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精品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532718/0-17112683743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精品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532718/0-171126837437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精品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532718/0-171126837438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精品教学设计)),共43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一、单元备课情况二、个人备课情况备课人X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3月辅助备课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备课分类新教师后优教师优秀或老教师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二是“解决问题”,主要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教材分析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的数学知识的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联系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学目标1.学生能借助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学会和他人合作与交流,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单元重点重点:能熟练、准确的进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难点难点: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教与学建议1.准备必要学具。如:小棒、计数器等,多谋体。2.提倡方法多样化。结合具体题目和直观学具,进行算理和算法的回顾。3.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单元课时分配课题课时数练习数辅导时间1.十几减9 1112.练习二 1113.十几减8 1114.十几减7、6 1115.练习三1116.十几减5、4、3、11117.练习四1118.解决问题(1)111 9.解决问题(2)11110.练习五11111.整理和复习(1)11112.整理和复习(2)11113.练习六111单元教学策略单元教学策略:1. 创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退位减法情境,如购物付款,让学生感受退位减法的实际应用。2. 鼓励学生使用学具如计数器或小棒进行退位减法的操作,深化理解。3.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退位减法的解题方法和心得。4.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索,发现退位减法的规律,如“借一当十”。5.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和计算题,以加强学生对退位减法的掌握。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3月辅助备课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1课时 十几减9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十几减9,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式题。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算理,掌握计算的方法。3.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探究意识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重点: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难点: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小棒。教学过程导入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教师出示算式14-2=□,让学生直接说出得数。教师引导:让学生结合下面的小棒图说明自己的计算过程。 课堂预设:学生说明算理。把14分成10和4,4减2等于2,10加2就等于12。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几减9。(板书:十几减9)过程(教与学)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学习“破十法”。(1)出示课件例1。(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出示例1的情境图):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图,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教师:现在老师有一个小疑问,那就是还剩多少个气球,同学们利用你们观察到的信息能不能帮助老师解答一下。教师引导:学生们可以先将你们发现的信息和老师的疑问连起来完整的说一说,然后再列式计算。课堂预设:学生:老师有15个气球,送出9个,还剩多少个?可以用15-9来解决这个问题。(3)操作交流,理解算理。教师:14-2=□我们前边已经算过了,那么15-9=□该如何计算呢?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教师引导:比较算式14-2=□和15-9=□,它们有什么不同?5减9不够减,怎么办?用圆片或小棒代替气球,试着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观察。(4)结果汇报。教师: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课堂预设: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学生边演示边汇报如下。学生1从15个圆片中一个一个地拿走1、2、3……9,共拿走9个,还剩6个。学生2先从15里面拿走5个圆片,再拿走4个,还剩下6个。学生3把15个圆片分成两部分——10个和5个,从10里面减去9,把剩下的1和5合起来就是6。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借助实物操作理解“破十法”的算理。看——教师用课件或实物图演示用“破十法”计算的过程。实物图:小棒图: 摆——让学生将上述操作过程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想——让学生闭眼回忆15-9的操作过程。说——结合操作过程,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15-9的。先算……再算……课堂小结:教师:计算十几减9时,可以用“破十法”。2.学习“想加算减法”。(1)出示课件例2。(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在计算15-9=□时,除了我们刚才学习的破十法,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大家思考一下。教师引导:观察下边这幅图,大家能想到什么吗?(课件出示下图)(3)教师讲授,理解算理课堂预设:学生根据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给出答案。学生:左边有9个珠子,右边有6个珠子,可以列算式9+6=15。教师:因为9+6=15,所以15-9=6。课堂小结:教师:用想到的加法去计算减法,这样的方法叫做“想加算减法”。三、当堂训练1.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1题。(1)学生动手拼摆,并向同桌交流过程。2.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2题。(2)学生独立解题,同桌互相汇报。3.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3题。(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还有哪些问题?作业设计布置作业教材第11页练习三的第1、2题。 板书设计十几减915-9=6破十法:10-9=1 1+( 5 )=( 6 )想加算减法:9+( 6 )=15 15-9=( 6 )教后反思本节教学时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动手摆小棒和圆片,从而理解算理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总结学习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十几减8”等奠定基础。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3月辅助备课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2课时 练习二教学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并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重点重点: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十几减9。教学难点难点: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复习教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引导学生自己回忆,教师指名回答,如有遗漏,其他同学补充。课堂预设:与学生共同总结,计算十几减9可以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教师: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练习十几减9。(板书:练习二)过程(教与学)二、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11“练习二”第4题。(1)教师指名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2)课件出示正确的解答过程,集体订正,评价。(3)帮助计算出错的同学找出错因,及时纠正。2.课件出示教科书P12“练习二”第5题。(1)组织学生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教师:求两个小组一共猜中了多少个?应该怎么列式呢?学生:求两个小组一共猜中了多少个?就是把第一小组猜中的和第二小组猜中的加起来(2)学生独立计算。(3)教师指名回答结果,鼓励学生总结此类题目的易错点。3.课件出示教科书P12“练习二”第7题。(1)让同学们小组交流,找出题目的数量关系。学生:要求还剩几根,根据“收了的-分走的=还剩的”列式。(2)根据数量关系进行列式解答,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计算结果,组内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3)教师指名回答结果,帮助计算出错的同学找出错因,及时纠正。4.课件出示教科书P12“练习二”第8题。(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2)组织学生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教师:这个题求还要编几个,我们要用到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学生:叔叔,一共要编14个,已经编了9个,求还要编几个,可以根据还要编的=一共要编的-已经编好的。列式计算。(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4)教师指名回答结果,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5.课件出示教科书P12“练习二”思考题。(1)教师给出提示。教师:因为要在相邻的两面小黄旗之间各插一面小红旗,说明第一面和最后一面小旗都是小黄旗。(2)学生组内合作交流。(3)教师指名回答结果,帮助计算出错的同学找出错因,及时纠正。学生:我用的是画一画的方法,用○代替小红旗,然后在每面小黄旗之间各画一个○,最后数一数一共画了多少个。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巩固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布置作业教科书第12页练习二第6题。板书设计练习二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破十法、想加算减法教后反思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通过本练习课,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整理问题,交流讨论,激发学生整理知识的心理,有利于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3月辅助备课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3课时 十几减8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情境,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2.进一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并用语言描述思维过程。教学重点重点:掌握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十几减8。教学难点难点:借助动手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十几减8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题卡片、圆片。教学过程导入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1.直接写得数。12-9= 16-9= 14-9= 17-9=15-9= 16-5= 11-9= 13-9=2.指一名学生说一说12-9的计算过程。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十几减8。(板书:十几减8)过程(教与学)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出示课件例2。2.引导学生明确和要求。教师(出示例2的情境图):请同学来说一下,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了那些数学信息?能不能根据了解到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3.观察情境,提炼信息。教师:同学们观察一下图上两个人的对话,你能不能发现什么有效的信息。学生组内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4.结果汇报。教师:哪位同学愿意说一下自己的发现?课堂预设:学生可能总结的不是很全面,鼓励其他学生补充。学生:我了解到了一共有12个风车,小女孩要买8个风车。教师:那么还剩几个呢?该怎么列式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应列减法算式,12-8=□。5.教师引导,理解算理。教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棒,我们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那么该怎么计算12-8呢?请同学们尝试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教师巡视,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同学们,你们能将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说一说吗?(先在组内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完善补充)课堂预设: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学生边演示边汇报如下。学生1:可以把12分成10和2,先算10-8=2,再算2+2=4,最后得出12-8=4。学生2:可以先想8+( 4 )=12,所以12-8=( 4 )。学生3:十几减8的结果比几多2,所以12-8的结果比2多2,12-8=4。教师归纳总结,重点指导学生借助实物操作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的算理。(如下图)破十法想加算减法课堂小结:教师:计算十几减8时,也可以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三、当堂训练1.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1)学生理解题意,同桌之间互相交流。(2)学生独立计算,教师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集体订正。(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做题方法。3.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3题。(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集体订正。(2)学生总结做题规律。四、课堂总结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会了十几减8,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思考,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请大家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布置作业教材第11页练习三的第1、2题。 板书设计十几减812-8=4① 先算10-8=2,再算2+2=4② 8+4=12 12-8=4③ 12-8=2+2=4教后反思本节课是在十几减9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可以循着前面的学习轨迹继续学习,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关注。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3月辅助备课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4课时 十几减7、6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究十几减7、6的计算过程,理解十几减7、6的算理,渗透类比的思想。2.掌握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能熟练正确地口算,提高计算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重点:掌握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十几减7、6。教学难点难点:借助动手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十几减7、6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题卡片、圆片教学过程导入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直接写得数。14-8= 17-9= 12-9= 16-8=11-8= 13-8= 15-8= 17-8=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十几减7、6。(板书:十几减7、6)过程(教与学)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出示课件例3。2.引导学生明确和要求。教师(出示例3的情境图):这两位小朋友好像遇到了一点问题,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情境图,帮助一下这两位小朋友。3.仔细观察,自主作答。教师:请同学们先自己观察一下情境图,把观察到的信息记录一下,然后组内交流,互相补充。4.结果汇报。教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很激烈,相信已经得出答案了,哪位同学愿意帮这两位小朋友叙述一下他们的疑问。课堂预设:学生1:一共有13条金鱼,黑色的有7条,红色的有几条?学生2:一共有13条金鱼,红色的有6条,黑色的有几条?可能有的学生会提出加法问题,如:有6条红色的金鱼,7条黑色的金鱼,一共有几条金鱼?只要学生叙述的合理都要予以肯定,并鼓励学生提出不一样的问题5.根据问题,列式解答。教师:根据上述两个问题,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尝试一下列式计算。教师指名学生汇报结果,全班集体订正。课堂预设:学生1:可以用算式13-7解决“一共有13条金鱼,黑色的有7条,红色的有几条?”学生2:可以用算式13-6解决“一共有13条金鱼,红色的有6条,黑色的有几条?”教师:同学们,这两位同学已经很好的把算式列出来了,做的很棒(教师给予肯定)。那么这位同学可以说一下该如何求解呢?教师引导:前边我们已经学会了十几减9、8的计算方法,是否同样适用于十几减7、6呢。课堂预设:学生1:计算13-7=□,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7=3,再算3+3=6。学生2:计算13-6=□,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6=4,再算4+3=7。学生3:可以根据7+6=13算出13-7和13-6。课堂小结:教师:计算十几减7、6时,可以用“破十法”,也可以用“想加算减法”等多种方法,而且有些加法算式可以计算两个减法算式。三、当堂训练1.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第1题。(1)同桌之间相互交流题意。(2)学生独立计算,教师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第2题。(1)学生独立计算,组内交流算法。(2)教师集体订正。3.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第3题。(1)教师引导学生解题。(2)学生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四、课堂总结教师: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你们认为那种计算方法可以又快有准确地计算出十几减几的题目呢?作业设计布置作业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3~5题。板书设计十几减7、6 13-7=6 13-6=7 10-7=3 10-6=4 3+3=6 4+3=7教后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教师结合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问题并解答,教师借助学生所列算式,交流计算方法,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3月辅助备课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5课时 练习三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计算等多种能力。教学重点重点: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十几减8、7、6。教学难点难点: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复习教师: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引导学生自己回忆,教师指名回答,如有遗漏,其他同学补充。与学生共同总结:我们学习了十几减8、7、6,我们可以用破十法求解,先把十几分成十和几,再进行计算;或者用相加算减法,一个加法算式可以解决两个减法算式。教师: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练习十几减8、7、6。(板书:练习三)过程(教与学)二、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16“练习三”第6题。(1)教师指名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2)课件出示正确的解答过程,集体订正,评价。(3)帮助计算出错的同学找出错因,及时纠正。2.课件出示教科书P16“练习三”第7题。(1)组织学生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教师:根据“共有的-出租的=还剩的”列式计算。(2)学生独立计算。(3)教师指名回答结果,鼓励学生总结此类题目的做题步骤。3.课件出示教科书P16“练习三”第8题。(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2)组织学生分析题意,把题干补充完整,并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教师:如何知道王阿姨已经包好了几个?学生:从图中可以数出,王阿姨已经包好了6个。教师:同学们真棒,接着看这个题求还要包几个,我们要用到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学生:还要包的=一共要包的-已经包好的。教师:很好,从题目中找到对应的信息,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算式解题。(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4)教师指名回答结果,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布置作业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9、10题。板书设计练习三共有的-出租的=还剩的还要包的=一共要包的-已经包好的教后反思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要针对学生不扎实的方法进行练习,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并锻炼学生说出计算题的算题步骤和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3月辅助备课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6课时 十几减5、4、3、2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能正确进行十几减5、4、3、2的口算。2.让学生体会十几减5、4、3、2的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重点: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难点:能用破十法、平十法等方法计算十几减5、4、3、2。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题卡片、圆片。教学过程导入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直接写得数。13-7= 17-8= 12-7= 14-7=12-6= 13-6= 15-6= 11-7=教师:思考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快速计算出来的。(指名回答)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十几减5、4、3、2。(板书:十几减5、4、3、2)过程(教与学)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出示课件例4。2.引导学生明确内容和要求。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8、7、6的计算方法了,如果出现了我们还学过的算式,大家能不能自己独立的完成呢?3.学生跟学,教师指导。教师出示例4(课件),让学生独立思考,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4.结果汇报。教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课堂预设:学生讨论,集体交流,得出解题方案。(以12-5为例)学生1:我是用一个一个的减,从12里面去掉5还剩7,12-5=7。学生2:我是用想加算减法,想:因为5+7=12,所以12-5=7。学生3: 我用破十法,把12分成10和2,先算10-5=5,再算2+5=7,所以12-5=7,即12-5=7。学生4:我用平十法,因为7能分成2和5,所以先算12-2=10,再算10-5=5,所以12-7=5。课堂小结:教师:十几减5、4、3、2 的计算方法和十几减9、8、7、6 的计算方法相同,可以用一个个地减、破十法、平十法及想加算减法等方法来计算。三、当堂训练1.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1)组内交流做题方法。(2)学生独立计算,教师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17页思考题。(1)教师带领学生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计算,教师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完了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那么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一种计算方法最适合你们呢?作业设计布置作业教材第15页练习四的第1~3题。 板书设计十几减5、4、3、2 12-5=7 11-4=7 12-4=8 11-3=8 12-3=9 11-2=9教后反思本节课采取了有学生自己进行对比各种计算方法,达到优化计算方法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在学生进行交流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帮助学生优化计算方法,以达到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的目的。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3月辅助备课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7课时 练习四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巩固十几减几的计算。2.初步学会看图理解题意,能根据题中的条件提出问题并回答。教学重点重点:能熟练的运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计算十几减几。教学难点难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口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复习教师:同学们,通过前边的学习,你认为哪一种计算方法最适合你?(只要思路清晰,允许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练习十几减几(板书:练习四)过程(教与学)二、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18“练习四”第1题。(1)同学们组内相互交流,了解题目所求问题。(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其余同学补充。教师:哪位学生来解释一下题目要求的问题。学生1:左边的图中,一共有11个羽毛球,左边有5个,求右边的羽毛球桶里有多少个?学生2:右边的图里,一共有13个菠萝,左边有4个,求右边的盘子里有多少个菠萝?学生3:求解?在大括号上边的题目,列减法计算。(3)课件出示正确的解答过程,集体订正,评价。(4)帮助计算出错的同学找出错因,及时纠正。2.课件出示教科书P18“练习四”第2题。(1)教师带领同学完成第一个答题框。教师:老师带领大家看一下左边这道题,这个题我们可以分成四个算式,分别是用中间的数减去四个角上的数,11-2、11-3、11-4、11-5,最终把得数填在相对应的方框里即可。(2)学生独立完成剩余两个答题框。(3)课件出示正确的解答过程,集体订正,评价。3.课件出示教科书P18“练习四”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2)组织学生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教师:观察一下减号前边的数和减号后边的数,根据你做出的得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我发现减号前边的数不变,减号后边的数逐渐加1,得数就逐渐减1。4.课件出示教科书P18“练习四”第4题。(1)指名学生读题。(2)组织学生分析题意,把题干补充完整,并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教师:我们可以观察图片数一数跃起的海豚数量。教师:想要求水下有几只,就是用一共的海豚数量减去跃起的海豚数量。(3)学生列式计算解答,集体订正。5.课件出示教科书P18“练习四”第5题。(1)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指名回答结果,帮助计算出错的同学找出错因,及时纠正。6.课件出示教科书P19“练习四”第6题.(1)学生独立计算后,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2)同桌互相检查,最后全班订正。7课件出示教科书P19“练习四”第9题。(1)组织学生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教师:第(1)小题根据“全部的-树上的=树下的”列式计算,第(2)小题可以根据“一共的-吃了的=还剩的”列式计算。(2)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3)教师指名回答结果,鼓励学生总结此类题目的做题步骤。(4)教师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布置作业教科书第19页练习三第7、8、10题。板书设计练习四全部的-树上的=树下的一共的-吃了的=还剩的教后反思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结合以前所学内容,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复习巩固,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并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3月辅助备课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8课时 解决问题(1)教学目标1.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2.经历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熟悉画图的策略。3.感受画图再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日程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重点: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难点:根据问题选择相关的信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问题纸条。教学过程导入一、情境引入。教师(出示例5情境图):同学们,这位小姐姐正在做团扇,她好像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去帮她解决吧。(板书:解决问题(1))过程(教与学)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明确条件和问题,理解题意。教师:请你仔细观察(例5情境图),说说从图中看了什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这位小姐姐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帮助她解决呢?2.利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选择有效信息。想一想——让学生想想一想:题目中呈现的信息中,那两个信息有联系?要求“还要做多少把?”需要那两个条件。摆一摆——教师将条件和问题制作成活动的纸条。让学生把有联系的的条件和问题摆放在一起,不用的条件放在一旁。读一读——让学生将有联系的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读一读。3.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教师:你能把用文字表示的条件和问题,用画图的方式表示来吗?课堂预设: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呈现学生不同的画图策略,图示如下。学生1:用小棒代替。 学生2:用原片代替。 教师:观察同学们画的图,表示的是哪两个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呢?教师:根据图,想想用什么方法解决。4.列式计算,解决问题。教师:你能不能用列算式的方法计算“还要做多少把”。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16-9=7(把)”。教师:谁来说一说算式中的16、9、7分别表示什么?5.回顾反思,强化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教师:“还要做7把”这个解答的结果正确吗?你有什么方法说明我们解答的结果呢?课堂预设:学生1:还要做的7把加上已经做的9把等于16把,解答正确。学生2:7+9=16(把)课堂小结:教师: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第一步要通过看图,看文字弄清楚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第二步要弄清楚哪两个信息和问题有关系,学会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问题,然后通过画图、操作等多种方式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答方法;第三步则要回顾检验解答的方法和结果是不是正确。三、当堂训练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1)要求“母鸡有几只”哪两个条件有关系?谁是多余条件?2.完成教材第22页练习五第2题。(1)观察体重的图,哪两个信息是有用信息?四、课堂总结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了身边的问题,谁能说一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什么好方法?作业设计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六第5题。板书设计解决问题(1)有用条件:要做16把团扇,已经做了9把。多余条件:我们4个人一起做。所求问题:还要做多少吧? 16-9=7(把)教后反思本节教学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信息,找出多余条件,并用摆一摆、画一画的方法理解题意,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并在最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为学生以后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奠定基础。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3月辅助备课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9课时 解决问题(2)教学目标1.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3.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程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重点: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难点:运用转化的思想,学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或少几”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圆片学具。教学过程导入一、游戏引入新课。教师(出示摆4个圆片的课件):同学们,请跟着老师的指令一起摆圆片,看谁摆得又对又快。(1)请和我摆的同样多。(2)请摆的比我少3个。(3)请摆的比我多1个。学生动手摆一摆,教师指名说一说,分别摆了几个圆片?课堂预设:学生:我摆的熟练分别是4个、1个、5个。教师:同学们做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一起学关于比多少的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2))过程(教与学)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明确条件和问题,理解题意。教师:请你仔细观察(例6情境图),说说从图中看了什么?教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出来吗?(指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教师对能完整叙述的学生要给予鼓励。2.摆一摆,画一画解决问题。教师:同学们,我们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看看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几个?学生动手操作,集体交流,老师指名学生演示。3.结果汇报。教师:我看同学们都基本摆完了,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摆法。课堂预设:呈现学生不同的画图策略,图示如下。学生1:我用小棒表示小雪和小华套中的数量。 学生2:我用圆片表示小雪和小华套中的数量 教师:观察同学们摆的图形,可以发现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5个。教师:根据图,想想用什么方法解决。4.列式计算,解决问题。教师:你能不能用列算式的方法计算“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几个”。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12-7=5(个)”。5.回顾反思,强化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教师:“12-7=5(个)”计算正确吗?我们可以怎样进行检验呢?课堂预设:学生1:我们可以用想加算减法进行检验,5+7=12,所以12-7=5。学生2:可以通过画的图数一数,12比7多5,所以12-7=5.6.运用探究教师:观察这幅情境图,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学生:小雪比小华少套中了几个?教师:这个学生回答的非常棒,小雪比小华少套中了几个就是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几个,都可以用算式12-7=5解决。课堂小结:教师:“比多”“比少”的问题,都是用大数减小数,同一幅图可以提出两个问题,用一个算式就可以解答。三、当堂训练1.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教师:想一想,为什么有两个问题,却只有一个算式的位置?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5题。四、课堂总结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了身边的问题,你有哪些收获呢?作业设计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页练习五第3、7题。板书设计解决问题(2)小华套中了12个,小雪套中了7个。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几个?12-7=5(个)小雪比小华少套中了几个?12-7=5(个)教后反思本节课在学习了例5的基础上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完整的叙述题意,这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3月辅助备课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10课时 练习五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重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复习教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求解“含有多余条件”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的步骤吗?(同学自主回答,老师归纳总结)学生归纳后总结: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分析出那些是有用条件,那些是多余条件,然后将有用条件和所求问题组合起来,根据关系式列式计算求解。教师: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见”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用图形代替,先画一画,再比较;或者直接根据大数减小数,列式计算求解。教师: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练习我们所学的解决问题。(板书:练习五)过程(教与学)二、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22“练习五”第1题。(1)同学们组内相互交流,了解题目所求问题。(2)教师指名学生简述要求“小冰还要写几个字”和“小方已经写了几个字”所需要的条件。学生1:要解决小冰还要写几个字,需要条件每人写14个字和小冰已经写了7个字。学生2:要解决小方已经写了几个字,需要条件每人写14个字和小芳还要写6个字(3)学生独立解答,老师集体更正。(4)帮助计算出错的同学找出错因,及时纠正。2.课件出示教科书P22“练习五”第4题。(1)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点名学生汇报解题步骤。(2)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评价。3.课件出示教科书P23“练习五”第6题.(1)学生独立计算后,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2)同桌互相检查,最后全班订正。4.课件出示教科书P22“练习五”第8题第(1)小题。(1)组织学生找出题目中的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学生:有用信息是:小北有17个松果,小西有8个松果,皮皮有5个松果是多余条件。(2)指名学生重组题目。学生::小北有17个松果,小西有8个松果,小北比小西多几个松果。(3)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4)教师指名回答结果,鼓励学生总结此类题目的做题步骤。学生: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题目,可以用先画图在列式计算的方法,也可以直接列式计算。5.课件出示教科书P22“练习五”第8题第(2)小题。(1)同学组内讨论,选取代表发言。学生1:我提出的问题是小北比皮皮多几个松果?学生2:我提出的问题是小西比小北少几个松果?学生3:我提出的问题是皮皮和小西一共有多少个松果?(2)教师记录学生所提问题。(3)学生独立计算老师所列问题。(4)教师指名回答结果,集体订正。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还有哪些疑问呢?、学生谈收获和疑问,教师板书。作业设计布置作业教科书第25页练习六第1、3题。板书设计练习五小冰还要写几个字?小方已经写了几个字?教后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解决问题的练习,鼓励学生描述所求问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让学生总结做题步骤,积累做题经验,同时兼顾对口算的练习。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3月辅助备课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1)教学目标1.回顾本单元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2.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排列表。3.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教学重点重点:加深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教学难点难点: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排列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第2单元的知识点我们都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加深大家对算法的理解。1.复习“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教师出示课件如下,并引导学生一起回顾知识点。(1)15-6=□ 12-8=□ 14-7=□ 11-2=□教师:同学们,谁能说说你们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以15-6为例。(教师指名回答)课堂预设:学生1:我用的破十法,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6=4,再算5+4=9,得出15-6=9。学生2:我用的想加算减法计算这道题目,想5+9=15,所以15-6=9。学生3:我用平十法进行计算,把6分成5和1,先算15-1=10,再算10-1=9,得出15-6=9。教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棒,解决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我们可以用破十法、平十法或想加算减法进行计算,那么你们认为哪一种计算方法又快速又准确?同学给出自己的观点,合理即可,教师对表达准确清楚的学生给与肯定。2.整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排列表。教师出示课件(课本P24退位减法表),并引导学生一起填表。同学按12-( )、13-( )、14-( )、15-( )、16-( )、17-( )的顺序补充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教师再指名回答,并按顺序进行整理。(1)结果汇报教师:谁能按顺序说一说你所整理的算式,每人说一行。(教师指名回答)课堂预设:学生1:12-( )的算式有:12-9、12-8、12-7、12-6、12-5、12-4、12-3。学生2:13-( )的算式有:13-9、13-8、13-7、13-6、13-5、13-4。学生3:14-( )的算式有:14-9、14-8、14-7、14-6、14-5。学生4:15-( )的算式有:15-9、15-8、15-7、15-6。学生5:16-( )的算式有:16-9、16-8、16-7。学生6:17-( )的算式有:17-9、17-8。教师:同学回答的非常准确,那么你观察上述表格每一横行和每一竖行,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小组之间讨论,选取一个代表进行发言。课堂预设:学生1:我发现每一行的被减数是不变的,减数逐渐缩小。学生2:我发现每一列的减数是不变的,被减数逐渐增大。课堂小结:教师:总结的真棒,当被减数不变,减数逐渐缩小时,差逐渐变大;当减数不变,被减数逐渐增大时,差也逐渐增大。过程(教与学)二、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25“练习六”第2题。(1)同桌互相之间说一说。(2)教师巡视指导。2.课件出示教科书P26“练习六”第7题。(1)学生独立计算。(2)教师集体订正。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整理和复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退位减法表,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布置作业教科书第24页整理与复习退位减法表补充完整,并发现其他的规律。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1)1.破十法、想加算减法、平十法。2.退位减法表(学生黑板板书)3.当被减数不变,减数逐渐缩小时,差逐渐变大;当减数不变,被减数逐渐增大时,差也逐渐增大。教后反思这节课我先通过回顾知识点,让学生进行系统梳理,尽量做到以学生归纳、整理知识为主,然后通过做题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归纳的知识。复习课的特点就是梳理、练习、补漏、提升,在整节课中,我针对学生易错的地方加强训练,让学生比较、提升,对错误的地方抓住典型,进行讲解,让学生纠正错误。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3月辅助备课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12课时 整理和复习(2)教学目标1.回顾本单元知识,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2.体验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的喜悦。教学重点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难点:小组合作归纳整理,练习巩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复习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回顾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解题方法,一起构建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今天这节课我们对整个单元的解决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加深大家对概念的理解,巩固解题的步骤和方法。(板书:整理和复习(2))1.复习含有多余条件的问题。(1)出示课件。(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出示课件(教材P24整理和复习②的表格)教师:同学们,谁可以朗读一下题目?(教师指名回答)教师:同学们,你们从题目中发现了哪些信息,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哪些是多余的信息。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老师指名回答,其余同学补充。课堂预设:教师:同学们讨论的非常激烈,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学生1:我发现了小丽得了12朵花,问题是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学生2:我发现了小林得了9朵花,小东得了10朵花。学生3:解决这个题目需要用到小丽得了12朵花和小林得了9朵花这两个条件,小东得了10朵花是多余条件。教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准确,那么哪位同学可以把有用信息和所求问题连起来读一下?(教师指名回答)课堂预设:学生:小林得了9朵花,小丽得了12朵花,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花?课堂小结:教师:当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找出有用条件和多余条件,然后把有用条件和所求问题合起来,再列式计算求解。2.复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1)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找出了解题所需要的条件,那么解决这个问题改如何计算呢?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你们的解题思路?(教师指名回答)课堂预设:学生1:我可以画图,画出小林和小丽所得的花的数量,然后在进行列式计算。学生2:我可以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就是用大数减去小数列式。(2)列式计算。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式求解。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指导。(3)结果汇报,检验订正。教师:同学们,老师已经把算式写在黑板上了(板书:12-9=3(朵)),同学们和老师写的一致吗?教师:同学们,该如何检验我们列的算式对不对呢?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课堂预设:学生2:小林得了9朵,小丽得了12朵,画出他们的花数,比较可得12比9多了3朵,所以列式为12-9=3(朵)。学生1:3+9=12,所以12-9=3,这个计算结果正确。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我们可以画图求解,也可以直接列式计算求解,得出结果后别忘了进行检验。过程(教与学)二、当堂训练 课件出示教科书P24“整理和复习”第2题,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1)教师指名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2)教师集体订正、评价,并强调最后要检验。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回顾复习两种解决问题的解题步骤,大家有很么收获呢?作业设计布置作业教科书P25“练习6”第8题。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2)有用条件:小林得了9朵花,小丽得了12朵花。多余条件:小东得了10朵花。所求问题: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花?12-9=3(朵)教后反思这节课主要针对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提取,让学生参与到解题过程中来,强化学生的解题步骤和表达能力,并逐步分析题目,解决问题。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3月辅助备课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13课时 练习六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重点: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复习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算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同学自主回答,老师归纳总结)教师: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可以用破十法、平十法或想加算减法进行计算,在做题时,我们要根据题目特点,灵活的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教师: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巩固练习本单元所有的知识点。(板书:练习六)过程(教与学)二、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24“练习六”第4题。(1)同桌之间互相说说题意,在独立列式。学生1:左边的图中,一共有11个小熊玩偶,右边有5个,求左边的箱子里有多少个小熊玩偶?学生2:右边的图里,一共有13支彩色粉笔,左边有4支,求右边的盒子里有多少支彩色粉笔?(2)教师指名学生解答,教师再集体订正。(3)引导学生总结做题步骤。强调?在大括号的上面,用减法计算,最后别忘了检验。2.课件出示教科书P26“练习六”第6题(1)。(1)教师指名学生朗读题目。(2)学生独立解题。(3)点名学生上台汇报,总结做题方法。学生: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可以根据大数减小数列式计算求解。(4)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教师帮助出错同学总结错因。3.课件出示教科书P26“练习六”第6题(2)。(1)学生独立解题,教师集体订正。(2)教师总结:求白菜比菜花少几棵和求菜花比白菜多几棵,都可以用一个算式求解。4.课件出示教科书P26“练习六”第9题。(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解题步骤,先按要求画图,在求解。(2)教师点名学生上台画图,其余同学台下画图,教师订正。(3)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4)教师指名回答结果,鼓励学生总结此类题目的做题步骤。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还有哪些疑问呢?、作业设计布置作业教科书第26页练习六第7题。板书设计练习六求白菜比菜花少几棵和求菜花比白菜多几棵,都可以用一个算式求解。教后反思在进行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做题步骤,估计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解题,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图片,总结做题所需要的信息,再进行解决问题。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