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岳池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纯净物一定由分子构成
B. 化合物一定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C. 混合物肯定有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D.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物质的构成微粒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原子、离子,故A错误;
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因此化合物一定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
C.同素异形体形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只有一种元素组成,如O2和O3形成的混合物,故C错误;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H2SO4属于酸,故D错误;
故选B。
2.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组合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盐酸为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A错误;
B.蒸馏水属于纯净物,蔗糖溶液属于混合物,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SO2属于非电解质,B正确;
C.铁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碳酸钙属于电解质,C错误;
D.Na2CO3属于电解质,D错误;
故选B。
3.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由此推断、、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由两个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故选A。
4. 将一块金属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盛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有( )
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③反应后溶液变红④钠熔成闪亮的小球⑤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⑥有“嘶嘶”的响声发出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②④⑤⑥D. ③④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钠投入水中,钠的密度小于水,所以钠不会沉入水底,故①错误;
②钠是活泼的金属,钠立即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并有气体产生,故②正确;
③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使石蕊变蓝,即反应后溶液变蓝,故③错误;
④钠熔点低,反应放热,钠熔成闪亮的小球,故④正确;
⑤在氢气的推动下,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故⑤正确;
⑥氢气在钠块与水之间的缝隙中逸出,有“嘶嘶”的响声发出,故⑥正确,综上②④⑤⑥正确;
答案选C。
5. 实验室制的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中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
B. 每生成1m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l
C. 1ml与4mlHCl(浓)加热充分反应可生成1ml
D. 所得到的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l气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Cl被氧化,HCl为还原剂,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故A正确;
B.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可知,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每生成1m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l,故B正确;
C.1ml MnO2完全反应需4mlHCl,但随反应进行HCl浓度降低,而稀盐酸不能继续与反应,因此只有4mlHCl时生成的氯气小于1ml,故C错误;
D.由于盐酸易挥发,且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生成的Cl2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l杂质,故D正确;
故选:C。
6.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含有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 熔融态条件下,120g固体含有离子总数为
C. 标准状况下,11.2L含有的原子数为
D. 常温常压下,44g含有的原子数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个氦原子的氦气为1m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故A错误;
B.固体由钠离子、硫酸氢根离子组成,120g为1ml,离子总数为2,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不能根据体积确定其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原子数,故C错误;
D.44g为1ml,含原子数为,故D正确;
故选:D。
7.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澄清溶液中:K+、Na+、SO、MnOB. FeCl2溶液中:H+、Na+、Cl-、ClO-
C. 强碱性溶液中Na+、K+、HCO、Cl-D. 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K+、NH、SO、Cl-
【答案】A
【解析】
【详解】A.澄清溶液指离子间不生成沉淀,溶液不浑浊,根据水溶液中钾盐、钠盐全溶解可知该组离子能大量共存,A正确;
B.有强氧化性,在含有FeCl2的溶液中,能氧化Fe2+,不能大量共存,且与反应生成弱酸HClO,也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强碱性溶液中,与反应生成和水,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与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A。
8. 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B. 氧化铝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C. 铝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D.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铝
【答案】C
【解析】
【详解】A.常温下,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3O2=Al2O3,A错误;
B.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B错误;
C.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铝和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C正确;
D.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是偏铝酸钠,D错误;
故选C。
9. 下列关于钠、氯、铁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水来灭火
B. 侯德榜制碱法利用了NaHCO3在溶液中溶解度较小的性质
C.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D.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铁与水在高温下反应,粉末变红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属钠着火时产生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使火势更旺,故A错误;
B.“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第一步:NH3与H2O和CO2反应生成NH4HCO3,第二步:NH4HCO3与NaCl反应生成NH4Cl和NaHCO3沉淀,NaHCO3之所以沉淀是因为它的溶解度很小,在溶液中饱和析出,故B正确。
C.H2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而不是黄色火焰,生成的HCl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出现白雾,方程式为,故C错误;
D.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Fe3O4是黑色固体,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0. 由德、法、美及波兰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合成了非常罕见的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以用KSCN溶液鉴别和
B. 与的电子数相同
C. 与互为同位素
D. 的中子数小于质子数
【答案】A
【解析】
【详解】A.和都能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使溶液变为红色,则用硫氰化钾溶液不能鉴别和,故A错误;
B.与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故B正确;
C.与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
D.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45-26=19,原子中中子数小于质子数,故D正确;
故选:A。
1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将Fe3O4固体投入稀盐酸中:Fe3O4+8H+=Fe2++2Fe3++4H2O
B. 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
C.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铜箔:Fe3++Cu=Fe2++Cu2+
D. 将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Fe3O4可看成Fe2O3·FeO,故将Fe3O4固体投入稀盐酸中,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离子方程式正确,故A正确;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弱碱不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故B错误;
C.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C错误;
D.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锂(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
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C. 明矾能净水和杀菌
D. Fe能与反应,但液氯可以用钢瓶存储和运输
【答案】D
【解析】
【详解】A.锂金属性比钠弱,在氧气中燃烧,产物是,A错误;
B.稀有气体为单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不存在化学键,故B错误;
C.明矾溶于水电离出铝离子,铝离子水解形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起到净水作用,但不能杀菌,故C错误;
D.Fe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能与氯气反应,但在常温条件下与液氯不直接反应,因此可以用钢瓶存储和运输液氯,故D正确;
故选:D。
13. 下列有关微粒半径大小关系比较中,正确的是
A. 微粒X+与Y-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离子半径:X+>Y-
B. 原子X与Y的原子序数X>Y,则原子半径一定是X
D. 同一主族非金属原子半径X>Y,则非金属性:X>Y
【答案】C
【解析】
【详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阳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X+
14.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为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金属元素,Y的单质在常温下为固体,该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不是其最高价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W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 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Z的都强
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W为氧元素;X为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金属元素,则X为钠元素;Y的单质在常温下为固体,该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不是其最高价氧化物,则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从而得出W、X、Y、Z分别为O、Na、S、Cl元素。
【详解】A.W为氧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A不正确;
B.W、Y、Z分别为O、S、Cl,非金属性O>Cl>S,则S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O、Cl的都弱,B不正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分别为O2-、Na+、S2-、Cl-,O2-与Na+、S2-与Cl-的电子层结构分别相同,但O2-、Na+与S2-、Cl-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不正确;
D.Y、Z分别为S、Cl元素,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则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8分)
15. 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②在周期表中位置是_______。
(2)①~⑧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元素③的非金属性比⑥_______(填“强”或“弱”),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_______,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加以说明_______。
【答案】(1)第二周第IVA族
(2) ①. He ②. F ③. HClO4
(3) ①. 强 ②. 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元素非金属性减弱 ③. 2H2S+O2=2S↓+2H2O
【解析】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元素①~⑧分别为H、C、O、F、Na、S、Cl、He;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稀有气体元素,非金属性最强元素在周期表的左上角同周期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增强,从下到上,酸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元素非金属性减弱置换反应可以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据此分析解题。
【小问1详解】
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元素①~⑧分别为H、C、O、F、Na、S、Cl、He;②是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第ⅣA族,故答案为第二周第ⅣA族;
【小问2详解】
①~⑧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稀有气体元素He,非金属性最强元素在周期表的左上角,是F元素,同周期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增强,从下到上,酸性增强,所以酸性最强的是HClO4,故答案为He、F、HClO4;
【小问3详解】
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所以元素③的非金属性比⑥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元素非金属性减弱,氧气和硫化氢能发生置换反应可以证明,反应方程式为2H2S+O2=2S↓+2H2O;故答案为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元素非金属性减弱,可以从单质的氧化性进行比较,即氧气可氧化硫化氢生成硫单质和水,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2S↓+2H2O。
【点睛】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侧重同主族元素化合物性质相似性与递变性考查,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16.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回答问题: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A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该元素形成的有漂白性的含氧酸的电子式是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某同学经分析认为,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以此说明C中______,从而得出D中氧化的氧化剂必为,因此B装置是必不可少的。
(4)过程Ⅳ为: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试管D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
(6)新制氯水和都有漂白性,但两者混合之后漂白性反而减弱了,请用离子方程式对其原因进行解释:______。
【答案】16. ①. ②.
17. 淀粉KI试纸变蓝
18. NaBr未反应完全,不含Cl2
19. ①. 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②.
20. 吸收挥发出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21.
【解析】
【分析】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装置A:高锰酸钾溶液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化钾、氯气和水,装置A中生成氯气,烧瓶上端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色,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装置B:装置B中盛有溴化钠,氯气进入装置B中,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溶液呈橙红色,验证氯的氧化性强于溴,氯气有毒,能被氢氧化钠吸收,浸有氢氧化钠的棉花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实验时应避免氯气的干扰,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说明有大量的溴生成,此时应关闭活塞a,否则氯气过量,影响实验结论,以此解答该题。
【小问1详解】
高锰酸钾溶液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化钾、氯气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元素形成的有漂白性的含氧酸为HClO,其电子式为:;
【小问2详解】
淀粉变蓝色,说明有单质碘生成,说明氯气氧化性强于单质碘
【小问3详解】
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说明有大量的溴生成,可知过程Ⅱ中B、C中的NaBr未反应完全,则C中一定不含Cl2;
【小问4详解】
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含溴单质的溶液滴入KI溶液中,关闭活塞b,取下试管D振荡,静置,溴单质可与KI反应:,生成的碘单质溶于CCl4,可观察到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小问5详解】
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可吸收挥发出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小问6详解】
新制氯水和混合后发生反应:,反应后得到盐酸和硫酸,不再具有漂白性。
17. 某同学按下列步骤配制500mL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1)填写表格中空格:①______、②______、④______、⑥______、。
(2)上述实验中使用容量瓶前应______。
(3)取出该溶液10mL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
(4)上述配制溶液的过程缺少步骤⑤,⑤是______。
(5)若进行⑥步操作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则需______
(6)在实验中,以下操作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______(填字母)。
A. 在转移溶液时有液体溅到容量瓶外
B.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 转移前没有将使用的容量瓶烘干
D. 定容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答案】(1) ①. 14.2 ②. 托盘天平 ③. 转移中用玻璃棒引流 ④. 改用胶头滴管加水到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
(2)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3)0.04ml/L
(4)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5)重新配制 (6)ABD
【解析】
【小问1详解】
步骤①配制500mL 0.2 ml·L-1Na2SO4溶液,需要硫酸钠的质量为0.5L×0.2 ml·L-1×142g/ml=14.2g;
步骤②称量14.2g硫酸钠使用的主要仪器为:托盘天平;
步骤④将烧杯中溶液移至500mL容量瓶中,为防止溶液溅出,转移中用玻璃棒引流;
步骤⑥当加水至刻度线1~2厘米处时应改用胶头滴管加水到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
【小问2详解】
容量瓶有瓶塞,所以配制前需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避免影响配制。
【小问3详解】
0.2ml·L-1Na2SO4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0.4ml/L,取出该Na2SO4溶液10mL加水稀释到100mL,钠离子浓度变为原先的十分之一,即稀释后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04ml/L。
【小问4详解】
步骤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小问5详解】
若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则此次配制失败,应该倒入废液缸中,然后重新配制。
【小问6详解】
在转移溶液时有液体溅到容量瓶外,硫酸钠损失,移入容量瓶内硫酸钠的实际质量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A正确;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B正确;
溶液配制需加水定容,移液前没有将使用的容量瓶烘干,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C错误;
定容后,倒置容量瓶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少量溶液残留在瓶塞与瓶口之间,再加水定容,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D正确。
18. 为探索工业含铝、铁、铜合金废料的再利用,某同学实设计的回收利用方案如图:
(1)气体X的化学式是_____。
(2)检验滤液D是否含有Fe3+的最佳试剂为_____(填序号)。
A. KMnO4B. NaOHC. 氯水D. KSCN
(3)若要从滤液D得到绿矾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_____、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
(4)写出“滤液A”与“过量气体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5)浓硝酸可以溶解铜,也可以溶解上述合金。若固体未完全溶解,则滤液D中Fe元素将以_____(填“Fe3+”或“Fe2+”)离子形式存在。
【答案】(1)CO2 (2)D
(3)蒸发 (4)AlO+CO2+2H2O=Al(OH)3↓+HCO
(5)Fe2+
【解析】
【分析】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NaAlO2,Cu和Fe与NaOH溶液不反应,所以滤液A中含有NaAlO2,滤渣B是Cu和Fe,B和稀硫酸混合,Fe和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Cu和稀硫酸不反应,所以滤渣E是Cu,D中含有FeSO4,Cu和稀硫酸、试剂Y生成硫酸铜,Y是强氧化剂,且不能引进新的杂质,Y为H2O2,NaAlO2和CO2反应生成Al(OH)3,所以C是Al(OH)3,Al(OH)3和稀盐酸反应生成AlCl3,溶液F中含有AlCl3。
【小问1详解】
通过以上知,气体X的化学式是CO2,NaAlO2和过量CO2反应生成Al(OH)3和NaHCO3,故答案为:CO2;
【小问2详解】
滤液D中一定含有Fe2+,检验是否含有Fe3+的最佳试剂:
A.KMnO4与Fe2+反应,而与Fe3+不反应,不能检验是否含有Fe3+,A不符合题意;
B.NaOH溶液与Fe2+和Fe3+都反应,对验证有干扰,B不符合题意;
C.氯水与Fe2+反应,而与Fe3+不反应,不能检验是否含有Fe3+,C不符合题意;
D.Fe3+和KSCN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Fe2+和KSCN溶液不反应,能检验是否含有Fe3+,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小问3详解】
若要从滤液D得到绿矾晶体,需先增大溶液的浓度,以便降温时有更多量的晶体析出,所以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是: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故答案为:蒸发;
【小问4详解】
滤液A为NaAlO2,气体X为CO2,滤液A与过量CO2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CO2+2H2O=Al(OH)3↓+HCO,故答案为:AlO+CO2+2H2O=Al(OH)3↓+HCO;
【小问5详解】
浓硝酸可以溶解铜,也可以溶解上述合金,若固体未完全溶解,则一定有Cu剩余,因为Cu能将Fe3+还原为Fe2+,则滤液D中Fe元素将以Fe2+离子形式存在,故答案为:Fe2+。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盐酸
空气
硫酸
干冰
B
蒸馏水
蔗糖溶液
氧化铝
二氧化硫
C
胆矾
氢氧化铁胶体
铁
碳酸钙
D
水银
澄清石灰水
氯化铜
碳酸钠
实验步骤
有关问题
①计算所需的质量
需要称量的质量为______克
②称量固体
称量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_____
③将加入200mL烧杯中,并加入适量水
为了加快溶解速率,用玻璃棒搅拌
④将烧杯中溶液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
为了防止溶液溅出,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⑥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在进行此操作时当加水至刻度线以下1~2厘米处应如何操作:______
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2页。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安市岳池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广安市岳池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广安市岳池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