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课后复习题
展开第4课时 血液循环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血液循环
1.(2023北京北师大附中期中)动脉血是指( )
A.动脉内的血液
B.静脉内的血液
C.颜色暗红,含氧气较少的血
D.颜色鲜红,含氧气丰富的血
2.【新独家原创】陈薇院士团队等研发的雾化吸入式新冠疫苗的原理是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吸气进入肺部,从而进入循环系统,激发免疫。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雾化吸入式新冠疫苗经肺部进入肺部毛细血管后,首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
B.雾化吸入式新冠疫苗由主动脉、各级动脉输送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
C.雾化吸入式新冠疫苗经肺循环、体循环到达发挥作用的组织细胞处
D.雾化吸入式新冠疫苗发挥作用前,一定通过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
3.【识图分析题·模式图】(2023福建漳平期中)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心脏是一个主要由 组织组成的器官。
(2)四个腔中,壁最厚、收缩能力最强的是[ ] ,与其相连的血管[⑦]是 。
(3)图中的血液由④射出,流经⑦、M、N、⑧至①的循环途径称为 。
(4)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扁桃体炎时,药物需2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扁桃体。那么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 ]。
(5)在③和④之间有 ,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知识点2 淋巴循环(选学)
4.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新冠疫苗被注射到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下列相关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肌肉注射新冠疫苗后,新冠疫苗将先出现在组织液中
B.新冠疫苗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中,之后又会出现在组织液中
C.新冠疫苗随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后,会随淋巴循环到达淋巴结、脾脏等淋巴器官内
D.组织液与淋巴在物质成分上有较大差异
5.我国科学家采用“血清疗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传染病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这些抗体进入该传染病患者体内后,会促使存在于淋巴结等部位的吞噬细胞消灭新冠病毒。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血型不同的人捐献的血清混合后,会发生凝集反应
B.血浆渗透到组织液中的抗体,再渗透到毛细淋巴管中,通过淋巴循环经过淋巴结等淋巴器官
C.淋巴中没有抗体
D.毛细淋巴管中的抗体还能渗透回组织液中
6.【新独家原创】下列关于淋巴系统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
B.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辅助部分
C.淋巴在淋巴管中单向流动,最终进入血液循环
D.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形成淋巴
能力提升全练
7.【识图分析题·概念图】(2023四川成都中考,12,★☆☆)血液循环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运来营养物质和氧,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丁代表心脏的四个腔,①~④代表血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7205003) ( )
A.心脏的四个腔中,心肌最发达的是丁
B.在心脏内血液由甲流到丙、由乙流到丁
C.血管②中是静脉血,血管③中是动脉血
D.小肠吸收的水分运输到心脏时,首先进入甲
8.(2023北京北师大附中期中,11,★☆☆)如图为人体四肢某处的血管及血流情况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由主动脉不断分支形成
B.流经b后静脉血变动脉血
C.b管壁仅由一层细胞构成
D.c内的血液将流回右心房
9.(2022新疆中考,13,★☆☆)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管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动脉
B.静脉注射的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C.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多
D.若AB型血的人大量失血,输入AB型血最为安全
10.(2023北京朝阳期末,25,★☆☆)长跑锻炼时心率和呼吸频率增加,更多氧气进入肌肉细胞。关于这一过程叙述错误的是(B7205003) ( )
A.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率增加使血液循环加快
B.氧气进入肺泡处毛细血管,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
C.血液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氧气经过肺静脉→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到达肌肉细胞
11.(2023北京通州期末,5,★☆☆)适量运动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部分相关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于②的存在,心脏内血液的流动方向为A→C→⑤
B.血管④中血液流速明显比血管⑤中的快
C.葡萄糖被小肠吸收后,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A
D.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④⑤
12.(2022北京中考,11,★☆☆)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脏收缩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B.左心室收缩,将血液泵至肺动脉
C.心脏房、室间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右心房、右心室内流的是静脉血
13.(2022北京北师大附中期中,15,★☆☆)某婴儿出生后,唇和面部等处发紫,经医生诊断为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未完全封闭,导致全身缺氧,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分析缺氧的原因是( )
A.主动脉输出的血液中混有不少静脉血
B.右心房内全部是静脉血
C.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过少
D.由肺动脉流回心脏的血液中混有部分静脉血
14.(2023陕西中考B卷,21,★☆☆)下列关于人体内血管和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脉内一定流动着动脉血
B.静脉内一定流动着静脉血
C.动脉血的氧含量比静脉血高
D.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动脉血低
15.【识图分析题·模式图】(2023北京通州期中,27节选,★★☆)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就有“诸血皆归于心”“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等论述,说明我国古代人民对血液循环已有一定的认识。血液循环的概念是英国医生哈维根据大量的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于1628年提出的。图1是血液循环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B7205003)
(1)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 ,二者是同时进行的。
(2)图1中能完整表示出的是 循环,该循环的起点是[ ] ,血液流经⑥时,血液中的含氧量会 ,血液变成鲜红色。
(3)据2020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统计,我国的冠心病患者有1 139万人,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图2中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此时该区域心肌细胞不能获得足够的 和氧气,进而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4)通常冠心病患者可通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来缓解症状,药物被舌下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后到达病灶的具体的路径是I→ →F(用箭头和字母表示)。
A.上腔静脉 B.下腔静脉 C.肺静脉 D.肺动脉 E.主动脉
F.冠状动脉 G.左心房、左心室 H.右心房、右心室 I.毛细血管
素养探究全练
16.【学科素养·科学思维】【跨学科·模型制作类】(2023北京二中教育集团期中)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动脉硬化是一种动脉病变,一般先由脂类等物质积聚在动脉内膜导致出血及血栓,进而管壁中层逐渐钙化、动脉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图1所示)。高血压、高血脂、遗传、吸烟饮酒、肥胖等是动脉硬化的主要病因。
冠状动脉(图2所示)是为心肌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血管。如果冠状动脉的管径狭窄达75%以上,则可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导致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治疗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心脏移植。中国现有心衰患者约1 000万人,但因供体不足,每年仅300例左右完成移植。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是目前治疗方式之一。我国自主研制出的世界上最小的人工心脏,重量不到180克,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被医学界亲切地称为“中国心”。
人工心脏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人工心脏以电机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源,并在心脏和主动脉接口处加上单向“阀门”以保证泵血效率。但因体积和重量大,手术创伤大等不足已停止使用。第二代人工心脏改进了电机,利用磁场驱动叶轮旋转产生抽吸力,将衰竭心脏的血液抽出并“泵”到主动脉,保证血液供应。但叶轮磨损后,会形成血栓。“中国心”是第三代人工心脏,采用全磁悬浮技术,叶轮完全悬浮旋转,血液顺畅流动,避免了对血细胞的碾压,解决了血栓的困扰,且装置体积更小,性能也更稳定。
目前,“中国心”已完成部分临床试验,试验者不仅在两年内的生存率接近心脏移植者,血栓发生率显著降低,还可以正常生活及运动,因此它有望成为心脏衰竭患者的重要选择。但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我们应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重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为重要。
(1)根据文中信息和所学知识,推测冠状动脉是下列哪条血管的分支? 。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上腔静脉
(2)第一代人工心脏中的单向“阀门”是模拟 ,可以防止血液倒流,提高泵血效率。
(3)“中国心”作为第三代人工心脏,完美解决了第二代人工心脏中因叶轮磨损会形成 的困扰,它还有 的优点,因而有望得到发展应用。
(4)图3中的“中国心”安装的位置是紧贴于心脏四个腔中的 ,它将含氧丰富的 血从心脏泵出后,开始正常进行 循环,最后汇集到 (填写血管名称),返回右心房。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D 动脉血是指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
2.D 雾化吸入式新冠疫苗经肺部进入肺部毛细血管后,经肺静脉流入心脏的左心房,再依次通过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到达发挥作用的组织细胞处。
3.(1)肌肉 (2)④ 左心室 主动脉 (3)体循环 (4)① (5)房室瓣
解析 (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
(2)壁最厚、收缩能力最强的腔是④左心室,与其相连的血管是⑦主动脉。
(3)血液由④左心室射出,流经⑦主动脉、M各级动脉、N各级静脉、⑧上、下腔静脉至①右心房的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
(4)医生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药物,药物经体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①右心房。
(5)图中的①右心房与②右心室、③左心房与④左心室之间有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
4.D 组织液与淋巴在物质成分上比较相似,没有较大差异,D符合题意。
5.B 血清中不含血细胞,血型不同的人捐献的血清混合后,不会发生凝集反应,A错误。抗体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抗体等物质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细胞间隙里,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中的水、抗体等物质又能渗透到毛细淋巴管中,C错误。淋巴中的物质不能渗透回组织液中,D错误。
6.D 血浆中的一部分物质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一小部分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后成为淋巴。
能力提升全练
7.C 图中甲是右心房,乙是左心房,丙是右心室,丁是左心室,①是肺动脉,②是肺静脉,③是上、下腔静脉,④是主动脉。其中左心房、左心室、肺静脉和主动脉内流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和上、下腔静脉内流静脉血。
8.B 由于四肢处的血液循环属于体循环,流经b四肢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后,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
9.A 人体血管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毛细血管。
10.D 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氧气经过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到达肌肉细胞。
11.D 图中①是上腔静脉,②是房室瓣,③是下腔静脉,④是主动脉,⑤是肺动脉,⑥是肺静脉,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④主动脉和⑥肺静脉。
12.B 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左心室收缩,将血液泵至主动脉。
13.A 若人体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未完全封闭,左心房中的动脉血和右心房中的静脉血就会在心脏中发生混合,使主动脉输出的血液中混有不少静脉血,降低了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导致组织细胞缺氧,从而表现出唇和面部等处发紫。
14.C 动脉内流的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静脉血。静脉内流的不一定是静脉血,如肺静脉内流动脉血。与静脉血相比,动脉血的氧含量高、二氧化碳含量低。
15.(1)体循环和肺循环 (2)肺 ② 右心室 增加 (3)营养物质 (4)A→H→D→I→C→G→E
解析 (1)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二者是同时进行的。
(2)图1中能完整表示出的是肺循环,该循环的起点是②右心室,血液流经⑥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含氧量会增加,血液变成鲜红色。
(3)如果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则该区域的心肌细胞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进而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会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4)通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药物被舌下I毛细血管吸收,经血液循环后到达病灶,依次经过:A上腔静脉→H(右心房、右心室)→D肺动
脉→肺泡周围I毛细血管→C肺静脉→G(左心房、左心室)→E主动脉→F冠状动脉,从而改善心肌供血。
素养探究全练
16.(1)c (2)动脉瓣 (3)血栓 装置体积小、性能稳定 (4)左心室 动脉 体 上、下腔静脉
解析 (1)冠状动脉从主动脉基部分出,逐级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网,再汇集成静脉,通入右心房。血液通过这条途径为心肌细胞提供营养物质与氧气,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2)第一代人工心脏中的单向“阀门”模拟的是动脉瓣。
(3)“中国心”作为第三代人工心脏,完美解决了第二代人工心脏中因叶轮磨损会形成血栓的困扰,它还有装置体积小、性能稳定的优点。
(4)图3中的“中国心”安装的位置是紧贴于心脏四个腔中的左心室,它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从心脏泵出后,开始正常进行体循环,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返回右心房。
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生物的呼吸第一节 人的呼吸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w/tb_c2869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六章 生物的呼吸第一节 人的呼吸课后复习题</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一)--北京课改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一)--北京课改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含评分细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素养综合测试--北京课改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期中素养综合测试--北京课改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含评分细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