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强化练(四)含答案
展开水煤气变换反应:CO(g)+H2O(g)CO2(g)+H2(g) ΔH=-41.2 kJ·ml-1
该反应分两步完成:
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1=-47.2 kJ·ml-1;
2Fe3O4(s)+H2O(g)3Fe2O3(s)+H2(g) ΔH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ΔH2=________kJ·ml-1。
(2)恒定总压1.70 MPa和水碳比eq \f(n(H2O),n(CO))=12∶5投料,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CO2和H2的分压(某成分分压=总压×该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表:
①在条件1下,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②对比条件1,条件2中H2产率下降是因为发生了一个不涉及CO2的副反应,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通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应避免混入O2
B.恒定水碳比eq \f(n(H2O),n(CO)),增加体系总压可提高H2的平衡产率
C.通入过量的水蒸气可防止Fe3O4被进一步还原为Fe
D.通过充入惰性气体增加体系总压,可提高反应速率
(4)水煤气变换反应是放热的可逆反应,需在多个催化剂反应层间进行降温操作以“去除”反应过程中的余热(如图1所示),保证反应在最适宜温度附近进行。
①在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内,图2中b~c段对应降温操作的过程,实现该过程的一种操作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按原水碳比通入冷的原料气
B.喷入冷水(蒸气)
C.通过热交换器换热
②若采用喷入冷水(蒸气)的方式降温,在图3中作出CO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5)在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内,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历程包含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快速)、反应及产物分子脱附等过程。随着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其速率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设方程式①CO(g)+H2O(g)CO2(g)+H2(g) ΔH=-41.2 kJ·ml-1;
②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1=-47.2 kJ·ml-1;
③2Fe3O4(s)+H2O(g)3Fe2O3(s)+H2(g) ΔH2。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③=①-②,则ΔH2=ΔH-ΔH1=(-41.2 kJ·ml-1)-(-47.2 kJ·ml-1)=+6 kJ·ml-1。
(2)①条件1下没有甲烷生成,只发生了水煤气变换反应,该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设在条件1下平衡时容器的总体积为V,水蒸气和一氧化碳的投料分别为12 ml和5 ml,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为x ml,根据已知信息可得以下“三段式”:
CO(g)+H2O(g)CO2(g)+H2(g)
起始量/ml 5 12 0 0
转化量/ml x x x x
平衡量/ml 5-x 12-x x x
eq \f(x,5-x+12-x+x+x)×1.7 MPa=0.40 MPa,解得x=4;
则平衡常数K=eq \f(\f(4,V)×\f(4,V),\f(5-4,V)×\f(12-4,V))=2。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有甲烷生成,且该副反应没有二氧化碳参与,且氢气的产率降低,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3H2CH4+H2O。
(3)一氧化碳、氢气都可以和氧气反应,则通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应避免混入O2,A项正确;该反应前、后气体计量系数相同,则增加体系总压平衡不移动,不能提高平衡产率,B项错误;通入过量的水蒸气可以促进四氧化三铁被氧化为氧化铁,水蒸气不能将铁的氧化物还原为单质铁,但过量的水蒸气可以降低体系中CO和H2的浓度,从而防止铁的氧化物被还原为单质铁,C项正确;若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变,通过充入惰性气体增加体系总压,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D项错误。故选AC。
(4)①按原水碳比通入冷的原料气,可以降低温度,同时化学反应速率稍减小,导致CO的转化率稍减小,与图中变化相符,A项正确;喷入冷水(蒸气),可以降低温度,但是同时水蒸气的浓度增大,会导致CO的转化率增大,与图中变化不符,B项错误;通过热交换器换热,可以降低温度,且不改变投料比,同时化学反应速率稍减小,导致CO的转化率稍减小,与图中变化相符,C项正确。故选AC。②增大水蒸气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则一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增大,会高于原平衡曲线,故图像如右图。
(5)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是一个放热的快速过程,温度过高时,不利于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从而导致其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量及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温度过高还会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降低,从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答案:(1)+6 (2)①2 ②CO+3H2CH4+H2O (3)AC
(4)①AC ②图见解析
(5)温度过高时,不利于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从而导致其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量及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温度过高还会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降低,从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2.(2023·山东卷)一定条件下,水气变换反应CO+H2OCO2+H2的中间产物是HCOOH。为探究该反应过程,研究HCOOH水溶液在密封石英管中的分解反应:
Ⅰ.HCOOHCO+H2O(快);
Ⅱ.HCOOHCO2+H2(慢)。
研究发现,在反应Ⅰ、Ⅱ中,H+仅对反应Ⅰ有催加速作用;反应Ⅰ速率远大于反应Ⅱ,近似认为反应Ⅰ建立平衡后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忽略水的电离,其浓度视为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条件下,反应Ⅰ、Ⅱ的焓变分别为ΔH1、ΔH2,则该条件下水气变换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________(用含ΔH1、ΔH2的代数式表示)。
(2)反应Ⅰ正反应速率方程为v=kc(H+)c(HCOOH),k为反应速率常数。T1温度下,HCOOH电离平衡常数为Ka,当HCOOH平衡浓度为x ml·L-1时,H+浓度为______________ ml·L-1,此时反应Ⅰ正反应速率v=__________ ml/(L·h)(用含Ka、x和k的代数式表示)。
(3)T2温度下,在密封石英管内完全充满1.0 ml·L-1 HCOOH水溶液,使HCOOH分解,分解产物均完全溶于水,含碳物种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碳元素的其他存在形式)。t1 h时测得CO,CO2的浓度分别为0.70 ml·L-1,0.16 ml·L-1,反应Ⅱ达平衡时,测得H2的浓度为y ml·L-1。体系达平衡后eq \f(c(CO),c(CO2))=____________(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下同),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
相同条件下,若反应起始时溶液中同时还含有0.1 ml·L-1盐酸,则图示点a,b,c,d中,CO新的浓度峰值点可能是__________(填标号)。与不同盐酸相比,CO达浓度峰值时,CO2浓度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eq \f(c(CO),c(HCOOH))的值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Ⅱ-反应Ⅰ=水气变换反应,故水气变换反应的焓变ΔH=ΔH2-ΔH1。
(2)T1温度时,HCOOH建立电离平衡:
HCOOHHCOO- + H+
平衡浓度/(ml·L-1) x c(HCOO-) c(H+)
Ka=eq \f(c(HCOO-)c(H+),c(HCOOH)),c(HCOO-)=c(H+),故c(H+)=eq \r(Kax)。
t1时刻时,c(CO)达到最大值,说明此时反应Ⅰ达平衡状态。此时v=kc(H+)·c(HCOOH)=kx eq \r(Kax)。
(3)t1时刻时,c(CO)达到最大值,说明此时反应Ⅰ达平衡状态。此时
HCOOHCO + H2O
eq \a\vs4\al(t1时刻转化浓度/,(ml·L-1)) 0.70 0.70
HCOOHCO2 + H2
eq \a\vs4\al(t1时刻转化浓度/,(ml·L-1)) 0.16 0.16 0.16
故t1时刻c(HCOOH)=1.0-0.70-0.16=0.14 ml·L-1,K(Ⅰ)=eq \f(c(CO),c(HCOOH))=eq \f(0.70,0.14)=5。
t1时刻→反应Ⅱ达平衡过程:
HCOOHCO + H2O
eq \a\vs4\al(t1时刻到反应Ⅰ平衡,转化浓度/(ml·L-1)) a a
HCOOHCO2 + H2
eq \a\vs4\al(t1时刻到反应Ⅱ平衡,转化浓度/(ml·L-1)) b b b
则c(H2)=b+0.16=y,b=(y-0.16)ml·L-1,c(HCOOH)=0.14-a-b=0.3-a-y,c(CO)=a+0.7,K(Ⅰ)=eq \f(c(CO),c(HCOOH))=eq \f(a+0.7,0.3-a-y)=5,a=eq \f(0.8-5y,6)。故eq \f(c(CO),c(CO2))=eq \f(\f(0.8-5y,6)+0.7,y)=eq \f(5-5y,6y),K(Ⅱ)=eq \f(c(CO2)c(H2),c(HCOOH))=eq \f(y·y,0.3-\f(0.8-5y,6)-y)=eq \f(6y2,1-y)。
加入0.1 ml·L-1盐酸后,H+对反应Ⅰ起催化作用,增大反应Ⅰ的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所需时间,故CO浓度峰值提前,由于时间缩短,反应Ⅱ消耗的HCOOH减小,体系中HCOOH浓度增大,导致CO浓度大于t1时刻的峰值,故c(CO)最有可能在a点处达到峰值。此时c(CO2)小于不含盐酸的浓度,eq \f(c(CO),c(HCOOH))=K(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则eq \f(c(CO),c(HCOOH))的值不变。
答案:(1)ΔH2-ΔH1
(2)eq \r(Kax) kx eq \r(Kax)
(3)eq \f(5-5y,6y) eq \f(6y2,1-y) a 减小 不变
3.(2023·全国乙卷)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有许多用途,如可用作农药防治小麦黑穗病,制造磁性氧化铁、铁催化剂等。回答下列问题:
(1)在N2气氛中,FeSO4·7H2O的脱水热分解过程如图1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x=______,y=______。
(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FeSO4·7H2O(s)===FeSO4(s)+7H2O(g) ΔH1=a kJ·ml-1;
FeSO4·xH2O(s)===FeSO4(s)+xH2O(g) ΔH2=b kJ·ml-1;
FeSO4·yH2O(s)===FeSO4(s)+yH2O(g) ΔH3=c kJ·ml-1。
则FeSO4·7H2O(s)+FeSO4·yH2O(s)===2(FeSO4·xH2O)(s)的ΔH=__________ kJ·ml-1。
(3)将FeSO4置入抽空的刚性容器中,升高温度发生分解反应:2FeSO4(s)Fe2O3(s)+SO2(g)+SO3(g)(Ⅰ)。平衡时PSO3T的关系如图2所示。660 K时,该反应的平衡总压p总=________ kPa,平衡常数Kp(Ⅰ)=________ (kPa)2。Kp(Ⅰ)随反应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提高温度,上述容器中进一步发生反应2SO3(g)2SO2(g)+O2(g)(Ⅱ),平衡时pO2=________(用pSO3、pSO2表示)。在929 K时,p总=84.6 kPa、pSO3=35.7 kPa,则pSO2=__________ kPa,Kp(Ⅱ)=__________ kPa(列出计算式)。
解析:(1)由图中信息可知,当失重比为19.4%时,FeSO4·7H2O转化为FeSO4·xH2O,则eq \f(18(7-x),278)=19.4%,解得x=4;当失重比为38.8%时,FeSO4·7H2O转化为FeSO4·yH2O,则eq \f(18(7-y),278)=38.8%,解得y=1。
(2)①FeSO4·7H2O(s)===FeSO4(s)+7H2O(g) ΔH1=a kJ·ml-1
②FeSO4·xH2O(s)===FeSO4(s)+xH2O(g) ΔH2=b kJ·ml-1
③FeSO4·yH2O(s)===FeSO4(s)+yH2O(g) ΔH3=c kJ·m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③-②×2可得FeSO4·7H2O(s)+FeSO4·yH2O(s)===2(FeSO4·xH2O)(s),则ΔH=(a+c-2b)kJ·ml-1。
(3)将FeSO4置入抽空的刚性容器中,升高温度发生分解反应:2FeSO4(s)Fe2O3(s)+SO2(g)+SO3(g)(Ⅰ)。由平衡时pSO3T的关系图可知,660 K时,pSO3=1.5 kPa,则pSO2=1.5 kPa,因此,该反应的平衡总压p总=3 kPa、平衡常数Kp(Ⅰ)=1.5 kPa×1.5 kPa=2.25(kPa)2。由图中信息可知,pSO3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Kp(Ⅰ)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增大。
(4)提高温度,上述容器中进一步发生反应2SO3(g)2SO2(g)+O2(g)(Ⅱ),在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压之比,由于仅发生反应(Ⅰ)时pSO3=pSO2,则pSO3+2pO2=pSO2-2pO2,因此,平衡时pO2=eq \f(pSO2-pSO3,4)。在929 K时,p总=84.6 kPa、pSO3=35.7 kPa,则pSO3+pSO2+pO2=p总、pSO3+2pO2=pSO2-2pO2,联立方程组消去pO2,可得3pSO3+5pSO2=4p总,代入相关数据可求出pSO2=46.26 kPa,则pO2=84.6 kPa-35.7 kPa-46.26 kPa=2.64 kPa,Kp(Ⅱ)=eq \f((46.26 kPa)2×2.64 kPa,(35.7 kPa)2)=eq \f(46.262×2.64,35.72) kPa。
答案:(1)4 1 (2)(a+c-2b)
(3)3 2.25 增大
(4)eq \f(pSO2-pSO3,4) 46.26 eq \f(46.262×2.64,35.72)
4.(2023·辽宁卷)硫酸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1)我国古籍记载了硫酸的制备方法——“炼石胆(CuSO4·5H2O)取精华法”。借助现代仪器分析,该制备过程中CuSO4·5H2O分解的TG曲线(热重)及DSC曲线(反映体系热量变化情况,数值已省略)如图1所示。700 ℃左右有两个吸热峰,则此时分解生成的氧化物有SO2、________和________(填化学式)。
(2)铅室法使用了大容积铅室制备硫酸(76%以下),副产物为亚硝基硫酸,主要反应如下:
NO2+SO2+H2O===NO+H2SO4;
2NO+O2===2NO2。
(ⅰ)上述过程中NO2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为了适应化工生产的需求,铅室法最终被接触法所代替,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接触法制硫酸的关键反应为SO2的催化氧化:
SO2(g)+eq \f(1,2)O2(g)SO3(g) ΔH=-98.9 kJ·ml-1
(ⅰ)为寻求固定投料比下不同反应阶段的最佳生产温度,绘制相应转化率(α)下反应速率(数值已略去)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b.α=0.88的曲线代表平衡转化率
c.α越大,反应速率最大值对应温度越低
d.可根据不同α下的最大速率,选择最佳生产温度
(ⅱ)为提高钒催化剂的综合性能,我国科学家对其进行了改良。不同催化剂下,温度和转化率关系如图3所示,催化性能最佳的是______(填字母)。
(ⅲ)设O2的平衡分压为p,SO2的平衡转化率为αe,用含p和αe的代数式表示上述催化氧化反应的Kp=__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
解析:(1)根据题图1的热重曲线所示,在700 ℃左右会出现两个吸热峰,说明此时CuSO4发生热分解反应,从TG图像可以看出,质量减少量为原CuSO4质量的一半,说明有固体CuO剩余,还有其他气体产出,此时气体产物为SO2、SO3、O2,可能出现的化学方程式为3CuSO4eq \(=====,\s\up7(700 ℃))3CuO+2SO2↑+SO3↑+O2↑,结合反应中产物的固体产物质量和气体产物质量可以确定,该反应的产物为CuO、SO2、SO3、O2。
(2)(ⅰ)根据所给的反应方程式,NO2在反应过程中先消耗再生成,说明NO2在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ⅱ)近年来,铅室法被接触法代替因为在反应中有污染空气的NO和NO2放出影响空气环境;作为催化剂的NO2可以溶解在硫酸中给产物硫酸带来杂质,影响产品质量、产率不高(或其他合理答案)。
(3)(ⅰ)根据不同转化率下的反应速率曲线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a错误;从图中所给出的速率曲线可以看出,相同温度下,转化率越低反应速率越大,但在转化率小于88%时的反应速率图像并没有给出,无法判断α=0.88的条件下是平衡转化率,b错误;从图像可以看出随着转化率的增大,最大反应速率不断减小,最大反应速率出现的温度也逐渐降低,c正确;从图像可以看出随着转化率的增大,最大反应速率出现的温度也逐渐降低,这时可以根据不同转化率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以减少能源的消耗,d正确;故选cd。(ⅱ)为了提高催化剂的综合性能,科学家对催化剂进行了改良,从图中可以看出标号为d的催化剂V—K—Cs—Ce对SO2的转化率最高,产率最佳,故选d。(ⅲ)利用分压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反应的平衡常数Kp=eq \f(p(SO3),p(SO2)p\s\up6(\f(1,2))(O2))=eq \f(\f(n(SO3),n(总))p(总),\f(n(SO2),n(总))p(总)·p\s\up6(\f(1,2))(O2))=eq \f(n(SO3),n(SO2)·p\s\up6(\f(1,2))(O2));设SO2初始量为m ml,则平衡时n(SO2)=m·αe,n(SO3)=m-m·αe=m(1-αe),Kp=eq \f(m(1-αe),m·αe·p\s\up6(\f(1,2))(O2))=eq \f((1-αe),αe·p\s\up6(\f(1,2)))。
答案:(1)CuO SO3
(2)(ⅰ)催化剂 (ⅱ)反应中有污染空气的NO和NO2放出影响空气环境、NO2可以溶解在硫酸中给产物硫酸带来杂质、产率不高(或其他合理答案)
(3)(ⅰ)cd (ⅱ)d (ⅲ)eq \f((1-αe),αe·p\s\up6(\f(1,2)))
5.(2023·湖南卷)聚苯乙烯是一类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可通过苯乙烯聚合制得。
Ⅰ.苯乙烯的制备
(1)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C6H5C2H5(g)+eq \f(21,2)O2(g)===8CO2(g)+5H2O(g) ΔH1=-4 386.9 kJ·ml-1;
②C6H5CH===CH2(g)+10O2(g)===8CO2(g)+4H2O(g)
ΔH2=-4 263.1 kJ·ml-1;
③H2(g)+eq \f(1,2)O2(g)===H2O(g) ΔH3=-241.8 kJ·ml-1。
计算反应④C6H5C2H5(g)C6H5CH===CH2(g)+H2(g)的ΔH4=__________ kJ·ml-1。
(2)在某温度、100 kPa下,向反应器中充入1 ml气态乙苯发生反应④,其平衡转化率为50%,欲将平衡转化率提高至75%,需要向反应器中充入__________ ml水蒸气作为稀释气(计算时忽略副反应)。
(3)在913 K、100 kPa下,以水蒸气作稀释气,Fe2O3作催化剂,乙苯除脱氢生成苯乙烯外,还会发生如下两个副反应:
⑤C6H5C2H5(g)C6H6(g)+CH2===CH2(g);
⑥C6H5C2H5(g)+H2(g)C6H5CH3(g)+CH4(g)。
以上反应体系中,芳香烃产物苯乙烯、苯和甲苯的选择性S(S=eq \f(转化为目的产物所消耗乙苯的量,已转化的乙苯总量)×100%)随乙苯转化率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曲线b代表的产物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本反应体系中催化剂Fe2O3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X射线衍射技术可测定Fe2O3晶体结构
B.Fe2O3可改变乙苯平衡转化率
C.Fe2O3降低了乙苯脱氧反应的活化能
D.改变Fe2O3颗粒大小不影响反应速率
Ⅱ.苯乙烯的聚合
苯乙烯聚合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的关键步骤是某Cu(Ⅰ)的配合物促进C6H5CH2X(引发剂,X表示卤素)生成自由基C6H5CH2,实现苯乙烯可控聚合。
(5)引发剂C6H5CH2Cl、C6H5CH2Br、C6H5CH2I中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__。
(6)室温下,①Cu+在配体L的水溶液中形成eq \b\lc\[\rc\](\a\vs4\al\c1(Cu(L)2))eq \s\up12(+),其反应平衡常数为K;②CuBr在水中的溶度积常数为Ksp。由此可知,CuBr在配体L的水溶液中溶解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所有方程式中计量系数关系均为最简整数比)。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③可得C6H5C2H5(g)C6H5CH===CH2(g)+H2(g) ΔH4=-4 386.9 kJ·ml-1-(-4 263.1 kJ·ml-1)-(-241.8 kJ·ml-1)=+118 kJ·ml-1。
(2)设充入H2O(g)物质的量为x ml;在某温度、100 kPa下,向反应器中充入1 ml气态乙苯发生反应④。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50%,可列“三段式”:
C6H5C2H5(g)C6H5CH===CH2(g)+H2(g)
起始量/ml 1 0 0
转化量/ml 0.5 0.5 0.5
平衡量/ml 0.5 0.5 0.5
此时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5 ml,此时容器的体积为V;当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75%,可列“三段式”。
C6H5C2H5(g)C6H5CH===CH2(g)+H2(g)
起始量/ml 1 0 0
转化量/ml 0.75 0.75 0.75
平衡量/ml 0.25 0.75 0.75
此时乙苯、苯乙烯、H2物质的量之和为1.75 ml,混合气的总物质的量为(1.75+x)ml,在恒温、恒压时,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此时容器的体积为eq \f(1.75+x,1.5)V;两次平衡温度相同,则平衡常数相等,则eq \f(\b\lc\(\rc\)(\a\vs4\al\c1(\f(0.5,V)))\s\up12(2),\f(0.5,V))=eq \f(\b\lc\(\rc\)(\a\vs4\al\c1(\f(0.75,\f(1.75+x,1.5)V)))\s\up12(2),\f(0.25,\f(1.75+x,1.5)V)),解得x=5。
(3)曲线a芳香烃产物的选择性大于曲线b、c芳香烃产物的选择性,反应④为主反应,反应⑤⑥为副反应,则曲线a代表产物苯乙烯的选择性;反应④⑤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反应⑥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在913 K、100 kPa(即恒温恒压)下以水蒸气作稀释气,乙苯的转化率增大,即减小压强,反应④⑤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⑥平衡不移动,故曲线b代表的产物是苯。
(4)测定晶体结构最常用的仪器是X射线衍射仪,即用X射线衍射技术可测定Fe2O3晶体结构,A项正确;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不能改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B项错误;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故Fe2O3可降低乙苯脱氢反应的活化能,C项正确;催化剂颗粒大小会影响接触面积,会影响反应速率,D项错误。答案选BD。
(5)电负性Cl>Br>I,则极性C—Cl>C—Br>C—I,则C6H5CH2Cl更易生成自由基,即活性最高的是C6H5CH2Cl。
(6)Cu+在配体L的水溶液中形成[Cu(L)2]+,则Cu++2L[Cu(L)2]+的平衡常数K=eq \f(c{[Cu(L)2]+},c(Cu+)·c2(L));CuBr在水中的溶度积常数Ksp=c(Cu+)·c(Br-);CuBr在配体L的水溶液中溶解反应为CuBr+2L[Cu(L)2]++Br-,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eq \f(c{[Cu(L)2]+}·c(Br-),c2(L))=eq \f(c{[Cu(L)2]+}·c(Br-)·c(Cu+),c2(L)·c(Cu+))=K·Ksp。
答案:(1)+118 (2)5
(3)苯 反应④为主反应,反应⑤⑥为副反应,苯乙烯的选择性最大;在恒温恒压下,随乙苯转化率的增大,反应⑤正向移动,反应⑥不移动,则曲线b代表产物苯
(4)BD (5)C6H5CH2Cl (6)K·Ksp
分压
p(CO2)/MPa
p(H2)/MPa
p(CH4)/MPa
条件1
0.40
0.40
0
条件2
0.42
0.36
0.02
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强化练(六)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强化练(六)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氮化镓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强化练(一)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强化练(一)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题型强化练二 化学与社会热点(含答案)-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这是一份题型强化练二 化学与社会热点(含答案)-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