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思考与实践优秀单元测试练习题
展开(满分:100分 用时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挟(xié)秦弓 左骖殪(cān) 枭雄(xiā) 错毂(gǔ)
B.躐余行(liè) 援玉枹(pá) 短(duǎn)兵 氾(fán)南
C.霾两轮(mái) 旌蔽日(jīng) 国殇(shāng) 驽(nú)钝
D.絷四马(zhí) 佛(bì)狸祠 列观(guàn) 燕(yān)王
2.下列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鬼雄 犀甲 魂魄 夜缒而出
B.寡人 斧质 钢强 凄凄惨惨
C.憔悴 酒酣 鼓瑟 负荆请罪
D.城邑 斋戒 汤镬 舞榭歌台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出不入兮往不反(同“返”,返回)
B.赢得(剩得,落得)仓皇北顾
C.大王必欲急(逼迫)臣
D.焉用亡郑以陪(陪伴)邻
4.下列各项中,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 。
②臣窃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③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神鸦社鼓。
④雁过也,正 ,却是旧时相识。
A.原野 认为 一群 难过
B.田野 以为 一群 伤心
C.田野 认为 一片 难过
D.原野 以为 一片 伤心
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霾两轮兮絷四马
C.失其所与,不知
D.固请,召有司案图
6.下列选项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C.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的是( )
A.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王问:"何以知之?"
C.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下列选项中,作者、作品和体裁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屈原—《国殇》—挽诗
B.孔子—《烛之武退秦师》—编年体史书
C.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
D.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9.下列选项中,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国殇》歌颂了楚国阵亡将士的英雄气概和炽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B.《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年轻气壮,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和能言善辩的才干。
C.《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主要写了3个有名的故事,即"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
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10.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演讲,又叫讲演、演说,是在公开场合就某个问题对听众说明事理、发表见解的语言交际活动。
B.演讲的核心是"讲",以有声语言为主要表达形式,态势语言为辅助表达形式。
C演讲话题、主题、内容和语言风格的确定,不用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
D.演讲要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要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二、名句名篇默写(每小题1分,共5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严杀尽兮弃原野。(《国殇》)
(2)旌蔽日兮敌若云, 。(《国殇》)
(3)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当年,金戈铁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这次第, !(《声声慢》)
三、阅读题(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12—14题。
芣苢①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莒,薄言捋④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莒,薄言襭⑦之。
[注]①芣苢(fú yǐ):车前草(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duō):摘取、拾取。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⑦襭(xié):把衣襟掖(yē)在腰带间装物。
12.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什么?(2分)
13.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6分)
14.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6分)
(二)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选段,完成15—18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之:到……去
B.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语:说
C.故幸来告良 幸:幸亏、幸而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感谢
16.下列括号内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具告(之)以事
B.不可不语(之)
C.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D.固不如(当项王)也
17.下列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项伯之所以素善留侯张良,是因为还是在秦时他与张良郊游中他杀了人,而张良救过他的命。为报私恩,他夜访张良,劝他逃走。
B.张良之所以不跟项伯一同逃走,目的是他要替韩王送沛公西入武关,即使逃走,也要打个招呼,不辞而别是不道义的。
C.刘邦深感自己的兵力不足以抵抗项羽,便听从了张良之言,拉拢项伯,以谎言为自己入关的行为辩护。
D.项伯轻信了刘邦一番装出来的恳切言辞,连夜赶回项王军中向项王报告了刘邦不敢忘恩的消息,并替刘邦美言“有大功”,还为项王出点子:好好招待刘邦。
1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6分)
(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6分)
四、写作(共40分)
19.2021级护理班的王霞因为要去医院实习,需要180元路费,但是因为到了月底,王霞生活费不够了,所以就向同学李文借钱,并承诺在4月10号之前还清。请你代他写一张借条。
20.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按要求写一篇作文。(30分)
高尔基曾说:“我无论写谁,即使他是时代最伟大的人物,我一定在他身上找到不一般的,哪怕乍看起来是奇怪的特征,当读者窥见这些特征时,我会迫使他们内心发出微笑。”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英雄、劳模,还是普通百姓,其身上都有闪光点和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
请以“一个的 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语文一 了解多媒介优秀单元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语文<a href="/yw/tb_c403722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一 了解多媒介优秀单元测试达标测试</a>,文件包含第八单元测试A卷-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单元AB卷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docx、第八单元测试A卷-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单元AB卷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思考与实践精品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21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思考与实践精品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a>,文件包含第七单元测试A卷-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单元AB卷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docx、第七单元测试A卷-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单元AB卷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思考与实践精品单元测试习题: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a href="/yw/tb_c403720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思考与实践精品单元测试习题</a>,文件包含第六单元测试A卷-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单元AB卷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docx、第六单元测试A卷-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单元AB卷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