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7 推断题-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3171/0-17112807148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37 推断题-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3171/0-171128071484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37 推断题-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3171/0-171128071486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化肥-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
专题37 推断题-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37 推断题-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推断题
1.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只有G、H、I为单质。A是氧化物,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B在固态时可用于人工降雨;F、J的溶液呈蓝色;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A的颜色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B→E________。
②C与I_______。
③F→J________。
2.图中A~K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I属于单质;只有C、D、E、F、K由两种元素组成;D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K可用作干燥剂;G俗称纯碱。图“——”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E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B________。
②G与H________。
③I与J________。
3.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工业上A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B、C、D均由两种元素组成,D和E反应后溶液呈蓝色,D、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一步可以实现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________,A的俗名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F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B和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N、O、Na、Al、S、Cl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D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I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物质,A、B、C物质类别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为A>B>C,D、E、F中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G、H与足量的A反应产物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F________;I________。
(2)写出C→B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A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如图所示,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单质;A、E、G、H均由2种元素组成,H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和F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A和B、F和I分别属于相同类别的化合物;G是一种黑色固体,且G和F、J中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H________。
(2)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C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写出I→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6.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C、H、O、N、Na、S、Fe、Cl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I为单质,A、B、F、G、J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A、F、J为氧化物且A为红棕色固体,其余物质均由三种元素组成。D物质俗称为烧碱,物质H可作氮肥。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D________,I________。
(2)写出H→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C→I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7.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C是一种蓝色固体,G、H由同种元素组成,D、E属于单质。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写出A的一种用途________。
(3)写出F和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写出H→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8.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是金属单质,其余均是由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为紫红色,D可用于金属除锈,F是食盐的主要成分,G、H、I的水溶液均显碱性。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根据初中化学学习的知识判断,A、B、C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金属用A、B、C表示)。
(2)写出D的化学式:________。
(3)依次写出G、H的俗名:________(各写一个)。
(4)写出化学方程式:
C与E反应________
G与I反应________
9.图中的A~I是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的物质,其中A、D、I是氧化物,I是一种有毒气体;B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三;C由三种元素组成;G为紫红色。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B________,G________。
(2)写出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中各物质之间反应和转化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可供给动植物呼吸:B、E、I属于氧化物,且E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G是蓝色固体:J俗称熟石灰。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写出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1.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只有C、F、I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H中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元素质量比为4:1。A、J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C是清洁高能燃料。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B________,H________。
(2)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G→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要实现F→C的转化,F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12.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A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在生活中常用于灭火,也是中和反应的生成物之一;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I可用作干燥剂。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D________,I________。
(2)写出C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E和H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13.图中A~L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H、C、N、O、Na、S、Cl、Ca、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是淀粉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H为蓝色固体,K为黑色固体;E、F、H物质类别相同,G、I、J物质类别也相同;H和I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反应①和反应②属于不同的基本反应类型。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名称:A________。
(2)写出化学式:B________。
(3)写出化学方程式:F转化为E________,H与I反应________。
(4)写出基本反应类型:K与L反应________。
14.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Na、Cl、Ca、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其中A、C、G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A和G为常用的干燥剂,E中含有两种元素且质量比为4:1,F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酸。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E→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I和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5.铜和铁作为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地应用着。
(1)铁合金的硬度比纯铁的________(选填“大”或“小”),生铁和钢是两种常见的铁合金,它们的区别是________含量不同。
(2)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___发生了化学反应。为了防止铁生锈,可在铁制品表面刷一层防锈漆,其原因是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取一定量由铜和氧化铁组成的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所有固体全部溶解,最终生成两种盐。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其中发生的反应可分为两步,第二步反应中单质、盐1、盐2和盐3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1:2。
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6.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CO(废气中的其他气体不参与反应),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过程,将废气转化为无毒气体并进行“碳吸收”,A~J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D物质俗称烧碱,F的溶液呈浅绿色(“→”表示物质间能转化,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符合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现象是________,物质G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
17.已知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用“一”表示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B、C、D、E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B、F、G三种物质类别相同。反应①是中和反应且生成物之是厨房常用调味品,A与C不反应但A与硝酸银可发生置换反应。
请回答:
(1)写出下列各处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A与硝酸银反应:________。
(2)实验室检验F时,所用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
18.图中A~L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D、I、J由一种元素组成,C、E、H、L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余均由三种元素组成;A、B、G的组成元素相同,物质种类不同,其中A和B均为常见的氮肥;F俗称消石灰;人体胃液中含有H,可帮助消化。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L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C转化为D的反应________;
J转化为E的置换反应________。
19.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N、O、Na、Cl、Cu、Ag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除B、I、J外,其余物质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组成C和F的元素相同;E是重要的调味品,I是紫红色固体。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E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C转化为F的反应________,I与J发生的反应________。
(3)若B由四种元素组成,B的俗名为________。
20.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物质,且分别由H、C、N、O、Na、S、C1、Ca、Fe、Ag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其中A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F类别相同;E是氧化物;G是胃酸的主要成分,H的俗称苏打。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H-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D→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A与G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黑色
(2) CO2+2NaOH=Na2CO3+H2O 2Al+3H2SO4=Al2(SO4)3+3H2↑ BaCl2+ CuSO4=BaSO4↓+CuCl2
【分析】A是氧化物,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A为氧化铜;B在固态时可用于人工降雨,则B为二氧化碳;G、H、I为单质,G能和氧化铜反应,则G可以是氢气;H能和氢气反应,二氧化碳能转化成H,则H是氧气;E能转化成氢气和氧气,则E是水;F、J的溶液呈蓝色,则它们都含有铜离子;I能和氧气以及含铜离子的溶液反应,结合题中元素可知,I是铝;C能转化成F,F能转化成J,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则C是硫酸,F是硫酸铜,J是氯化铜;D能和硫酸、硫酸铜、氯化铜反应,结合题中元素可知,D是氢氧化钙,代入检验,推断合理。
【详解】(1)A为氧化铜,为黑色固体,故填:黑色;
(2)①B为二氧化碳,E是水,B→E可以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故填:CO2+2NaOH=Na2CO3+H2O;
②C是硫酸,I是铝,C与I反应,即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故填:2Al+3H2SO4=Al2(SO4)3+3H2↑;
③F是硫酸铜,J是氯化铜,F→J即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 CuSO4=BaSO4↓+CuCl2,故填:BaCl2+ CuSO4=BaSO4↓+CuCl2。
2.(1)HCl
(2)
【分析】A~K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I属于单质;只有C、D、E、F、K由两种元素组成;D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则D是氧化铁;G俗称纯碱,则G是碳酸钠;氧化铁能和硫酸、盐酸反应,硫酸能转化成盐酸,氧化铁能转化成铁,铁和盐酸能反应,则A是硫酸,E是盐酸,I是铁;盐酸能转化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转化成碳酸钠,则F是二氧化碳;碳酸钠能转化成水,水和硫酸都能转化成氢气,则B是氢气;水能转化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转化成氯化钙,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氯化钙都能反应,氯化钙能作干燥剂,则H是氢氧化钙,K是氯化钙;铁和氯化钙都能与硝酸银反应,则J是硝酸银,代入验证,推论正确。
【详解】(1)由分析可知,E为盐酸,化学式为HCl;
(2)①C→B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G与H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I与J的反应是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1) H2O 纯碱/苏打
(2)
(3)
(4)化合反应
【分析】工业上A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则A是碳酸钠。BCD均由两种元素组成,A和B可以相互转化,则B是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C,且可以和C反应,则C是水。D和E反应后溶液为蓝色(溶液中有铜离子),D、E、F不是同类别物质,D可以转化为C水,F可以和水相互转化,则F推测是氢气,D推测为氧化铜,E推测为硫酸或盐酸。A碳酸钠可以和G相互转化,且G和B二氧化碳可以反应,则G为氢氧化钠,H可以转化为氢氧化钠,且可以和酸反应,则H可以为氢氧化钙,代入验证无误。
【详解】(1)物质C是水,化学式H2O。A是碳酸钠,俗名纯碱或苏打。
(2)H→G可以是H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G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
(3)F氢气和D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4)B二氧化碳和C水反应生成碳酸,是多变一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4.(1) Al(NO3)3 NaOH
(2)AgNO3+ HCl=AgCl↓+HNO3
(3)Al2O3+3H2SO4=Al2(SO4)3+3H2O
【分析】D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则D为铝;I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物质,则I为氢氧化钠;A、B、C物质类别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为A>B>C,根据转化关系A、B、C可能是酸,硫酸能转化成硝酸、盐酸,盐酸能转化成硝酸,则A是硫酸,B是硝酸,C是盐酸;D、E、F中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D是铝,则它们都含有铝元素,铝能转化成氧化铝,氧化铝能转化成硝酸铝,氧化铝能与硫酸、盐酸、硝酸反应,硝酸能转化成硝酸铝,则E是氧化铝,F是硝酸铝;G、H与足量的A反应产物相同,氢氧化钠能转化成碳酸钠,足量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氧化钠和足量硫酸反应也生成硫酸钠,则H是碳酸钠,G可以是氧化钠,代入检验,推断合理。
【详解】(1)由分析可知,F是硝酸铝、I为氢氧化钠,其化学式分别为Al(NO3)3、NaOH,故填:Al(NO3)3;NaOH;
(2)由分析可知,C是盐酸,B是硝酸,C→B即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 HCl=AgCl↓+HNO3,故填:AgNO3+ HCl=AgCl↓+HNO3;
(3)由分析可知,A是硫酸,E是氧化铝,A和E即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3H2SO4=Al2(SO4)3+3H2O,故填:Al2O3+3H2SO4=Al2(SO4)3+3H2O。
5.(1)CaO
(2)
(3)
(4)
【分析】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E、G、H均由2种元素组成,H可用作食品干燥剂,可推出H为氧化钙;D能转化为H,可推出D为碳酸钙,D能与A反应,A可能是盐酸,D能转化为E,E能与H反应,可推出E为水,H能转化为I,I能转化为E,可推出I为氢氧化钙,B能转化为A,A和B属于相同类别的化合物,可推出B为硫酸,B能与F反应,B和F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可推出F为氢氧化铜;G是一种黑色固体,且G和F、J中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F能转化为G,可推出G为氧化铜,G能转化为J,J能与I反应,可推出J为硫酸铜,G能与C反应,B能转化为C,C是单质,可推出C为氢气,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H为氧化钙,化学式为:CaO;
(2)A与D反应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与G反应为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I→F反应为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1) NaOH H2
(2)NH4Cl +NaOH=NaCl+NH3↑+H2O
(3)Fe2O3+6HCl=2FeCl3+3H2O
(4)置换反应
【分析】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C、H、O、N、Na、S、Fe、Cl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D物质俗称为烧碱,为NaOH,A、F、J为氧化物且A为红棕色固体,则A为Fe2O3,B由两种元素组成,能和氧化铁反应,故B为HCl,C能和氧化铁反应,且C能转化为HCl,则C为H2SO4,E由三种元素组成,且E能转化为氢氧化钠,且E能和硫酸反应,和F这种氧化物相互转化,则E为Na2CO3,则F为CO2,J能和I这种单质相互转化,则J为H2O,I为氢气,H可作氮肥,且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说明H为铵盐,H能转化为G,且HCl也能转化为G,G由两种元素组成,则G为NaCl,H为NH4Cl。
(1)D为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I为氢气,化学式为:H2;
(2)H→G反应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H4Cl +NaOH=NaCl+NH3↑+H2O;
(3)
A是氧化铁,B为盐酸,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4)
C为硫酸,I为氢气,C→I反应可以是硫酸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盐,该反应反应物为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也为单质和化合物,故为置换反应。
7.(1)Cu(OH)2
(2)灭火(合理即可)
(3)
(4)
【分析】C是一种蓝色固体,则C是氢氧化铜;B能与C反应,则C是酸,C能转化成F,B与F能反应,则F是氧化铜;E属于单质且能与氧化铜反应,还可由B生成,则E是氢气;I能与F反应,还能与E氢气相互转化,则I是盐酸;G、H由同种元素组成,H与E氢气能相互转化,则G是过氧化氢,H是水,D是氧气,D与A能相互转化,B(酸)能生成A,则A是二氧化碳,代入验证,推导合理。
【详解】(1)由分析可知C是氢氧化铜,化学式为Cu(OH)2;
(2)由分析可知,A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用途有用于灭火、用作气体肥料等;
(3)由分析可知,F是氧化铜,I是盐酸,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 ;
(4)由分析可知,H是水,E是氢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1)A>B>C
(2)HCl
(3)纯碱(或苏打)、烧碱(或火碱、苛性钠)
(4) Cu+2AgNO3═Cu(NO3)2+2Ag Na2CO3+Ca(OH)2=CaCO3↓+2NaOH
【分析】根据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是金属单质,其余均是由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为紫红色,则C为铜,D可用于金属除锈,D可以盐酸或硫酸,F是食盐的主要成分,F是氯化钠,D能转化为F,因此D是盐酸,G、H、I的水溶液均显碱性,且G能与I反应,I经过反应得到H,则G为碳酸钠,I为氢氧化钙,H为氢氧化钠,F、C都能与E反应,则E为硝酸银,代入验证,推论合理。
【详解】(1)由图看出A可以得到B和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A活动性最强,B能与盐酸反应、排在氢前,C为铜,排在氢后;故答案为:A>B>C;
(2)由分析可知,D为盐酸,化学式为:HCl;
(3)G为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H为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或苛性钠;
(4)C是铜,E是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G是碳酸钠,I是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9.(1) Al Cu
(2)4Al+3O2=2Al2O3
(3)分解反应
(4)C+CO22CO
【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O、Si、Al、Fe ,B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三,那么B是铝;G为紫红色,那么G是铜;由于B是铝,A是氧化物,所以B→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l+3O2=2Al2O3,A是氧化铝,I是氧化物,且是有毒气体,故为一氧化碳,C能和氧化物反应且能和B(铝)反应,故C为酸,C由三种元素组成为硫酸,D为金属氧化物,硫酸和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E为硫酸盐,硫酸盐E能生成G铜,故E为硫酸铜,F可以为硫酸亚铁,D为氧化铜,H能和氧化铜反应,且还能生成一氧化碳,H为碳,带入转化关系,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B是铝,G为铜,故填:Al;Cu。
(2)由分析可知B为铝,A为氧化铝,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故填:4Al+3O2=2Al2O3。
(3)铝和氧气生成氧化铝,属于化合反应,C(硫酸)和D(氧化铜)生成硫酸铜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E(硫酸铜)生成G铜,属于置换反应,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4)由分析可知H为碳,I为一氧化碳,H→I,碳和二氧化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故填:C+CO22CO。
10.(1)H2
(2)C+2CuO2Cu+CO2↑
(3)2HCl+Cu(OH)2=CuCl2+2H2O
(4)H2SO4+Na2CO3=Na2SO4+H2O+CO2↑
【分析】A可供给动植物呼吸,则A为氧气;E属于氧化物,且E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则E为氧化铜;J俗称熟石灰,即J为氢氧化钙;G是蓝色固体,则G为氢氧化铜;B为氧化物,能够由A(氧气)反应生成,还能够由G(氢氧化铜)反应生成,则B为水;C由B(水)反应生成,还能够与A(氧气)反应,则C为氢气;F由C(氢气)反应生成,还能够与G(氢氧化铜)反应,也能够与E(氧化铜)反应,则F为酸,是盐酸;D能够与A(氧气)反应,还能够与E(氧化铜)反应,则D为碳;I能够与D(碳)反应,还能够与J(氢氧化钙)反应,且I是一种氧化物,则I为二氧化碳;H既能够与E(氧化铜)反应,还能够反应生成F(盐酸),还能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也能够与J(氢氧化钙)反应,则H可为稀硫酸。
【详解】(1)由分析可知,C为氢气,其化学式为H2,故填H2。
(2)由分析可知,D为碳,E为氧化铜,则D与E的反应是碳与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2CuO2Cu+CO2↑。
(3)F为盐酸,G为氢氧化铜,F与G的反应是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Cl+Cu(OH)2=CuCl2+2H2O。
(4)H为硫酸,I为二氧化碳,则H→I的反应为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H2SO4+Na2CO3=Na2SO4+H2O+CO2↑。
11. F需要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之前,钾钙钠除外
【详解】C为单质且为清洁能源,故C为氢气;A、J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则为硫酸铜与氢氧化钙,C能生成B,且B不为单质,故B为水或HCl,但HCl无法生成硫酸铜与氢氧化钙,故B为水,则A为氢氧化钙,J为硫酸铜,C能生成E,且E不为单质,则E为HCl,F是单质还可以生成氢气,且可以和硫酸铜反应,则F是在氢前的金属单质(钾钙钠除外),J可以生成单质I,则I是Cu,H两种元素质量比为4:1,H为CuO,H可以生成D,E、G也可以生成D,D能与A发生反应,则D为二氧化碳,且G为酸,G可以转化为E,则G为硫酸,因此A是氢氧化钙、B是水、C是氢气、D是二氧化碳、E是HCl、F是Fe(答案不唯一)、G是硫酸、H是CuO、I是Cu、J是硫酸铜,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1)根据推断过程,B是水、H是氧化铜,化学式分别为:、;
(2)根据推断过程,A是氢氧化钙、D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推断过程,G是硫酸、E是盐酸,故G→E反应为;
(4)根据推断过程,F能转换为氢气且能与硫酸铜发生反应,则F需要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之前,钾钙钠除外。
12.H2O CaCl2复分解反应
【分析】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因此A是铁;D在生活中常用于灭火,也是中和反应的生成物之一,因此D是水;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因此G是碳酸钙;A可以生成B和C并且B、C都是单质,铁反应生成的单质是氢气或金属单质,而B可以生成C,因此B是氢气;C是一种金属,氢气可以生成E,而E可以生成水,因此E是盐酸;盐酸可以与H反应而碳酸钙可以生成H,因此H是氧化钙;I可以用作干燥剂,并且由氧化钙生成并且可以生成碳酸钙,因此I是氯化钙;盐酸、氯化钙都能和F反应,因此F是硝酸银;C能和硝酸银反应并且是金属,因此C是铜。
【详解】(1)D是水,水的化学式是H2O;I 是氯化钙,氯化钙的化学式是CaCl2。
(2)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 + 2AgNO3 = Cu(NO3)2 + 2Ag。
(3)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盐酸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13.葡萄糖 CO2置换反应
【分析】A~L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H、C、N、O、Na、S、CI、Ca、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是淀粉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所以A是葡萄糖,H为蓝色固体,K为黑色固体,H会转化成K,所以H是氢氧化铜沉淀,K是氧化铜,E、F、H物质类别相同,葡萄糖会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C会转化成碱,所以C是水,B是二氧化碳,水会转化成碱,F也会转化成E,所以F是氢氧化钙,E是氢氧化钠,二氧化碳转化成的D会转化成氢氧化钠,所以D是碳酸钠,G、I、J物质类别也相同,氢氧化铜和I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I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I是硫酸,反应①和反应②属于不同的基本反应类型,G、J属于酸,G会与氢氧化铜反应,J是会与氧化铜反应,所以G是盐酸,J是硝酸,氧化铜也会与L反应,所以L可以是氢气。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A的名称为:葡萄糖。
(2)B是二氧化碳,故填:CO2。
(3)F转化为E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4)H与I的反应是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5)K与L的反应是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14.(1) Ca(OH)2 O2或Cu2(OH)CO3
(2)
(3)
【分析】根据A、C、G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A和G为常用的干燥剂可推出A为CaO,G为CaCl2,A能生成C,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推断C为Ca(OH)2,E中含有两种元素且质量比为4:1,可推出E为CuO(铜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是64:16=4:1),F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酸故F为HCl,根据图中关系可知A可以和B发生反应故可推出B为H2O,B可以转化为D且D可以转化为E故可推出D为O2,因为D和E都可以转化为H,故可推出H为CO2,F和G都可以与I发生反应故可推出I为Na2CO3,将上述物质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C为Ca(OH)2,D为O2故填①Ca(OH)2②O2
(2)由上述分析可知E为CuO,B为H2O,故E→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铜故化学方程式为:
(3)有上述分析可知I为Na2CO3,G为CaCl2故Na2CO3和CaCl2反应生成CaCO3和NaCl,故化学方程为为:
15.(1) 大碳/C
(2) 水、氧气隔绝氧气和水
(3)
【详解】(1)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纯金属的硬度大,合金的抗腐蚀性比组成纯金属的抗腐蚀性强,铁合金的硬度比纯铁的大,生铁和钢是两种常见的铁合金,它们的区别是碳含量不同;
(2)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防止铁生锈的原理是隔绝空气隔绝水,微粒防止铁生锈,可在铁制品表面刷一层防锈漆;
(3)一定量由铜和氧化铁组成的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所有固体全部溶解,最终生成两种盐,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铁,第一步反应化学方程式:;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其中发生的反应可分为两步,铜和硫酸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铁,第二步反应中单质、盐1、盐2和盐3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1: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16.(1)NaOH
(2)
(3) 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作燃料(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分析】A~J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D物质俗称烧碱,可推出D为氢氧化钠,F的溶液呈浅绿色,则F为亚铁盐溶液,A能与废气转化为B和C,C能与D反应,可推出C为二氧化碳,废气中含一氧化碳,则A为氧化铁,B为铁,C能与D转化为H和I,H能转化为G和J,J能供给呼吸,可推出J为氧气,则G为氢气,H为水,则I为碳酸钠,B能与E转化为F和G,可推出E为酸,如稀盐酸,则F为氯化亚铁,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D为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2)反应①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③为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现象是: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物质G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17.(1)
(2)澄清石灰水
【分析】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反应①是中和反应且生成物之是厨房常用调味品,则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则C和D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中的一种;A、B、C、D、E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A与C不反应但A与硝酸银可发生置换反应,说明A为金属单质,且金属活动性位于氢之后,应为单质铜;则C为盐酸,D为氢氧化钠;铜和B能相互转化,且B能和盐酸反应,B可以为铜的氧化物,氧化铜;B、F、G三种物质类别相同,则F、G都为氧化物,氧化铜、盐酸、氢氧化钠都能生成G,G应为水;F为氧化物,能由氧化铜、稀盐酸转化,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F可以为二氧化碳;E能与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相互转化,又能生成水,且物质类别和上述物质不同,E可以是碳酸钠,代入检验,推导正确。
【详解】(1)由分析可知:反应②可以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③可以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与硝酸银反应可以是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检验F就是检验二氧化碳,所用的试剂名称是澄清石灰水,故填:澄清石灰水。
18.(1)NH3
(2) 2H2O2H2↑+O2↑ C+2CuO2Cu+CO2↑
【分析】F俗称消石灰,即F为氢氧化钙;人体胃液中含有H,可帮助消化,则H为盐酸;A、B、G的组成元素相同,物质种类不同,则三种物质分别是酸、碱、盐中的一种,A为常见的氮肥,能够与F(消石灰)反应,则A为硝酸铵,属于盐类;B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氮肥,则B为氨水,属于碱,则G为硝酸;K能与F{氢氧化钙}反应,且由三种元素组成,所以K是碳酸钠,反应生成E,E为二氧化碳;C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可以由H(盐酸)和B(氨水)生成,则C为水;D、I、J是单质,I反应生成C(水),则C(水)反应生成的D是氧气,J是碳,I是H2;L是两种元素且能被NH4NO3和Ca(OH)2生成,则L为NH3。
【详解】(1)由分析可知,L为氨气,其化学式为NH3,故填NH3。
(2)由分析,C为水,D为氧气,则C转化为D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2H2↑+O2↑;
由分析可知,J为碳,E为二氧化碳,J转化为E的置换反应可以是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
19.(1)NaCl
(2)
(3)小苏打
【分析】A~J分别由H、C、N、O、Na、Cl、Cu、Ag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E是重要的调味品,则为氯化钠;I是紫红色固体,则为铜;组成C和F的元素相同,且F能与G反应,G能转化为I(铜),而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则C为二氧化碳、F为一氧化碳、G为氧化铜,又由于D能转化为E(氯化钠)、C(二氧化碳),且D能与G(氧化铜)反应,则D为氯化氢;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则H为氯化铜,氯化铜、铜均能与硝酸银反应,则J为硝酸银;且碳酸钠或碳酸氢钠能转化为氯化钠和水,盐酸也能转化为水,则B为碳酸钠或碳酸氢钠,A为水,又由于除B、I、J外,其余物质均由两种元素组成,推导正确。
【详解】(1)由分析可知,E为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2)C转化为F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与J发生的反应为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B由四种元素组成,由于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E为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20.(1)AgNO3
(2)
(3)
(4)置换反应
【分析】A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即为铁,G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即为盐酸,H的俗称苏打即为碳酸钠;碳酸钠可以反应得到氧化物E,则E为二氧化碳;B和F类型相同且B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B为氢氧化钠,F为氢氧化钙;D可以与铁反应且能与某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也能与某物质反应生成盐酸,所以D为硫酸;C能与铁反应,还能与盐酸反应,所以C为硝酸银,带入合理。
【详解】(1)C为硝酸银,对应的化学式是AgNO3。
(2)H-F反应也就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D→G也就是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与G反应也就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所以属于置换反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35 实验目的-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目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33 实验操作-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操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4 化学式-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