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3 质量密度实验题-【知识点+模拟题】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讲义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3质量密度实验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3质量密度实验题(解析版).docx
    专题03质量密度实验题(原卷版)第1页
    专题03质量密度实验题(原卷版)第2页
    专题03质量密度实验题(原卷版)第3页
    专题03质量密度实验题(解析版)第1页
    专题03质量密度实验题(解析版)第2页
    专题03质量密度实验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3 质量密度实验题-【知识点+模拟题】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讲义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3 质量密度实验题-【知识点+模拟题】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讲义,文件包含专题03质量密度实验题原卷版docx、专题03质量密度实验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网络式”复习法:即采用章、节、标题、要点四个层次对教材进行梳理和编织记忆网络。
    2.提高“回头率”:为了防止遗忘,就要采用提高“回头率”的`方法,即看完一节、一章、一部分之后,再回头扫视一遍,这样知识得到了系统的巩固,效果很好。
    3.“空想法”:所谓空想法就是不看课本回想看过的内容;或看课本的大纲填充细节。
    4.树形图:复习时,可以在每门考试科目众多的参考书中,选出一本较有代表性的参考书,通读全书后,理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线索。
    5.梳理错题法:把综合复习阶段做过的所有习题重新浏览一遍。把曾经做错并改正后的题重点看一遍。
    6.“齐头并进”法:在复习过程中,由于要复习的学科多,所以必须合理安排时间。学科和学科之间不可偏废。
    实验专题03 质量密度实验题
    实验必备知识点
    一、实验原理
    测量方法
    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由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测量固体的密度
    1、使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m;
    2、向量筒中倒入适量水,测量水的体积;
    3、用细绳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记录此时的体积;
    4、计算固体的密度
    测量液体的密度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将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测量液体的体积;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计算液体的密度
    (三)测量方法总结
    1、测量物体的质量
    (1)测量固体的质量:使用天平测量。
    (2)测量液体的质量:m液=m1-m2(作差法),其中表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表示倒出适量液体后容器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2、测量物体的体积
    (1)测量液体的体积:使用量筒测量。
    (2)测量固体的体积
    1°形状规则的固体:使用刻度尺测量并计算,例如,长方体体积。
    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
    ①浮在水面:助沉法,压入法;

    ②浸没水中:排水法

    3°溢水法: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中,物体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
    四、特殊方法测密度
    (1)替代法:
    ①测出物体的质量记为m0;
    ②取一容器装适量水,测出容器和水的总质量记为m1;
    ③将物体放入容器中,完全浸没,在容器上标记出此时液面位置;
    ④取出物体,并加水至标记处,测出此时容器和水的总质量记为m2;
    质量:m加水=m2-m1
    体积:
    密度:
    【变式】()
    (3)方法三:排水法:V物=V排=m排ρ水
    ①测出物体的质量记为m0;
    ②取一容器装满水,测出容器和水的总质量,记为m1;
    ③将物体放入容器中,完全浸没,擦干外壁,测出此时容器、物体和水的总质量,记为m2;
    质量:m排=m总-m余=(m0+m1)-m2
    体积:
    密度:
    补充知识点
    一、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给它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公式:F浮 = G排 = ρ液g V排
    (1)G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单位:牛(N);
    (2)ρ液--液体的密度;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
    (3)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V排 = V浸);单位:立方米(m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二、物体的浮沉条件
    1、物体的浮沉取决于所受浮力与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1)如图甲所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果,物体上浮,最终处于漂浮状态,此时;
    (2)如图乙所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果,物体悬浮。
    (3)如图丙所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果,物体下沉,最终处于沉底状态,此时。

    2、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1)如图甲所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果,物体上浮,最终处于漂浮状态;
    (2)如图乙所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果,物体悬浮。
    (3)如图丙所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果,物体下沉,最终处于沉底状态。
    3、物体沉浮条件总结及示意图:
    模拟题练习
    用天平和量筒测合金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
    (2)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指出其中的一个错误是: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合金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用细线拴好合金块,把它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合金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______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端调节,使横梁平衡;
    (2)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称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_,接着,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
    (3)本次实验测得食用油的密度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主要原因是______;
    (4)小华查阅资料和深入思考后,找到了测量液体密度更精确简便的方法,操作如下:
    ①如图甲、乙所示,把适量待测液体和水分别倒入两容器中并置于两电子秤上,再将两电子秤示数清零(按电子秤的清零键后,示数显示为零);
    ②将系好细线的小物块(不吸收液体)缓慢浸没到待测液体中保持静止(未触底),液体未溢出,如图丙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
    ③将小物块取出,擦干后再缓慢浸没到水中保持静止(未触底),水未溢出,如图丁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
    ④则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
    小红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完成了以下主要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
    (2)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然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46g,则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3)实验后,小红又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测出了盐水的密度。
    ①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水,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端扎上橡皮膜,然后将其竖直浸入水中,此时,橡皮膜向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凸出。
    ②向玻璃管内缓慢注入盐水,直至橡皮膜刚好变平,再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水和盐水表面到橡皮膜的深度分别为h1、h2。
    ③盐水的密度的表达式为:ρ盐水=___________(用ρ水、h1、h2表示)。
    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
    (1)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
    ②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③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5g;
    ④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2)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________(选填“加盐”或“加水”),但加多少才能刚好使配制的盐水合格,很难控制,小明思考后,想用饮料吸管制作一个简易的密度计来解决这一问题,制作步骤如下:
    ①他找来一根饮料吸管,测得吸管的长度是15cm,用石蜡将其一端密封起来;
    ②在吸管上距密封端11.5cm处画一刻线标上1.0,在吸管上距密封端________cm处画一刻线标上1.15;
    ③在吸管中放入一些细砂后,使其竖直漂浮在清水中,增减细沙使1.0刻线与水面刚好相平;
    ④从清水中取出吸管放入配制的盐水中,向盐水中加某物质直到液面与1.15刻线相平,盐水的密度就刚好是1.15g/cm3。
    (3)完成实验后,小明想在这根吸管上再增加些刻线,制成一个测量范围是0.7g/cm3~1.3g/cm3密度计,结果发现不能实现,原因是________。他应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吸管中的细砂。
    小明和小红测量食用醋的密度:
    (1)小明调节好天平平衡后,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①图甲,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m1;
    ②图乙,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m2;
    ③图丙,将烧杯中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V。
    以上3项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填数字序号);测得图甲中m1=_______g,食用醋的密度是_______kg/m3。
    (2)如图丁,小红用刻度尺、水(已知密度为水)、两个相同玻璃容器和两个完全相同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也测出食用醋的密度测量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正方体木块的边长为L;
    ②将木块分别放入盛有适量食用醋和水容器a、b中,待木块静止时,分别测出木块在两个容器中露出液面的高度为La、Lb;
    ③计算出食用醋的密度=_______(用已知量或测量量的符号表示)。
    小陈同学的合作小组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下列会造成质量测量值偏大的是___________;
    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平衡标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便停止了调节
    B.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平衡标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便停止了调节
    C.称量时所用的砝码己磨损
    D.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未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上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从图A 到图B 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因为___________;(注:本大题不考虑矿石的吸水性)
    (3)为了消除测量结果的偏差,同组的同学冥思苦想,在不添加任何器材的情况下终于想出了方法。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整理器材时,同组的小平发现天平的右盘有一个缺角,则他们所测的密度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小庆同学观看足球比赛后,兴致勃勃地网购了吉祥物玩具,如图A甲,可在搬运时不小心将玩具摔碎了,于是他打算借此机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玩具的密度。

    (1)小庆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A乙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左/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2)再将碎片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再次平衡,最后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A丙所示,则碎片的质量是______ g,体积如图A丁所示,该玩具的密度______ g/cm3;
    (3)小庆继续思考,想利用烧杯、电子秤和玩具中不吸水的足球模型(已知足球模型密度为ρ)等器材测量看球赛准备的奶茶密度。思考后,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足球模型放置在已经调好的电子秤上,如图B甲所示,电子秤示数为m1;
    ②将足球模型放入装有适量奶茶的烧杯中,使足球浸没,同时在液面处做好标记,如图B乙所示,电子秤示数为m2;
    ③取出足球模型后,电子秤的示数如图B丙所示为m3;
    ④将奶茶补齐至标记处,如图B丁所示,电子秤的示数内m4。
    小庆准备用甲丙丁三图的数据写出了奶茶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 (用m1、m3、m4、ρ表示)。实验时,如果小庆忘记记录图B丙中的m3这个数据,他利用甲、乙、丁三图也求出了奶茶的密度,请在横线处用相关已知量写出奶茶密度的表达式:______ 。
    小明想要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种盐水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发现游码未归零时天平已平衡。当游码归零为了使天平再次平衡,小明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使天平平衡;
    (2)小明使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砝码个数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质量为______;
    (3)将烧杯中盐水一部分倒入量筒中,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用天平测量烧杯与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14.6g,则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
    (4)在两次测量质量时,小明发现都使用了同一个磨损了的砝码,则量筒中盐水质量的测量结果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小明想用另一种方法粗略测盐水密度,于是找来了刻度尺、水、圆柱形杯、平底试管试管壁、底厚度忽略不计等器材,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圆柱形杯中加适量水,把空试管放入水中竖直漂浮,如图丙所示,用刻度尺测量试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1;
    ②向试管中缓缓倒入盐水,让试管慢慢下沉,当试管底刚刚接触圆柱形杯底时停止向试管倒入盐水(试管对圆柱形杯底无压力),如图丁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圆柱形杯中水的深度h2;
    ③从圆柱形杯中取出试管,用刻度尺测量______(填“试管”或“圆柱形杯”)中液体深度h3;
    ④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
    小明同学做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

    (1)用天平称小石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g;
    (2)用细线将石块系住,慢慢放入如图乙所示的量筒内,发现水面上升到45mL处,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则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3)实验中,若石块吸水,会使密度测量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小明又想用爸爸新买的精度很高的手提式电子秤(既可以测量力,也可以测量质量),对石块的密度重新进行了测量,步骤如下:
    ①先将小石块用细线系好,悬挂在电子秤下端,电子秤示数稳定后如图丙所示为F1;
    ②再在小桶里倒入适量的水,悬挂在电子秤下端,电子秤示数稳定后如图丁所示为F2;
    ③再用手提着系着小石块的细线一端,将小石块缓慢地浸没在水中,但要保证石块________;
    如图戊所示,电子秤示数稳定后为F3,根据所得实验数据,请你写出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________(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2023•镇江)镇江焦山碑林全国闻名。小林为测量其中一块碑石的密度,他找来一块与其材料相同的石块,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1,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小林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
    ①图2是小林测量时的一个场景,他操作上的错误是: 用手拿砝码;(或没有用镊子取砝码) 。
    ②小林将50g砝码加入托盘后,发现还需添加砝码,便又将5g的砝码加入托盘,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3。他发现砝码盒中最小砝码只有5g,小林接下来的操作是:先 取出5g砝码 ,然后 移动游码 ,直到天平平衡,小林最终测得石块质量为54g。
    (3)图4是小林测量石块体积的场景,石块的体积为 20 cm3,密度为 2.7 g/cm3。
    (2023•淮安)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将金属块放在左盘,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所加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金属块的质量为 158.0 g。
    (3)将金属块放入装有40mL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密度为 7.9 g/cm3。
    问题总结
    一:质量和密度的理解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状态、物体的温度等因素有关,而与质量、体积无关.
    二:公式的理。
    正确理解、m和V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方便地分析和解决有关密度问题,但一定要注意控制变量。
    ①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甲和乙,因一定,可得
    ②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甲和乙,当它们体积相同时,则
    ③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甲和乙,当它们的质量相同时,有
    三:密度的单位换算。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m3",常用单位有"g/cm",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g/cm=1 000 kg/m3.
    密度质量相关题目的运算一定要统一单位!
    上 浮
    下 沉
    悬 浮
    漂 浮
    沉 底
    F浮>G
    F浮<G
    F浮=G
    F浮=G
    F浮+FN=G
    ρ物<ρ液
    ρ物>ρ液
    ρ物=ρ液
    ρ物<ρ液
    ρ物>ρ液
    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受非平衡力作用
    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处
    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
    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
    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

    相关试卷

    专题05 杠杆实验题-【知识点+模拟题】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讲义:

    这是一份专题05 杠杆实验题-【知识点+模拟题】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讲义,文件包含专题05杠杆实验题原卷版docx、专题05杠杆实验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凸透镜实验题-【知识点+模拟题】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讲义:

    这是一份专题01 凸透镜实验题-【知识点+模拟题】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讲义,文件包含专题01凸透镜实验题原卷版docx、专题01凸透镜实验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模拟题精选知识点分类汇编-02质量与密度(实验题-提升题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模拟题精选知识点分类汇编-02质量与密度(实验题-提升题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