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运河教育联合体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1-35.5 Fe-56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
1.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着卓越的智慧和创造力。下列古代发明或创造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 甲骨刻字B. 水车灌溉C. 湿法炼铜D. 纺纱织布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蒸发氯化钠溶液
C. 倾倒液体D. 稀释浓硫酸
3. 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超低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形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这种由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A. 分子的种类变多B. 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小
C. 分子的间隔变小D. 每个水分子质量变小
4. 我们要主动践行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 处理垃圾时,投入相应分类垃圾桶
B. 深埋废铅蓄电池,防止土壤污染
C. 研制无污染农药,减轻水体污染
D. 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5. 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喷出灭火。下列有关该型灭火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
B. 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
C. 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低着火点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D. 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
6.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B.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则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是因为溶液中各种粒子都静止不动
D. 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7. 中国劳动人民早在南宋时期就利用“镁粉”制作照明弹。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4B.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 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D. 镁原子质量为24.31
8. 水果中含有柠檬酸(C6H8O7),可促进消化。下列有关柠檬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柠檬酸中含有8个氢原子
B. 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2g
C. 柠檬酸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
D. 柠檬酸属于有机物
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D. 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红色
10. 用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实验,能验证Zn、Ag、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 Zn、Ag、CuSO4溶液B. Zn、Ag、Cu、稀硫酸
C. Ag、Cu、ZnCl2溶液D. Ag、CuSO4溶液、ZnCl2溶液
11. 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中完全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12. 某实验小组使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中c点时的溶液滴入酚酞试液,变为红色
B. 图中a点时的溶液里溶质只有氯化钠
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D. 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
13. 甲烷、硫化氢催化重整新路线可高效制氢,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D. 反应过程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14.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镁、铜、铁等金属在常温下是固体,因此所有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B. 由同种分子构成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 CO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则CO2也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
D. 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所以氯化钠也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15. 除杂、提纯、分离和鉴别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16.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B. 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C. 一定温度时,向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1固体并搅拌
D. 向一定量pH=3的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水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8分)
17.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
(2)两个铵根离子_______。
(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_。
18. 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中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由此“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能源战略。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________。
A. 煤B. 地热能C. 天然气D. 石油
(2)氢气燃烧具有热值高且_______的特点,开发使用氢能代替化石燃料将有效降低碳排放。降低碳排放,每个人义不容辞,请列举一种我们可以做到的“低碳”做法_______。
(3)碳中和必须做好“加减法”,一手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一手发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等,实现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碳捕捉技术(CCUS)常用NaOH溶液来捕捉二氧化碳,工艺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9. 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60℃时现象如图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A”或“B”)。
(2)图2中A、B两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______(填“><”或“=”)B。
(3)下列有关甲、乙两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图3中表示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是甲
B. 60℃时,在50g水中加入30g甲物质充分溶解,得到80g甲溶液
C. 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20. 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请回答: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反应③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4)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21.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原理、操作规范、安全意识等知识,请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
(2)若用BE装置组合制备一瓶常见气体,则B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任写一个)。
(3)用装置C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有气泡_______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
【资料显示】
①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若混合使用不但会失效,还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
②氯气呈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可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碱溶液发生反应。
(4)84消毒液和块状洁厕灵反应制取并收集一瓶氯气,正确的导管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__。
A. acB. bdC. beD. bf
(5)多余氯气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能较好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A. 氢氧化钠溶液B. 氯化钾溶液C. 石灰水D. 盐酸
22. 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进行了如图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通过A实验验证了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
(1)B实验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两者反应,某同学向A实验试管中逐滴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溶液_______时,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提出问题】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分析,溶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2)猜想一:CaCl2
猜想二:CaCl2、Ca(OH)2和HCl
猜想三:CaCl2和HCl
猜想四:________。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交流讨论】
(3)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二是不成立的,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进行实验】
(4)为进一步探究溶质成分,确定其他猜想是否成立,进行了如表实验:
【拓展与应用】
(5)除以上方法外,要证明猜想三成立,以下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
A. 氢氧化钠溶液B. 氧化铜C. 锌D. AgNO3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 为测定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200g样品于烧杯中,将50g碳酸钠溶液分为5等份,分5次加入盛有样品的烧杯中、测出每次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1)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
(2)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生活
①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有钙、铁、碘
②在运输水产品过程中用甲醛溶液浸泡防腐
①区分羊毛和涤纶,可灼烧闻气味
②煮沸和过滤都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安全
①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可以大量使用
②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①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做灯火实验
②探究工业炼铁实验时,先通入CO以防爆炸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NaOH、NaCl、CuSO4三种白色固体
水
B
分离CaCO3和CaO的混合物
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C
除去NaC1固体中少量的Na2CO3
先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D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HCl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与另一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______
猜想一、四不成立
乙同学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测定其pH
pH______(填“<”“=”或“>”)7
猜想三成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208.9g
2178g
226.7g
235.6g
245.6g
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届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