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7.认识一袋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认识一袋空气》是教科版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最后一课。通过前6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常见的固体和液体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研究,学生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本节课要求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方法,对一袋空气进行初步的观察和描述,发展学生对气体的认知。
聚焦板块:猜一猜,你摸到的是什么样的物体?通过游戏,让学生对摸到物体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引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空气”。
探究板块:感受空气。通过提供生活中常见且有结构性的材料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交流中体验我们周围是存在空气的。空气虽然无法直接进行观察,但可借助其他物体感知到空气的存在。
研讨板块:空气的特征。用保鲜袋收集一袋空气,学生用已有的方法对空气的特征进行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客观描述,运用观察到的现象作为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拓展板块:引导学生课后继续研究空气。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空气”这个名词并不陌生,空气与生命息息相关,也是气体的典型代表。通过前6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慢慢开始关注我们周围的物体,能用一些方法和适当的词汇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描述。一年级的学生对空气的原有体验和认识相对较少,这将成为“空气”相关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
2.空气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会流动、抓不住、摸不着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
1.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到的空气,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感知空气的存在。
2.用已学的科学方法观察、描述空气的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
1.对研究空气产生兴趣。
2.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空气的特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空气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们周围存在空气,观察记录描述空气的特征。
难点:把观察到的现象转化为证据,支持自己观点。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大黑色塑料袋、餐巾纸、保鲜袋、注射器、圆形卡片、塑料盒、水、食用油、木块。
小组:餐巾纸、保鲜袋、注射器、圆形卡片、塑料盒、水、木块、两只保鲜袋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摸一摸,猜一猜(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大黑色塑料袋、餐巾纸、保鲜袋、注射器、圆形卡片]
1. 今天老师带来几样物体,我们一起来看看,全班读一读。
(课件文字出示:保鲜袋、注射器、圆形卡片、餐巾纸)
2. 出示大黑色塑料袋(把这四种物体装进塑料袋里),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
提问:你摸到的是什么物体? (预设:四种不同的物体先后展示)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根据形状、大小、软硬等判定)
3. 这个袋子里还有物体吗?(四种物体都摸出来以后,可以请多位同学来摸一摸:空气)
4.有同学说,袋子里没有物体了;有同学说:袋子里还有空气。
提问:你们更赞成哪一种观点呢?
5.揭示课题:认识一袋空气。
二、探索:感受空气(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餐巾纸、保鲜袋、注射器、圆形纸片]
1.课件出示:那我们周围到底有没有空气呢?
提问:能否用这些材料来证明呢?
(投影展示四种物体,先让学生静静思考15秒左右)
小组讨论,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内同学说一说,如果你们小组内已经有两种及以上不同的方法了,可派代表来领取材料进行实验。
2.小组活动,时间大约6分钟。
(实验结束,把材料放在塑料盘子里,准备交流)
3.学生反馈交流:我们周围有空气吗?依据是什么?
预设1:保鲜袋鼓起来,说明空气被装起来了;
预设2:餐巾纸飘起来,说明空气在流动;
预设3:圆形纸片扇一扇有风,说明有空气在流动;
预设4:保鲜袋鼓起来,一放手,有风,这便是空气;
预设5:……
4.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和交流,感受到了我们周围存在空气。
全班交流教师要表扬肯定学生的方法,通过自己和小组的努力,感受到了我们周围存在空气,而且还找到了很多的证据。
全体起立,给自己和同伴鼓鼓掌。(半节课过去了,一年级的小朋友要起立动一动,转移一下学生注意力。)
三、研讨:空气的特征(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塑料盒、水、木块、食用油、两只保鲜袋]
1.提问:用保鲜袋收集一袋空气,观察空气有什么特征。你准备怎么观察?
2.交流:教师板书观察方法。(预设板书:看、闻、摸、掂……)
3.观察空气的特征。
(1)明确要求。用我们学过的上述方法对空气进行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空气特征与水、木块特征进行对比,并把空气的特征说给同伴听;空气的特征记录在活动手册第里。
(2)材料领取。要求:各组派代表把前一个活动的材料放在盘子里,上来换取两个保鲜袋、水和木块。
(3)学生分小组观察空气。教师观察巡视,记录学生表现。
4.学生反馈交流。
(1)提问:用了什么方法,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空气有什么特征?
在交流时,教师可以利用已观察过的“水、食用油、木块”等材料的特征,与空气特征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加深对空气特征的理解;特别是无颜色与透明这两个特征的区分。教师适时板书,如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抓不住、摸不着 气体等。
(2)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学生小结,全班朗读:空气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抓不住、摸不着的气体。)
【板书设计】
7.认识一袋空气
空气的特征 气体
看:无颜色、透明
闻:无气味
摸:会流动、摸不着
掂:很轻
……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a href="/kx/tb_c13347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4.给物体分类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a href="/kx/tb_c13346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4.给物体分类教案</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2.谁轻谁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a href="/kx/tb_c13346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谁轻谁重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