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567268/0-17120563010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567268/0-171205630106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预习新知,易错提示,深化探究,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初步运用进化和功能观,阐明协同进化。(生命观念)
2.运用归纳的方法概括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科学思维)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要点。
教学难点:
1.现有生物进化理论中的不同观点和未解决的问题。
【预习新知】
1.“收割理论”的含义和意义: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 ,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2.协同进化的概念: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这就是协同进化
3.协同进化的意义: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 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4.协同进化的类型
(一)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
2.形成过程
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易错提示】
(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仅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同种生物不存在协同进化;
(2)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协同进化,表现在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即无机环境的选择作用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进化;生物的进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无机环境。
【深化探究】
知识点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1)根本原因:基因(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不同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决定了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
(2)直接原因:蛋白质的多样性。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四个因素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
(3)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生物的多样性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的不定向变异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
2.协同进化的范围及对无机环境的影响
(1)范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仅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同种生物之间不存在协同进化。
(2)对无机环境的影响:无机环境的选择作用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进化;生物的进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无机环境。
3.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异养→自养,无氧→有氧,原核生物→真核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巩固训练】
1.下列关于拉马克进化学说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拉马克进化学说认为生物通过“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适应环境
B.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推动生物的进化,但其无法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C.拉马克进化学说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都认为物种是进化的、可变的
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环境的不同导致了变异的不同
2.萤火虫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会发光,发光的卵可警告捕食者成虫发光还与其交配有关。不同种萤火虫发出的荧光的闪烁频率各不相同。Phturis属中某种萤火虫的雌虫是肉食性的,它们会模拟同属其他种萤火虫雌虫发出的荧光的闪烁频率,诱使异种的雄虫靠近,进而捕食它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荧光闪烁频率不同的萤火虫之间不能交配,存在生殖隔离
B.萤火虫卵发光是可遗传变异和环境定向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C.肉食性雌性萤火虫的捕食行为不利于被捕食者种群的进化
D.肉食性雌性萤火虫可能会使被捕食者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3.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
B.森林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森林斑块导致生物栖息地碎片化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D.生态通道不利于保护该种松鼠的基因多样性
4.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微,研究人员对某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求属于9日21科,其中照脸色鹭个体间的羽毛花纹存在差异,非常美观。该湖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B.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5.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可吸食某种兰花储存在细长花距底部的花蜜,并为兰花授粉。这一事实体现的进化方式是( )
A.独立进化B.协同进化C.随机进化D.低频进化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A正确;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达尔文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B正确;拉马克进化学说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都认为物种是进化的、可变的,C正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只有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适应环境,即“变异在前,选择在后”,D错误。
2.答案:C
解析:不同物种之间协同进化,肉食性雌性萤火虫的捕食行为有利于整个被捕食者种群的进化,C错误。
3.答案:C
解析: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生物存在地理隔离,彼此隔离的栖息地会导致生物种群难以维持,因此森林斑块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C正确。
4.答案:A
解析:“记录到146种水鸟”,体现了物种多样性;“黑脸琵鹭个体间的羽毛花纹存在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A正确。
5.答案:B
解析:蛾的口器越来越长是兰花花矩选择的结果,花矩变长是长期自然选择结果,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
协同进化的类型
包含类型
举例
不同物种之间
互利共生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捕食
猎豹和斑马
寄生
蛔虫和人体
竞争
农作物和杂草
生物与无极环境之间
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地球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学,问题思考,成果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学习,归纳总结,巩固练习,基础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