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单元检测卷 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册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单元检测卷 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册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共13页。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单元检测卷 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册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一、选择题1.下列与化学有关的文献,理解错误的是( )A.《咏石灰》(明·于谦)中“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清白”是指氢氧化钙B.《咏煤炭》(明·于谦)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C.《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一般指时是金属硫酸盐D.《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2.下列有机物命名不正确的是( )A.2-甲基-4-乙基戊烷 B.2,2-二甲基-4-乙基己烷C.2-甲基-1,3-丁二烯 D.4-甲基-1-戊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家在盐碱地培育出优质水稻,稻米中含有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酶是一类由生物细胞产生的蛋白质或核酸,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有高效催化作用C.寡糖中的十糖(C60H102O51)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十糖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甜味剂D.氨基酸分子间能形成肽键,肽键中的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氢键可形成蛋白质二级结构4.由两种单体加聚而成的高聚物是( )A.B.C.D.5.中国舞剧不仅吸收和化用戏曲杂技等传统艺术的身体语言,而且跨越艺术类型。从国画。文物、诗词等其他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灵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杂技《柔术滚杯》用直筒玻璃杯取代高脚塑料杯,塑料是高分子有机物B.国画《千里江山图》的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词句“断虹霁雨,净秋空”描述的情景与雷雨天气氧气转化成臭氧(少量)有关D.古化戏曲行当中“净行”的面部绘画比较复杂,需重施油彩,油彩是易溶于水的物质6.下列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2 = CH2 + Br2 → CH3—CHBr2B.C2H4 + 3O2 2CO2 + 2H2OC.CH3CH2OH + Na → CH3CH2Na + H2O D.CH3CH2OH + CH3COOH →△浓H2SO4 CH3COOCH2CH3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用于制肥皂B.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包括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葡萄糖是最重要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D.蛋白质遇重金属盐、强酸、强碱、甲醛、加热等会发生变性,失去生理活性8.已知对二甲苯的一氯代物有2种,对二甲苯与H2完全加成后的产物如下图,则对二甲苯与H2完全加成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的种类为(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9.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口罩和医用酒精的重要作用,医用口罩由三层无纺布制成,无纺布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树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用口罩能有效杀死新型冠状病毒B.聚丙烯树脂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C.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D.医用酒精可以杀菌是因为乙醇有强氧化性10.“不粘锅”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聚四氟乙烯的单体属于烃B.聚四氟乙烯可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C.聚四氟乙烯性质稳定,耐腐蚀耐高温D.聚四氟乙烯的单体与四氯乙烯互为同系物11.化学与生产、生活、材料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古代记载文字的器物——甲骨,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地沟油”不能食用,但可以加工成肥皂或生物柴油C.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天然纤维不属于合成材料D.聚乙烯(PE)和聚氯乙烯(PVC)都是食品级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12.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发生 sp2 杂化的是( )A.CH4 B.NH3 C.BF3 D.H2O二、非选择题13.取A、B两支试管,均通过排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收集半试管CH4和半试管Cl2,分别用铁架台固定好(如图)。将A试管用铝箔套上,B试管放在光亮处,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下A试管上的铝箔,观察两支试管中的现象。(1)A试管上铝箔的作用是 ,A试管中的现象是 。(2)B试管中的现象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写一个) 。(3)对比A、B试管中的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14.已知A是石油化学工业重要的基本原料,相对分子量为28,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图的转化关系,已知F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请回答:(1)有机物B的结构简式是 。(2)有机物D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3)有机物A与D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F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B可以直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DC.A生成B与C生成D的反应类型相同D.D能使石蕊试液变红15.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是乙酰水杨酸( )。实验室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CH3CO)2O]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酰水杨酸,制备的主要反应为:操作流程如下:已知: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均微溶于水,但其钠盐易溶于水,醋酸酐遇水分解生成醋酸。回答下列问题:(1)合成过程中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 。(2)提纯粗产品流程如下,加热回流装置如图:①沸石的作用是 ;②冷凝水的流出方向是 (填“b”或“c”);③使用温度计的目的是 。(3)检验最终产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的化学方法是 。(4)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测定步骤(假定只含乙酰水杨酸和辅料,辅料不参与反应):Ⅰ.称取阿司匹林样品m g;Ⅱ.将样品研碎,溶于V1 mL a mol·L-1NaOH(过量)并加热,除去辅料等不溶物,将所得溶液移入锥形瓶;Ⅲ.向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用浓度为b mol·L-1的标准盐酸到滴定剩余的NaOH,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① 写出乙酰水杨酸与过量NaOH溶液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16.聚乙烯醇Z是具有广泛用途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结构简式为 ,其工业合成路线如图: CH ≡ CH →催化剂CH3COOH X(C4H6O2)→Y(C4H6O2)n→CH3OH已知:下列反应中R,R',R"代表烃基i。RCOOH +HC≡CH →催化剂 RCOOCH=CH2ii。RCOOR'+R"OH ⇌ RCOOR"+R'OH回答下列问题:(1)乙炔的空间构型是 ; (2)X的结构简式是 ; (3)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用乙烯、氧气和乙酸制取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已知:2R-OH+ →一定条件 H2O+ 在横线上填入物质和系数完成聚乙烯醇转化为维纶的化学方程式。 + →一定条件 + n2 H2O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解答】A.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清白”是指碳酸钙,A符合题意;B.“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B不符合题意;C.矾一般指的是金属硫酸盐,C不符合题意;D.“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CaO;B.“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描述的是煤炭的开采过程;C.矾是金属硫酸盐;D.动物的毛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2.【答案】A【解析】【解答】A.2-甲基-4-乙基戊烷的正确命名是2,4-二甲基己烷,符合题意; B. 2,2-二甲基-4-乙基己烷符合有机物命名原则,不符合题意;C.2-甲基-1,3-丁二烯符合有机物命名原则,不符合题意;D.4-甲基-1-戊烯符合有机物命名原则,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分析】烷烃命名原则:①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的为主链;③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3.【答案】A【解析】【解答】A、脂肪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符合题意;B、酶主要是核酸或者蛋白质,酶具有催化作用,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有高效催化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十糖具有甜味,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因此十糖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甜味剂,故C不符合题意;D、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依靠肽链中-NH-上的H原子与羰基上的O原子形成氢键而实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脂肪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酶具有催化作用;C、 十糖有甜味,不能被人体吸收;D、肽链中-NH-上的H原子与羰基上的O原子易形成氢键。4.【答案】A【解析】【解答】A.单体为:、,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故A符合题意;B.单体为、HCHO,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单体为HOOC(CH2)4COOH、NH2(CH2)6NH2,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单体为:,故A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倒推其单体。5.【答案】D【解析】【解答】A.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B.孔雀石是一种古老的玉料,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B不符合题意;C.雷电作用下,氧气可以转化为臭氧,臭氧有很好的消毒作用,C不符合题意;D.油彩是含有油质和颜料的稠状物,难溶于水,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塑料是有机高分子;B.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氧气可以转化为臭氧;D.油彩难溶于水。6.【答案】B【解析】【解答】A.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断裂,两个Br原子结合在双键的两个碳原子上,A不符合题意;B.C2H4完全燃烧,生成H2O和CO2,B符合题意;C.乙醇与Na反应,醇羟基中H-O键断裂,生成乙醇钠CH3CH2ONa和H2,C不符合题意;D.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发生酯化反应,“酸脱羟基,醇脱氢”,反应生成CH3COOCH2CH3和H2O,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加成反应过程分析;B.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C.根据乙醇与Na的反应原理分析;D.根据酯化反应原理分析;7.【答案】B【解析】【解答】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生可溶性高级脂肪酸盐,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因此油脂可以用于制肥皂,A不符合题意;B.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碳、氢、氧、氮元素,有的还有硫、磷等元素,因此组成元素不是仅有三种元素,B符合题意;C.葡萄糖是最重要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由于其分子式与果糖相同,都是C6H12O6,但二者的结构不同,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C不符合题意;D.蛋白质遇重金属盐、强酸、强碱、甲醛、加热等时,会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其生理活性,即发生变性,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油脂碱性条件水解的反应为皂化反应;B、蛋白质还含有硫、磷等元素;C、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D、蛋白质遇重金属、强酸、强碱、辐射、加热、甲醛、乙醇等会变性。8.【答案】B【解析】【解答】对二甲苯只有两种等效氢所以一氯代物有2种,但是对二甲苯与H2完全加成后的产物有三种等效氢所以有3种一氯代物,故B符合题意【分析】根据所得有机物结构的对称性可得,该有机物中共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进而得出其一氯代物的个数。9.【答案】B【解析】【解答】A.医用口罩起到隔离飞沫传播等功效,能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不能杀死病毒,故A不符合题意;B.聚丙烯树脂属于合成纤维、是高聚物,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故B符合题意;C.95%酒精会使细菌细胞外面形成保护层,酒精不能完全进入细菌细胞内,达不到杀菌目的,75%的酒精杀菌效果最好,所以医用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故C不符合题意;D.乙醇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性,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不是因为氧化性,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医用口罩能有效防止飞沫传播;B.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般在10000以上,可高达几百万;聚丙烯树脂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C.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D.乙醇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性。10.【答案】C【解析】【解答】A. 聚四氟乙烯的单体属于卤代烃,故A不符合题意;B. 聚四氟乙烯中没有不饱和键,不可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故B不符合题意;C. F-C键键能大,聚四氟乙烯性质稳定,耐腐蚀耐高温,故C符合题意;D. 聚四氟乙烯的单体与四氯乙烯所含的官能团不同,不是同类物质,不能互称为同系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 不粘锅”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 是高分子化合物,性质比较稳定,耐高温耐腐蚀,不存在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四氟乙烯和四氯乙烯属于不同类别物质不能互为同系物11.【答案】B【解析】【解答】A.甲骨的主要成分是钙质物质,不是蛋白质,故A不符合题意;B.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称为皂化反应,油脂燃烧放出大量热量,所以可以加工成肥皂或生物柴油,故B符合题意;C.人造纤维是用某些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做原料,经溶解后制成纺织溶液,然后纺制成纤维,不是合成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D.聚氯乙烯(PVC)中含有氯元素,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不是食品级塑料制品,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甲骨主要是龟壳,主要成分是含有钙元素,不是蛋白质B.地沟油中存在有害物质,不能直接食用,主要是油脂,油脂在碱性水解下水解成肥皂,油脂是有机物燃烧可以放出热量故可用作生物柴油C.合成材料主要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而人造纤维不是合成材料D.聚氯乙烯含有氯元素,对人体有害,一般的农药基本上含有氯元素,故聚氯乙烯不能做食品级塑料制品12.【答案】C【解析】【解答】A.CH4的中心碳原子形成4个σ键,无孤电子对,为sp3杂化,故A不符合;B.NH3的中心N原子形成3个σ键,孤电子对为1,为sp3杂化,故B不符合;C.BF3的B原子形成3个σ键,无有孤电子对,采用sp2杂化,故C符合;D.H2O的O原子形成2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2,为sp3杂化,故D不符合;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杂化轨道,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a−bx/2,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配原子个数;13.【答案】(1)避光;无明显变化(2)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试管内水面上升;CH4+Cl2→光照 CH3Cl+HCl(3)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可与氯气发生反应【解析】【解答】(1)将A试管用铝箔套上,不能进入光,而B试管放在光亮处,可见:A试管上铝箔的作用是避光;A试管用铝箔套上,不能进入光,则不能发生反应,因此A试管无明显现象;(2)B试管中Cl2、CH4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H3Cl、HCl,取代反应逐步进行,产生CH3Cl会与Cl2进一步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H2Cl2、CHCl3、CCl4,每一步取代反应都会产生HCl,反应消耗Cl2,使气体颜色逐步变浅;产生的四种有机物中只有CH3Cl是气体,其它气体都是无色难溶于水的液体,且HCl在饱和食盐水中会溶解,故同时还存在的现象是: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试管内水面上升;其中第一步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l2→光照 CH3Cl+HCl;(3)通过对比A、B试管中的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在光照条件下甲烷可与氯气发生反应。【分析】(1) CH4和Cl2需要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HCl,以此分析;(2) CH4 + Cl2 = CH3Cl + HCl ;CH3Cl + Cl2 = CH2Cl2 + HCl ;CH2Cl2 + Cl2 = CHCl3 + HCl ;CHCl3+ Cl2 = CCl4 + HCl ;条件均为光照.随着Cl2的减少,气体的颜色变浅,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试管内液面上升,CH2Cl2、CHCl3、CCl4 均是油状液体.(3) 依据CH4 + Cl2→光照 CH3Cl + HCl分析.14.【答案】(1)CH3CH2OH(2)羧基(3)CH3COOH+CH2=CH2→一定条件下CH3COOCH2CH3(4)B;D【解析】【解答】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重要的基本原料, 且相对分子量为28 ,故A为乙烯,乙烯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即F;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酮,乙酮氧化生成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1)有机物B为乙醇,结构简式为 CH3CH2OH 。(2)有机物D为乙酸,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羧基。(3)乙烯与乙酸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酯,反应前有碳碳双键,反应后无碳碳双键,则反应为加成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CH2=CH2→一定条件下CH3COOCH2CH3 。(4)A:聚乙烯分子内无碳碳双键,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A不符合题意;B:乙醇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直接氧化为乙酸,故B符合题意;C:乙烯转化为乙醇的反应是加成反应,乙酮转化为乙酸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反应类型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D:乙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D【分析】解题关键是推断出A为乙烯,乙烯由于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推断出B为乙醇,F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F为聚乙烯;乙醇可以分步氧化成乙酮、乙酸,也可以直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乙酸,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15.【答案】(1)水浴加热(2)防止暴沸;c;便于调控加热温度,防止乙酰水杨酸受热分解(3)取少量结晶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加FeCl3溶液,若呈紫蓝色则含水杨酸(4) +3NaOH →Δ CH3COONa+2H2O+ ;0.060(aV1−bV2)m 或 180(aV1−bV2)×10−33m【解析】【解答】醋酸酐和水杨酸混合,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浓硫酸,摇匀后加热至85℃,然后冷却、过滤、水洗得到粗产品,然后向粗产品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使乙酰水杨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乙酰水杨酸钠,从而除去杂质;然后加入浓盐酸除去剩余的碳酸氢钠、将乙酰水杨酸钠转化为乙酰水杨酸,最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乙酰水杨酸.(1)控制温度85℃,温度低于100℃,应采取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故答案为:水浴加热;(2)根据提纯粗产品加热回流装置图可知:①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②蒸馏时为了增强冷凝效果,冷凝水的流向应该与蒸汽的流向相反,故从c口进入,b口流出;③使用温度计的目的是控制温度,便于调控加热温度,防止乙酰水杨酸受热分解,故答案为:防止暴沸 c 便于调控加热温度,防止乙酰水杨酸受热分解;(3)水杨酸含有羧基和酚羟基,而乙酰水杨酸中不含酚羟基,故检验最终产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的化学方法是检验酚羟基的方法,酚羟基能和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检验最终产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的化学方法是:取少量结晶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加FeCl3溶液,若呈紫色则含水杨酸;故答案为:取少量结晶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加FeCl3溶液,若呈紫色则含水杨酸;(4)①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水解得到的酚羟基、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为: +3NaOH →Δ CH3COONa+2H2O+ , 故答案为: +3NaOH →Δ CH3COONa+2H2O+ ;②乙酰水杨酸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aV1×10-3-bV2×10-3)mol,乙酰水杨酸的物质的量是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 13 ,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m(乙酰水杨酸)m(样品)×100%=nMm(样品)×100%=180g•mol−1(aV1−bV2)×10−33m×100% = 180(aV1−bV2)×10−33m ,故答案为: 0.060(aV1−bV2)m 或 180(aV1−bV2)×10−33m 。【分析】醋酸酐和水杨酸混合,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浓硫酸,摇匀后加热至85℃,然后冷却、过滤、水洗得到粗产品,然后向粗产品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使乙酰水杨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乙酰水杨酸钠,从而除去杂质;然后加入浓盐酸除去剩余的碳酸氢钠、将乙酰水杨酸钠转化为乙酰水杨酸,最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乙酰水杨酸.(1)控制温度85℃,应采取水浴加热;(2)根据提纯粗产品加热回流装置图可知:①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②冷凝水的流向应该与蒸汽的方向相反;③使用温度计的目的是控制温度。(3)水杨酸含有羧基和酚羟基,而乙酰水杨酸中不含酚羟基,故检验最终产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的化学方法是检验酚羟基的方法;(4)①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水解得到的酚羟基、乙酸与去氧化钠反应;②计算乙酰水杨酸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结合乙酰水杨酸的物质的量是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 13 ,可以得到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质量分数。16.【答案】(1)直线形(2)CH3COOCH=CH2(3) +nCH3OH ⇌ +nCH3COOCH3(4)2CH2=CH2+O2+2CH3COOH →一定条件 2CH3COOCH=CH2+2H2O(5)n2 HCHO【解析】【解答】(1)乙炔的结构简式为CH≡CH,其空间构型为直线形;(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CH3COOCH=CH2;(3)Y为 ,Y与CH3OH发生已知反应ii生成Z(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CH3OH ⇌ +nCH3COOCH3;(4)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用乙烯、氧气和乙酸制取CH3COOCH=CH2,根据原子守恒可知产物还有H2O,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2=CH2+O2+2CH3COOH →一定条件 2CH3COOCH=CH2+2H2O;(5)根据题干信息,2R-OH+ →一定条件 H2O+ ,因此聚乙烯醇转化为维纶的化学方程式为 + n2 HCHO →一定条件 + n2 H2O。【分析】根据合成路线,乙炔(CH≡CH)与乙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已知反应i生成X,X的分子式为C4H6O2,则X为CH3COOCH=CH2,X再发生加聚反应生成Y,Y的分子式为(C4H6O2)n,则Y为 ,Y与CH3OH发生已知反应ii生成Z( ),据此分析解答。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单元检测卷 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册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一、选择题1.下列与化学有关的文献,理解错误的是( )A.《咏石灰》(明·于谦)中“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清白”是指氢氧化钙B.《咏煤炭》(明·于谦)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C.《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一般指时是金属硫酸盐D.《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2.下列有机物命名不正确的是( )A.2-甲基-4-乙基戊烷 B.2,2-二甲基-4-乙基己烷C.2-甲基-1,3-丁二烯 D.4-甲基-1-戊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家在盐碱地培育出优质水稻,稻米中含有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酶是一类由生物细胞产生的蛋白质或核酸,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有高效催化作用C.寡糖中的十糖(C60H102O51)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十糖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甜味剂D.氨基酸分子间能形成肽键,肽键中的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氢键可形成蛋白质二级结构4.由两种单体加聚而成的高聚物是( )A.B.C.D.5.中国舞剧不仅吸收和化用戏曲杂技等传统艺术的身体语言,而且跨越艺术类型。从国画。文物、诗词等其他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灵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杂技《柔术滚杯》用直筒玻璃杯取代高脚塑料杯,塑料是高分子有机物B.国画《千里江山图》的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词句“断虹霁雨,净秋空”描述的情景与雷雨天气氧气转化成臭氧(少量)有关D.古化戏曲行当中“净行”的面部绘画比较复杂,需重施油彩,油彩是易溶于水的物质6.下列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2 = CH2 + Br2 → CH3—CHBr2B.C2H4 + 3O2 2CO2 + 2H2OC.CH3CH2OH + Na → CH3CH2Na + H2O D.CH3CH2OH + CH3COOH →△浓H2SO4 CH3COOCH2CH3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用于制肥皂B.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包括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葡萄糖是最重要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D.蛋白质遇重金属盐、强酸、强碱、甲醛、加热等会发生变性,失去生理活性8.已知对二甲苯的一氯代物有2种,对二甲苯与H2完全加成后的产物如下图,则对二甲苯与H2完全加成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的种类为(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9.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口罩和医用酒精的重要作用,医用口罩由三层无纺布制成,无纺布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树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用口罩能有效杀死新型冠状病毒B.聚丙烯树脂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C.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D.医用酒精可以杀菌是因为乙醇有强氧化性10.“不粘锅”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聚四氟乙烯的单体属于烃B.聚四氟乙烯可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C.聚四氟乙烯性质稳定,耐腐蚀耐高温D.聚四氟乙烯的单体与四氯乙烯互为同系物11.化学与生产、生活、材料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古代记载文字的器物——甲骨,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地沟油”不能食用,但可以加工成肥皂或生物柴油C.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天然纤维不属于合成材料D.聚乙烯(PE)和聚氯乙烯(PVC)都是食品级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12.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发生 sp2 杂化的是( )A.CH4 B.NH3 C.BF3 D.H2O二、非选择题13.取A、B两支试管,均通过排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收集半试管CH4和半试管Cl2,分别用铁架台固定好(如图)。将A试管用铝箔套上,B试管放在光亮处,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下A试管上的铝箔,观察两支试管中的现象。(1)A试管上铝箔的作用是 ,A试管中的现象是 。(2)B试管中的现象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写一个) 。(3)对比A、B试管中的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14.已知A是石油化学工业重要的基本原料,相对分子量为28,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图的转化关系,已知F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请回答:(1)有机物B的结构简式是 。(2)有机物D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3)有机物A与D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F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B可以直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DC.A生成B与C生成D的反应类型相同D.D能使石蕊试液变红15.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是乙酰水杨酸( )。实验室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CH3CO)2O]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酰水杨酸,制备的主要反应为:操作流程如下:已知: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均微溶于水,但其钠盐易溶于水,醋酸酐遇水分解生成醋酸。回答下列问题:(1)合成过程中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 。(2)提纯粗产品流程如下,加热回流装置如图:①沸石的作用是 ;②冷凝水的流出方向是 (填“b”或“c”);③使用温度计的目的是 。(3)检验最终产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的化学方法是 。(4)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测定步骤(假定只含乙酰水杨酸和辅料,辅料不参与反应):Ⅰ.称取阿司匹林样品m g;Ⅱ.将样品研碎,溶于V1 mL a mol·L-1NaOH(过量)并加热,除去辅料等不溶物,将所得溶液移入锥形瓶;Ⅲ.向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用浓度为b mol·L-1的标准盐酸到滴定剩余的NaOH,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① 写出乙酰水杨酸与过量NaOH溶液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16.聚乙烯醇Z是具有广泛用途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结构简式为 ,其工业合成路线如图: CH ≡ CH →催化剂CH3COOH X(C4H6O2)→Y(C4H6O2)n→CH3OH已知:下列反应中R,R',R"代表烃基i。RCOOH +HC≡CH →催化剂 RCOOCH=CH2ii。RCOOR'+R"OH ⇌ RCOOR"+R'OH回答下列问题:(1)乙炔的空间构型是 ; (2)X的结构简式是 ; (3)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用乙烯、氧气和乙酸制取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已知:2R-OH+ →一定条件 H2O+ 在横线上填入物质和系数完成聚乙烯醇转化为维纶的化学方程式。 + →一定条件 + n2 H2O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解答】A.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清白”是指碳酸钙,A符合题意;B.“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B不符合题意;C.矾一般指的是金属硫酸盐,C不符合题意;D.“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CaO;B.“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描述的是煤炭的开采过程;C.矾是金属硫酸盐;D.动物的毛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2.【答案】A【解析】【解答】A.2-甲基-4-乙基戊烷的正确命名是2,4-二甲基己烷,符合题意; B. 2,2-二甲基-4-乙基己烷符合有机物命名原则,不符合题意;C.2-甲基-1,3-丁二烯符合有机物命名原则,不符合题意;D.4-甲基-1-戊烯符合有机物命名原则,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分析】烷烃命名原则:①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的为主链;③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3.【答案】A【解析】【解答】A、脂肪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符合题意;B、酶主要是核酸或者蛋白质,酶具有催化作用,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有高效催化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十糖具有甜味,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因此十糖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甜味剂,故C不符合题意;D、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依靠肽链中-NH-上的H原子与羰基上的O原子形成氢键而实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脂肪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酶具有催化作用;C、 十糖有甜味,不能被人体吸收;D、肽链中-NH-上的H原子与羰基上的O原子易形成氢键。4.【答案】A【解析】【解答】A.单体为:、,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故A符合题意;B.单体为、HCHO,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单体为HOOC(CH2)4COOH、NH2(CH2)6NH2,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单体为:,故A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倒推其单体。5.【答案】D【解析】【解答】A.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B.孔雀石是一种古老的玉料,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B不符合题意;C.雷电作用下,氧气可以转化为臭氧,臭氧有很好的消毒作用,C不符合题意;D.油彩是含有油质和颜料的稠状物,难溶于水,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塑料是有机高分子;B.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氧气可以转化为臭氧;D.油彩难溶于水。6.【答案】B【解析】【解答】A.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断裂,两个Br原子结合在双键的两个碳原子上,A不符合题意;B.C2H4完全燃烧,生成H2O和CO2,B符合题意;C.乙醇与Na反应,醇羟基中H-O键断裂,生成乙醇钠CH3CH2ONa和H2,C不符合题意;D.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发生酯化反应,“酸脱羟基,醇脱氢”,反应生成CH3COOCH2CH3和H2O,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加成反应过程分析;B.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C.根据乙醇与Na的反应原理分析;D.根据酯化反应原理分析;7.【答案】B【解析】【解答】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生可溶性高级脂肪酸盐,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因此油脂可以用于制肥皂,A不符合题意;B.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碳、氢、氧、氮元素,有的还有硫、磷等元素,因此组成元素不是仅有三种元素,B符合题意;C.葡萄糖是最重要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由于其分子式与果糖相同,都是C6H12O6,但二者的结构不同,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C不符合题意;D.蛋白质遇重金属盐、强酸、强碱、甲醛、加热等时,会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其生理活性,即发生变性,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油脂碱性条件水解的反应为皂化反应;B、蛋白质还含有硫、磷等元素;C、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D、蛋白质遇重金属、强酸、强碱、辐射、加热、甲醛、乙醇等会变性。8.【答案】B【解析】【解答】对二甲苯只有两种等效氢所以一氯代物有2种,但是对二甲苯与H2完全加成后的产物有三种等效氢所以有3种一氯代物,故B符合题意【分析】根据所得有机物结构的对称性可得,该有机物中共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进而得出其一氯代物的个数。9.【答案】B【解析】【解答】A.医用口罩起到隔离飞沫传播等功效,能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不能杀死病毒,故A不符合题意;B.聚丙烯树脂属于合成纤维、是高聚物,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故B符合题意;C.95%酒精会使细菌细胞外面形成保护层,酒精不能完全进入细菌细胞内,达不到杀菌目的,75%的酒精杀菌效果最好,所以医用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故C不符合题意;D.乙醇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性,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不是因为氧化性,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医用口罩能有效防止飞沫传播;B.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般在10000以上,可高达几百万;聚丙烯树脂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C.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D.乙醇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性。10.【答案】C【解析】【解答】A. 聚四氟乙烯的单体属于卤代烃,故A不符合题意;B. 聚四氟乙烯中没有不饱和键,不可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故B不符合题意;C. F-C键键能大,聚四氟乙烯性质稳定,耐腐蚀耐高温,故C符合题意;D. 聚四氟乙烯的单体与四氯乙烯所含的官能团不同,不是同类物质,不能互称为同系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 不粘锅”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 是高分子化合物,性质比较稳定,耐高温耐腐蚀,不存在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四氟乙烯和四氯乙烯属于不同类别物质不能互为同系物11.【答案】B【解析】【解答】A.甲骨的主要成分是钙质物质,不是蛋白质,故A不符合题意;B.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称为皂化反应,油脂燃烧放出大量热量,所以可以加工成肥皂或生物柴油,故B符合题意;C.人造纤维是用某些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做原料,经溶解后制成纺织溶液,然后纺制成纤维,不是合成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D.聚氯乙烯(PVC)中含有氯元素,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不是食品级塑料制品,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甲骨主要是龟壳,主要成分是含有钙元素,不是蛋白质B.地沟油中存在有害物质,不能直接食用,主要是油脂,油脂在碱性水解下水解成肥皂,油脂是有机物燃烧可以放出热量故可用作生物柴油C.合成材料主要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而人造纤维不是合成材料D.聚氯乙烯含有氯元素,对人体有害,一般的农药基本上含有氯元素,故聚氯乙烯不能做食品级塑料制品12.【答案】C【解析】【解答】A.CH4的中心碳原子形成4个σ键,无孤电子对,为sp3杂化,故A不符合;B.NH3的中心N原子形成3个σ键,孤电子对为1,为sp3杂化,故B不符合;C.BF3的B原子形成3个σ键,无有孤电子对,采用sp2杂化,故C符合;D.H2O的O原子形成2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2,为sp3杂化,故D不符合;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杂化轨道,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a−bx/2,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配原子个数;13.【答案】(1)避光;无明显变化(2)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试管内水面上升;CH4+Cl2→光照 CH3Cl+HCl(3)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可与氯气发生反应【解析】【解答】(1)将A试管用铝箔套上,不能进入光,而B试管放在光亮处,可见:A试管上铝箔的作用是避光;A试管用铝箔套上,不能进入光,则不能发生反应,因此A试管无明显现象;(2)B试管中Cl2、CH4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H3Cl、HCl,取代反应逐步进行,产生CH3Cl会与Cl2进一步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H2Cl2、CHCl3、CCl4,每一步取代反应都会产生HCl,反应消耗Cl2,使气体颜色逐步变浅;产生的四种有机物中只有CH3Cl是气体,其它气体都是无色难溶于水的液体,且HCl在饱和食盐水中会溶解,故同时还存在的现象是: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试管内水面上升;其中第一步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l2→光照 CH3Cl+HCl;(3)通过对比A、B试管中的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在光照条件下甲烷可与氯气发生反应。【分析】(1) CH4和Cl2需要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HCl,以此分析;(2) CH4 + Cl2 = CH3Cl + HCl ;CH3Cl + Cl2 = CH2Cl2 + HCl ;CH2Cl2 + Cl2 = CHCl3 + HCl ;CHCl3+ Cl2 = CCl4 + HCl ;条件均为光照.随着Cl2的减少,气体的颜色变浅,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试管内液面上升,CH2Cl2、CHCl3、CCl4 均是油状液体.(3) 依据CH4 + Cl2→光照 CH3Cl + HCl分析.14.【答案】(1)CH3CH2OH(2)羧基(3)CH3COOH+CH2=CH2→一定条件下CH3COOCH2CH3(4)B;D【解析】【解答】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重要的基本原料, 且相对分子量为28 ,故A为乙烯,乙烯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即F;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酮,乙酮氧化生成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1)有机物B为乙醇,结构简式为 CH3CH2OH 。(2)有机物D为乙酸,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羧基。(3)乙烯与乙酸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酯,反应前有碳碳双键,反应后无碳碳双键,则反应为加成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CH2=CH2→一定条件下CH3COOCH2CH3 。(4)A:聚乙烯分子内无碳碳双键,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A不符合题意;B:乙醇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直接氧化为乙酸,故B符合题意;C:乙烯转化为乙醇的反应是加成反应,乙酮转化为乙酸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反应类型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D:乙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D【分析】解题关键是推断出A为乙烯,乙烯由于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推断出B为乙醇,F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F为聚乙烯;乙醇可以分步氧化成乙酮、乙酸,也可以直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乙酸,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15.【答案】(1)水浴加热(2)防止暴沸;c;便于调控加热温度,防止乙酰水杨酸受热分解(3)取少量结晶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加FeCl3溶液,若呈紫蓝色则含水杨酸(4) +3NaOH →Δ CH3COONa+2H2O+ ;0.060(aV1−bV2)m 或 180(aV1−bV2)×10−33m【解析】【解答】醋酸酐和水杨酸混合,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浓硫酸,摇匀后加热至85℃,然后冷却、过滤、水洗得到粗产品,然后向粗产品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使乙酰水杨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乙酰水杨酸钠,从而除去杂质;然后加入浓盐酸除去剩余的碳酸氢钠、将乙酰水杨酸钠转化为乙酰水杨酸,最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乙酰水杨酸.(1)控制温度85℃,温度低于100℃,应采取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故答案为:水浴加热;(2)根据提纯粗产品加热回流装置图可知:①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②蒸馏时为了增强冷凝效果,冷凝水的流向应该与蒸汽的流向相反,故从c口进入,b口流出;③使用温度计的目的是控制温度,便于调控加热温度,防止乙酰水杨酸受热分解,故答案为:防止暴沸 c 便于调控加热温度,防止乙酰水杨酸受热分解;(3)水杨酸含有羧基和酚羟基,而乙酰水杨酸中不含酚羟基,故检验最终产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的化学方法是检验酚羟基的方法,酚羟基能和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检验最终产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的化学方法是:取少量结晶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加FeCl3溶液,若呈紫色则含水杨酸;故答案为:取少量结晶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加FeCl3溶液,若呈紫色则含水杨酸;(4)①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水解得到的酚羟基、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为: +3NaOH →Δ CH3COONa+2H2O+ , 故答案为: +3NaOH →Δ CH3COONa+2H2O+ ;②乙酰水杨酸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aV1×10-3-bV2×10-3)mol,乙酰水杨酸的物质的量是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 13 ,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m(乙酰水杨酸)m(样品)×100%=nMm(样品)×100%=180g•mol−1(aV1−bV2)×10−33m×100% = 180(aV1−bV2)×10−33m ,故答案为: 0.060(aV1−bV2)m 或 180(aV1−bV2)×10−33m 。【分析】醋酸酐和水杨酸混合,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浓硫酸,摇匀后加热至85℃,然后冷却、过滤、水洗得到粗产品,然后向粗产品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使乙酰水杨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乙酰水杨酸钠,从而除去杂质;然后加入浓盐酸除去剩余的碳酸氢钠、将乙酰水杨酸钠转化为乙酰水杨酸,最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乙酰水杨酸.(1)控制温度85℃,应采取水浴加热;(2)根据提纯粗产品加热回流装置图可知:①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②冷凝水的流向应该与蒸汽的方向相反;③使用温度计的目的是控制温度。(3)水杨酸含有羧基和酚羟基,而乙酰水杨酸中不含酚羟基,故检验最终产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的化学方法是检验酚羟基的方法;(4)①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水解得到的酚羟基、乙酸与去氧化钠反应;②计算乙酰水杨酸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结合乙酰水杨酸的物质的量是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 13 ,可以得到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质量分数。16.【答案】(1)直线形(2)CH3COOCH=CH2(3) +nCH3OH ⇌ +nCH3COOCH3(4)2CH2=CH2+O2+2CH3COOH →一定条件 2CH3COOCH=CH2+2H2O(5)n2 HCHO【解析】【解答】(1)乙炔的结构简式为CH≡CH,其空间构型为直线形;(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CH3COOCH=CH2;(3)Y为 ,Y与CH3OH发生已知反应ii生成Z(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CH3OH ⇌ +nCH3COOCH3;(4)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用乙烯、氧气和乙酸制取CH3COOCH=CH2,根据原子守恒可知产物还有H2O,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2=CH2+O2+2CH3COOH →一定条件 2CH3COOCH=CH2+2H2O;(5)根据题干信息,2R-OH+ →一定条件 H2O+ ,因此聚乙烯醇转化为维纶的化学方程式为 + n2 HCHO →一定条件 + n2 H2O。【分析】根据合成路线,乙炔(CH≡CH)与乙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已知反应i生成X,X的分子式为C4H6O2,则X为CH3COOCH=CH2,X再发生加聚反应生成Y,Y的分子式为(C4H6O2)n,则Y为 ,Y与CH3OH发生已知反应ii生成Z( ),据此分析解答。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