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卷
展开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大题,35小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全卷分为卷 = 1 \* ROMAN \* MERGEFORMAT I(选择题)和卷 = 2 \* ROMAN \* MERGEFORMAT II(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 = 1 \* ROMAN \* MERGEFORMAT I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卷 = 2 \* ROMAN \* MERGEFORMAT II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
卷 = 1 \* ROMAN \* MERGEFORMAT I
说明:本卷共有一大题,15小题,共45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对应的小方框涂黑、涂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
用清水洗过
A.液体溅出 B.污染试剂 C.诱发火灾 D.手部受伤
2.一位同学先后用两支未甩过的温度计测量自己的体温,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39.5℃和37.5℃,那么这位同学的体温( ▲ )
A.一定是37.5℃ B.更接近39.5℃。 C.37.5℃-39.5℃之间 D.低于或等于37.5℃
3.下表中关于生物特征和生活实例搭配错误的是( ▲ )
4.细胞分裂可以产生新细胞,细胞分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细胞群。对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刚分裂出的子细胞体积与母细胞相同。 B.所有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后可再进行分裂。
C.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 D.所有细胞在控制下都可以分裂、分化。
5.对各种动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鸟类的胸肌有利于飞行。 B.蚯蚓身体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C.哺乳动物一般被毛、胎生、哺乳。 D.鲫鱼属于脊椎动物,变温动物。
6.科学以各种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下面四种现象中与其他三种有着明显区别的是( ▲ )
A.种子长成幼苗 B.秋天大雁南飞 C.“嫦娥一号”绕月飞行 D.流星划破夜空
7.下列可以用来识别岩石种类的因素是( ▲ )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鑫 MXSJ663 低至0.3元/份 ①岩石的外观 ②组成岩石物质的特性 ③岩石的大小 ④岩石的色泽与坚硬程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是( ▲ )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六大板块 ②板块在不断运动 ③陆地是漂移成各小块大陆的④板块内部较为活跃,多发火山和地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一支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剩下三分之一的体积,下列关于其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量、密度均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
B.质量、密度均不变。
C.质量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密度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0.下列我国古代技术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火药使用 D.瓷器烧制
11.下列情况中,放出的热量最多的是( ▲ )
A.1kg水,温度从80℃冷却至40℃。
B.2kg水,温度从50℃冷却至25℃。
C.2kg水,温度从60℃冷却至35℃。
D.3kg水,温度从50℃冷却至30℃。
12.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 ▲ )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固成冰
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
D.15℃的水上升至45℃
13.长岛是一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下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在这一个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 C.汽化→升华 D.升华→液化
(第13小题图)
14.对于冰水混合物加热以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和冰温度均升高。 B.水温度升高,冰不变。
C.冰温度升高,水不变。 D.一部分冰融化,冰水混合物还是0℃。
15.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医用氧气瓶,刚启用时其密度是ρ。半小时后,氧气瓶质量变为30千克,密度变为ρ/2,再用一段时间,氧气瓶质量变为18千克时,氧气瓶内氧气的密度是( ▲ )
A.ρ/3 B.ρ/4 C.ρ/5 D.ρ/6
卷 = 2 \* ROMAN \* MERGEFORMAT II
说明:本卷共有三大题,20小题,共115分。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6.在实验时要按照正确方式操作。
(1)如图甲,将少量液体滴入试管时,出现了 ▲ 的错误。
(2)如图乙,加热试管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这是因为 ▲ 。
图甲 图乙
(第16题图)
17.一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吸收较多含钙的无机盐,但是对含硅的无机盐却吸收的很少,这主要和细胞结构中的 ▲ (填字母和名称,下同)有关。这种植物的果实有的味道酸,有的味道较甜,控制果实具有酸或甜等不同味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 之中。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昆虫(如图为蚂蚁),节肢动物的一种,是动物成员中种类最
多的。
(1)昆虫由多细胞组成,摄食和排泄 ▲ (填“相同”或“不同”)开口,身体 ▲ (填“长或薄”或“非长或薄”)。
(2)昆虫的体内虽然不存在骨骼,但是在体表有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坚硬的 ▲ 。
19.手机导航只需要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便可以自动根据当前位置设计出最佳路线。遇到路口或转弯,语音系统便会发出语音提示。如图是小萨去旅游时的导航截屏,请认真观察图片,并回答:
(1)该幅图采用的是 ▲ 定向法。
(2)终点在起点的 ▲ 方向。
20.如图是一根体温计,观察,它的示
数是 ▲ ,体温计的精确程度如
此之高是因为 ▲ 。
▲ 。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1.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分子是其中一种,分子存在很多性质:
(第21题图)
(1)如图是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观察水和酒精的混合液,发现体积减小,这其实也与分子的一种性质有关,这种性质是 ▲ 。
(2)还有一个实验——黄豆和砂砾的混合。发现混合后体积也减小,这能否说明分子的这一种性质(此性质指的是在(1)中发现的)?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
22.在经济全球化,科技迅速发展的关键期,中国在航天和运动技能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
(1)2021年10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三位航天员在太空中驻足6个多月,所需的食物也被送入太空。其中有一个“香粽”,在地球上的质量是56g。送入空间站后质量不会变化,这是因为 ▲ 。
(2)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展开,冰壶是赛场上最“年轻”的项目,比赛前要测量由花岗岩制成的冰壶高度,若当时的冰壶是由金属材料所做,因此金属材料受温度的变化更明显,则测量结果将 ▲ 。
23.地球结构知多少:
(1)在地球的三层结构中,位于最外层的是 ▲ ;厚度最大的是 ▲ 。
(2)火山是地壳变动的一种形式。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来自于地球结构中的 ▲ ,火山喷发为我们带来了 ▲ 好处(写一点即可)。
24.密度探索:
(1)如果一个氧气瓶内的氧气密度是4×103kg/m3。当用去这些氧气的1/2质量后,氧气密度变为了 ▲ 。
(2)已知ρ煤油=0.8g/cm3,,用容积是15L的桶全部装完,则至少需要这样的桶 ▲ 个。
25.医生会对受伤的人喷一些特殊“药物”来缓解疼痛。
(1)其实这种“药物”就是氯乙烷。它的沸点是12.5℃,若将其喷洒到室温为17℃的环境中,则氯乙烷此时为 ▲ (填“固体”或“气体”或“液体”)。
(2)喷洒氯乙烷是为了让人体皮肤骤冷而失去痛觉,请你解释它能够让皮肤温度骤降的原因: ▲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除注明外其余每空2分,共35分)
26.(6分)“姆巴佩效应”:将同质量的一杯热牛奶和一杯冷牛奶同时放进冰箱,热牛奶比冷牛奶先结冰。对此,小明开展了实验:
(1)实验步骤
①在两个相同的杯子中倒入 ▲ 的热牛奶和冷牛奶。(1分)
② ▲ 。
③每间隔相同的时间,观察两杯牛奶的状态情况。
(2)实验结论:若冷牛奶先结冰,则“姆佩巴效应”是 ▲ (填“真”或“假”)的。(1分)
(3)小丽提出:如果换牛奶为水,现象是否一致呢?实验应采用多种不同的液体进行试验,目的是为了 ▲ 。
27.(7分)小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小心将生理盐水当成了清水,观察时,他发现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膜与细胞壁逐渐分离;他立刻又在装片上滴下清水,于是细胞又变回原来的模样。他去请教老师后得知:具有活性的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完成这种“分离”和“复原”的现象。小明想进一步探究,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
(1)该次试验要研究植物细胞的这一种“分离”和“复原”现象和 ▲ 的关系。(1分)
(2)通过本次实验可知,引起细胞发生“分离”现象时间最短的是 ▲ 溶液。
(3)上述实验中,存在一组无法复原,其可能的原因是 ▲ 。
(4)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
A.四种溶液引起洋葱表皮细胞“分离”的速度相同。
B.四种溶液都能让洋葱表皮细胞“分离”。
C.清水都能使已发生“分离”现象的植物细胞“复原”。
D.四种溶液都能让洋葱表皮细胞“复原”。
E.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要小心“25%葡萄糖溶液”。
28.(7分)体育课上,小明想探究篮球的反弹性与哪一些因素有关,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表,并展开了实验。
(1)由表得知:小明想验证篮球的反弹性和 ▲ 的关系。(1分)
(2)将篮球从离地100cm的地方下落时,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案:
①在离地100cm处用相同的力向下拍篮球。
②在离地100cm处静止释放篮球。
你选择方案 ▲ (1分),因为 ▲ 。(1分)
(3)在实验中,通过比较 ▲ 来判断篮球的反弹性强弱。
(4)你认为影响篮球反弹性的其他因素有 ▲ 。(写出一点即可)
29.(7分)如图甲是探究萘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请回答:
图甲 图乙
(第29题图)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 ▲ ,便于观察和记录。
(2)除了图甲所示的实验仪器之外,还需要 ▲ (1分)和 ▲ (1分)这两个仪器。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这些“白气”实际上其实是 ▲ 。(1分)
A.水蒸气 B.小型液体萘 C.小水珠
(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着时间变化的图像。观察图乙,发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的过程大约持续了 ▲ 分钟。
30.(8分)一商店再出售比其他地方更便宜的银手镯,店家说是纯银。有关部门为了鉴定真伪,便买了回来进行研究(注:ρ银=10.5g/cm3):
(第30题图)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此时指针偏向左边,为了让天平保持平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
(2)正确的操作过后,天平上游码和砝码的示数如图所示,这个银手镯的质量是 ▲ 。
(3)将手镯放入图2所示的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量筒测量溢出水的体积。若放入手镯之前烧杯中未装满水,则手镯密度测量值会偏 ▲ 。
(4)测量物质的密度时,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通常会多测几组数据,还会根据数据画出图像。下列画出的四幅图像中能表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一项是 ▲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31.(8分)一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测量值依次是10.5cm、10.6cm、10.4cm、10.1cm、10.5cm。
(1)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 。(2分)
(2)在五个测量值中,存在错误的数据是 ▲ 。(2分)
(3)采用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2分)
(4)该木块的长度最终应计为 ▲ 。(2分)
32.(8分)人类对地球的探索有着久远的历史:
(1)下列选项中能够正确表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的是 ▲ 。(2分)
A.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球形的
B.天圆地方
C.从太空拍摄的照片看出,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
(2)人类对地球不断认识的过程说明 ▲ 。(2分)
A.地球形状随着人类认识而改变。
B.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符合当时的科学水平,是完全正确的。
C.人类对地球的发现是没有阶段性的,完全靠人类的奇思妙想。
D.具有一定的科学水平才能正确的认识地球形状。
(3)为什么“站得高看得远”可以证明地球是圆形的?(提示:可以借助图形、文字等各种方式来说明。)(3分)
我国位于日本的 ▲ 方向。(1分)
33.(8分)建筑工地需要50m³沙子,为估测沙子密度,用一只空桶装满沙子,测得沙子质量是52kg。接着用同一只空桶装满水,测得水的质量是20kg。计算:
(1)桶的容积是 ▲ 升。(2分)
(2)沙子的密度是多少?(3分)
(3)若使用一辆载重5吨的卡车运这堆沙子,则至少要几辆这样的卡车?(3分)
34.(8分)将一个边长分别为1dm、5dm、6dm的长方体钢制零件用一种石墨烯材料替换,再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质量减少183kg。已知钢的密度是7.9g/cm3 求:
(1)钢制零件的质量。(3分)
(2)该石墨烯材料的密度。(3分)
(3)请你再写出一种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小零件质量的方法: ▲ 。(2分)
35.(8分)大千世界,奇妙无穷。试着解释下列自然现象:
(1)冬天,我们为什么有时会看见窗户内壁上出现了“冰窗花”?(2分)
(2)干冰为什么会营造出“烟雾缭绕”的场景?(2分)
(3)从细胞角度,说说小小的一粒种子是如何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4分)
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七年级科学答案与评分标准2023.0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5 DDBCB 6~10 CCACB 11~15 DBBA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十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6.(1)将滴管伸入了试管(1分)且没有树立滴液(1分)。(2)外面温度最高(1分),能够使试管受热均匀(1分)。
17. B.(1分)细胞膜(1分) D. (1分)细胞核(1分)
18.(1)不同(1分) 非长或薄(1分)(2)外骨骼(2分)
19.(1)指向标(2分)(2)西南(2分)
20. 37.8℃(2分) ①玻璃泡大 ②分度值小 ③玻璃管细,受热胀冷缩的变化更明显(任选两点作答,一点1分,2分)
21.(1)分子之间有间隙(1分)
(2)不可以(1分)。这只是一个模拟实验,黄豆与沙子模拟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变微观为宏观。黄豆和沙子混合后的体积减小,是因为黄豆与黄豆之间有间隙,沙子填充进去而已,并不能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隙。(合理即可,2分)
22.(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2分)(2)偏大(2分)
23.(1)地壳(1分) 地核(1分)
(2)地幔(1分) ①增加资源 ②土壤中有机物增加 ③改变地形,增美地势 ④旅游业得到开发(任选一点作答,1分)
24.(1)2kg/m³或2g/cm³(2分)
(2)84(2分)
25.(1)气体(2分) (2)皮肤温度高于氯乙烷的沸点(1分),氯乙烷碰到人体皮肤后迅速气化吸热(1分),带走皮肤的热量,以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35分)
26.(6分)(1)①等量(1分) ②将两杯牛奶同时放入冰箱的同一位置(2分)
(2)假(1分) (3)使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性,避免实验偶然性(合理即可,2分)
27.(7分)(1)溶液种类(1分)(2)25%(1分)氯化钠溶液(1分)(3)细胞已失去活性(2分)(4)B(2分)
28.(7分)(1)充气情况(1分)
(2)②(1分) 便于控制变量,减小误差(1分) (3)反弹的高度(2分)
(4)材质(2分)
29.(7分)(1)慢(2分)
(2)秒表(1分) 火柴(1分)
(3)C(1分) (4)8(2分)
30.(8分)(1)向右旋转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没有“直至天平平衡”得一半分数,2分)(2)66.6g或0.0666kg(3)大(4)B
四、解答题(本题共5大题,共35分)
31.(8分)(1)1cm(2分) (2)10.1cm(2分) (3)取平均值,减小误差(2分) (4)10.5cm(2分)
32.(8分)(1)B→A→C(2分)(2)D(2分)(3)如果地球表面是球面,则站的越高,视野范围越大;而当地球表面是平面时,站的高或低对试验范围没有影响。图解如下:(方式合理即可,2分)
33.(8分)本题要注意书写的顺序性及准确性 ,若答题步骤不规范的酌情扣分。
(1)V沙=V水=m水/ρ水=20kg/1×10³kg/m³=0.02m³…………2分
(2)ρ沙=m水/ρ水=52kg/0.02m³=2.6×10³kg/m³…………3分
(3)m沙总=ρV石总=2.6×10³kg/m³×400cm³=1.04×10³kg…………1分
用一辆载重4000kg的卡车将沙子运到工地,至少要运:n=m沙总/m车=1.04×10³kg/4000kg/车=260车…………2分
34.(8分)本题要注意书写的顺序性及准确性 ,若答题不规范的酌情扣分
解:(1)V零件=1dm×5dm×6dm=0.03m³…………1分
m钢=ρ钢 V零件 =7.9×10³kg/m³×0.03m³=237kg…………2分
(2)m石墨烯 =m钢 -183kg=237kg-183kg=54kg…………1分
ρ石墨烯 =m石墨烯/V石墨烯=54kg/0.03m³=1.8×10³kg/m³或1.8g/cm³…………2分
(3)将零件做成空心的…………合理正确即可,2分
35.(8分)
(1)在冬天时,外部的空气温度低,内部的空气温度高 。当内部温度高的空气接触到冰冷的窗户上后,会迅速放热凝华成固态的水蒸气,就是小冰晶。(合理即可,2分)
(2)因为干冰温度非常低,在常温下会迅速从空气中吸热升华,而空气中的水蒸气被吸走热量,会放热液化成小液滴漂浮在空中。(合理即可,2分)
(3)①细胞的分裂让树的细胞数目增多,促进生长
②细胞分化让树苗有了不同的组织
③细胞的生长让树苗不断长大
④大树又高又粗壮离不开细胞壁的支持(一共4点,每点1分,满分4分)选项
生物特征
生活实例
A
生物能生长
我们从受精卵变成成熟的个体
B
生物能变异
小狗因事故导致腿部受伤
C
生物能排泄
小狗撒尿
D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触碰蜗牛会缩进壳内
溶液种类
25%蔗糖溶液
25%葡萄糖溶液
25%氯化钠溶液
25%硝酸钾溶液
制作临时装片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观察质壁“分离”现象,记录质壁“分离的起止时间”
在盖玻片的一边滴一滴对应溶液,再用吸水纸在另一边吸引,接着重复几次
60秒
65秒
25秒
57秒
观察“复原”现象
在载玻片一侧滴清水,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重复几次
能够复原
能够复原
不能复原
能够复原
序号
篮球的材质
充气情况
下落高度(cm)
反弹高度(cm)
1
橡胶
充满气
100
2
橡胶
未充满气
100
121,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卷: 这是一份121,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分贝,44万千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3年初中毕业升学适应性考试(二模)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3年初中毕业升学适应性考试(二模)科学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0g,0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