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第四中学等两校八年级(下)期末科学试题
展开1. 模型方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仔细观察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I=欧姆定律B. 眼球结构C. 注意行人D. 一条光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A.I=是计算电流的公式,不属于模型,故A符合题意;
BCD.眼球结构、标志牌上注意行人、光线都是图形,属于模型,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下列措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将废弃塑料袋集中焚烧
B. 将生活垃圾倾倒海中
C. 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D. 大量使用化肥,以提高粮食产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将废弃塑料袋集中焚烧,会生成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A不正确;
B、将生活垃圾倾倒海中,会污染水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B不正确;
C、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会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正确;
D、大量使用化肥,会污染环境,应该合理使用,故D不正确。故选C。
3. 有很多千年古树,有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空心洞。可是,这样的古树还是照样枝繁叶茂。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 )
A. 全部韧皮部B. 部分韧皮部C. 全部木质部D. 部分木质部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导管、筛管的位置及功能的知识,本知识结合茎的结构图及各部分功能进行记忆。
【详解】植物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树表层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树心的树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质部,而剩余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仍然可以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同时韧皮部中的筛管完好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所以没有树心的树,仍然可以获得养料,还能继续活下去。但是一旦树木没有了树皮(或韧皮部),也就割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时间长了树木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树木会也就死亡。所以又有“树怕伤皮,不怕空心”的说法。因此,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部分木质部。
故选D。
4. 如图,在大型超市、商场、书店等出口处都装有报警器,使用时在商品上贴上具有磁性的软标签,即可达到保护商品的目的。如果商品的软标签未经营业员消磁,当经过检测通道后,检测天线检测到商品上的标签信号,从而转化为电信号,发出报警声,及时提醒保安人员,从而达到防盗目的。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判断报警器的原理与下列哪个实验相同(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如果商品的软标签未经营业员消磁,当经过检测通道后,检测天线检测到商品上的标签信号,从而转化为电信号,发出报警声,这是电磁感应现象。
A.闭合开关后,有电流经过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摆动,说明有电流产生,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故B符合题意;
C.闭合开关后,缠绕导线的铁钉能够吸引大头针,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C不符合题意;
D.当导线中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改变,说明电流的磁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下列属于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描述错误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烟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集气瓶炸裂
D. 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中的水,可以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集气瓶炸裂,不符合题意;
D、探究燃烧条件时,烧杯中的水,起到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关于人体的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表示人体中肺的大致位置的序号是1
B. 图乙中表示人体呼气过程的是A
C. 吸气过程对应的肺内气压变化可用图丙中的CD段曲线表示
D. 图丁中①代表CO2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1)人的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共五叶,左二右三,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也是气体变换的场所。
(2)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压力差而引起的,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
(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详解】A.图中1是颈部,2是胸部,3是腹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即图中的2处,A错误。
B.图中A、B演示呼吸运动过程,其中A表示吸气,B表示呼气,B错误。
C.图中CD之间表示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表示吸气过程;DE之间表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表示呼气过程,C正确。
D.当血液通过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①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②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D错误。
故选C。
7. 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A. B. ;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向右拉活塞,长颈漏斗中液面不下降,证明装置不严密,说明A装置漏气;
B、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B不漏气;
C、用手握住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在烧杯内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C不漏气;
D、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用嘴向瓶内吹气,玻璃管内向上形成一段水柱,是因为瓶内气压升高,把水压入玻璃管内,证明装置不漏气,气密性良好;故D不漏气。
故选A。
8. 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 用相同质量的反应物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可以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 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答案】B
【解析】
【详解】A、观察图示可知,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是高锰酸钾,而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要加热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分解产生氧气,选项错误;
B、氯酸钾分解后,其中的氧元素完全转化为氧气,而高锰酸钾中只有四分之一的氧元素转化为氧气,则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得氧气较多的是氯酸钾,所以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好,选项正确;
C、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中做催化剂,不能改变氯酸钾产生氧气的质量,只能改变反应速率,选项错误;
D、通过观察图示可知,氯酸钾用时较长,选项错误,故选B。
9. 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当开关都闭合时,灯L不亮,用试电笔测试插座的左、右孔,氖管都发光,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下面有关电路图及故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电能表用来测量电路消耗的电能
B. 三孔插座是为了防止用电器外壳带电发生触电事故
C. 若在导线a和b之间接一个灯泡L1,则它和L是并联
D. 根据测试结果,应该是m与j之间断路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故A不符合题意;
B.三孔插座中多出一个专门用于接地的孔,是为了让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当用电器外壳带电时,电流从地线导入大地,可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故B不符合题意;
C.若在导线a和b之间接一个灯泡L1,即L1接在火线和零线之间,它和L是并联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当开关都闭合时,灯L不亮,说明电路中可能有断路故障;用试电笔测试插座的左、右孔,氖管都发光,说明m、j都与火线相连,所以故障是m之前(m左侧)的零线断路,故D符合题意。
10. 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的生成物是混合物
B. 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
D. 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后仅生成了一种新分子,即只有一种生成物,所以反应的生成物是纯净物,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反应物中含碳物质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生成物的1个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H2O2表示,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为1,参加反应的氢分子数也为1,所以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选项正确,故选D。
11. 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5%
B. 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 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9:1:12
D.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故A正确不合题意;
B. 根据化学式 C6H8O6 可知,一个维生素分子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故B错误符合题意;
C. 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 ,故C正确不合题意;
D.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2.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容器内各物质的质量如图1,反应后容器内各物质的质量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值为22B. 参加反应的W和O2的质量比为2:9
C. W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 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故x+22+4=36+8+4+2,x=24,错误。
B、参加反应的W的质量为8g,O2的质量为36g﹣4g=32g,质量比为8g:32g=1:4,不是2:9,错误。
C、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4g﹣2g=22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的水的质量为:22g﹣4g=18g,其中氢元素的质量为:,碳元素质量+氢元素质量=8g=W的质量,故W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不含氧元素,错误。
D、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正确。
故选D。
13.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但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推理错误。
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氨分子和水分子都含有10个质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C、带电荷的粒子除了离子,带电荷的粒子还有电子、质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定不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14. 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12,则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
A. 1:4B. 2:3C. 3:2D. 4:1
【答案】A
【解析】
【分析】设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为,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为,根据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12,则;解得:;即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1:4。
【详解】A 、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1:4;A正确。
B、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个数比2:3;B错。
C、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3:2;C错。
D、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4:1;D错。
综上所述:选择A。
15. 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创新实验,①③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A中滴加的稀盐酸可用稀硫酸代替,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B. 装置B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③比①先变红
C. 装置B中①③变红,②不变红是因为生成的CO2呈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
D. 装置C中点燃的蜡烛自上而下熄灭,说明CO2不支持燃烧
【答案】B
【解析】
【详解】A、装置A中滴加的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生成的硫酸钙会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不可持续地得到二氧化碳,故A错误;
B、装置B中③比①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先到达③处,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B正确;
C、装置B中①③变红,②不变红是因为生成的CO2溶于水生成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故C错误;
D、装置C中点燃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CO2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8题;除16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
16. (1)Mg2+中“2”的意义:___________
(2)氩气化学式:___________
(3)含磷洗衣粉中含有Na5PxO10,其洗涤废水的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已知在上述化合物中磷的化合价为+5,则x应为 ___________。
(4)元素A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xA,元素B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BCly,若化合价不变,则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②. Ar ③. 3 ④. BxAy
【解析】
【详解】(1)Mg2+中“2”的意义: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2)氩气为稀有气体,直接由氩原子构成,写作Ar,故应填:Ar;
(3)在Na5PXO10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因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1)×5+(+5)×x+(-2)×10=0,解得x=3,故应填:3;
(4)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NaxA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A的化合价为-x;在BCly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B元素的化合价为+y,所以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BxAy,故应填:BxAy。
17. 用“”与“”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原子,下列是微观示意图。
(1)可以表示单质的是___________。
(2)可以表示二氧化碳的微观示意图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CD##DC ②. B
【解析】
【详解】(1)只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从图片上看,应该只含有一种原子,则表示单质的是CD。
(2)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那么表示二氧化碳的微观示意图的是B。
18. 小科同学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请你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⑥(用上图中的数字序号排列)。
(2)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③②⑤⑦④① ②. 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
【解析】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③暗处理一②部分遮光→光照一⑤摘下叶片一⑦酒精脱色一④漂洗一①加碘液一⑥观察颜色。故该实验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一②一⑤→⑦一④一①一⑥。
(2)叶片曝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用碘蒸汽处理显蓝色;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用碘蒸汽处理后显棕色。所以该实验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19. 2020年12月,我国嫦娥五号无人采集月球土壤获得圆满成功。
(1)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核聚变的原料He-3,它被认为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物质之一、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He-4形式存在,He-3 与He-4 是同位素原子因为它们___________
(2)月球土壤中存在天然的铁、钛等多种金属矿物质,工业上常用Mg在高温条件下与TiCl4生成金属钛和另一个产物,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 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②.
【解析】
【详解】(1)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He-4形式存在,He-3 与He-4 是同位素原子因为它们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2)镁和氯化钛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单质钛和氯化镁,那么反应的方程式为: 。
20. 做科学实验应提倡绿色环保。如图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用该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只消耗了0.73克10%的盐酸。
(1)“微型塑料滴管”相当于________(填字母)。
A.长颈漏斗 B.分液漏斗 C.细口瓶 D.量筒
(2)写出玻璃W管中B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B ②.
【解析】
【详解】(1)根据图片可知,“微型塑料滴管”用于盛放稀盐酸,并滴加稀盐酸,能够控制滴入的速度,则它相当于分液漏斗,故选B。
(2)在玻璃W管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21.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超级杂交水稻”,并研究出能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海水稻”,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1)水稻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部的___________区,其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
(2)在海边的盐碱地上,一般作物因为缺少水分难以生存,而“海水稻”能在盐碱地生长,可能是其细胞液的浓度比常见植物细胞液的浓度___________。
【答案】 ①. 成熟区##根毛 ②. 大
【解析】
【分析】(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吸水。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与周围环境溶液的浓度大小。
【详解】(1)根尖的成熟区具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海水稻”种植在盐碱地生长良好,能在盐碱地生长,可能是其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常见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22. 图甲是一个开关插座,利用开关控制插座的通断电。图乙是该插座背面的接线示意图。
(1)导线是______(选填“火线”、“零线”或“地线”);
(2)开关和插座的连接方式是______。
【答案】 ①. 火线 ②. 串联
【解析】
【详解】(1)[1]从安全角度考虑,开关接到火线上,所以导线是火线。
(2)[2]开关控制插座,开关要和插座串联。
23.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__(填编号)。
①当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
②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③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④熄灭酒精灯
⑤导管移出水面
(2)若用乙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填a或b)端通入。
【答案】 ①. ②①③⑤④ ②. 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气体收集装置,常用气体收集方法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
【详解】(1)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为保证收集的气体纯净,须将集气瓶装满水后倒置在水槽中,并且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为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导管,停止收集时,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再熄灭酒精灯;故排序为②①③⑤④。
(2)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由于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故用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应“长进短出”,故由b端通入。
【点睛】排水集气法可用于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可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导管“长进短出”;向下排空气法可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导管“短进长出”。
24. 如图,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水平放置且右端固定,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右滑动时,条形磁铁仍然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方向___________(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
【答案】 ①. 变小 ②. 水平向左
【解析】
【详解】[1][2]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时大拇指指向左端,则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条形磁铁受到水平向右的吸引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条形磁铁受到摩擦力与吸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摩擦力水平向左,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它的阻值增大,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小,则它的磁场强度变弱,那么条形磁铁受到的吸引力减小,条形磁铁仍然静止,吸引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25.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凝聚了不少科学家的心血。
材料一: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某金属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煅烧,煅烧后立即打开容器进行称量,结果发现煅烧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
材料二:177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在密封容器中氧化汞分解前的质量和分解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间的关系,证实了质量守恒定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认为波义耳实验反应后虽然固体质量增加,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
(2)小明决定用如图装置模拟拉瓦锡实验,测定反应前氧化汞的质量和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是否相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明记录了以下几组数据:(已知:氧的密度为ρg/mL,氧化汞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HgO2Hg+O2↑)
①反应前称取的氧化汞质量ag
②反应前装有氧化汞试管的总质量bg
③反应结束冷却后试管的总质量cg
④反应前量筒的总质量eg
⑤反应后量筒内增加的水体积dmL
⑥反应结束后量筒和水的总质量fg实验操作均正确,在误差范围内,如果出现等量关系___________(用上述字母表示),可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 ①. 打开容器,金属在较高温度下与O2反应,反应后质量增加了 ②. b=c+(f-e)ρ ## b=c+dρ
【解析】
【详解】(1)小明认为波义耳实验反应后虽然固体质量增加,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打开容器,金属在较高温度下与O2反应,反应后质量增加了,故填:打开容器,金属在较高温度下与O2反应,反应后质量增加了;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试管和氧化汞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试管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与生成氧气的质量之和,即b=c+m氧气=c+dρ。
②量筒内进入水的质量为:m水=f-e;
由于进入量筒内水的体积等于生成氧气的体积,
所以生成氧气的体积:V=V水=== (f-e)cm3;
那么得到:b=c+m氧气=c+(f-e)ρ。
故填:b=c+(f-e)ρ 或 b=c+dρ
三、实验探究题(除26题的第(1)小题1分,其余每空2分,共35分)
26. 为了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利用电源、电流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细铁钉、指针(带刻度)、电磁铁(用漆包线制作的一个六抽头电磁铁,每20匝抽出一个接线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图甲实验中小明是根据____来判断磁性的强弱。
(2)与甲图实验方案相比,乙图实验方案的优点是____。
(3)小明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的实验。当线圈匝数从10匝换成100匝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
【答案】 ①. 电磁铁吸引的小铁钉数量 ②. 当电流变化较小时也能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③. 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直至电流表示数与线圈匝数为10匝时的电流相同
【解析】
【详解】(1)[1]通过电磁铁吸引的小铁钉数量来认识其磁性强弱,利用转换法。
(2)[2]与甲图实验方案相比,乙图实验方案中电流变化较小时也能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3)[3]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的实验。当线圈匝数从10匝换成100匝后,根据控制变量法,保持电流大小不变,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直至电流表示数与线圈匝数为10匝时的电流相同。
27.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先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后,发现红磷还有剩余,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图中A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上述实验现象,可推知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一定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___(写出两点)
(2)科学兴趣小组对甲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如图乙所示(选用容积为45ml的18mm*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的实验方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改进实验(铁架台略去)中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读取注射器活塞位置的数据;③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④将少量红磷平放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应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经过上述正确实验操作后,可以看到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向左移到_____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答案】 ①.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难溶于水或与红磷不反应 ②. ④①③② ③. 1
【解析】
【详解】(1)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从而使集气瓶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烧杯内的水被吸入集气瓶内。当瓶内外气压相同时,水停止流动,此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据此可知,瓶内剩余的气体应该与红磷不反应,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剩余的气体肯定难溶于水。
(2)根据图乙确定实验步骤为:
④将少量红磷平放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①点燃酒精灯;
③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②读取注射器活塞位置的数据。
即正确顺序为:④①③②。
(3)红磷消耗氧气的体积:45ml×=9ml,那么注射器活塞所对的刻度值:10ml-9ml=1ml。
28. 下图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种子萌发时因呼吸作用引起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调节X管和Y管内的液面至同一水平,并通过Y管上的刻度尺量出气体的体积。体积变化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1)在刻度尺量出气体的体积前,要调节X管和Y管内的液面至同一水平,为什么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该实验不足以证明气体体积的变化就是由种子萌发引起,原因是缺少对照实验,请你设计一个对照实验___________。
(3)外界温度、压强的改变也会导致气体体积变化。对照实验中气体体积变化在2小时内是+0.2个单位,那么2小时内同等条件下萌发的种子实际呼吸速率是___________单位/小时。
【答案】 ①. 减少X、Y管内由于液体压强不同引起的误差 ②. 将萌发的种子改为等量煮沸的种子,其他条件相同 ③. 1.1
【解析】
【分析】图分析图1:该装置中的K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测得的气体变化量就是氧气的消耗量,从而可以判断出细胞呼吸的方式。
分析图2:在分析的时候注意三个时间段:0~2h、2~10h以及10h以后。
【详解】(1)在刻度尺量出气体的体积前,要调节X管和Y管内的液面至同一水平,是为了减少X、Y管内由于液体压强不同引起的误差。
(2) 设计实验时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只有这一组不足以说明容器内气体体积变化是由萌发的种子引起,还可能由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引起,为使实验更准确,应该设计对照实验;设计对照实验时,需要考虑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萌发种子的有无,因此对照实验只需将萌发的种子改为等量煮沸的种子即可。
(3)实验组中的压强在2个小时内,变化了-2个单位,而对照的压强却增加了+0.2个单位,所以种子的实际因呼吸改变的压强变化为2.2个单位,所以其每小时的呼吸速率为1.1单位/小时;
29.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黑藻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为原料。BT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可反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原理如下所示。依据这一原理,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甲、乙两组实验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BTB水溶液都变成黄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
(3)有同学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碳量减少。为回应这一质疑,小科增加了实验,制得与甲、乙两组相同的黄色BTB水溶液后,接下本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黑藻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 ②. 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 ③. 光照时把黑藻去掉
【解析】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的对照实验时,变量是二氧化碳。
【详解】(1)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黑藻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时,根据二氧化碳能使BTB水溶液变为黄色的特性可知,甲、乙两组实验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BTB水溶液都变成黄色的原因是黑藻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2)甲组黑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减少使BTB水溶液变为蓝绿色;乙组黑藻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增加使BTB水溶液变为黄色,因此比较甲、乙组实验结果,说明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
(3)“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实验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因此“为回应这一质疑,应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补充一组实验”和甲形成对照试验。实验方案是:向BTB水溶液中吹入气体至溶液颜色变为黄色,不加入黑藻,置于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BTB水溶液颜色呈现黄色,“则证明光照不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30. 小金探究用平菇(一种可食用菇)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装置气密性的检查。②在B塑料瓶中加入两片平菇,在A塑料瓶中加入17 mL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依次打开弹簧夹K2、K1.过氧化氢溶液进入B塑料瓶与平菇接触,立即产生大量气体。③使用气体收集装置进行氧气收集,每隔5 s记录一次,根据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容器B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用下列4种方法收集满一只试管的氧气,已经快收集满,哪种方法正确___________
(3)若将步骤②中B瓶中的平菇数量改成三片,其余条件与操作均相同,得到的曲线图与之前的实验对比,下列图中符合事实的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 A ③. C
【解析】
【小问1详解】
容器B中发生反应为过氧化氢在平菇的作用下转化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因为气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气体会聚集在试管的底部,如果导管伸入试管过长,会不易将水挤压走,当气体多到大于试管的体积时,也能将试管中的水全部排出,但收集的速度会很慢,所收集到的气体不会那么纯,所以导管不能伸入试管过长因此BD不正确,C中导管没有伸入试管不能收集到氧气。故A操作正确,故选A;
【小问3详解】
若将步骤②中B瓶中的平菇数量改成三片,催化剂变多,反应速率变快,但是反应产生的气体总量不变。故图中符合事实的是C。
故选C。
31. 如图装置是用燃烧法来确定有机物组成的常用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净的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已知:C中的氧化铜是确保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A中的反应为分解双氧水制氧气)。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去掉B装置会对___________元素的测量结果有影响。
(2)E装置中所盛放物质最好选用___________(选填:①氢氧化钙溶液②氢氧化钠溶液 ③水)。
(3)若准确称取1.12 g样品(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1.44 g,E装置增重3.52 g,则该有机物样品中所含的元素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氢 ②. ② ③. C、H
【解析】
【详解】(1)若去掉B装置会对氢元素的测量结果有影响。
(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非常小,因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较弱,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较大,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故选②。
(3)该有机物中氢元素的质量:;
该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
则氢元素和碳元素的总质量为:0.16g+0.96g=1.12g;
那么该有机物含有的元素为C和H。
四、解答题(共5题; 每小题8分,共40分)
32. 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来满足人体需求。如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2)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
(4)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每日的补钙量,若改服用葡萄糖酸钙片,一日3次,一次应服多少片?
【答案】(1)根据化学式 C12H22O14Ca 可知,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22+16×14+40=430;
(2)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3)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4)每日的补钙量为:280mg×1片/次×2次=560mg;
葡萄糖酸钙的含钙量为;;
每次服用葡萄糖酸钙的片数:560mg÷47mg÷3≈4片。
【解析】
【详解】(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2)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3)碳酸钙的质量=钙元素质量÷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4)首先用钙尔奇每片含钙量×每天片数计算出每天的补钙量,然后用葡萄糖酸钙质量×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每片含钙量,最后作比计算出一次应该服用的片数;
计算过程见答案。
33. 某同学在实验室做“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他使用的实验药品和器材有:氯酸钾、二氧化锰、药匙、大试管、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火柴、导管、集气瓶、水槽、抹布等。
(1)清点器材时,他发现要完成该实验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为他的实验装置,请说出装置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他收集的4瓶氧气的质量共1.6g,为了不浪费药品,实验时,他要取用多少g氯酸钾?(结果保留2位小数)
【答案】(1)纸槽和单孔橡皮塞
(2)试管口向上倾斜;导气管伸入试管太长
(3)4.08g
解:设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
答:实验时,他要取用4.08g氯酸钾。
【解析】
【详解】(1)根据题干描述可知,取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粉末时需要用纸槽,还需要单孔橡皮塞,故填:纸槽和单孔橡皮塞;
(2)由图可知,在实验过程中,为了防止药品中的水分液化后,流回试管底部造成炸裂,因此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为了保证试管内生成的氧气全部从导管排出,因此导气管不能伸入试管内太多,则两处明显错误为:试管口向上倾斜、导气管伸入试管太长,故填:试管口向上倾斜;导气管伸入试管太长;
(3)见答案。
34. 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不同质量的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请回答:
(1)判断第三组别中稀盐酸是否有剩余,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求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表中a的值为___________。
【答案】(1)没有剩余,因为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固体的剩余量又大于0,则剩余的是碳酸钙,所以盐酸已经完全反应。
(2)由第一组数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0g+3.0g-101.9g=1.1g;
设3.0g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解得x=2.5g;
则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3)105.5
【解析】
【详解】(1)第三组别中稀盐酸没有剩余,理由:因为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固体的剩余量又大于0,则剩余的是碳酸钙,所以盐酸已经完全反应;
(2)计算过程见答案;
(3)在第三次实验中,稀盐酸已经完全反应,因此第四次实验中加入12g混合物时也不会再有氯化钙生成,即所得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还是105g。
35. 智能扫地机器人(如图甲)可通过灰尘传感器自动寻找清扫灰尘,通过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将灰尘等吸入集尘盒。图乙为其部分工作原理图,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为4.5V,定值电阻R0=12Ω,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E(单位:cd)的变化如图丙所示。
(1)当地面灰尘增多,空气的透光程度减弱,使照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照强度减弱,B触头与静触头_____(选填“A”或“C”)接触,则电动机工作;反之指示灯亮,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
(2)若电压表示数小于等于3V时,电动机开始工作。求电压表示数为3V时,光照强度为多少?_____
【答案】 ①. A ②. 3.0cd
【解析】
【详解】第一空.当地面灰尘增多,使空气的透光程度减弱,使照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照强度减弱,光敏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磁性减弱,弹簧将衔铁拉起,B触头与静触头A接触,电动机工作,反之,指示灯亮,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
第二空.电压表示数为3V时,定值电阻R0的电流为:I===0.25A;
光敏电阻的电压为U'=4.5V−3V=1.5V,
光敏电阻的电阻为:R===6Ω,由图知光敏电阻的电阻为6Ω时,光照强度为3cd。
36.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自动浮沉的装置。其制作过程如下:
①将新鲜的植物枝条插入装有湿润泥沙的烧瓶中,并放入一支盛有适量二氧化碳缓冲液的试管;
②烧瓶口紧包一个可伸缩的气球,调节泥沙的质量,使烧瓶悬浮在装有水的容器中;
③将装置置于实验室中,白天用1千勒克斯以上的光源持续照射,晚上使装置处于黑暗中。
资料1:二氧化碳缓冲液能调节烧瓶内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并使其基本保持不变;
资料2:烧瓶中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光照强度的关系如乙所示。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对自动浮沉装置白天和夜晚的浮沉状况做出判断,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解释。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白天烧瓶上浮露出水面,晚上下沉到水底。白天,光照强度在1千勒克斯以上,植物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产生氧气多于消耗的氧气,而二氧化碳基本保持不变。烧瓶内气体增多,气球膨胀,导致浮力增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烧瓶重力保持不变。而原来烧瓶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白天浮力会大于重力,烧瓶会上浮露出水面。晚上,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气体减少,气球收缩,导致浮力减小。所以晚上浮力会小于重力,烧瓶下沉到水底。葡萄糖酸钙片
【主要成分】每片含葡萄糖酸钙
(C12H22O14Ca)0.5 g
【用法】口服
【用量】每日3次,一次___________片
金钙尔奇
【主要原料】碳酸钙(CaCO3)、氧化镁、硫酸锌、硫酸铜、维生素等
【含量】每片含钙280 mg、镁99.7 mg、锌3.08 mg、铜0.51 mg等
【用量】每日2次,一次1片
实验组别
一
二
三
四
稀盐酸质量/克
100.0
100.0
100.0
100.0
混合物质量/克
3.0
6.0
9.0
12.0
所得溶液质量/克
101.9
103.8
105.0
a
剩余固体质量/克
0
0
>0
>0
121,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卷: 这是一份121,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分贝,44万千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卷: 这是一份120,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5℃ B,对各种动物的描述错误的是,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题,文件包含八年级科学期末docx、八年级科学参考答案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