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语文下册4古代诗歌三首——十五夜望月教案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语文下册4古代诗歌三首——十五夜望月教案第1页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语文下册4古代诗歌三首——十五夜望月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2018)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2018)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诗歌,熟读成诵。
    (二)理解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了解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感受诗中的文化内涵。
    (三)体会诗的意境及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诗歌,熟读成诵。
    (二)理解诗歌大意,了解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感受诗中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及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课时安排
    0.5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看这些图片,你知道它们讲述的什么内容吗?(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他们都生活在——月亮上)
    在中国古诗词的意象中,月亮总是与思乡相连,八月十五的月亮更会引起人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就是讲述的十五的月亮,倾诉自己的思乡之情。
    (二)诗人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人。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两人创作诗歌的风格相似,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
    (三)初读,明节奏
    这也是一首七言绝句,请根据《寒食》的学习,自由朗诵本诗,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1.自由诵读。
    2.挑生读,纠正,指导。
    3.教师范读。
    明确: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4.学生再自由读、齐读。
    (四)再读,解诗意。
    请结合课下注释和老师给出的指导,理解诗意,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大意。
    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冷露:秋天的露水。
    湿:打湿。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明确: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枝上安歇着乌鸦。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
    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
    (五)品读,悟诗情
    1.读一读诗的前两句,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并思考,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明确:
    (1)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写出了月光如水、澄澈清冷之感。
    (2)“树栖鸦”,正确的语序应该是“鸦栖树”。“栖”既写了鸨鹄栖树的状态,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3)“冷”字不仅写出月夜的冷清,还表现了作者心里的孤寂、清冷。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本诗所描绘的优美画面。
    明确:
    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散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雪,树枝上影影绰绰,安歇着几只乌鸦。夜渐渐深了,清冷的露水湿润了庭中的桂花,散发着清香。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意境图画,试分析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
    展现了一幅月光澄澈,万籁俱寂、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怅然的心情。
    4.读一读诗的后两句,思考:诗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作者将感情寄托于月亮,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
    (六)精读,析妙点
    “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有的版本中为“不知秋思在谁家”,请问,“落”与“在”哪个好?
    明确:
    “落”字,它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化无形为有形,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用得不同凡响,新颖别致。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
    (七)悟读,探主题
    品味诗句,探究诗歌主题。
    链接:《十五夜望月》,在全唐诗中名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是诗人的朋友。从诗的原题来看,应是诗人思念故乡、思念友人之作。
    明确:
    《十五夜望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冷清的中秋月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寥的气氛,表达了作者中秋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情感。
    (八)板书设计
    十五夜望月
    地白
    栖鸦
    冷露
    明月
    王建
    秋思
    借景抒情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2018)马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2018)马诗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三单元12 古代诗歌三首竹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三单元12 古代诗歌三首竹石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六年级下册(2018)第三单元12 古代诗歌三首石灰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2018)第三单元12 古代诗歌三首石灰吟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