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挑山工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挑山工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检查预习情况,谈话导入,初读课文 感知课文大意,体会人物品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自主识字:泰、杖、敞、拘、蕴。
2、有感情地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感受人物的品质。
4、理解课文内容及蕴含的道理,了解挑山工朝着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感受挑山工的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2、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挑山工的话和课文的最后一句。
设计理念
单元定位,以学定教。
教学准备
教学ppT、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看谁读得准
泰 杖 敞 拘 蕴
2、我会填(根据词义写词语)
(形)油黑发亮 ( )
诚心诚意地服丛或佩服。( )
包含、蕴含。( )
形容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
神态、言行因受约束而不自然。( )
充分地看,尽情地观赏。( )
二、谈话导入
1、展示图片(挑山工图)
师: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①看到了笔陡的石级。
②看到了一位肩挑货物的老人。
③我感觉到了挑山工很吃力的往上爬……
师:这位挑山工爬的这座山就是泰山。谁知道泰山吗?把你了解到的泰山讲给我们听听吧!
生:①泰山很高、很陡。
②……
师:泰山又名岱山、岱宗等。位于山东省中部。海拔1540多米,足有6000多级石阶。它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首”“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称!
2、师: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下冯骥才笔下的挑山工!
师:请大家翻开语文书114页。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本课的学习提示,看看本课的要求是什么?我们要掌握些什么?
生:①要掌握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②还要找出挑山工的几句话。理解其中的哲理。
师:请同学带着这些问题默读全文。
三、初读课文 感知课文大意
1、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
生①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登泰山的见闻。作者登泰山时见到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速度并不比游客慢。
2、师: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把课文分层吗?
心生疑惑(1一2)
解开疑惑(3一6)
绘画自我激励(7)
生①一部分写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花的时间切并不比游人多。
②二部分具体写“我”登山的经历,通过与挑山工的对话。“我”解开疑惑。
③三部分写我画了幅挑山工的画像,以此激励自己。
四、体会人物品质
1、走进课文第一部分(1一2)
师:请同学们默看1、2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语句看出了作者心中的疑感?
生①从第2段的“你会大吃一惊,以为他们像仙人那样,定腾云驾雾赶上来”。
师:那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呢?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来。
生: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
师展示折尺形图。
师:议一议(同桌交流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呢?
生汇报①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着台阶。
生②可以省些力气。
生③担重物走直线,膝盖会受不了的。
师小结:挑山工挑着重物走折尺形上山顶,那我们游人上山又是怎样的呢?
2、接下来我们走进文章的第二部分(3一6)
①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和挑山工有几次相遇?
生:3次。
生:一次是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时遇到了挑山工。二次是到了回马岭,我们休息时,又碰见了挑山工。三次是我们爬到五松亭,再次看见了挑山工。
师:这三次相遇。挑山工给你的印象怎么?(请同学们勾画出挑山工外貌的句子)
展示外貌的句子
生汇报:从外貌、动作描写体会到挑山工纯朴健壮的形象……
②想想议议
师:按常理说,挑山工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比游人慢,但事实上,他们总在我们前面出现,是什么原因呢?用书上的话或自己的话来说说。
生①我们走走停停
生②在有些地方饱览壮丽的山色或在道边涌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或在喧闹的溪边洗脸洗脚。
生③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不下来。
师:是啊,从挑山工的话中我们也能知道原因。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5段挑山工的话吧!
品析挑山工的话。(四人小组议议)
①挑山工的话包含了哪些内容。
②这些话里蕴含着什么道理?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师小结:通过你们(游人)和我们(挑山工)的比较,我们发现: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朝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师:挑山工的话让我心悦诚服了吗?
我为什么心悦诚服了?
生①因为挑山工的话解除了“我”心中的疑惑。并且给了我启发。
师:挑山工的话包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我深受感触,所以作者从泰山回来,画了一幅画。请大家一起诵读课文的第三部分(7)。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画这样一幅画?
生①因为作者很佩服挑山工,被挑山工的精神感动了。
生②因为挑山工认准目标就坚持不懈,不怕困难、步步踏实的精神值得学习。
生③因为挑山工有……
师:展示最后一句话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它”指什么?
生①“它”既指这幅画,更是种精神,一种激励我朝着目标不懈努力的精神。
生②它是种脚踏实地,不断前进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
作者很需要挑山工的精神,那我们需要吗?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在学习上,我退步了,我应该( )
在学习上,我遇到难题了,我应该( )
在( ),我应该( )
六课后作业
1、请收集“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
2、如果你再见到挑山工,你想对他说什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挑山工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支架联结,认识一种职业,任务驱动,对话一位劳动者,统整比较,体悟一种哲理,联结生活,延续一种精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挑山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步感知,理解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挑山工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