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560782/0-171190890462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2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560782/0-171190890469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2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学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560782/0-171190890470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4.1被动运输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5.1.1酶的作用和本质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5.1.2酶的特性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5.2细胞的能量“货币”ATP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高中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
1、简述主动运输的特点和意义。(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说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生命观点、科学思维)
3、简述胞吞胞吐的特点和意义。(生命观点、科学思维)
4、分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和细胞膜结构的关系。(生命观点、科学思维)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主动运输的特点、胞吞胞吐的特点
难点: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比较
【预习新知】
主动运输
1、无论是动物细胞、植物细胞还是微生物细胞,都有许多物质的跨膜运输是逆浓度梯度的。例如: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人红细胞吸收K+等。
2、Na+、K+和Ca2+等离子和其他物质在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时,首先要与
结合。一种载体蛋白通常只适合
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 的协助,同时还需要
,这种方式叫作
4、载体蛋白的特点:
(1)与被转运的离子或分子结合。
(2)具有特异性:
(3)转运过程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4)可重复利用。
5、主动运输的特点:
(1)
(2)
(3)
6、主动运输的过程:
离子或分子与 →载体蛋白空间结构改变转运离子或分子→ →载体蛋白复原。
主动运输的意义:
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 ,通过 来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
胞吞与胞吐
1.胞吞与胞吐
2.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是生命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必须有选择性地控制物质进出。这种选择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进入细胞的物质
①细胞需要的 ,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离子等可以进入细胞。
②细胞 或对细胞 的物质,如细菌的外毒素等不易进入细胞。
(2)排出细胞的物质
①抗体、激素等物质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
②细胞产生的 ,如尿素、尿酸等排到细胞外。
③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失到细胞外。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原因: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2)意义:保证细胞的 、信息交流、分裂和融合等生命活动的进行。
【易错提示】
有关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6个“不要漏掉”
(1)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
(2)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胞吞和胞吐。
(3)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
(4)影响协助扩散运输速率的因素除载体蛋白数量外,不要漏掉浓度差。
(5)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除供能的线粒体外,不要漏掉载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核糖体。
(6)运输速率与O2浓度无关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
【巩固训练】
1.ATP驱动泵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小分子或离子进行跨膜转运。有下图所示的3种类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a2+泵可发生磷酸化改变泵的蛋白质构象进行Ca2+的转运过程
B.Na+-K+泵依赖ATP水解释放能量维持神经细胞内高Na+低K+的环境
C.V型质子泵与F型质子泵运输H+的方式不同,后者属于主动运输
D.F型质子泵广泛分布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的内膜上
2.如图为几种物质进出某哺乳动物细胞膜的示意图,甲侧为细胞膜的外侧,图中膜两侧符号的多少代表对应物质的相对浓度大小。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进入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B.细胞膜上同一种转运蛋白(如离子泵)可运载不同的物质
C.同一种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
D.Na+以被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不消耗ATP
3.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借助转运蛋白,属于主动运输
C.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运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
D.细胞膜和液泡膜都相当于半透膜
4.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等,原尿中的葡萄糖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全部吸收。如图表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载体蛋白SGLT协助葡萄糖运输的动力来源于膜内外Na+浓度差
B.协助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载体蛋白相同
C.Na+通过SGLT的协助进入细胞不需要消耗ATP
D.Na+运出细胞和K+运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5.线粒体的外膜上的孔蛋白M可以协助丙酮酸顺浓度梯度从线粒体外膜进入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膜间隙;线粒体内膜上的转运蛋白X在H的协助下,可以逆浓度梯度将膜间隙的丙酮酸转运进入线粒体基质,同时H从膜间隙顺浓度梯度通过转运蛋白X进入线粒体基质,该过程不消耗ATP。据此推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膜间隙的H浓度高于线粒体基质的
B.丙酮酸通过孔蛋白M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C.丙酮酸通过转运蛋白X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D.转运蛋白X能够同时转运H和丙酮酸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选项,P型钙离子泵有ATP的参与,发生磷酸化,改变蛋白质构象转运钙离子。正确。
2.答案:A
解析:A、葡萄糖进入细胞是在钠驱动的葡萄糖载体的作用下实现的,该过程消耗的是钠离子的电化学梯度势能,为主动运输方式,A错误;B、细胞膜上同一种转运蛋白可运载不同的物质,如图中所示的离子泵可同时转运Na+和K+,B正确;C、图中Na+借助钠驱动的葡萄糖载体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Na+借助离子泵运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D、图中显示,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其转运方式为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ATP,D正确。
3.答案:D
解析: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这是由于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失水过多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糖分进入细胞,A错误;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转运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
C、细胞需要外排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称为胞吐,C错误;
D、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和液泡膜也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细胞膜和液泡膜都相当于半透膜,D正确。
4.答案:B
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协助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载体蛋白有SGLT和钠钾泵两类,B错误。
5.答案:AD
解析:A、H+从膜间隙顺浓度梯度通过转运蛋白X进入线粒体基质,说明膜间隙中线粒体膜间隙的H+浓度高于线粒体基质的,A正确;B、线粒体的外膜上的孔蛋白M可以协助丙酮酸顺浓度梯度从线粒体外膜进入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膜间隙,说朗丙酮酸通过孔蛋白M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B错误;C、线粒体内膜上的转运蛋白X在H+的协助下,可以逆浓度梯度将膜间隙的丙酮酸转运进入线粒体基质,说明丙酮酸通过转运蛋白X的运输进入线粒体基质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错误;D、转运蛋白X在H+的协助下,可以逆浓度梯度将膜间隙的丙酮酸转运进入线粒体基质,同时H+从膜间隙顺浓度梯度通过转运蛋白X进入线粒体基质,说明转运蛋白X能够同时转运H+和丙酮酸,D正确。
类别
方式
过程
进细胞
大分子→细胞膜表面→细胞膜内陷形成 →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 →进入细胞内部
出细胞
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 → 移动到 处→与细胞膜融合→大分子排出细胞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习案-夯实课本,探究案-巩固提升,正误判断,记一记-纠错记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学案设计,共3页。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主动运输,胞吞与胞吐,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基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