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陈涉世家当堂检测题
展开①卒中往往语( ) ②会天大雨 ( )
③为天下唱 ( ) ④并杀两尉 ( )
⑤固十六七 ( ) ⑥将军身被坚执锐( )
⑦吴广素爱人( ) ⑧刑其长吏( )
⑨皆指目陈胜( ) ⑩比至陈( )
二、翻译句子(12分)
1、等死,死国可乎?
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请用原文填空。(13分,每句1分)
1、表明陈胜少时身份的句子是□□□□□。
2、表现陈胜摆脱贫困、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的句子是□□□,□□□。
3、表现陈涉年轻时就有非凡抱负的一句是□□□□□□□□□!
4、写到起义的导火线(直接原因)是□□□□,□□□,□□□□。□□,□□□。
5、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6、陈胜为起义军制定“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目的是为了
□□□□,□□□□。
7、第三段中最能表现陈胜反抗精神的一句话是□□□□□□□□!
四、简答题。(13分)
1、陈胜认为起义能得到百姓支持的理由是哪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陈胜的形象特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整篇文章叙述详略得当,请你阅读文章,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42分)
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士卒多为用者 / 吴广为都尉 B、扶苏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
C、功宜为王 /陈胜王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下面句子中加双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天大雨 会:适逢,恰巧遇到B.等死,死国可乎 等:等待
C.若为佣耕 若:你 D.度已失期 度:估计
3、选出下列句子中“之”字与“辍耕之垄上”中的“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怅恨久之 B、鸿鹄之志
C、吴广之次所旁 D、二世杀之
4、下列句子中加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故数言欲亡 / 扶苏以数谏故 B. 会天大雨 / 与皆来会计事
C.上使外将兵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广D.乃丹书帛 / 得鱼腹中书
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尉果笞广(笞:用鞭、杖打) B、比至陈(比:比较)
C、来会计事(会:动词,可译为“聚集”“集合”)D、楚国之社稷(社稷:国家)
6、选出对下列句子翻译准确的一项( )
A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译文:(有一次,他)停下活计,走到田埂上,懊悔恼怒了老半天,说:“……”。
B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译文:恰巧遇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失掉了机会。
C 卒皆夜惊恐。
译文:戍卒们一到晚上就惊恐害怕。
D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陈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7.选出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皆以美于徐公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D.陈胜、吴广乃谋曰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8、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第一段从籍贯、姓字、身份、志向等方面来介绍陈胜。
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
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
D. 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
9. 下面对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陈胜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
B. 结尾一句说明这次起义是成功的,而且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席卷全球,影响很大。
C.本文歌颂了陈胜、吴广外,也表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
D.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
10、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 )
A、“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照应前文“宜多应者”。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首次对不平等的阶级地位质疑,加以否定。
C、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明陈胜自己立志要出人头地,看不起佣耕的同伴。
D、文章对并杀两尉的描写极其简练、生动,用“挺”、“起“、“夺”、“杀”、“佐”几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一场激烈的格杀场面。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12、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其步骤的三个关键词是( )
A.并杀两尉 失期当斩 攻大泽乡 B.激怒其众 召令徒属 攻大泽乡
C.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为坛而盟 D.激怒其众 皆已失期 为坛而盟
13、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 )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14、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叙述了发动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的声势。
B.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C.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基础,使一支团结的起义军队伍迅速组成。
D.陈胜、吴广的胜利主要是得到神灵的庇佑,这一点从他的舆论准备可以看到。
六、课外文言文。(10分)
宋狄武襄青①征侬智高②,大兵出桂林,道旁有一庙,人谓其神甚灵。武襄驻节而祷之,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之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左右谏止,倘不如意恐阻师。武襄不听。众方耸视,挥手一掷,百钱尽红。举军欢呼,声震林野,武襄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来,随钱疏密,布地而帖钉之,加青丝笼覆,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谢神取钱。”其后破昆仑关,败智高师,还取钱与幕府士大夫共视之,乃两字钱也。
【注释】①狄武襄青:狄青,北宋名将,谥号“武襄”。②侬智高:人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兵出桂林(离开) B.加青丝笼覆(把一物体放在另一物体的上面)
C.手自封焉(如果) D.当谢神取钱(应当)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胜 负 无 以 为 据 乃 取 百 钱 自 持 之 与 神 约 果 大 捷 则 投 此 期 尽 钱 面 也
3.狄青是如何借助神灵来谋事的? 目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涉世家》综合测验卷参考答案
解词
到处;适逢,恰巧碰到;同“倡”,倡导、发起;一齐;十分之六七;
同“披”;一向,平素;惩处;手指目视,意思是大家都对陈胜有所注意;等到。
句子翻译
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即使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疆的人一定也得死去十分之六七。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得贵种吗?
几天后,陈胜召集掌管教化得乡官和当地有势力有地位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
三、原文填空
1、表明陈胜少时身份的句子是:尝与人佣耕。
2、表现陈胜摆脱贫困、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的句子是:苟富贵,无相忘。
3、表现陈涉年轻时就有非凡抱负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4、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5、天下苦秦久矣。
6、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四、简答题。
1、二世杀死了公子扶苏,激起百姓的不满;楚国人怀念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2、原因: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让士卒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评价:利用当时普遍存在的敬奉鬼神的习惯来制造舆论,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样做显出了陈胜等组织起义的足智多谋。
3.①少有大志,有着非凡的抱负。在遭受压迫时,是“怅恨久之”,而不是逆来顺受;在旁人不理解时,能发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感慨;②擅长谋划,对天下形势有着惊人的洞察力。想到“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号召人心。“号令徒属”“袒右,称大楚”也体现出他的智慧和他对人心的洞察力;③考虑问题周全。充分借助各种力量,做好舆论、军心、人员等方方面面的准备;④行动果敢。并杀两尉,为起义扫除直接障碍;⑤擅长团结一切力量,具有卓越的组织才能。是一个成熟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使起义顺利进行,能“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4.从全篇看,详写的是起义的准备和发动的过程,略写的是陈胜少时与人佣耕、起义军的进攻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至于各地的反秦斗争仅用一句话带过。在详写的部分里,重点是写陈胜的谋划,其余如大泽乡遇雨、问卜、士卒惊恐、为坛而盟等,都写得比较简略。这样有详有略地叙述,突出了陈胜的非凡才略。
五、选择题
1-5BBCCB 6-10DDBDC 11-14CCAD
六、课外文言文
1. C 【解析】亲自。
2.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之/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
3.狄青用两面一样的铜钱来占卜,祷告说如果撒下的钱全部正面朝上就能打胜仗,结果无疑都是正面。目的是振奋士气,提振信心。
【参考译文】宋朝大将狄青征讨侬智高,大兵出了桂林,就见路边有一座庙,人们说庙里的神很灵验。狄青就停下来,到庙里祷告说:胜负不可预测。(狄青)于是取出一百枚铜钱自己拿好,与神灵约定,如果能大胜,那么撒下这些铜钱,希望全都正面朝上。左右部下都劝谏狄青不要这样做,倘若不如意恐怕要影响军心。狄青不听。众人都敬畏地注视着狄青,只见他挥手一掷,百枚钢钱都是红色朝上。全军欢呼,声震林野,狄青也大喜。(他)环顾左右,命令部下取来百钉, 把百枚铜钱依据疏密分布钉贴在地上,用青丝覆盖,亲自做了封记。说:“等到凯旋,定来感谢神灵取回铜钱。”后来狄青攻破昆仑关,打败了侬智高的军队,回来取钱拿给幕僚们一齐看,原来都是两字钱(此钱正反面都是一样)。
初中陈涉世家优秀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yw/tb_c400921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陈涉世家优秀测试题</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陈涉世家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400921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陈涉世家同步达标检测题</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翻译句子,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下册陈涉世家精品精练: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400921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陈涉世家精品精练</a>,文件包含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