时发生反应,其中在溶液中是一种稳定配合物。加入的作用是 ;结合离子方程式,从平衡角度分析选用氯化物浓溶液的原因是 。
(4)“沉银”步骤中,生成单质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沉银液经处理可再利用,方法是向沉银液中通入 (写化学式),通过一步转化后循环再用。
10.研究二氧化碳的转化与减排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用还原的反应过程如下:
①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 。
(2)同时提高与的平衡转化率和速率的措施是 。
(3)在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0.1ml与0.3ml。
①保持密闭容器体积为10L,只发生①②反应,经10min反应达到平衡,测定出和均为0.05ml。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该条件下,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 。
②在150℃时,改变密闭容器的体积,测得和平衡转化率随压强变化如图所示。平衡转化率随压强增大而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后平衡转化率随压强增大而减小缓慢甚至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
(4)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1∶3投入和,加入催化剂,仅发生反应①②。经实验测出两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在较低温度时,反应物转化率较高,但体系中体积分数很低,主要原因是活化能 (填“>”、“<”或“=”)。
②随温度升高,的体积分数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小,其可能原因是 。
11.Si、S、Se在自然界中形成多种多样的物质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Se与O同族,电负性较大的是 ;基态Se原子的价电子运动状态有 种。
(2)已知液态的二氧化硫可以发生类似水的自电离:。中各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则其键和键数目之比为 ,的空间结构为 。
(3)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硅的价层有可以利用的空d轨道,而碳没有,因此两者化合物结构和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化合物和的结构如图所示,为平面形,二者中N的杂化方式分别为 ,二者中更易与形成配位键的是 。
(4)Se与Si均为非金属元素,熔点(>1700℃)明显高于(315℃),原因是 。
(5)-硒为六方晶胞结构,原子排列为相互平行的螺旋长链(如图1),沿着螺旋链方向的晶胞投影图如图2。-硒六方晶胞参数为、、(其中),a轴与b轴间夹角为120°,c轴垂直于a轴与b轴,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相邻链间的作用力为 。晶胞中含有Se原子的数目为 ;则-硒晶胞的摩尔体积为 (列出算式)。
12.化合物I是一种药物的有效成分。合成I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①
②C能发生银镜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 ;反应A→B的试剂是 。
(2)B→C反应类型是 。
(3)D、G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 。
(4)H→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检验I中还有H的实验方法是 。
(5)X是C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C大14),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2∶2∶1的结构简式为 (写两个)。
A,制备少量
B.分离酒精和碘
C.吸收
D.检验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
参考答案:
1.B
【分析】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等几大类物质。
【详解】A.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主要储能物质,属于大分子,因此小麦、高粱中含有的淀粉多糖为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
B.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工业生铁含碳量一般在2.11%~4.3%,并含C、Si、Mn、S、P等元素,因此生铁“天锅”不只含有金属元素,B错误;
C.据图可知,含酒精的热气遇到盛冷水的天锅可冷凝形成酒精通过出酒口流入酒壶,因此图示中“摘酒”操作是指通过蒸馏分离出乙醇溶液,C正确;
D.所谓量质摘酒,是指从全部白酒的馏分中摘取其特优馏分的方法。不同的馏分,其微量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是不同的,酒的质量也不同。通过“量质摘酒”可得到不同酒精度的酒,D正确;
故选B。
2.A
【详解】A.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聚反应,A正确;
B.该物质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B错误;
C.该物质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和羧基,分别与足量Na和NaHCO3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1:1,C错误;
D.该物质分子中含有4种氢原子,其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有4种,D错误;
答案选A。
3.B
【详解】A.Cl2与足量的Fe充分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为:1mlCl2参与反应转移2ml电子,则1.0mlCl2与56gFe充分反应,可知Fe过量,1mlCl2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22.4L中存在,是二者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l,因此含有氮原子的数目大于,故B正确;
C.未说明是强酸还是弱酸,无法计算,故C错误;
D.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有46g乙醇,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1个O―H,因此O―H键数目为:;有54g水,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O―H,因此O―H键数目为:,含有O―H键数目为,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4.D
【分析】甲、乙、丙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不同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可知甲为H元素;甲形成的单核离子所带电荷数最多为2,乙只有通过失电子才能有单核离子所带电荷数为2,乙为第二周期主族元素,丙为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结合乙和丙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可知乙为B元素,丙为Cl元素,据此作答。
【详解】A.由分析知,丙为Cl,位于第三周期VIIA族,故A正确;
B.甲、丙形成的化合物为HCl,属于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不导电,故B正确;
C.乙为B,丙为Cl,非金属性B
故选:D。
5.D
【详解】A.该装置为启普发生器,适用于块状固体和液体的反应,而Na2O2是粉末状固体,不是块状固体,过氧化钠溶于水,不能通过多孔隔板来控制反应速率,A错误;
B.酒精和碘互溶,不能通过分液漏斗分离,B错误;
C.氨气易溶于水,会发生倒吸现象,漏斗口应该和水面恰好接触,才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C错误;
D.石蜡油加热分解生成不饱和烃,可以观察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正确;
综上,选D。
6.C
【分析】放电时,通过固体电解质向Cu电极移动,可知Na是负极、Cu是正极。
【详解】A.放电时,Na是负极,Na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
B.放电时,正极Cu2O得电子生成Cu,电极反应为,故B正确;
C.充电时,Cu极发生反应2Cu-2e-+2OH-=Cu2O+H2O,当外电路通过1ml电子时,生成0.5mlCu2O,溶液中消耗0.5ml氧原子,同时减少1mlNa+,溶液质量减少31g,故C错误;
D.三组电解质有利于运动并防止副反应发生,故D正确;
选C。
7.C
【详解】A.MX是一种难溶弱酸盐,离子不水解,说明离子会水解,则MX溶液中存在,故A正确;
B.纵坐标,说明从下往上在减小,到达甲点时最小,可以计算出Ksp,由图可知甲点时,,则,,故B正确;
C.加入HX,溶液中增大,根据可知,减小,纵坐标从下往上在减小,甲到乙是在增大,应该是乙到甲,故C错误;
D.,,根据乙点可知,pH=0,,pM=-0.5,带入可得,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8.(1)除去铁屑表面油污
(2)当低于40℃,反应速率太慢;当高于50℃,HCl挥发较多
(3)O2
(4) 冷凝回流SOCl2,提高SOCl2的利用率
(5) 95.0% K3Fe(CN)4 制备时SO2(或+4价S)还原FeCl3
【详解】(1)铁屑表面的油污可溶于碱液,则用NaOH溶液洗涤废铁屑的目的是除去铁屑表面油污,故答案为:除去铁屑表面油污;
(2)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控制温度在40~50℃的原因是当低于40℃,反应速率太慢;当高于50℃,HCl挥发较多,影响反应的进行,故答案为:当低于40℃,反应速率太慢;当高于50℃,HCl挥发较多;
(3)由于生成的铁离子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则滴加10%双氧水时,滴加速率过快会产生气泡,该气体为O2,故答案为:O2;
(4)锥形瓶中氯化铁晶体与SOCl2反应生成无水FeCl3、二氧化硫和氯化氢,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加热;仪器A是球形冷凝管,其作用是冷凝回流SOCl2,提高SOCl2的利用率,故答案为:;冷凝回流SOCl2,提高SOCl2的利用率;
(5)①反应的关系式为,所制产品的纯度为,故答案为:95.0%;
②K3Fe(CN)4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氰化亚铁钾沉淀,则所检验FeCl2的试剂为K3Fe(CN)4溶液;产生FeCl2的原因可能是制备时SO2(或+4价S)还原FeCl3,故答案为:K3Fe(CN)4;制备时SO2(或+4价S)还原FeCl3。
9.(1) H2S MnSO4+2H2OMnO2+H2↑+H2SO4
(2) 1:1 Ag2S
(3) 抑制Fe3+水解 增大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可以促进平衡正向进行,提高银元素的转化率
(4) 2+Fe=2Ag+4Cl-+Fe2+ 氯气
【分析】银锰精矿主要含Ag2S、MnS、FeS2,加入稀硫酸浸锰,其中硫化锰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和硫化氢气体,得到的浸锰滤饼中还含有Ag2S、FeS2,加入硫酸铁浸铁,二硫化亚铁和硫酸铁反应,得到硫化亚铁和硫单质,剩余硫化银进行浸银,将银转化为Ca[AgCl2]2,最后加入过量铁粉沉银。
【详解】(1)“浸锰”步骤中,浸锰液主要含有MnSO4,说明硫酸和硫离子反应得H2S,是气体的主要成分,用惰性电极电解浸锰液,二价锰离子在阳极失电子得MnO2,阴极生成氢气,电解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nSO4+2H2OMnO2+H2↑+H2SO4;
(2)已知“浸铁”步骤中硫酸根物质的量不变,Fe2(SO4)3为氧化剂,FeS2为还原剂,FeS2中硫被氧化为硫单质,中铁被还原为二价铁离子,故氧化剂和还原剂转移电子数相同,都为2,故n(氧化剂):n(还原剂)=1:1,浸铁滤饼的主要成分为S和“浸锰”和“浸铁”步骤中剩余未反应的Ag2S;
(3)“浸银”时发生的反应中,反应物有FeCl3,故加入H+的作用是抑制Fe3+水解,“浸银”时发生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用氯化物浓溶液增大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可以促进平衡正向进行,提高银元素的转化率;
(4)“沉银”步骤中,前一步“浸银”时生成的与铁反应生成银单质,铁失电子变为二价铁离子,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Ag+4Cl-+Fe2+,沉银液主要含FeCl2,向沉银液中通入氯气将其氧化为FeCl3,可在“浸银”时循环再用。
10.(1)
(2)适当升高温度
(3) 0.75 反应①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①的平衡逆向移动 当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此时气态水可能变为液态水,②变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②正向移动,CO的浓度增大,有利于反应①逆向移动
(4) < 温度较低时以反应①为主,温度较高时以反应②为主
【详解】(1)目标方程式可由①+2×②,即,故答案为:。
(2)反应均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速率加快,因此升温可以达到目的,故答案为:适当升温。
(3)①在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0.1ml与0.3ml,体积为10L,只发生①②反应,列出三段式为:
测定出和均为0.05ml,可知y=0.05ml,2x-y=0.05,x=0.05ml, ,该条件下,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故答案为:;0.75;
②反应①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①的平衡逆向移动,即甲烷的转化率减小;当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此时气态水可能变为液态水,②变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②正向移动,CO的浓度增大,有利于反应①逆向移动,即平衡转化率随压强增大而减小缓慢甚至增大,故答案为:反应①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①的平衡逆向移动;当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此时气态水可能变为液态水,②变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②正向移动,CO的浓度增大,有利于反应①逆向移动。
(4)①在较低温度时,反应物转化率较高,但体系中体积分数很低,说明反应②为慢反应还未产生较多,观察图也可知与能垒最大的活化能更大,即活化能<;
②随温度升高,的体积分数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小,其可能原因是:温度较低时以反应①为主,温度较高时以反应②为主,
故答案为:<;温度较低时以反应①为主,温度较高时以反应②为主。
11.(1) O 6
(2) 1:2 三角锥形
(3) sp3 、sp2 N(CH3)3
(4)为共价晶体,为分子晶体,共价晶体的熔点高于分子晶体的熔点
(5) 范德华力 3
【详解】(1)Se与O同族,也是第ⅥA族,同主族从上往下电负性在减小,因此电负性较大的是O;Se的最外层为6个电子,基态Se原子价层电子的运动状态有6种,故答案为:O;6。
(2)与互为等电子体,结构与相似,化学键为三键,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1:2;中心原子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采用杂化,有一对孤电子对,因此为三角锥形,故答案为:1:2;三角锥形。
(3)由图像可知,为三角锥形,中心原子N原子为杂化,为平面形三角形,中心原子N原子为杂化;因为有孤电子对,所以更易形成配合物,故答案为:sp3 、sp2;N(CH3)3。
(4)由于为共价晶体,为分子晶体,共价晶体的熔点高于分子晶体的熔点,故答案为:为共价晶体,为分子晶体,共价晶体的熔点高于分子晶体的熔点。
(5)同一条链内原子作用很强,相邻链之间原子作用较弱,所以相邻链之间原子作用为范德华力;由晶胞的俯视图可知,把俯视图中三个硒原子看成是一个整体,则一个晶胞中硒原子的个数为:;晶胞的摩尔体积为,故答案为:范德华力;3;。
12.(1) 甲苯 液溴,Fe或FeBr3
(2)氧化反应
(3)
(4) +H2O 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5)、
【分析】A的分子式是C7H8,不饱和度为4,结合最终产物I中有苯环,且D、E、F碳数仅为4不会含有苯环,故A为甲苯,B的分子式为C7H7Br,说明A→B是溴原子取代了氢,对比B、C的分子式,C比B少了两个氢原子,多了一个氧原子,说明发生了氧化反应,已知C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C有醛基,根据I的结构式可以知道C中的苯环是邻位二取代,可得C的结构简式为,故B的结构简式为;结合I中有叔丁基的结构,可以知道D为2-甲基丙烯,D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得E;根据已知①,H中有羧基,可以由I推得H为,H→I为酯化反应,G为;
【详解】(1)由分析,A的名称是甲苯,反应A→B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取代,试剂是液溴,Fe或FeBr3;
(2)由分析,B→C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3)由分析,D、G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4)H→I为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O;检验I中还有H,即检验羧基,实验方法是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5)X是C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C大14),说明X化学式为C8H7BrO,且含苯环、醛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2∶2∶1,说明四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2、2、1,说明苯环上的取代基在对位,可能的结构式为或。
2024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二诊理科综合能力试题-高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二诊理科综合能力试题-高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二诊理科综合能力试题-高中化学原卷版docx、2024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二诊理科综合能力试题-高中化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原卷版docx、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石室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石室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成都市石室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