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章 运动和力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章 运动和力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后,每隔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基础过关全练
1.【新独家原创】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了理想状态下物体的运动规律。下列对于它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惯性是所有物体都具有的一种性质
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实验来验证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必要条件
2.(2023浙江温州瓯海月考)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 ( )
A.直线下落
B.直线上升
C.曲线运动
D.匀速直线运动
3.(2022浙江温州模拟)如图所示,一个小球被竖直抛向空中,上升过程中经过A点到达最高点B点。如果小球到达A点处时,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 )
A.立即静止在空中A点
B.继续向上运动一段,最后静止在B点处
C.以在A点时的速度匀速直线向上运动通过B点
D.继续向上运动一段,到达B点处后匀速直线向下运动
4.(2022浙江温州中考)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后,每隔0.1秒的位置如图所示。假设小球运动至甲处时,所受所有外力都消失,则推测小球从甲处开始,其运动情况及每隔0.1秒的位置正确的是( )
5.【跨学科·体育】(2023浙江慈溪月考)如图所示的冰壶离开运动员的手后,若冰壶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小明判断:冰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你简要说明小明的推理过程。
能力提升全练
6.(2022山东青岛中考,7,★★☆)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之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 )
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物体不受力,它的运动状态不变
C.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D.此定律是在实验和大量事实基础上推理得出的
7.【教材变式·P106活动改编】(2023浙江慈溪期中,32,★★☆)小明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等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小明每次实验均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 相同;本实验是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法。
(2)从现象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快。由此实验 (填“能”或“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8.【新特色·航空航天】(2022浙江衢州衢江模拟,29,★★☆)“天宫课堂”上,三位“太空教师”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小科对翻跟头的“冰墩墩”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王亚平水平用手指轻轻一推“冰墩墩”,“冰墩墩”并没有下坠,而是慢慢飘向一两米开外的叶光富,叶光富接住后,又将其推向王亚平,冰墩墩在两人间画出了一条漂亮的直线。请用科学原理解释以上现象。
素养探究全练
9.【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1浙江临海杜桥中学月考)“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儿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
(1)伽利略经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结合伽利略的结论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示)。
(2)笛卡儿在伽利略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儿的观点有什么不足?
。
(3)下列结论的得出,与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A.通过大豆与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减小的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B.通过抽气后钟罩内的铃声逐渐减小的现象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C.通过种子萌发的实验得出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D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必要条件,只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条件,故D错误。
2.D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外力突然消失,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3.C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因此当小球上升到A点处时,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小球将以在A点时的速度匀速直线向上运动通过B点。故C正确。
4.B 由图可知,小球运动至甲处时,速度大于其上方位置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当所受所有外力都消失后,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将以甲处的速度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5. 重力消失时,冰壶对冰面的压力和冰壶受到的摩擦力也随之消失,冰壶所受力突然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冰壶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
能力提升全练
6.C 惯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任何状态下都具有,C错误。
7. (1)速度 转换 (2)不能
解析 (1)每次实验均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2)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
8. 冰墩墩在太空失重状态下,可近似认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冰墩墩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素养探究全练
9. (1)CAB (2)没有涉及静止物体的运动规律 (3)B
解析 (1)由伽利略的实验和推理过程可知,他先研究了有阻力的情况,再假设没阻力时,小球上升高度的情况,最后继续推理得出,如果没有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因此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先后顺序:CAB;(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笛卡尔的观点中,只涉及了运动中的物体不受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没有涉及静止物体的运动规律,所以这是他的观点的不足之处。(3)“牛顿第一定律”是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的,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通过大豆与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减小的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运用了类比法;通过抽气后钟罩内的铃声逐渐减小的现象得出真空不能传声,运用了科学推理法;通过种子萌发的实验得出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运用了实验法。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章 运动和力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课时作业,共18页。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章 运动和力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优秀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34牛顿第一定律原卷版docx、34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