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8 推断题-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3172/0-17112807203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38 推断题-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3172/0-171128072036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38 推断题-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3172/0-171128072041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化肥-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
专题38 推断题-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38 推断题-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推断题
1.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D均为单质;B为胃酸的主要成分;C是紫红色固体;F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G与B,F与I是同种类别的物质。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C________,G________。
(2)A→B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写出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写出F→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的水溶液为黄色;C的浓溶液及B、J均可用作干燥剂;D、E、I、J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只有E是氧化物;D、G中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每个虚线圈中的五种物质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E转化为H:________________。
I转化为G: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为单质,B、C为氧化物,组成D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四;F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H可用作干燥剂,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问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D________。
(2)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F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N、Cl、Ca、Cu、Ag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其中B、C、F、G、H由两种元素组成,组成H的两种元素质量比为4:1;C是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A、D均可用作建筑材料;B可用作干燥剂;反应①、反应②和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C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E、F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B、D、G为氧化物,B常用作食品干燥剂,D在常温下为液态,E可用作洗涤剂,G、H为无色气体,F是胃酸的主要成分,A、B、E放在水中能使酚酞变红。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_。
(2)C的俗称________。
(3)写出由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写出由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6.A~J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N、O、S、Cl、Na、Ca、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其中A、B、D、E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A、C、D、H均由三种元素组成;C和D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H是同种类别的物质;B、J为单质;F和G常用于灭火。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H的化学式________;C的俗名是________。
(2)写出D→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E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7.图中的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分别是由H、O、C、Cl、Na、Ca、Cu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其中B、E、F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4:1,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生产。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
(2)D的俗称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和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8.图中 A~J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 H、N、O、Mg、S、Cl、Na、Cu、Ba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C 俗称烧碱;只有 D、G、I 由两种元素组成,I 为黑色固体; A、B、G 均属于盐,但含有的金属元素各不相同;在通常情况下,J 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C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保持 J 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填名称)。
(3)A 与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H→I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9.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C属于单质;D是食盐的主要成分;H和I是水垢的主要成分;E和F不含相同元素;D、G、J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C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写出J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0.图中 A~J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 H、O、S、 Cl、Na、Ca、Fe、Cu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C 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98%的F 的浓溶液在实验室中常用做干燥剂; G、H 都为氧化物,且G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0%;A、B、D 的物质类别相同。“—”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 G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A→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D→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1.如图所示,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H、C、O、Na、Ca、Al、S、Cl、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其中D由一种元素组成,A、E、F、G是由两种元素组成,I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生产中,H可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以治疗胃酸过多。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D________;H________。
(2)写出C→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2.图中A〜J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只有A、B、G、H由两种元素组成;C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D为紫红色固体;G是铁锈的主要成分;I和J物质类别(指酸、碱、盐)相同,但颜色不同。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G________。
(2)写出F—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E—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从微观粒子角度分析,C变成D反应的微观变化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分子与原子的转化 ②原子与离子的转化 ③离子转化为分子
13.图中 A~J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 C、H、O、N、S、Cl、Ca、Na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E、G 组成元素相同,其中 E 是常见的液态氮肥;B、C、E 物质类别相同,G、H、J 物质类别也相同。B 是炉具清洁剂的成分,I 是常见的食品干燥剂;H是胃液中的成分,可帮助消化。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E________。
(2)写出 D→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 A 与 C 固体研磨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F→I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14.图中A-I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且分别是由H、O、C、S、Cl、Fe、Na、 Ca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其中D、I 是单质,其余为化合物;C 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7:3;在工业上A 可以用于制肥皂。图中“—”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物质H 的一种用途________。
(2)写出E→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写出I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B 和F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
15.图示中A ~ 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D、F、G是不同类别的物质,D、C、E类别相同且D为草木灰的主要成分,F用于配制波尔多液;G的浓溶液久置空气中溶液质量会减少。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D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C→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写出F与G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
16.A、B、C、D、E、F为初中常见的六种物质,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C、D、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四种物质,C溶液为蓝色,F为黑色固体,D溶液与配制波尔多液的一种物质反应会生成两种沉淀。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 B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B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C溶液中滴加D溶液至过量的实验现象:________
17.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俗称纯碱,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F可用作氮肥。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
(2)F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
(3)E物质的类别是________(填“酸”、“碱”、“盐”)。
(4)写出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写出H→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8.已知A、B、C、D、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 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份之一,其溶液为蓝色,F为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________,C ________。
(2)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图中所涉及的反应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19.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S、Cl、Na、Ca、Cu、Zn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B、E、G均属于单质;C、D、H均由两种元素组成,C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1:4;F、I、J均由三种元素组成,I俗称为纯碱。“—”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A的名称: ________ ,H的化学式: ________。
(2)写出G→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3)写出F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20.图中A~I表示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S、Ca、Mg、Fe、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其中A、C、D、F、G、H都由两种元素组成,E是三种元素组成,且A、C是黑色固体,D、F是白色固体,F为常见食品干燥剂;I、B是单质;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F________。
(2)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写出I生成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写出C生成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 Cu H2SO4
(2)化合反应
(3)
(4)
【分析】根据B为胃酸的主要成分,则B是盐酸;C是单质,为紫红色固体,则推测C为铜;F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推测F为氢氧化钙;A是单质,B盐酸能产生A,则A是氢气,氢气和氯气反应产生氯化氢;C为铜,能与单质D反应,则D是氧气;G与B是同种类别的物质,则G是酸,G能产生B盐酸,硫酸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和盐酸,则G是硫酸;F与I是同种类别的物质,则I是碱,氢氧化钙能产生I,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则I是氢氧化钠;D氧气,G硫酸,I氢氧化钠都能产生H,则H是水;F氢氧化钙能产生E,E能与B盐酸反应,则E可以是碳酸钙;将推断代入验证,推断正确。
【详解】(1)根据分析,C是Cu,G是H2SO4;
(2)根据分析,A→B是氢气和氯气反应产生氯化氢,是多种物质反应产生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的化合反应;
(3)根据分析,B与E反应是盐酸和碳酸钙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
(4)根据分析,F→I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方程式是。
2.(1) Fe2(SO4)3 NH3 H2
(2)
【分析】A的水溶液为黄色,故A为铁离子的溶液,C的浓溶液可做干燥剂,故C为硫酸,C可以生成A,故A为硫酸铁,B是能与A反应的干燥剂,故B为氢氧化钠,每个虚线圈中的五种物质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E为氧化物,故F只能为单质,F为硫酸生成的单质,故F为氢气,F和B都能生成E,E为氧化物,故E为水,每个虚线圈中的五种物质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故H、I、J分别为为酸碱盐中的一种,I为两种元素组成,F能生成I,故I为盐酸,I能生成J,酸不可能生成碱,故J不可能为碱,故H为碱,E能生成H,故H为氢氧化钙,J可用作干燥剂,H和I都能生成J,故J为氯化钙,B和H都能生成D,C和I都能生成G,D可以由两个碱生成,还只有两种元素,故D为氨气,D、G中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且C和I都能生成G,故G为硝酸,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为硫酸铁,故化学式为:Fe2(SO4)3;
D为氨气,故化学式为:NH3;
F为氢气,故化学式为:H2。
(2)由分析可知:E转化为H为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故方程式为:CaO+H2O=Ca(OH)2;
由分析可知:I转化为G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故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
3.(1)Fe
(2)(合理即可)
(3)/
(4)
【分析】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为单质,组成D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四,D是铁,B、C为氧化物,B可以转成D,B是氧化铁或一氧化碳,D可以转化成A,A是金属活动性排在铁后面的金属元素或氢元素组成的单质,A可以和B反应,故A是氢气,B是氧化铁,C是水或二氧化碳,C可以和F反应,F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F是氢氧化钙,C是二氧化碳,E可以和铁、氧化铁、氢氧化钙分别反应,E是酸,H是常见干燥剂,可以由酸或氢氧化钙转化成,则H是氯化钙,E盐酸,G可以和铁、氯化钙分别反应,G是硝酸银,I可以和氯化钙、氢氧化钙分别反应,I是碳酸钠或碳酸钾;
【详解】(1)由分析可知D是铁,化学式为Fe;
(2)由分析可知B是氧化铁,C是二氧化碳,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由分析可知,F是氢氧化钙,I是碳酸钠或碳酸钾,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化学方程式为:;
(4)分析可知G是硝酸银,H是氯化钙,硝酸银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化学方程式为:。
4.(1) H2O H2
(2) 置换反应
(3)
【分析】C是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则C为H2O;C能转化为A,且A为建筑材料,则A为Ca(OH)2;A能转化为D,且D为建筑材料,则D为CaCO3;F能转化为C、D,且 F为两种元素组成,推断F为CO2;碳酸钙和G反应,G能转化为CO2,则推断G为盐酸;G能转化为I,I能与H反应,组成H的两种元素质量比为4:1;且H能转化为CO2,推断H为CuO,I为H2;碳酸钙能转化为B,B可用作干燥剂,且E能与B、盐酸反应,推断B为CaCl2,E为AgNO3;代入,符合题意;
【详解】(1)综上分析,C为H2O;I为H2;
(2)反应①:可以是碳和氧化铜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3)B与E:氯化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1)HCl
(2)石灰石或大理石
(3)CaCO3+2HCl=CaCl2+H2O+CO2↑
(4)Ca(OH)2+Na2CO3=2NaOH+CaCO3↓
【分析】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E、F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B、D、G为氧化物,B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所以B是氧化钙,D在常温下为液态,所以D是水,氧化钙能够转化为A,A、B、E放入水中能使酚酞变红,所以A是氢氧化钙,E为常用作洗涤剂,E为碳酸钠,C能够转化为氧化钙,所以C为碳酸钙,F为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F是盐酸,盐酸和E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G,所以G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转化为H,D是水,也能转化为H,所以H是氧气,将推出的推物质代入上述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推断正确。
【详解】(1)由分析可知,F是盐酸,化学式为HCl。
(2)由分析可知,C为碳酸钙,是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3)由分析可知,C为碳酸钙,D是水,故由C→D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由分析可知,A是氢氧化钙,E为碳酸钠,故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2NaOH+CaCO3↓。
6.(1) NaOH 熟石灰/消石灰
(2)CuSO4+Ba(NO3)2=Cu(NO3)2+BaSO4↓(或其他合理答案)
(3)CuO+2HCl=CuCl2+2H2O
【分析】C和D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H是同种类别的物质,且G能够用于灭火,G能够与H反应,所以C为氢氧化钙,D为硫酸铜,H为氢氧化钠,G为二氧化碳;A、B、D、E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即铜元素,B为单质,则B为铜,B(铜)、D(硫酸铜)都能够反应生成A,则A为一种铜盐,如硝酸铜等;B(铜)能够反应生成E,E反应能够生成D(硫酸铜),则E为氧化铜;F常用于灭火,能够由E(氧化铜)辅运反应生成,则F为水;I能够与E(氧化铜)反应,还能够与H(氢氧化钠)反应,则I为酸;J为单质,能够与F(水)相互转化,还能够与I(酸)相互转化,则J为氢气,I为盐酸。
【详解】(1)由分析可知,H为氢氧化钠,其化学式为NaOH,故填NaOH;
C为氢氧化钙,其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故填熟石灰或消石灰。
(2)由分析可知,D为硫酸铜,A为硝酸铜,则D→A的反应是硫酸铜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铜,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uSO4+Ba(NO3)2= BaSO4↓+ Cu(NO3)2。
(3)由分析可知,E为氧化铜,I为盐酸,则E与I的反应是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uO+2HCl=CuCl2+2H2O。
7.(1)O2
(2)纯碱(或苏打)
(3)
(4)
【分析】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分别是由H、O、C、Cl、Na、Ca、Cu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B、E、F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4:1,则E是氧化铜,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生产则D是碳酸钠,DC能相互转化,则C是氢氧化钠,G与CDE均能反应,则G是盐酸,D和H均能转化为C,则H是氢氧化钙,EC均能转化为B,则B是水,AB能相互转化且A能转化为氧化铜,则A是氧气,AF能相互转化且F能转化为水也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则F是二氧化碳,ID能反应,则I是可以是氯化钙,D可转化为J,则J是氯化钠。所以A.氧气、B.水、C.氢氧化钠、D.碳酸钠、E.氧化铜、F.二氧化碳、G.盐酸、H.氢氧化钙、I.是氯化钙、J.氯化钠。验证无误。
(1)根据分析A是氧气,化学式为O2;
(2)D是碳酸钠,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
(3)E和G反应是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方程式为:;
(4)H转化为G是氢氧化钙转化为氢氧化钠,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方程式为:。
8. NaOH 氢分子
【分析】C 俗称烧碱,则C 为氢氧化钠;I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为黑色固体,则 I 为氧化铜;J 状态与其他物质不同,大概率为气体,又能和 I(氧化铜)发生反应且元素种类不为两种,容易联想到氢气还原氧化铜,则 J 为氢气;由转化关系图及题干所给元素推导:C 可与D、G 反应,D、G 均含有两种元素,且 G 为盐, 则D 不为盐,猜测D 为氯化氢;H 可生成 I(氧化铜)且状态与 J(氢气)不同,则可考虑铜或氢氧化铜,而铜不与氯化氢反应,故H 为氢氧化铜;G 含有两种元素且能生成氢氧化铜,则G 为氯化铜;F 既能与G(氯化铜)又能生成 J(氢气),则 F 为镁;E 能生成氯化氢,最常考查硫酸转化为氯化氢,先猜测 E 为硫酸,A 为盐且元素种类不为两种,则A 为硝酸钡,B 为盐,能与A(硝酸钡)以及C(氢氧化钠)反应且不含钡和铜元素,则B 为硫酸镁;经检验,各物质均符合题意;
【详解】(1)C 的化学式为NaOH。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保持 J 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分子。
(3)A 与 E 反应为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硝酸和硫酸钡沉淀,。
(4)H→I 反应为氢氧化铜受热生成氧化铜和水,。
9. Cl2 Na2CO3 CO2+C2CO 2NaOH+MgCl2= Mg(OH)2↓+2NaCl(合理即可)
【分析】依据题意可知,D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则D为氯化钠;A、C属于单质,C能转化为氯化钠和F,F能生成氯化钠,推出C为氯气, F为盐酸,E和盐酸不含相同元素,盐酸能生成E,推出E为二氧化碳,H和I是水垢的主要成分,H能生成二氧化碳,则H为碳酸钙,I为氢氧化镁,二氧化碳能生成G,G能生成碳酸钙,且D、G、J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推出G为碳酸钠,盐酸能与J反应,J能生成氢氧化镁,推出J为氢氧化钠,单质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A能生成B,B能生成二氧化碳,推出A为碳,B为一氧化碳,将推出的物质带回框图,验证符合;
【详解】(1)由分析可知,C为氯气,化学式为Cl2,G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故填:Cl2;Na2CO3;
(2)由分析可知,A为C,E为CO2,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2CO;故填:CO2+C2CO;
(3)JI,即氢氧化钠与氯化镁(或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或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Mg(OH)2↓+2NaCl或2NaOH+MgSO4=Mg(OH)2↓+Na2SO4,故填:2NaOH+MgCl2=Mg(OH)2↓+2NaCl(合理即可)。
10. CuO Fe
【分析】图中 A~J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 H、O、S、 Cl、Na、Ca、Fe、Cu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98%的F 的浓溶液在实验室中常用做干燥剂,可推出F为硫酸; G、H 都为氧化物,且G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0%,可推出G为氧化铜;A、B、D 的物质类别相同。D能与F反应,D能转化为B,B能转化为A,A能转化为C,C 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可推出D为氢氧化钙,B为氢氧化钠,A为氢氧化铜,C为硫酸铜,C能与E反应,E能与F反应,可推出E为铁,A能转化为G、H,可推出H为水,F能转化为I、J,I能与G反应,可推出I为氢气,I能与J相互转化,J能转化为H,可推出J为盐酸,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G为氧化铜,化学式为:CuO;E为铁,化学式为:Fe;
(2)A→C 为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D→B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 H2Al(OH)3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I广泛用于玻璃造纸,则I为碳酸钠;H可与胃酸发生中和,以治疗胃酸过多,则H为氢氧化铝;A、E、F、G均有两种元素组成,D由一种元素构成,E和I可以相互转化,则E为二氧化碳;I可以生成F,H也可以生成F,F为水;F和B可以相互转化,且B和E能反应,B也可以和I反应,则B为氢氧化钙;C可以转化为F,且能和H反应,C还可以转化为G,则C为硫酸,G为盐酸;A能转化为E,且A与G、D均可以反应,则A为氧化铁,D和G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则D为氢气。带入框图,推理正确。
【详解】(1)通过上述分析,物质D是氢气,其化学式为:H2;物质H为氢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OH)3。
(2)物质C是硫酸,物质G为盐酸,使硫酸转化为盐酸,可以使用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其化学方程式为:。
(3)物质B是氢氧化钙,物质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本题属于限定条件的推断题,推断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反应产生的现象,难度不大,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及综合运用、遇到此类题目,根据题干中给出的物质信息,大胆合理推测,只要能够符合题意,推理即可成立。
12. Fe2O3 (答案合理即可) ②
【详解】根据A-J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G、H由两种元素组成,C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所以C是铝,D为紫红色固体,所以D是铜,G是铁锈的主要成分,所以G是氧化铁,I和J物质类别(指酸、碱、盐)相同,但颜色不同,C会与F反应,F会转化成铜,所以F可以是铜盐,F会与I反应,会转化成J,I也会转化成J,所以F可以是硫酸铜,硫酸铜和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I可以是氢氧化钠(无色),J可以是氢氧化铜(蓝色),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铜均为碱,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E会与氧化铁反应,会转化成硫酸铜,所以E是硫酸,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氧化铁都会转化成H,H由2种元素组成,所以H是水,也可以是二氧化碳(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硫酸会转化成B,B转化成的A会与硫酸反应,所以B是氯化氢,A是氯化钡,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氢,氯化氢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推导正确。
(1)根据分析G是氧化铁,化学式是Fe2O3;J可以是氢氧化铜,化学式为Cu(OH)2;
(2)F→D的反应是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答案合理即可),化学方程式为:;
(3)E→B的反应是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
(4)从微观粒子角度分析,C→D的反应是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微观变化是铝原子和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铜原子和铝离子,是原子与离子的转化,故选②。
13. NH3·H2O 分解反应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 E是常见的液态氮肥,则E是氨水,其化学式为NH3·H2O;B、C、E 物质类别相同,且E属于碱类,则B、C也属于碱类;B是炉具清洁剂的成分,则B是氢氧化钠;I是常见的食品干燥剂,则I是氧化钙,I(氧化钙)能转化成C,且C属于碱类,则C是氢氧化钙,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H是胃液中的成分,可帮助消化,则H是盐酸,G、H、J物质类别也相同,则G、J也属于酸;E是氨水,含有氮、氢、氧三种元素,A、E、G 组成元素相同,则G是硝酸,其化学式为HNO3;物质A能够与碱性物质B(氢氧化钠)和C(氢氧化钙)反应,则A是一种铵盐,则A是硝酸铵,其化学式为NH4NO3;J能够生成H(盐酸),且J属于酸,能够与氧化钙反应,则J是硫酸;氢氧化钙能够生成F,F能够生成氧化钙,则F是碳酸钙,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高温煅烧碳酸钙生成氧化钙;物质D即能与盐酸反应,还能转化为氢氧化钠,则D是碳酸钠,即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带入框图、推理成立。
【详解】(1)通过分析可知,物质E是氨水,其化学式为NH3·H2O。
(2)物质D是碳酸钠,物质B是氢氧化钠,D→B反应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其化学方程式为:。
(3)物质A是硝酸铵,物质C是氢氧化钙,硝酸铵与氢氧化钙固体研磨时生产硝酸钙、水和氨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4)物质F是碳酸钙,物质I是氧化钙,F→I反应是高温条件下煅烧碳酸钙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点睛】本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题干中给出的信息,再根据自己的知识点储备,对框图中的物质进行细致合理的推敲;此题特别考验对知识点的运用,遇到这种类型的题不要害怕,大胆的进行分析和推敲,只要每一步的推敲合理,没有冲突,带入的物质合理,则推理便可成立。
14. 灭火,作气体肥料,制碳酸饮料等 复分解反应
【详解】依据图中物质是由H、O、C、S、Cl、Fe、Na、 Ca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C中两种元素质量比=7:3,可知C是氧化铁,A做肥皂所以是氢氧化钠,G是氧化铁和氢氧化钠均可生成的,G是水,D和水相互转化且可生成氧化铁的单质,D是氧气,H与氧气可以相互专户,还能由氧化铁生成,可推出H为二氧化碳,能和氧化铁反应的单质I为碳或氢气,但初中没有生成碳的反应,故I为氢气,E、F能生成氢气,应为酸,结合E能生成F,故E为硫酸、F为盐酸,B能生成二氧化碳,还能与盐酸反应,推知B为碳酸钙或碳酸钠;
(1)H是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2)E→F 反应是指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和C是指氢气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B 和F 反应是指碳酸钙或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或氯化钠、水、二氧化碳,两种化合物彼此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15.CO2 KCl 2KClO32KCl + 3O2↑ 复分解反应
【分析】D、C、E类别相同且D为草木灰的主要成分,D为碳酸钾;碳酸钾、硫酸铜均属于盐,氢氧化钙和硫酸铜用于配制波尔多液,D、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F用于配制波尔多液,F为氢氧化钙;盐酸具有挥发性,A、B、D、F、G是不同类别的物质,G的浓溶液久置空气中溶液质量会减少,G可以为盐酸;碳酸钾能生成A、氢氧化钙能与A反应,BA能相互转化,且均不同类,则A为二氧化碳,B属于单质;物质燃烧和氧气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氧气,B为氧气;C能生成氧气也能生成E、碳酸钾、盐酸能生成E,则E含有钾元素,E为氯化钾、C为氯酸钾。代入检验推理正确;
【详解】(1)物质的化学式:A:CO2;E:KCl;
(2)D和F反应为碳酸钾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
(3)C→B反应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4)F与G的反应为盐酸和氢氧化钙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16. HCl BaCl2 CO2 CuO 生成蓝色沉淀
【分析】A、C、D、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四种物质,C溶液为蓝色,可推出C为可溶性铜盐;F为黑色固体,且能转化成C,故推出F为氧化铜;D溶液与配制波尔多液(硫酸铜和氢氧化钙配制波尔多液)的一种物质反应会生成两种沉淀,且能与C物质反应,CD为不同类物质,可推出D为氢氧化钡;盐酸能与氧化铜反应,能和碳酸盐生成二氧化碳,氧化铜和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A能与F氧化铜反应,F氧化铜能转化成E,A也能转化成E,可推出A为盐酸、E为二氧化碳;A盐酸与B能相互转化,B与C可溶性铜盐也能相互转化,可推出B为氯化钡、C为氯化铜;代入检验,推理正确;
【详解】(1)物质的化学式:A为HCl,B为BaCl2,E为CO2,F为CuO。
(2)B转化成C反应为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
(3)C溶液中滴加D溶液至过量反应是氯化铜和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故现象为生成蓝色沉淀。
17. Na2CO3 酸 (合理答案即可) (合理答案即可)
【解析】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俗称纯碱,则A是碳酸钠;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C是碳酸钙;根据图示信息,A和B反应生成C和D,其中A是碳酸钠、C是碳酸钙,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物之间交换成分得到生成物,故B是氢氧化钙,D是氢氧化钠;又因为碳酸钠生成G,G和氢氧化钠可以发生反应,则G是二氧化碳,碳酸钠稀盐酸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可以发生反应;碳酸钠能够生成H,H可以生成氢氧化钙,则H是水,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水,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E可以与碳酸钠和碳酸钙发生反应,故E应该是一种酸;F可用作氮肥,且F可以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则F是一种铵盐。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1)根据分析,A俗称纯碱,则A是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O3。
(2)有题意可知,F可用作氮肥,且F可以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则F是一种铵盐,一定含有的离子是铵根离子,其化学式为:。
(3)E可以和碳酸钠和碳酸钙发生反应,由强酸制弱酸原理可知,故E是一种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所以E物质的类别是:酸。
(4)通过分析,D是氢氧化钠,G是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5)通过分析,H是水,B是氢氧化钙,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其化学方程式为:。
18. Fe CaO 分解反应
【详解】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因此A是铁;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因此C是氧化钙;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份之一,其溶液为蓝色,因此E是硫酸铜;F为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因此B是硫酸;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因此D是氢氧化钙,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F是氢氧化钠。
(1)A是铁,化学式为:Fe; C是氧化钙,化学式为:CaO。
(2)D是氢氧化钙,F是氢氧化钠,D转化为F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A—B是铁和硫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A—E是铁和硫酸铜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E可以是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C→D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图中所涉及的反应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19. 氧气 HCl H2+CuOCu+H2O Ca(OH)2+Na2CO3=CaCO3↓+2NaOH
【详解】根据“C含有两种元素且元素质量比为1:4”和“I俗称纯碱”可知,C为CuO,I为Na2CO3。H含有两种元素,既可以与CuO反应,又可以与Na2CO3反应,可知H为HCl。G为能生成HCl的单质,因此为H2。单质B既可以生成CuO,又可以被H2反应生成,可得为Cu。单质A可以与Cu反应,因此必然为O2。F含有三种元素,且可与Na2CO3反应,结合题目所给元素种类,推测F为Ca(OH)2。根据D可以被O2和CuO生成,且可与Ca(OH)2反应,可知D为CO2。单质E可以生成H2和Cu,推出必为活泼金属,按照题目所给元素种类,推出为Zn。J含有三种元素,能够生成H2和HCl,并能与Na2CO3反应。根据Na2CO3的化学性质,结合反应关系,可知J为H2SO4。
(1)A的名称:氧气,H的化学式:HCl。
(2)写出G→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CuOCu+H2O。
(3)写出F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20. CaO MgO+H2SO4=MgSO4+H2O O2+2Cu2CuO Fe3O4+4CO3Fe+4CO2
【详解】(1)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F为常见食品干燥剂,因此F是氧化钙;故答案为CaO;
(2)D、F是白色固体,氧化镁是白色固体,因此D是氧化镁,E是硫酸,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MgO+H2SO4=MgSO4+H2O;
(3)氧气和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配平即可;故答案为O2+2Cu2CuO;
(4)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Fe3O4+4CO3Fe+4CO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37 推断题-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35 实验目的-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目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33 实验操作-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操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