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阶段验收检测+综合检测+达标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阶段验收检测(二)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阶段验收检测(二)含答案,共9页。
阶段验收评价 (二)(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飞机起飞时,在同一底片上相隔相等时间多次曝光“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在相等时间间隔内,飞机的位移不断增大,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观察法”可以看出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若测出相邻两段位移之差都相等,则飞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若已知飞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出各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则可以用逐差法计算出飞机的加速度D.若已知飞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出相邻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可以求出这两段总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解析:选A 因为用肉眼直接观察的误差较大,故用“观察法”不能看出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因为曝光时间相等,若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恒定,则可判断飞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用逐差法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处理纸带问题的基本方法,故也可以处理曝光时间间隔都相等的图片问题,选项C正确;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选项D正确。2.很多智能手机都有加速度传感器,它能感知和测量加速度,使我们更加方便直观地认识物体的运动。为了记录手机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图像,手机在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后,先用手水平托着手机,打开数据记录开关,手掌迅速下落,让手机脱离手掌而自由下落,然后在下方接住手机,观察手机屏幕上加速度传感器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图线上有一段时间的数值是-10 m/s2,有一小段时间的数值突变为19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得手机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10 m/s2,方向向下B.测得手机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10 m/s2,方向向下C.测得手机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19 m/s2,方向向上D.测得手机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9 m/s2,方向向上解析:选A 我们知道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向下,根据题意知向上为正方向,所以测得手机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10 m/s2,方向向下,故A正确,B、C、D错误。3.某厂家测试汽车性能时,测出了汽车沿平直公路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即x=10t-0.1t2(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1 m/s2B.该汽车做减速运动到停止的时间为50 sC.该汽车刹车瞬间的初速度大小为20 m/sD.该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运动所通过的路程为5 m解析:选B 根据x=v0t+ eq \f(1,2)at2=10t-0.1 t2(m)得汽车刹车时的初速度v0=10 m/s,加速度a=-0.2 m/s2,故A、C错误;汽车从开始刹车到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t= eq \f(0-v0,a)= eq \f(0-10,-0.2) s=50 s,故B正确;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运动通过的路程x=v0t+ eq \f(1,2)at2=10×50 m- eq \f(1,2)×0.2×502 m=250 m,故D错误。4.如图所示,物体A以速度v0从地面竖直上抛,同时物体B从某高处由静止自由下落,经过时间t0物体B正好以速度v0落地。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两物体在时间t0内的v-t图像正确的是( )解析:选D 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物体A做竖直上抛运动,加速度为-g,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v=v0-gt,物体B做自由落体运动,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v=-gt,可知两图像平行且斜向下,故A、B、C错误,D正确。5.从某建筑物顶部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落地前的1 s内下落的高度为建筑物高的 eq \f(3,4),则建筑物的高度为(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A.20 m B.24 mC.30 m D.60 m解析:选A 假设总时间是t,则全程有:h= eq \f(1,2)gt2,前 eq \f(1,4)高度过程有: eq \f(1,4)h= eq \f(1,2)g(t-1)2,联立解得:t=2 s,h=20 m,故A正确。6.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像,即x-t图像,如图所示,甲图线过O点的切线与AB平行,过C点的切线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两车相遇前,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B.t3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C.0~t2时间内,甲车的瞬时速度始终大于乙车的瞬时速度D.甲车的初速度大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解析:选A 图像的纵坐标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由题图可知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故A正确;t3时刻两车的位置坐标相同,两车相遇,故B错误;图像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0~t1时间甲图线的斜率大于乙图线的斜率,t1~t2时间甲图线的斜率小于乙图线的斜率,所以甲车的瞬时速度先大于乙车的瞬时速度,后小于乙车的瞬时速度,t1时刻两者瞬时速度相等,故C错误; x-t在图像中,斜率代表速度,故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故D错误。7.一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AB运动,先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C点后接着又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恰好停止;若AB长为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在C点的速度为 eq \r(\f(\a\vs4\al(2xaa′),\a\vs4\al(a+a′)))B.质点在C点的速度为 eq \r(\f(\a\vs4\al(xaa′),\a\vs4\al(2(a+a′))))C.质点走完AB所用的时间为 eq \r(\f(\a\vs4\al(x(a+a′)),\a\vs4\al(aa′)))D.质点走完AB所用的时间为 eq \r(\f(\a\vs4\al(x(a+a′)),\a\vs4\al(2aa′)))解析:选A 设质点在C点的速度为v,则有: eq \f(v2,2a)+ eq \f(v2,2a′)=x,解得:v= eq \r(\a\vs4\al(\f(2xaa′,a+a′))),故A正确,B错误;质点加速过程最大速度也为减速过程的最大速度,则有:at1=a′(t-t1),质点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eq \f(at1,2),则总位移为x= eq \f(at1,2)×t,联立可解得:t= eq \r(\f(\a\vs4\al(2x(a+a′)),\a\vs4\al(aa′))),故C、D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甲、乙两人骑车沿同一平直公路运动,t=0时经过路边的同一路标,下列位移—时间(x-t)图像和速度—时间(v-t)图像对应的运动中,甲、乙两人在t0时刻之前能再次相遇的是( )解析:选BC 图A中,甲、乙在t0时刻之前位移没有相等,即两人在t0时刻之前不能相遇,A错误;图B中,甲、乙在t0时刻之前图像有交点,即此时位移相等,即两人在t0时刻之前能再次相遇,B正确;因v-t图像的面积等于位移,图C中甲、乙在t0时刻之前位移有相等的时刻,即两人能再次相遇,图D中甲、乙在t0时刻之前甲的位移始终大于乙的位移,则两人不能相遇,故C正确,D错误。9.高楼坠物危害极大,常有媒体报道高空坠物伤人事件。某建筑工地突然一根长为l的直钢筋从高空坠下,垂直落地时,恰好被检查安全生产的随行记者用相机拍到钢筋坠地瞬间的照片。为了查询钢筋是从几楼坠下的,检查人员将照片还原后测得钢筋的影像长为L,且L>l,查得当时相机的曝光时间为t,楼房每层高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A.钢筋坠地瞬间的速度约为 eq \f(L,t)B.钢筋坠下的楼层为 eq \f((L-l)2,2ght2)+1C.钢筋坠下的楼层为 eq \f(gt2,2h)+1D.钢筋在整个下落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约为 eq \f(L-l,2t)解析:选BD 最后t时间内的位移为L-l,故平均速度为v= eq \f(L-l,t);由于t时间极短,可以表示末时刻的瞬时速度,故钢筋坠地瞬间的速度为v= eq \f(L-l,t),故A错误;对运动全过程,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v2=2gH,解得:H= eq \f(v2,2g)= eq \f(\b\lc\(\rc\)(\a\vs4\al\co1(\f(L-l,t)))\s\up12(2),2g)= eq \f((L-l)2,2gt2),故楼层为:n= eq \f(H,h)+1= eq \f((L-l)2,2ght2)+1,故B正确,C错误;钢筋在整个下落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eq \x\to(v)= eq \f(v0+v,2)= eq \f(\f(L-l,t),2)= eq \f(L-l,2t),故D正确。10.如图甲所示为某高速公路出口的ETC通道示意图。一汽车驶入通道,到达O点的速度v0=22 m/s,此时开始减速,到达M时速度减至v=6 m/s,并以6 m/s的速度匀速通过MN区,汽车从O运动到N共用时10 s,v-t图像如乙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4 m/s2B.O、M间中点的速度为14 m/sC.O、M间的距离为56 mD.汽车在ON段平均速度大小为9.2 m/s解析:选ACD 根据v-t图像可知,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eq \f(22 m/s-6 m/s,4 s)=4 m/s2,故A正确;根据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知,O、M间的距离x= eq \f(1,2)×(6+22)×4 m=56 m,故C正确;设OM中点的速度为v′,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v′2-v02=-2a eq \f(x,2),解得v′= eq \r(260) m/s,故B错误;根据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知,ON段的位移x′=(56+6×6) m=92 m,则汽车在ON段的平均速度 eq \x\to(v)= eq \f(x′,t)=9.2 m/s,故D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7分)某同学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在周期为0.02 s低压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每隔4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但第3个计数点没有画出。由图中的数据可求得:(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2)第3个计数点与第2个计数点的距离为________ cm。(3)打第2个计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约为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设1、2间的位移为x1,2、3间的位移为x2,3、4间的位移为x3,4、5间的位移为x4;因为周期为0.02 s,且每隔4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 s,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m-xn=(m-n)aT2得:x4-x1=3aT2,代入数据解得a=0.74 m/s2。(2)第3个计数点与第2个计数点的距离即为x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2-x1=aT2,代入数据得:x2=4.36 cm。(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v2= eq \f(x1+x2,2T)= eq \f(3.62+4.36,0.2)×10-2 m/s≈0.40 m/s。答案:(1)0.74 (2)4.36 (3)0.4012.(9分)伽利略斜面实验被誉为物理学史上最美实验之一。某研究小组尝试使用等时性良好的“节拍法”来重现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研究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规律。实验所用节拍的频率是每秒2拍,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光滑倾斜的轨道上装有若干可沿轨道移动的框架,框架上悬挂轻薄小金属片,滑块下滑撞击金属片会发出“叮”的声音(金属片对滑块运动的影响可忽略)。实验步骤如下:①从某位置(记为A0)静止释放滑块,同时开始计拍;调节框架的位置,使相邻金属片发出的“叮”声恰好间隔1个拍,并标记框架在轨道上的位置A1、A2、A3……;②测量A1、A2、A3……到A0的距离s1、s2、s3……如图乙所示。③将测量数据记录于下表,并将节拍数n转换成对应时间t的平方。(1)表格中“C”处的数据应为________;(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得,s与t2成________(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3)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小数)。解析:(1)由题意可知,节拍的周期T= eq \f(1,f)=0.5 s,当n=3时,t3=1.5 s,t32=2.25 s2,故表格中“C”处的数据为2.25。(2)由表中数据可知,s与t2呈线性关系。(3)由表中数据可得出s≈0.384t2,对应s= eq \f(1,2)at2,可得a=0.768 m/s2≈0.77 m/s2。答案:(1)2.25 (2)线性 (3)0.77 (0.76或0.78均正确)13.(11分)“歼-20”是我国第五代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设“歼-20”降落在跑道上的减速过程可以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首先飞机以速度v0着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力伞,加速度大小为a1,运动时间为t1;随后在无阻力伞作用下匀减速直至停下。已知飞机的减速总路程为x,求第二个阶段飞机的加速度大小和运动时间。解析:根据题意画出飞机减速过程的示意图,A为飞机着陆点,AB、BC分别对应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在C点飞机停下。根据运动示意图和运动学规律,A到B过程,有x1=v0t1- eq \f(1,2)a1t12,vB=v0-a1t1,B到C过程,有x2=vBt2- eq \f(1,2)a2t22,0=vB-a2t2,A到C过程,有x=x1+x2,联立解得a2= eq \f((v0-a1t1)2,2x+a1t12-2v0t1),t2= eq \f(2x+a1t12-2v0t1,v0-a1t1)。答案: eq \f((v0-a1t1)2,2x+a1t12-2v0t1) eq \f(2x+a1t12-2v0t1,v0-a1t1) 14.(12分)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在海南省三亚军港正式服役。已知“歼-15”战机在航空母舰的跑道上加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 m/s2,当“歼-15”战机的速度达到50 m/s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设“山东舰”处于静止状态。求:(1)假设航母上应用电磁弹射技术,要求“歼-15”战机滑行160 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多大的初速度?(2)“山东舰”上还没有安装弹射系统,要求“歼-15”战机仍能在舰上正常起飞,问该舰跑道至少应为多长?(3)假设“山东舰”的飞机跑道长为L=160 m,为使“歼-15”战机仍能从舰上正常起飞,可采用先让“山东舰”沿飞机起飞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再让“歼-15”战机起飞,则“山东舰”的航行速度至少为多少?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有v2-v02=2ax,得飞机的初速度为v0= eq \r(v2-2ax)=30 m/s。(2)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v2=2ax′,解得x′= eq \f(v2,2a)=250 m。(3)设飞机起飞所用的时间为t,在时间t内航空母舰航行的距离为L1,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为v1。对航空母舰有:L1=v1t,对飞机有:v=v1+at,v2-v12=2a(L+L1),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v1=10 m/s。答案:(1)30 m/s (2)250 m (3)10 m/s15.(15分)无人驾驶汽车试运营标志着智能网联汽车从测试走向商业化运营,开启了破冰之旅,将逐渐驶入市民的生活。(1)如图所示,无人驾驶汽车车头装有一个激光雷达,就像车辆的“鼻子”,随时“嗅”着前方80 m范围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若无人驾驶汽车在某路段刹车时的加速度为3.6 m/s2,为不撞上前方静止的障碍物,汽车在该路段匀速行驶时的最大速度vmax是多少?(2)若一辆有人驾驶的汽车在该无人驾驶汽车后30 m处,两车都以20 m/s的速度行驶,当前方无人驾驶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刹车3 s后,后方汽车驾驶员立即以5.0 m/s2的加速度刹车。试通过计算判断两车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会发生追尾事故?解析:(1)无人驾驶汽车刹车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有0-vmax2=2ax,故有vmax= eq \r(-2ax)=24 m/s。(2)设有人驾驶的汽车从刹车到两车速度相等经历的时间为t,则有v0+a有人t=v0+a无人(t+Δt),其中Δt=3 s,a有人=-5.0 m/s2,a无人=-2 m/s2,解得t=2 s,两车相等的速度为v=v0+a有人t=10 m/s,有人驾驶的汽车在t+Δt内的位移为x有人=v0Δt+ eq \f(v0+v,2)t=90 m,无人驾驶汽车在t+Δt内的位移为x无人= eq \f(v0+v,2)(t+Δt)=75 m,则有Δx=x有人-x无人=15 m<30 m,故不会发生追尾事故。答案:(1)24 m/s (2)不会发生追尾事故n123456s/cm9.538.586.2153.2240.3346.4t2/s20.251.00 eq \a\vs4\al(C)4.006.2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