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题01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题02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题03
    还剩3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题,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碳中和”是指某区域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消耗总量相平衡.我国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倡导“碳中和”有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温室效应C.臭氧空洞D.白色污染
    2.电磁铁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产品中没有用到电磁铁的是( )
    A.磁悬浮列车B.电话机
    C.指南针D.电磁起重机
    3.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考古学家通过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中的碳-14原子(614C)含量测定,推测其年代距今4700-5300年.碳-14原子与碳-12原子(612C)不同的是( )
    A.质子数B.核电荷数C.电子数D.中子数
    4.某同学制作的实验室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B.BC.CD.D
    5.科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6.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B.CuC.N2D.NO2
    7.如图是科学家为了尽早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不断探寻得到的二氧化碳转化方法——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的微观过程,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1:1
    C.该反应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D.甲醇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8.下图是某同学制取、收集二氧化碳实验中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药品
    C.收集气体
    D.验满
    9.某植物上部分被遮光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小时后,经过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铝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铝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以下结论: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其中能被该实验证明的是( )
    A.①③B.②⑤C.②③D.④⑤
    10.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实验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
    A.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C.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D.实验中集气瓶里水的作用
    11.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建立的相关模型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模型
    B.燃烧条件模型
    C.壤土类土壤组成模型
    D.物质分类模型
    12.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是为了检验土壤中是否含有水分的是( )
    A.B.
    C.D.
    13.如图是呼吸道被异物阻塞呼吸困难时,“海姆立克急救法”示意图.方法:施救者按图示左手压在右拳上,从患者上腹部向上向内快速冲击6-10次.能将异物排出的原理是:向上向内冲击腹部后( )
    A.肺部气压会变大B.胸腔容积增大
    C.使呼吸道变宽D.使肺内气体增多
    14.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的过程中,某变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纵坐标可以表示( )
    A.试管中高锰酸钾的质量B.试管中固体的总质量
    C.试管中锰元素的质量D.反应生成的O2质量
    15.如图所示,小浦同学将一条形磁体放在小车上,并靠近固定好的螺线管.开关闭合,电流表指针偏转,但小车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把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小车一定会运动起来
    B.条形磁铁左端一定为N极
    C.a处的磁场方向是向右,b处的磁场方向是向左
    D.若将通电螺线管中铁芯移出,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0分)
    16.每年六月正是杨梅上市的季节,如图所示的东魁杨梅因个大饱满、酸甜味美、汁液多,深受人们喜爱.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杨梅在结果期间植株吸水的主要器官是 .
    (2)小兰摘杨梅时,发现树顶的杨梅比树冠下方的杨梅更甜,是因为树顶的叶片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制造更多 .
    (3)当杨梅根的周围施了过多的肥料后,叶片出现了萎蔫现象,这是因为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造成细胞失水.
    17.学习了家庭用电后,开展了如下的实践活动:
    (1)小江家中的电路出现了故障,他用测电笔进行检查,在图中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使用测电笔时手指千万不能碰到 金属体.
    (2)如图丙是小江为房间安装一盏照明灯和一个插座而设计的电路.图中虚线方框1和2是电灯或开关的位置,则开关应装在图丙方框 中.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和三孔插座中与接 线的孔相连.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图中硅元素标签右上方横线上应填 ,硅原子内的电子数是 .
    (2)在元素符号的不同位置标上数字可表示不同的含义.写出下列符号:表示2个氧分子: ;表示n个铝离子: ;
    19.上海科技馆展出的磁动轮是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每个轮的边缘装有12个侧放的柱形磁体,如图所示.当推动A轮转动时,其它3个轮会随之转动.若A轮磁体外侧是N极,则C轮磁体外侧是 极.如果A轮顺时针转动,D轮将 时针转动(填“顺”或“逆”)
    20.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健身球设计的充电器,当人们在转动球的时候就可以给电池充电,这时健身球里面的装置相当于 (填“电动机”或“发电机”).它工作时的原理相当于图乙中的 (填“A”或“B”).
    21.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气密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气密性良好的依据是 .
    (2)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说明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的 运输的.
    (3)图乙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
    22.在探究植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实验中,需要对植物进行不同的处理.请据图分析:
    (1)如图甲,在“研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中,需将新鲜菠菜密闭于塑料袋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其中在暗处放置的目的是 .如果将袋内的菠菜换成新鲜的植物种子, (填“需要”或“不需要”)暗处理.
    (2)如图乙,在“研究有机物的运输部位”的实验中,对枝条进行环剥处理,放在营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最先长出不定根的部位是 (填“A”或“B”).
    23.科学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的,科学的发展是科学家们智慧的结晶.
    (1)道尔顿于19世纪初提出原子论,并用一些圆圈再加上各种点、线和字母表示不同的原子(如图1).请画出用这些符号建构的二氧化硫分子模型 .
    (2)在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时,采用观察铁屑分布的办法.铁屑在磁场中被 成一个个小磁针,从而在磁场中有序地排列起来(如图2).
    (3)1815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明了煤矿安全灯——戴维灯(如图3).戴维灯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金属网罩住煤油火焰,火焰仅在网罩中燃烧而不引燃矿坑内的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原理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5小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40分)
    24.在探究“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途径”时,小棉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A、B、C三个相同的量筒,放在室内阴凉处.A中不插植物,B、C中各插一支生长状态相同的天竺葵枝条,B去掉所有叶片,C保留所有叶片,每天上午8时,向量筒加水至100mL.晚上8时记录液面的刻度,连续5天.
    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数据并回答问题:
    (1)在探究天竺葵的茎散失水分时,应选取哪两个组进行对照 .
    (2)量筒C第三天通过叶片散失的水分是 mL.
    (3)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后,可得出的结论是 .
    (4)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也需要无机盐,找实验材料时,小棉发现有株天竺葵长得特别矮小,叶色发黄,你认为主要应该施加含 的无机盐.
    25.为使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获得成功,常需将铁丝绕成螺旋状,这是为什么呢?
    甲同学认为: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乙同学认为:为了聚热效果更好,能使未燃的铁丝更好地预热.
    分析讨论后,同学们认为甲同学的想法不合理.为验证乙同学的想法,同学们开展了有关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是 ,产生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
    (2)同学们认为甲同学的想法不合理,理由是 .
    (3)为使实验可靠,要控制好变量,实验操作中还应做到 .
    (4)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同学们认为乙的想法更合理,则同学们通过实验获得的证据是 .
    26.在学校实验室开放时,同学们对手摇发电机(如图1)非常感兴趣,他们想知道:发电机产生电流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于是开展了探究,以下是他们所用的发电机和实验记录表:
    请回答:
    (1)手摇发电机在发电时应用了 原理,发电过程中将 能转化为电能.
    (2)实验中,同学们想探究左图的手摇发电机产生感应电流大小是否跟 有关.
    (3)同学们根据小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像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下列方法不属于“转换法”的是____(填序号).
    A.用小磁针显示磁体
    B.用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
    C.用磁感线疏密表
    D.用红色水滴移动来判断
    周围的磁场及方向 积表示瓶内氧气的体积 示电流磁场强弱 动物呼吸作用是否发生
    (4)实验中换用如图2电流表来显示感应电流,摇动发电机时可以看到电流表的指针在 .
    27.为了测定某菜地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小兰和小浦分别取了长、宽、厚都是4cm的土块,各自展开以下实验:
    小兰:另取一块相同规格的铁块,将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图甲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加入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
    小浦:将该土块捣碎装入量筒内,使土壤表面保持平整,再取一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加水至土壤刚好浸没(操作方法与小兰相同),如图乙所示.记录加入水的体积为V3.
    (1)根据实验目的,小兰实验步骤中操作“?”处应该是 .
    (2)根据小兰的实验,该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为 .小兰在向放有土块的烧杯中注水时,不慎有少量水溅出,会导致测得的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小浦认为自己的实验方案更加简便,请你结合实验目的评价小浦的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8.高锰酸钾是初中常用的一种试剂,它可以和很多物质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实验小组把加入过硫酸[H2SO4]的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H2C2O4]溶液混合,发现刚开始反应时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之后褪色速度突然加快.为了探究反应过程中褪色速度加快的原因,同学们查到了如下资料:
    资料1: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__+10CO2↑
    资料2:通常情况下,反应物浓度变大,反应加快;温度升高,反应加快.
    (1)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写出资料1中的“?”处生成物的化学式 .
    (2)根据这些资料,小棉提出了两个假设.
    假设一: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物浓度变大引起的;
    假设二: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引起的.
    同学们经过分析,否定了假设一,理由是 .
    (3)小菲针对假设二进行实验探究后,经过思考,又增做如下实验:
    把加入过硫酸的高锰酸钾溶液等分为两份,分装A、B两支相同试管中,同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并置于同一烧杯中水浴.迅速向A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MnSO4,发现A试管中溶液褪色明显快于B试管.上述实验中,把两支试管置于同一烧杯中水浴的目的是 .小菲做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9题5分,第30、33题各7分,第31、32题各8分,共35分)
    29.如图是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水,放入金鱼藻,再将漏斗倒扣在金鱼藻上;
    ②在漏斗上倒扣一支装满水的试管;
    ③将整个装置放在台灯边光照.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试管内液面下降;
    ④当试管内充满气体时,用大拇指在水中将试管口盖住后取出;
    ⑤检验试管中的气体,得出结论.
    (1)步骤⑤中检验气体的方法是
    (2)该实验不需要对金鱼藻进行暗处理,原因是 .
    (3)如果要在原实验的基础上,探究光合作用的速率大小与光照强弱的关系,请写出一种改变光照强弱的方法: .
    30.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在锌原子周围聚合咪唑钠(C3H3N2Na)和苯并咪唑(C7H6N2)两种有机物的新型玻璃,与硅原子周围聚合各种无机物的传统玻璃相比,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延展性.
    请回答:
    (1)硅元素与锌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不同.
    (2)苯并咪唑(C7H6N2)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是 .
    (3)列式计算咪唑钠(C3H3N2N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31.为确定某大理石样品的纯度,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称取该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加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的总质量(溶解的气体忽略不计),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中通过 现象来判断大理石中CaCO3已经完全反应.
    (2)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克,该大理石样品的纯度是多少?(列式计算,结果精确到1%)
    (3)实验中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2.如图甲,商场的电动扶梯一般采用自动调速的模式,当有人站上去时运行较快,空电梯无人乘时运行较慢.小棉同学利用电磁继电器和力敏电阻结合所学的知识,自行设计了具有自动调速功能的电动扶梯电路(如图丙).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丙中,控制电路的开关S闭合时,电磁铁上端的磁极是 极.
    (2)力敏电阻R0的阻值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力敏电阻R0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 .(填“增大”或“减小”)
    (3)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20伏恒定不变,当电流等于或大于20mA时电磁铁将衔铁吸下.当滑动变阻器R1接入电路的阻值为500欧时,请通过计算判断此时质量至少为多大的人站到电梯上,能使电梯较快运行?(列式计算,g取10N/kg)
    (4)为了让质量更小的人站上电梯就能使其较快运行,应该如何改进控制电路?请至少写出两条改进控制电路的方法 .
    33.某实验小组同学在做书本上的“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利用感应技术对实验进行数据收集(如图甲),测定过程中将三颈瓶内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绘制成曲线图(如图乙),实验过程中电火花点燃装置工作时对环境温度基本无影响.
    请回答: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红磷在三颈瓶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 ;
    (2)解释图乙中:
    ①在t1-t2时间段内,容器内温度在升高而气压却减小的原因;
    ②在t3-t4时间段内,容器内气压发生如图变化的原因及判断依据.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碳中和”是指某区域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消耗总量相平衡.我国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倡导“碳中和”有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温室效应C.臭氧空洞D.白色污染
    【答案】B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
    【解析】【分析】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解答】 “碳中和”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有利于解决温室效应,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
    故选B。
    2.电磁铁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产品中没有用到电磁铁的是( )
    A.磁悬浮列车B.电话机
    C.指南针D.电磁起重机
    【答案】C
    【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机械的结构分析判断。
    【解答】A.磁悬浮列车的车厢底部和铁轨上都有电磁铁,利用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列车悬浮在空中,故A不合题意;
    B.电话机内的听筒,当电流经过听筒线圈时,线圈变成电磁铁,与永磁体之间相互作用将电流转化为声音,故B不合题意;
    C.指南针没有利用电磁铁,而是利用所有磁体指南北的性质,故C符合题意;
    D.电磁起重机的主要结构为电磁铁,实现铁和钢的分拣,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3.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考古学家通过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中的碳-14原子(614C)含量测定,推测其年代距今4700-5300年.碳-14原子与碳-12原子(612C)不同的是( )
    A.质子数B.核电荷数C.电子数D.中子数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 碳-14原子与碳-12原子(612C) 属于同种元素,即具有相同的质子数(6)。根据“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二者核电荷数和电子数相同。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二者的中子数不同,故D符合题意,而A、B、C错误。
    故选D。
    4.某同学制作的实验室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硫酸铜的化学式为CuNO32 ,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OH ,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5.科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 科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 ,图同表示交叉关系。
    【解答】A、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是交叉关系,有些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B、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根毛区),因此,分生区和根毛区是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C、根是由主根、侧根和不定根组成的,并且按根系的形态,可将植物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大类,因此,直根系和须根系也是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D、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两者不存在交集,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B.CuC.N2D.NO2
    【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判断。
    【解答】A.H表示氢元素和1个氢原子,故A不合题意;
    B.Cu表示铜元素,1个铜原子和铜单质,故B符合题意;
    C.N2表示一个氮分子、表示氮气这种物质,故C不合题意;
    D.NO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和这种物质,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7.如图是科学家为了尽早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不断探寻得到的二氧化碳转化方法——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的微观过程,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1:1
    C.该反应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D.甲醇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答案】C
    【知识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解析】【分析】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学反应中十分重要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的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包括金属与金属盐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A. 该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不分解反应是指化合物只有一种,而生成物有多种的反应,A错误;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1:3,B错误;
    C.该反应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水,C错误;
    D. 甲醇分子由C、H、O三种原子构成,D错误;
    故答案为:C
    8.下图是某同学制取、收集二氧化碳实验中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药品
    C.收集气体
    D.验满
    【答案】A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用手握住试管,如果烧杯中导管口出现均匀的气泡,那么气密性良好,故A正确;
    B.加入药品时,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故B错误;
    C.收集气体时,由于二氧化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应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应该伸到瓶子底部,故C错误;
    D.验满时,燃烧的木棍应该伸到瓶口即可,故D错误。
    故选A。
    9.某植物上部分被遮光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小时后,经过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铝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铝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以下结论: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其中能被该实验证明的是( )
    A.①③B.②⑤C.②③D.④⑤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消耗彻底,防止影响实验);
    ②部分遮光: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的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③脱色:光照数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隔水加热(需要“隔水”的原因是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④清水漂洗;
    ⑤染色:滴加碘液染色(检测有无淀粉生成,淀粉是光合作用产物,遇碘变蓝色); 观察现象之前,用清水冲掉碘液的目的是碘液本身有颜色,防止影响观察效果;
    ⑥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遮光部分不变蓝色,见光部分变蓝色; 说明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
    【解答】 如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小时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被遮光的部分不呈蓝色,不被遮光的部分呈蓝色。碘遇淀粉变蓝,不被遮光的部分呈蓝色说明有淀粉的产生,因此本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淀粉;而被遮光的部分不呈蓝色,说明遮光后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进一步说明了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②⑤正确。
    故答案为:B。
    10.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实验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
    A.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C.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D.实验中集气瓶里水的作用
    【答案】D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 对比实验是为了探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而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解答时要根据实验目的分清实验中的定量和变量,其他条件相同且只有一个变量,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达到对比实验的目的。
    【解答】 A.通过对比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可以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正确体现了对比这种科学思想,故A不合题意;
    B.消毒的种子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煮熟的种子内石灰水没有变化,即没有呼吸作用,体现了对比的科学思想,故B不合题意;
    C.图中实验,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大小,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正确体现了对比这种科学思想,故C不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没有正确体现了对比这种科学思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建立的相关模型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模型
    B.燃烧条件模型
    C.壤土类土壤组成模型
    D.物质分类模型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燃烧与灭火;常见物质的分类;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A.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判断;
    B.根据燃烧的条件判断;
    C.根据土壤组成的知识判断;
    D.根据物质分类的知识判断。
    【解答】A.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而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故A错误;
    B.燃烧的条件为: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故B错误;
    C.土壤包括水、空气、矿物质颗粒和有机物,故C正确;
    D.物质按照组成种类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12.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是为了检验土壤中是否含有水分的是( )
    A.B.
    C.D.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
    【解答】B选项的图中:对试管内的土壤进行加热,观察到试管壁上有水珠,可以说明土壤中含有水,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13.如图是呼吸道被异物阻塞呼吸困难时,“海姆立克急救法”示意图.方法:施救者按图示左手压在右拳上,从患者上腹部向上向内快速冲击6-10次.能将异物排出的原理是:向上向内冲击腹部后( )
    A.肺部气压会变大B.胸腔容积增大
    C.使呼吸道变宽D.使肺内气体增多
    【答案】A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人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与组织细胞内的氧化代谢。
    【解答】 向上向内冲击腹部后 ,胸腔变小,胸内气压变大,胸内气压大于肺部气压,肺变小,肺内气压变大,大于外界气压,使得异物被压出;所以A正确;B错误;C中呼吸道不会变化;D中肺内气体叶不变;
    故答案为:A
    14.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的过程中,某变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纵坐标可以表示( )
    A.试管中高锰酸钾的质量B.试管中固体的总质量
    C.试管中锰元素的质量D.反应生成的O2质量
    【答案】B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变化分析判断。
    【解答】A.在反应过程中,试管中高锰酸钾的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全部分解质量变成零,故A不合题意;
    B.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则试管中固体的总质量先减小再保持不变,故B符合题意;
    C.试管中锰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只有氧元素质量减小,故C不合题意;
    D.反应生成的质量不断增大,最后保持不变,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5.如图所示,小浦同学将一条形磁体放在小车上,并靠近固定好的螺线管.开关闭合,电流表指针偏转,但小车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把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小车一定会运动起来
    B.条形磁铁左端一定为N极
    C.a处的磁场方向是向右,b处的磁场方向是向左
    D.若将通电螺线管中铁芯移出,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A.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判断;
    B.根据安培定则判断;
    C.在磁场周围,磁感线从N极出来回到S极;
    D.根据磁场的强弱变化,结合平衡力的知识判断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变化。
    【解答】A.当把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而电流增大,那么电磁铁的磁场变强,对小车的磁力变大。如果磁力小于小车的最大静摩擦力,那么小车不会运动起来,故A错误;
    B.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由于不知道条形磁铁受到磁力的方向,因此部分判断条形磁铁的磁极方向,故B错误;
    C.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则磁感线从右到左,因此a和b处的磁场方向都是向左的,故C错误;
    D.若将通电螺线管中铁芯移出,则电磁铁的磁场变弱,那么对小车的磁力变小。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0分)
    16.每年六月正是杨梅上市的季节,如图所示的东魁杨梅因个大饱满、酸甜味美、汁液多,深受人们喜爱.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杨梅在结果期间植株吸水的主要器官是 .
    (2)小兰摘杨梅时,发现树顶的杨梅比树冠下方的杨梅更甜,是因为树顶的叶片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制造更多 .
    (3)当杨梅根的周围施了过多的肥料后,叶片出现了萎蔫现象,这是因为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造成细胞失水.
    【答案】(1)根
    (2)有机物(淀粉)
    (3)小于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1)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3)植物吸水还是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解答】(1)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因此,杨梅在结果期间植株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
    (2)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小兰摘杨梅时,发现树顶的杨梅比树冠下方的杨梅更甜,因为树顶的叶片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光合作用强,制造更多有机物(淀粉)。
    (3)当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高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时,根毛细胞就会失水。所以当杨梅根的周围施了过多的肥料后,叶出现了萎燕现象,这是因为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士壤溶液的溶质质分数,造成细胞失水。
    17.学习了家庭用电后,开展了如下的实践活动:
    (1)小江家中的电路出现了故障,他用测电笔进行检查,在图中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使用测电笔时手指千万不能碰到 金属体.
    (2)如图丙是小江为房间安装一盏照明灯和一个插座而设计的电路.图中虚线方框1和2是电灯或开关的位置,则开关应装在图丙方框 中.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和三孔插座中与接 线的孔相连.
    【答案】(1)甲;笔尖
    (2)1;地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测电笔的使用
    【解析】【分析】 (1)测电笔在使用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
    (2)三孔插座的正确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开关与用电器串联后接在火线上
    【解答】 (1)使用测电笔时,人体要接触笔尾部的金属体,故选甲。而手指千万不能碰到笔尖金属体,会造成触电。
    (2)图中虚线方框1和2是电灯或开关的位置,则开关应装在图丙方框1中,与火线相连。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和三孔插座中与接地线的孔相连。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图中硅元素标签右上方横线上应填 ,硅原子内的电子数是 .
    (2)在元素符号的不同位置标上数字可表示不同的含义.写出下列符号:表示2个氧分子: ;表示n个铝离子: ;
    【答案】(1)Si;14
    (2)2O2;nAl3+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硅元素的符号解答。在原子内部,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
    (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或原子的个数。原子符号右上角写数字和正负号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量和电性,在左边写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解答】(1)硅元素的符号为Si,则图中硅元素标签右上方横线上应填Si。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相对原子质量为28,则硅原子内的电子数为:28-14=14.
    (2) 表示2个氧分子:2O2 ;表示n个铝离子:nAl3+ 。
    19.上海科技馆展出的磁动轮是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每个轮的边缘装有12个侧放的柱形磁体,如图所示.当推动A轮转动时,其它3个轮会随之转动.若A轮磁体外侧是N极,则C轮磁体外侧是 极.如果A轮顺时针转动,D轮将 时针转动(填“顺”或“逆”)
    【答案】S;顺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普通的齿轮传动装置是依靠相邻齿轮的齿与齿的啮合传递动力的,而磁动轮则是根据异名磁极间相互吸引的原理依靠磁场传递动力的、相邻齿轮同侧的磁极不同。
    【解答】 根据“异名磁极间相互吸引”可知,如果A轮磁体外侧是N极,则与A轮相邻的C轮磁体外侧是S极,与C轮相邻的D轮和B轮磁体外侧是N极。
    磁动轮中各齿轮之间转动方向的关系与普通齿轮传动装置相同。如果A轮顺时针转动,C轮将逆时针转动,D轮和B轮将顺时针转动。
    20.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健身球设计的充电器,当人们在转动球的时候就可以给电池充电,这时健身球里面的装置相当于 (填“电动机”或“发电机”).它工作时的原理相当于图乙中的 (填“A”或“B”).
    【答案】发电机;A
    【知识点】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健身球设计的充电器,当人们在转动球的时候就可以给电池充电,这时健身球里面的装置相当于发电机。
    A.导体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故A符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通过电流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B不合题意。
    故选B。
    21.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气密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气密性良好的依据是 .
    (2)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说明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的 运输的.
    (3)图乙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
    【答案】(1)U形管中左右液面能形成高度差并保持
    (2)导管
    (3)髓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
    (2)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储存营养物质。
    【解答】 (1)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的依据是: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图中B是木质部,木质部中有导管,可以从下往上运输水喝无机盐。
    (3)图乙中:A是髓、B是木质部,C是树皮。
    22.在探究植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实验中,需要对植物进行不同的处理.请据图分析:
    (1)如图甲,在“研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中,需将新鲜菠菜密闭于塑料袋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其中在暗处放置的目的是 .如果将袋内的菠菜换成新鲜的植物种子, (填“需要”或“不需要”)暗处理.
    (2)如图乙,在“研究有机物的运输部位”的实验中,对枝条进行环剥处理,放在营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最先长出不定根的部位是 (填“A”或“B”).
    【答案】(1)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防止其光合作用)合理即可;不需要
    (2)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2)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树皮,靠近树皮的外侧,具有保护作用,内层为韧皮部里面有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
    形成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木质部。
    木质部,内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里面有木纤维,对茎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髓,由薄壁细胞组成,具有储存营养的作用。
    【解答】(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因此,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会对“探究的呼吸作用”有影响, 因此,需将新鲜菠菜密闭于塑料袋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 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植物的种子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需要暗处理。
    (2)树皮环割是破坏了树皮中的韧皮部中的筛管,筛管是运送有机物(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输导组织,从上到下运输,积累在破坏部分的上方,因此, 最先长出不定根的部位是上方A部位。
    23.科学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的,科学的发展是科学家们智慧的结晶.
    (1)道尔顿于19世纪初提出原子论,并用一些圆圈再加上各种点、线和字母表示不同的原子(如图1).请画出用这些符号建构的二氧化硫分子模型 .
    (2)在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时,采用观察铁屑分布的办法.铁屑在磁场中被 成一个个小磁针,从而在磁场中有序地排列起来(如图2).
    (3)1815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明了煤矿安全灯——戴维灯(如图3).戴维灯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金属网罩住煤油火焰,火焰仅在网罩中燃烧而不引燃矿坑内的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原理是 .
    【答案】(1)只要原子个数和种类正确即可给分
    (2)磁化
    (3)金属网吸收热量,使温度低于甲烷的着火点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硫的化学式确定它的分子构成,进而得到对应的分子模型;
    (2)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3)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答】(1)根据SO2可知,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分子模型为:;
    (2)在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时,采用观察铁屑分布的办法.铁屑在磁场中被磁化成一个个小磁针,从而在磁场中有序地排列起来;
    (3)根据题意可知,戴维灯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金属网罩住煤油火焰,火焰仅在网罩中燃烧而不引燃矿坑内的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原理是:金属网吸收热量,使温度低于甲烷的着火点。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5小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40分)
    24.在探究“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途径”时,小棉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A、B、C三个相同的量筒,放在室内阴凉处.A中不插植物,B、C中各插一支生长状态相同的天竺葵枝条,B去掉所有叶片,C保留所有叶片,每天上午8时,向量筒加水至100mL.晚上8时记录液面的刻度,连续5天.
    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数据并回答问题:
    (1)在探究天竺葵的茎散失水分时,应选取哪两个组进行对照 .
    (2)量筒C第三天通过叶片散失的水分是 mL.
    (3)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后,可得出的结论是 .
    (4)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也需要无机盐,找实验材料时,小棉发现有株天竺葵长得特别矮小,叶色发黄,你认为主要应该施加含 的无机盐.
    【答案】(1)A、B
    (2)40
    (3)植物体内水分主要通过叶片散失;(或者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茎和叶散失,以叶片散失为主)合理即可
    (4)N(氮)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其次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蒸腾少量的水分,也能进行一定的蒸腾作用。
    【解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植物与水分散失的关系,而有无植物成为实验的变量,BC各放入一枝生长状态相同的天竺葵枝条,其中C保留所有叶片,B去掉所有叶片,A不放植物。想探究茎散失水分,变量应该是茎,应选择A和B。
    (2)第三天,B没有叶子,一共散失的水分是10mL;C保留所有叶片,一共散失的水分是50mL,通过叶散失的水分是50-10=40(mL)。
    (3)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因此, 天竺葵长得特别矮小,叶色发黄, 应该施加含氮的无机盐。
    25.为使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获得成功,常需将铁丝绕成螺旋状,这是为什么呢?
    甲同学认为: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乙同学认为:为了聚热效果更好,能使未燃的铁丝更好地预热.
    分析讨论后,同学们认为甲同学的想法不合理.为验证乙同学的想法,同学们开展了有关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是 ,产生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
    (2)同学们认为甲同学的想法不合理,理由是 .
    (3)为使实验可靠,要控制好变量,实验操作中还应做到 .
    (4)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同学们认为乙的想法更合理,则同学们通过实验获得的证据是 .
    【答案】(1)火星四射
    (2)在同样的条件下实验时,是否绕成螺旋状,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是一样的.
    (3)集气瓶中充满体积分数相同的氧气(氧气浓度一样或者铁线都要全部伸入或者引燃时间要一样长)(合理即可)
    (4)在实验中,2根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相同,但燃烧的剧烈程度为b>a.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1)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解答;
    (2)注意分析铁丝的形状改变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是否改变;
    (3)在实验过程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铁丝深入的长度或引燃时间都可能会影响燃烧效果,据此分析;
    (4)如果铁丝绕成螺旋状的聚热效果更好,那么控制铁丝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相同时,螺旋状的铁丝比拉直的铁丝的反应更剧烈,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是火星四射,产生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
    (2)同学们认为甲同学的想法不合理,理由是:在同样的条件下实验时,是否绕成螺旋状,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是一样的;
    (3)为使实验可靠,要控制好变量,实验操作中还应做到:集气瓶中充满体积分数相同的氧气(氧气浓度一样或者铁线都要全部伸入或者引燃时间要一样长)。
    (4)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同学们认为乙的想法更合理,则同学们通过实验获得的证据是:在实验中,2根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相同,但燃烧的剧烈程度为b>a。
    26.在学校实验室开放时,同学们对手摇发电机(如图1)非常感兴趣,他们想知道:发电机产生电流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于是开展了探究,以下是他们所用的发电机和实验记录表:
    请回答:
    (1)手摇发电机在发电时应用了 原理,发电过程中将 能转化为电能.
    (2)实验中,同学们想探究左图的手摇发电机产生感应电流大小是否跟 有关.
    (3)同学们根据小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像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下列方法不属于“转换法”的是____(填序号).
    A.用小磁针显示磁体
    B.用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
    C.用磁感线疏密表
    D.用红色水滴移动来判断
    周围的磁场及方向 积表示瓶内氧气的体积 示电流磁场强弱 动物呼吸作用是否发生
    (4)实验中换用如图2电流表来显示感应电流,摇动发电机时可以看到电流表的指针在 .
    【答案】(1)电磁感应;机械能
    (2)线圈转速和线圈转向
    (3)C
    (4)左右摆动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
    【解析】【分析】(1)根据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2)根据表格数据确定其中的变量即可;
    (3)根据图片分析各个选项中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即可。
    (4)产生感应电流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偏转角度越大,说明感应电流越大。感应电流方向不同,则指针偏转方向不同。
    【解答】(1)手摇发电机在发电时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发电过程中将机械能能转化为电能.
    (2)根据表格可知,变量为线圈转速和线圈转向,根据小灯泡亮度判断感应电流大小,则实验中,同学们想探究左图的手摇发电机产生感应电流大小是否跟线圈转速和线圈转向有关。
    (3)A.用小磁针显示磁体周围的磁场及方向,使用了转换法,故A不合题意;
    B.用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表示瓶内氧气的体积,也使用了转换法,故B不合题意;
    C.用磁感线疏密表示电流磁场强弱,使用了模型法,故C符合题意;
    D.用红色水滴移动来判断动物呼吸作用是否发生,使用了转换法,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4)实验过程中,当线圈转动时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不断改变,则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改变,那么看到电流表的指针左右摆动。
    27.为了测定某菜地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小兰和小浦分别取了长、宽、厚都是4cm的土块,各自展开以下实验:
    小兰:另取一块相同规格的铁块,将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图甲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加入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
    小浦:将该土块捣碎装入量筒内,使土壤表面保持平整,再取一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加水至土壤刚好浸没(操作方法与小兰相同),如图乙所示.记录加入水的体积为V3.
    (1)根据实验目的,小兰实验步骤中操作“?”处应该是 .
    (2)根据小兰的实验,该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为 .小兰在向放有土块的烧杯中注水时,不慎有少量水溅出,会导致测得的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小浦认为自己的实验方案更加简便,请你结合实验目的评价小浦的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答案】(1)改用滴管滴加水
    (2)V1-V2/64;偏大
    (3)不合理,这样会改变土块中的空气体积分数.(理由合理即可)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解答】(1) 如图甲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 改用滴管滴加水 , 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加入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
    (2) 根据小兰的实验,该土块中空气的体积为V1-V2,多加入的水便是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为 (V1-V2)/64 ;小兰在向放有土块的烧杯中注水时,不慎有少量水溅出,会导致测得的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 偏大 ,因为溅出的水被误认为是进入土壤空气的水;
    (3) 小浦认为自己的实验方案更加简便,请你结合实验目的评价小浦的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不合理,这样会改变土块中的空气体积分数.
    故答案为:(1) 改用滴管滴加水 (2)V1-V2/64、偏大(3)不合理,这样会改变土块中的空气体积分数.
    28.高锰酸钾是初中常用的一种试剂,它可以和很多物质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实验小组把加入过硫酸[H2SO4]的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H2C2O4]溶液混合,发现刚开始反应时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之后褪色速度突然加快.为了探究反应过程中褪色速度加快的原因,同学们查到了如下资料:
    资料1: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__+10CO2↑
    资料2:通常情况下,反应物浓度变大,反应加快;温度升高,反应加快.
    (1)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写出资料1中的“?”处生成物的化学式 .
    (2)根据这些资料,小棉提出了两个假设.
    假设一: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物浓度变大引起的;
    假设二: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引起的.
    同学们经过分析,否定了假设一,理由是 .
    (3)小菲针对假设二进行实验探究后,经过思考,又增做如下实验:
    把加入过硫酸的高锰酸钾溶液等分为两份,分装A、B两支相同试管中,同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并置于同一烧杯中水浴.迅速向A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MnSO4,发现A试管中溶液褪色明显快于B试管.上述实验中,把两支试管置于同一烧杯中水浴的目的是 .小菲做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答案】(1)H2O
    (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会越来越小
    (3)控制两个组的温度相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MnSO4加快了反应速度(褪色速度).(或者MnSO4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2)同学们经过分析,否定了假设一,理由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会越来越小。
    (3)对比试验要确定好常量和变量。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解答】 (1)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钾原子都是2个,锰原子都是2个,碳原子都是10个,硫原子都是3个,反应前氢原子是16个,反应后应该是16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氧原子是40个,反应后应该是40个,其中8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资料1中的“?”处生成物的化学式是H2O。
    (2)同学们经过分析,否定了假设一,理由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会越来越小。
    (3)把加入过硫酸的高锰酸钾溶液等分为两份,分装A、B两支相同试管中,同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并置于同一烧杯中水浴。迅速向A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MnSO4,发现A试管中溶液褪色明显快于B试管。上述实验中,把两支试管置于同一烧杯中水浴的目的是控制两个组的温度相同。小菲做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 MnSO4 加快了反应速度或MnSO4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9题5分,第30、33题各7分,第31、32题各8分,共35分)
    29.如图是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水,放入金鱼藻,再将漏斗倒扣在金鱼藻上;
    ②在漏斗上倒扣一支装满水的试管;
    ③将整个装置放在台灯边光照.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试管内液面下降;
    ④当试管内充满气体时,用大拇指在水中将试管口盖住后取出;
    ⑤检验试管中的气体,得出结论.
    (1)步骤⑤中检验气体的方法是
    (2)该实验不需要对金鱼藻进行暗处理,原因是 .
    (3)如果要在原实验的基础上,探究光合作用的速率大小与光照强弱的关系,请写出一种改变光照强弱的方法: .
    【答案】(1)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看是否会复燃
    (2)该实验不是检验有无淀粉生成,而是检验是否生成氧气,所以不需要暗处理.
    (3)将台灯适当远离(合理即可)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叶片的叶肉细胞中含大量的叶绿体,因此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解答】(1)用漏斗罩住浸在清水中的金鱼藻,再将盛满清水的试管倒扣在漏斗柄上,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收集金鱼藻在阳光下放出的气体;等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试管,用拇指按紧试管口,然后迅速地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进试管内,可以看到小木条复燃,说明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2)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避免原有淀粉干扰实验。该实验是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所以不需要暗处理。
    (3)如果要在原实验的基础上,探究光合作用的速率大小与光照强弱的关系,可通过控制灯泡功率的大小或调节试管与灯泡的距离,来改变光照的强弱。
    30.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在锌原子周围聚合咪唑钠(C3H3N2Na)和苯并咪唑(C7H6N2)两种有机物的新型玻璃,与硅原子周围聚合各种无机物的传统玻璃相比,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延展性.
    请回答:
    (1)硅元素与锌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不同.
    (2)苯并咪唑(C7H6N2)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是 .
    (3)列式计算咪唑钠(C3H3N2N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1)核电荷数(质子数)
    (2)42:3:14
    (3)C%=3C/C3H3N2Na×100%=36/90×100%=40%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元素的本质区别为质子数不同;
    (2)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3)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与式量的比值。
    【解答】(1)硅元素与锌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核电荷数(质子数)不同;
    (2)根据化学式C7H6N2中可知,苯并咪唑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是:(12×7):(1×6);(14×2)=42:3:14。
    31.为确定某大理石样品的纯度,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称取该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加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的总质量(溶解的气体忽略不计),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中通过 现象来判断大理石中CaCO3已经完全反应.
    (2)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克,该大理石样品的纯度是多少?(列式计算,结果精确到1%)
    (3)实验中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答案】(1)气泡不再产生
    (2)4.4;解:设该大理石样品的纯度为x100/15x=44/4.4克x=67%答:该大理石的纯度为67%.
    (3)不能,因为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的,析出的沉淀会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反应完全是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来分析解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由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出碳酸钙的纯度来分析解答;
    (3)根据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来分析解答。
    【解答】 (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反应完全时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则实验中通过气泡不再产生现象来判断大理石中CaCO3已经完全反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5克+15克+50克-145.6克=4.4克,
    设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x 4.4克
    10044=x4.4g;
    解得:x=10g;
    则该大理石样品的纯度是10g15g×100%≈67%。
    (3)由于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所以实验中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32.如图甲,商场的电动扶梯一般采用自动调速的模式,当有人站上去时运行较快,空电梯无人乘时运行较慢.小棉同学利用电磁继电器和力敏电阻结合所学的知识,自行设计了具有自动调速功能的电动扶梯电路(如图丙).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丙中,控制电路的开关S闭合时,电磁铁上端的磁极是 极.
    (2)力敏电阻R0的阻值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力敏电阻R0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 .(填“增大”或“减小”)
    (3)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20伏恒定不变,当电流等于或大于20mA时电磁铁将衔铁吸下.当滑动变阻器R1接入电路的阻值为500欧时,请通过计算判断此时质量至少为多大的人站到电梯上,能使电梯较快运行?(列式计算,g取10N/kg)
    (4)为了让质量更小的人站上电梯就能使其较快运行,应该如何改进控制电路?请至少写出两条改进控制电路的方法 .
    【答案】(1)S
    (2)减小
    (3)解:R=U/I=20v/0.02A=1000Ω
    R0=1000Ω-500Ω=500Ω
    查图乙可知此时F=500N
    m=G/g=F/g=500N/10N/kg=50kg
    (4)增加线圈的匝数、增大电源的电压、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写出其中两点,合理即可)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
    (2)根据图乙确定力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的变化规律;
    (3)首先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的总电阻,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求出力敏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图乙确定此时的压力,也就是人的重力,根据m=Gg 计算人的质量即可。
    (4)要求质量更小的人站上电梯就能使其较快运行,此时的压力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于吸合电流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1)根据并图可知,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右。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向左,此时大拇指指向下端,则下端为电磁铁的N极,上端为S极;
    (2)根据乙图可知,力敏电阻R0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4)要求质量更小的人站上电梯就能使其较快运行,质量变小,重力变小,则对电梯的压力变小,根据图甲可知,此时力敏电阻的阻值变大,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①如果电源电压不变,那么为了保持电流不变,需要减小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即滑动变阻器R1接的滑片向左移动;
    ②如果变阻器的电阻不变,则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变大。当电流不变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则总电压变大,即增大电源电压。
    33.某实验小组同学在做书本上的“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利用感应技术对实验进行数据收集(如图甲),测定过程中将三颈瓶内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绘制成曲线图(如图乙),实验过程中电火花点燃装置工作时对环境温度基本无影响.
    请回答: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红磷在三颈瓶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 ;
    (2)解释图乙中:
    ①在t1-t2时间段内,容器内温度在升高而气压却减小的原因;
    ②在t3-t4时间段内,容器内气压发生如图变化的原因及判断依据.
    【答案】(1)4P+5O2 点燃 __2P2O5
    (2)①在t1-t2时间段内,虽然燃烧放热使温度升高,但是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变成了固体,(1分)而且消耗氧气使气压减小的量大于温度升高使气压升高的量,所以温度升高但是气压仍然下降.(2分)
    ②在t3-t4时间段内,三颈瓶塞子被打开(或弹簧夹被打开),使瓶内外气压平衡.(1分)因为瓶内气压急剧增大,并且最后气压与最初的大气压相等.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方程式;
    (2)①反应消耗氧气,会造成气压减小;反应时向外放热,会造成气压增大,可从两个因素对气压影响量大小的角度分析t1-t2时间段内 容器内的气压变化;
    ②根据颈瓶塞子被打开后瓶内气压的变化分析t3-t4时间段内容器内气压变化规律。
    【解答】(1)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如下图所示:4P+5O2 点燃 __2P2O5 。
    硝酸铜
    氯酸钾
    氢氧化钠
    氧化钙
    CuNO3
    KCl
    NaOH
    Ca2O
    A
    B
    C
    D




    X
    化合反应
    分生区
    直根系
    单质
    Y
    氧化反应
    根毛区
    须根系
    化合物
    组别
    液面刻度(mL)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A
    99.5
    99.5
    99
    99.7
    99.3
    B
    94
    96
    90
    97
    92
    C
    60
    62
    50
    64
    60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如图所示,在2个装有等量水的相同集气瓶中,收集满氧气,取2根相同的铁丝,将1根拉直,另1根绕成螺旋状,同样引燃后分别同时放入瓶中进行实验.
    铁丝均燃烧,但剧烈程度不同……
    实验顺序
    线圈转速
    线圈转向
    小灯泡亮度
    1



    2



    3




    烧杯
    大理石
    稀盐酸
    反应后烧杯及其中物质总质量
    质量(克)
    85
    15
    50
    145.6
    硝酸铜
    氯酸钾
    氢氧化钠
    氧化钙
    CuNO3
    KCl
    NaOH
    Ca2O
    A
    B
    C
    D




    X
    化合反应
    分生区
    直根系
    单质
    Y
    氧化反应
    根毛区
    须根系
    化合物
    组别
    液面刻度(mL)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A
    99.5
    99.5
    99
    99.7
    99.3
    B
    94
    96
    90
    97
    92
    C
    60
    62
    50
    64
    60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如图所示,在2个装有等量水的相同集气瓶中,收集满氧气,取2根相同的铁丝,将1根拉直,另1根绕成螺旋状,同样引燃后分别同时放入瓶中进行实验.
    铁丝均燃烧,但剧烈程度不同……
    实验顺序
    线圈转速
    线圈转向
    小灯泡亮度
    1



    2



    3




    烧杯
    大理石
    稀盐酸
    反应后烧杯及其中物质总质量
    质量(克)
    85
    15
    50
    145.6
    相关试卷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共10页。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共10页。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满分为160分,本卷可能涉及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