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位置 位移课时训练
展开1.关于位移与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其路程
解析:选A 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A正确;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说明物体的始末位置相同,物体可能运动后又回到初始位置,故B错误;物体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故C、D错误。
2.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图所示,这几种情况如下:
①他的运动轨迹不一样 ②他走过的路程相同 ③他的位置变动是不同的 ④他的位移是相同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C 由题图可看出他的运动路径不同,运动轨迹不一样,因此路程不同,①对,②错;起点是北京,终点是重庆,他的位置变动是相同的,位移也是相同的,③错,④对,故选C。
3.对矢量和标量的理解,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矢量和标量的区别只是有无方向,运算法则是一样的
B.矢量和标量的区别不仅是有无方向,运算法则也不同
C.位移、时间都是矢量
D.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
解析:选B 矢量是指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速度等,矢量相加减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是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时间,路程等,标量相加减遵循算术加减法,故B正确。
4.在400 m标准田径场的跑道上进行跑步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0 m跑比赛,外跑道上的运动员的路程大
B.400 m跑比赛,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位移相同
C.200 m跑比赛,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位移相同
D.100 m跑比赛在直道上进行,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
解析:选D 400 m跑比赛,外跑道上的运动员的路程和内跑道上运动员的路程一样大,故A错误;200 m和400 m跑比赛,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起点不同,终点相同,位移不相同,故B、C错误;100 m跑比赛在直道上进行,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故D正确。
5.如图所示,在距墙1 m的A点,小物块以某一速度冲向与墙壁固定的弹簧,将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到达距墙0.2 m的B点,然后又被弹回至距墙1.5 m的C点静止,则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A.0.5 m、1.3 m B.0.8 m、1.3 m
C.0.8 m、1.5 m D.0.5 m、2.1 m
解析:选D 位移的大小等于初、末位置的距离,可知位移的大小等于A、C的距离,即s=1.5 m-1 m=0.5 m;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可知l=1 m+1.5 m-2×0.2 m=2.1 m,故D正确,A、B、C错误。
6.煤矿安检员在一次巡检中,乘坐矿井电梯从A井竖直向下运动了 120 m到达井底,然后在井底又沿着水平隧道向东走了 160 m到达B井,最后从B井乘坐电梯竖直向上返回地面。若A、B两个井口恰在同一水平面上,则此次巡检中安检员( )
A.发生的位移是 200 m,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 160 m
B.发生的位移是 400 m,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 160 m
C.发生的位移是 160 m,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 400 m
D.发生的位移是 160 m,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 240 m
解析:选C 安检员的位移由初、末位置决定,故发生的位移是160 m,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l=120 m+160 m+120 m=400 m,故C正确。
7.沿同一直线运动的A、B两物体,相对同一参考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5 s内,A、B的位移均为10 m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
C.在前5 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5 s末A、B相遇
D.从3 s末开始,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A比B运动得快
解析:选D 5 s末A、B到达同一位置,两者相遇,在前5 s内,A通过的位移为10 m,B通过的位移为5 m,A、C错误;A从原点出发,而B从正方向上距原点5 m处出发,A在B运动3 s后开始运动,B错误;在s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从第3 s末开始,两图线的斜率均为正值,说明均沿正方向运动,A的斜率比B的斜率大,说明A运动得比B快,D正确。
8.[多选]如图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像,下列关于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0~2 s内,A、B两人同向而行
B.0~2 s内,A、B两人相遇一次
C.0~5 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多
D.0~5 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
解析:选BD 0~2 s内,A的位移不断减小,B的位移不断增大,A、B的运动方向相反,故A错误;st图线的交点表示两者相遇,根据图像可得出A、B在0~2 s内相遇一次,故B正确;在前 5 s内,B正向运动 60 m,静止 2 s时间后又负向运动 30 m,即B走的总路程为 90 m,A走的路程为 60 m,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少,故C错误;在前 5 s内,A的位移大小为sA=60 m-0=60 m,B的位移大小为sB=30 m-0=30 m,故D正确。
9.某班级的教室在3楼,每天同学们都要从1楼爬到3楼上课。如图所示,若每层楼的高度都是3 m,楼梯的倾角为45°,某同学从楼梯沿折线从大门走到3楼教室门口,他走过的位移大小是多少?路程是多少?(把某同学爬楼过程等效为物体沿坡滑行)
解析:由题图可知,折线为某同学的运动轨迹,
每个斜梯长为1.5 eq \r(2) m,
路程l=4×1.5 eq \r(2) m=6 eq \r(2) m≈8.485 m。
初位置在大门口,末位置在教室门口,
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为位移,
所以位移大小为s=2h=6 m。
答案:6 m 8.485 m
eq \a\vs4\al(B)组—重应用·体现创新
10.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
A.πR B.2R
C.2πR D.R eq \r(4+π2)
解析:选D 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气门芯的初位置与末位置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得,气门芯的位移大小s= eq \r((2R)2+(πR)2)=R eq \r(4+π2),故D正确。
11.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t=0时,汽车在十字路口中心的左侧20 m处;过了2 s,汽车正好到达十字路口的中心;再过3 s,汽车行驶到了十字路口中心右侧30 m处。如果把这条马路抽象为一个坐标轴x,十字路口中心定为坐标轴的原点,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
(1)试将汽车在这三个观测时刻的位置的坐标填入表格内。
(2)前2 s内、后3 s内汽车的位移分别是多少?这5 s内的位移又是多少?
解析:(1)把马路抽象为坐标轴x,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所以在坐标轴上原点左侧的点的坐标为负值,右侧的点的坐标为正值,即x1=-20 m,x2=0,x3=30 m。
(2)前2 s内的位移s1=Δx1=x2-x1=0-(-20 m)=20 m
后3 s内的位移s2=Δx2=x3-x2=30 m-0=30 m
这5 s内的位移s3=Δx3=x3-x1=30 m-(-20 m)=50 m
上述位移s1、s2和s3都是矢量,大小分别为20 m、30 m和50 m,方向都向右,即与x轴正方向相同。
答案:(1)-20 m 0 30 m (2)20 m,方向向右 30 m,方向向右 50 m,方向向右
12.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沿着马路由A地出发经B、C地到达D地,A、C、D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求汽车的位移及路程。 eq \b\lc\(\rc\)(\a\vs4\al\c1(已知tan 53°=\f(4,3)))
解析:位移的大小是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而路程是汽车运动的实际路径,
由勾股定理得:
xAC= eq \r(xAB2+xBC2)= eq \r(6002+8002) m=1 000 m,
由于A、C、D共线,所以汽车的位移为:
s=xAC+xCD=1 000 m+800 m=1 800 m,
因为tan ∠BAC= eq \f(4,3),所以∠BAC=53°,
即位移方向为北偏东53°或东偏北37°,
汽车的路程为:xAB+xBC+xCD=2 200 m。
答案:1 800 m,方向为北偏东53°或东偏北37° 2 200 m
观测时刻
t=0时
过2 s
再过3 s
位置坐标
x1=________
x2=________
x3=______
粤教版 (2019)第三章 相互作用第五节 力的分解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a href="/wl/tb_c400312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章 相互作用第五节 力的分解复习练习题</a>,共5页。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力的合成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wl/tb_c400312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四节 力的合成达标测试</a>,共5页。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摩擦力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wl/tb_c400312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节 摩擦力课时练习</a>,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