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设计
展开一、教学主题设计:
学情分析:
本校初一学生在天津市各类中学里属于程度较好、水平较高的一类学生。他们经过半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读图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世界地理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聚落就相对简单。但由于本节内容范围广、问题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地图、材料等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通过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
(2)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针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安排了“我们的家乡”、“爱我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教学,使学生懂得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聚落;
(2)针对“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安排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以及“保护家乡”的内容,让学生在理解地理知识的同时,树立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意识,并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乡土地理教育,懂得并爱护聚落环境,热爱家乡;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重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展示、天津地形简图、世界最早城市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图
学法指导:通过读图提取信息、合作讨论等,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创新等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步 骤
教 师 教 学 过 程
备注说明
第一部分
我们的家乡
课前铺垫
(有音乐背景的幻灯片播放天津城市景观图片)
由学生们的家乡开始本课学习,增强学生的兴趣
新课导入
刚刚在课前,我们看了一组图片,大家知道那是什么地方的景观图片吗?
(学生集体回答)
教师过渡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天津,是我们每天居住的地方。其实天津不仅仅是我们居住的地方,还是我们学习、工作、娱乐……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
像天津市这样,人们集中居住与生活的地方,我们把它称为聚落。
引出主题
教师设问
(出示图片——河南农村)
我们再来看一个地方——这是薛老师的家乡,位于河南省的某乡村,是薛老师出生和长大的地方。
提问:同学们想想,像乡村这样的地方是不是聚落呢?
(学生集体回答)
用老师的家乡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继续增强学习情趣,并引出聚落概念
教师提问
城市和乡村都是聚落,它们在景观上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城市和乡村聚落
学生回答
1、……;2、……;3、……
教师总结
(城市和乡村聚落的特点)
(学生完成学案第一部分)
虽然都是聚落,但城市和乡村在房屋、道路的密度,商店、学校、医院的数量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教师延伸
实际上,除了景观上有所不同之外,居住在城市和乡村的人们所从事的工作也有区别。
例如:在城市人们以从事非农业(工业、服务业)为主,乡村的人们主要从事农业活动(种植、放牧、打渔、伐木等)。
(图片展示:农村、牧村、渔村、林场)
教师过渡
(提问)
提问:城市和乡村都是聚落,那同学们想想对于人类来说是先出现城市还是先出现乡村?
(学生集体回答)
联系城市发展现实,懂得城市化的知识
教师小结
(华苑的转变)
一般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形成的。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原来城市边缘的乡村现在也都在转变为城市。
(出示天津华苑居住区由乡村变为城市的图片)
第二部分
爱我家乡
转折
不止华苑一个地方是由乡村变为的城市,实际上,整个天津市都是由一个小渔村(直沽寨)转变而来的。
出示天津的几张历史地图及现在天津市地图
教师设问
合作学习
那你认为:天津为什么能从一个小渔村变为现在的国际化大都市呢?促使天津变化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根据学案提示,各组讨论并归纳天津形成城市的有利条件。时间限制为3分钟
教师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合作学习
学生分组并板书回答
1、……;2、……;3、……
教师提示补充
天津形成城市的因素:
地形——平坦
气候——适宜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
历史因素(朱棣赐名)
政治因素(无大的战乱)
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知识延伸
和天津一样,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都有以上相同的自然条件
最早城市的分布图
情景设置
我们还回到天津。在天津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咱们的祖先通过辛勤劳动,不断建设着我们的家园。你猜测一下,最早的天津居民的生活范围主要在哪一带呢?呈什么形状?
(学生回答:沿海河分布,呈条带状)
天津逐渐声名远扬,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蓬勃发展,人口越来越多,海河沿岸已经人满为患,这里的土地已经不够人们使用了;与此同时,很多人们已经不再需要以打渔为生了,人们要在远离海河的地方建设家园了,你再猜测,这时人们的生活范围会在哪里?呈什么形状呢?
(学生回答:远离海河,呈团块状)
了解天津的发展历史和城市形状的变化
知识延伸
教师归纳
实际上,聚落的形状不是一直不变的。对于同一个地区(如天津),聚落的形态会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而对于不同的地区来说,聚落的形状受到地形的影响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出示不同形态的聚落图片)
在一些山谷,聚落受地形影响往往呈条带状;而在平原由于地形平坦,土地广阔,人们集中生活,聚落容易形成团块状;但有些平原,聚落为了靠近水源也可能呈条带状分布。
了解聚落的形态
第三部分
建设家乡
过渡
这些不同形状的聚落,说明了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由于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特别是气候差异很大,从而使得形成的聚落也是千差万别的。
咱来看看天津传统的聚落在当地气候的影响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自然环境影响建筑的结构和材料
认识天津及世界各地不同的聚落形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教师讲述
(出示世界气候图,标出天津所在地,在图上指出天津的气候类型并描述气候特征)
从世界气候图上我们知道天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展示天津传统民居图片)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天津的传统民居一般都使用青砖灰瓦、石材和木材为建筑材料,房檐相应突出,不仅冬暖夏凉还具有采光好防风沙抗地震的特点。
合作建房
那同学们想象一下,在世界其他地区并不都是这种建筑。在热带雨林和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建筑肯定与我们天津有所不同。同学们自己想象,这两个地区的建筑应该分别是什么样子的,也可以按照学案的提示从建筑材料、房屋结构、墙壁厚度、窗户大小等方面描述,可以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也可以把你想象的样子画出来。
时间限制3分钟
成果展示
教师小结
(学生展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知识延伸
(教师出示温带草原、黄土高原、寒带地区的相关资料,由教师或学生(视教学时间而定)简单介绍其建筑样式。)
第四部分
保护家乡
教师过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聚落的形状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聚落的建筑外貌和结构也同样可以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甚至我们可以通过聚落的建筑外貌或结构推测该地的气候类型,进而推测该地在世界的位置。
这些形态各异的聚落里,有的非常简单,有的却很复杂。任何一个聚落,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人们总是通过聚落的各种形式来表达着人类与自然的相处方式,甚至表达着一种文明理念。
有些聚落因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而被人熟知,如天津五大道、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威尼斯水城等。有的甚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教师用语言、图片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聚落的美
教师提问
我们再来认一认下面这组图片,表现的具体是什么地方呢?
(学生答不上来)
通过对比,懂得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师总结
我们只能确定他们是钢筋水泥铸成的大城市,至于具体是哪座城市,单从外表上看恐怕就难以确定了
教师讲解
在聚落的发展过程中,这样的现象可以说比比皆是:聚落的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聚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但是聚落的某些变化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遗憾:在城市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昔日特色鲜明的民居正在逐步消失,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越来越少。
教师提问
当城市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具有文化意义的传统聚落时,我们该如何处理呢?是拆掉还是保护起来呢?
引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
学生回答
……
学生表现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教师小结
教师出示天津各种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铭牌
我们天津市政府的做法就非常好,对各种历史风貌建筑和传统民居加以适当的保护。
因为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北京如果变成纽约,100年就可以,但想要把纽约变成北京,1000年也做不到。
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懂得保护聚落遗产的重要。
教师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聚落的概念、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景观差异、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
总结概括本课学习内容
教师结语
天津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曾说过:如果历史的记忆和传承都没有了,也许中国很现代化,却不中国化了。传统民居作为历史记忆与传承的一种体现更需要我们用心去保护,希望同学们能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聚落与环境,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教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