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如果没有了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
为什么搬起质量小的物体比搬起质量大的物体更容易呢?
实验原理: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钩码的重力,而钩码本身的质量是已知的,这样就可以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实验器材:已知质量的一组钩码,弹簧测力计,铅笔,坐标纸,刻度尺
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重力,并记录在表格中(注意:钩码重力不能超过测力计量程)。
实验步骤:2.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并连接这些点。
实验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更加精确的实验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如果用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则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 即 G = mg公式中G的单位是牛顿(N),m的单位为千克(kg),因此g的单位是牛每千克(N/kg)。g=9.8 N/kg(在粗略计算时,g可以取10N/kg)因此g的含义是:地球上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 N
例:质量为0.25kg的木块,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一个人所受的重力为450N,那么他的质量是多少千克?g取10N/kg
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
作用效果上就好像作用在某一点上的一个力。
1.定义:重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的等效作用点。2.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比如:
3.质量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 ①悬挂法 ②支撑法
悬挂法(适用于薄板状物体)
例: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重力全部集中在重心上,其他部分不受到重力B.悬挂法找重心适用于任何物体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质量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也可能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例:画出下列小球、长方形物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五、提高稳定程度的诀窍
台灯和电风扇的底座都很大并且也比较重,即占用空间,又不方便移动,想一想,我们可不可以换用很小的底座或者是不用底座?
底座很大,是为了增大支撑面;底座比较重,是为了降低重心。
一、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符号G。
二、重力的大小 G = mg 其中g=9.8 N/kg 含义:地球上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 N
三、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四、重心:重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的等效作用点。
五、提高稳定程度的诀窍:增大支撑面;降低重心
沪科版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沪科版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课文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衣服上的水总是往下滴,情景引入,看看你猜对了吗,落回地面,知识拓展,重力的大小,实验设计,操作方案,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课文配套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Gmg,弹簧测力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习题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