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单元 第7课时 解决问题(2)课件+教案+导学案 课件 15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练习课(第1-4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 课件 13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练习课(第6-7课 )课件+教案+导学案 课件 15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练习课(整理与复习)课件+教案+导学案 课件 14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1)课件+教案 课件 14 次下载
第二单元 练习课(第5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
展开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8~19“练习四”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进一步提升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能力。
2.运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回顾算法
课件呈现口算题。
任选其中1至2道题,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回顾算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二、基本练习,提升能力
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18“练习四”第1、2、3、5题。
解答完毕后,集中展示交流。
【学情预设】第1题:学生交流时,先说一说图意,再交流算式。
第2题:一组一组地交流,先说得数,再展示算式。
第3题: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观察从中能发现什么。
第5题:学生交流后,任选2道题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认识退位减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三、以题为例,加深理解
1.完成教科书P18“练习四”第4题。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要求还有几只,怎样列式?
【学情预设】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很容易列出“12-5=7(只)”,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变式,已捉住的由5只变换到9只,再来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解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减法意义的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完成教科书P19“练习四”第8题。
(1)师:读一读,说一说“得数相同”是什么意思。
【学情预设】每一组的三道算式的得数相同。
师:要填出被遮住的数,“突破口”在哪里?
【学情预设】先找到每一组算式中已经知道的算式,算出得数。
(2)学生自主尝试,填出所缺的数。
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填的?
【学情预设】预设1:先算出每组中已知算式的得数,再利用凑数的方法填出所缺的数。(师:思路清晰,方法很好!)
预设2:先算出每组中已知算式的得数,再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填出所缺的数。(师:会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填数,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训练,让学生加深对加减法之间关系的认识,能灵活运用互逆关系填出所缺的数。
3.完成教科书P19“练习四”第9题。
师: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预设1:一共摘了13个桃子。吃了9个,还剩几个?
预设2:一共有13只猴子。树上有4只,树下有几只?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借助一个情境图提出两个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会观察角度不同,收集的信息也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就不同,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4.完成教科书P19“练习四”第10题。
师: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谁最先完成。
师:请在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情预设】预设1:不按照顺序,随机找。
预设2:先想12-( )=5,将12和7连线,再想13-( )=5,将13和8连线,以此类推。
师:怎样快速找全,不出现遗漏?
【学情预设】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思考。
【设计意图】根据给出的差确定被减数和减数,活动方式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算式,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既巩固了灵活运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计算,又能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
四、自主练习,巩固提升
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19“练习四”第6、7题。
计算完毕后,集中展示交流。
【学情预设】第6题:先算出每道算式的得数,再连一连。
第7题:交流时说一说每道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以各种形式的计算,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计算退位减法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学生对计算掌握得还比较好,错误率不高,但是有少数学生做题太慢,对于这部分学生,课后还需要增加适当的练习,提升他们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计算速度。第8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第一组完成问题不大,但是第二组和第三组中逆向的题型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做对,这种类型的训练要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