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2* 与妻书学案设计
展开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①如晤 ( ) ②眷 ( )属 ③称 ( )心快意
④几家能彀 ( ) ⑤吾尝语 ( )曰 ⑥必不能禁 ( )
⑦双栖 ( )之所 ⑧虐 ( )民 ⑨使之肖 ( )我
⑩依依旁 ( )汝 ⑪一恸 ( ) ⑫ 的 ( ) 的非吾所忍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吾至爱汝
.
②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③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
④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
⑤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⑥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
⑦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⑧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⑨吾充吾爱汝之心
⑩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⑪ 抑汝能之乎
至:副词, ________________
顾:动词, ________________
以:介词, ________________
以:介词, ________________
竟:动词, ________________
其:人称代词, ________________
其:副词, ________________
禁:动词, ________________
充:动词, ________________
第:副词, ________________
抑:连词, ________________
『文言知识』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释义。
.
②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______ ”同“_______ ”,____________
①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______ ”同“_______ ”
.
③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______ ”同“_______ ”,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①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古义:
今义:指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
古义: 今义:模仿。
3.找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词,指出活用现象并释义。
①珠和笔墨齐下 下,名词用作动词,流下
②汝幸而偶我 , ,
③意洞手书 , ,
④卒不忍独善其身 , ,
⑤当尽吾意为幸 , ,
⑥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 ,
⑦天灾可以死 , ,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说明。
①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判断句,“为”表判断
②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
③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④吾与并肩携手
⑤必以告妾
⑥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整体感知』
1.本文可分为几部分?请简要概括每部分大意。
2.在这封遗书中, 作者反复强调的是“吾至爱汝, 即此爱汝一念, 使吾勇于就死也”这一中 心思想。那么,这一中心思想是怎样贯穿全文的?
3.请找出文中运用的典故,查找资料后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字词积累』
1.①wù ②juàn ③chèn ④gòu ⑤yù ⑥jīn ⑦qī ⑧nüè ⑨xià ⑩bàng ⑪ tòng ⑫ dí
2.①极、最 ②顾及 ③用 ④把 ⑤完成 ⑥他 ⑦表揣测, 大概 ⑧禁受, 经得起 ⑨ 扩充 ⑩只是 ⑪ 还是
『文言知识』
1.①彀 够 ②旁 傍 靠近 ③念 廿 二十
2.①幸福和利益。 ②想象,揣摩。
3.②偶 名词用作动词 婚配,嫁给 ③手 名词作状语 亲手 ④善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 … … 美 好 ⑤ 幸 形 容 词 用 作 名 词 幸 事 ⑥ 乐 形 容 词 的 意 动 用 法 以 ……为乐 ⑦ 死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死
4.②状语后置句, 即“汝于啼泣之余, 体吾此心” ③主谓倒装句, 即“几家能彀, 称心快 意” ④省略句, “与”后省略宾语“汝” ⑤省略句, “以”后省略宾语“之” ⑥固定 句式,“与使……,无宁……”译为“与其……,不如……”
『整体感知』
1.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 1 段) ,交代作此书信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第二部分(第 2~5 段),作者回忆夫妻恩爱往事,反复倾诉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原因, 表达了对妻子的无限爱恋与不舍之情,抒发了“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 的大爱情怀。第三部分(第 6~8 段),写了死后灵魂伴妻的愿望,再次倾诉对妻子的眷恋 和自己“忍舍汝而死”的原因。
2.第 1 段说明了写遗书时的心情和原因, 在说明心情时即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 而说明 原因则正是为引出下文“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第 2 段中“吾至爱汝……使吾勇于就死也”直接提出了全文的中心。
第 3 段中夫妻关于先死后死的交谈, 以及第 4 段对往事的回忆, 集中抒发了“吾真真不能忘 汝也”的感情,呼应了前文的“吾至爱汝”。
第 5 段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段话所包含的 道理,呼应了“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进一步呼应“吾至爱汝”。
第 6 段表达了作者“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的心愿。
第 7 段围绕着“汝幸而偶我……卒不忍独善其身”,慨叹“幸”与“不幸”,实际上也是紧
扣全文的中心:“幸”,“吾至爱汝”;“不幸”,使自己“就死”。
第 8 段希望妻子“当尽吾意”,这里的“吾意”,就是遗书的中心,以此结束全文。 3.①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语出元王实甫《西厢记》: “永老无别离, 万古常完聚,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用 此典表达了作者博大仁爱的襟怀和美好的愿望。
②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司马春衫” 应为“司马青衫”。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 马青衫湿。”作者在这里用它说明自己是个重感情的人。
“太上之忘情”,古人有“太上忘情”之说, 语出刘义庆《世说新语 ·伤逝》: “圣人忘情, 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 正在我辈。”后用“太上忘情”指修养最高的人, 忘了喜怒哀乐之 情。作者借用这一典故表明自己决不能对国事无动于衷, 对黑暗统治麻木不仁, 而要走民主 革命的道路的意志。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语出《孟子 ·梁惠王上》: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作者借此表示愿将自己爱妻怜子之心广施天下大众,甘愿牺牲一己之幸福去帮助天下人。 ④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
“骨化石”,古代传说, 有一男子外出未归, 其妻天天登山远望, 日久天长变成了一块石头。 后人称之为“望夫石”。刘义庆《幽明录》 载: “武昌北山有望夫石, 状若人立。古传云: 昔有贞妇, 其夫从役, 远赴国难, 携弱子饯送北山, 立望夫而化为立石。”这里引用民间传 说以写坚贞的爱情。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73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6.2 *六国论学案</a>,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下册15.2* 答司马谏议书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6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5.2* 答司马谏议书学案</a>,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2* 变形记(节选)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5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4.2* 变形记(节选)学案设计</a>,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