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同步测试题
展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有( )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史实和结论的相关知识。陶片放逐法和公民大会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因此①结论错误。西藏归入中央的标志是元朝建立宣政院,因此③的史实和结论不一致,故选D。
2.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题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的朝代是( )
A. 西汉 B. 唐朝 C. 明朝 D. 隋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及再认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把握和识记相关史实是解题的关键。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沿用隋唐创立的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但国家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题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重点考查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故C正确。
3.下列内容不属于明清八股取士规定的是 ( )
A. 考生可以针砭时弊,谈古论今
B. 考生的答案不允许有个人见解
C. 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D. 文体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八股取士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史实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相关知识并加以运用。A.明清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科举制采取“八股取士”,考试内容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考生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答题,考生的答案不允许有个人见解,更不能针砭时弊,谈古论今,故A符合题意。BCD.这三项都是八股取士的内容规定,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故选A。
4.生活在明朝的读书人轩轩,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下书籍他一定要看的是( )
①唐诗
②“四书”
③“五经”
④宋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明朝科举制度的认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故选B。
5.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抨击明朝的一项统治政策时,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称其危害“等于焚书”。他抨击的是( )
A.设宣政院 B.废除丞相 C.八股取士 D.设军机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是科举制到明清时期的变化。实行八股取士,即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写成八股文。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专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所以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故选C。
6.秦始皇为加强思想控制,曾进行过焚书坑儒。为达同样的目的,清朝统治者的做法是( )
A. 实行三省六部制
B. 设立东厂、西厂
C. 大兴“文字狱”
D. 废除科举考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统治思想的措施。清朝采取大兴”文字狱“的措施来加强思想控制,所以本题答案为C。
7.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很多官员自保平安的经验是:不与别人有文字往来,凡没用的文稿一定要烧毁。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行省制度的影响 B. 八旗制度的影响
C. 文字狱的影响 D. 八股取士的影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文人学士在文字中稍露不满,或皇帝疑惑文字中有讥讪清朝的内容,即兴大狱,常常广事株连。清代的文字狱保守估计200余起。除了极少数事出有因外,绝大多数是捕风捉影,纯属冤杀。文字狱严重禁锢了思想,堵塞了言路,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这是封建专制主义日趋腐朽、没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映,清朝统治者通过文字狱,强化集权统治,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故选C。
8.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科举就像一面巨大的筛子,本想用力颠簸几下筛选良种,可因为颠簸得太厉害、太久,反而把一切上筛的种子全给颠坏了,震蔫了!”他的话反映了科举制( )
A. 带来社会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B. 使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万马齐喑的景象
C. 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D. 摧残了人才,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不良影响,要求具备准确分析并理解材料的能力。
【解答】A.带来社会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是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A。B.材料没有反映整个思想文化领域的状况,故排除B。C.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是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C。D.“科举就像一面巨大的筛子,本想用力颠簸几下筛选良种,可因为颠簸的太厉害太久,反而把一切上筛的种子全部颠坏了,震蔫了!”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没有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反而摧残了人才,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D正确。故选D。
9.乾隆嘉庆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太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应了清代( )
A. 思想专制加强 B. 传统文化衰落
C. 八股取士盛行 D. 儒家地位提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分析能力A.依据所学可知,文字狱是清朝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而对不利于他们统治言行进行严厉钳制的措施。主要发生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清代的文字狱是清朝文化专制和民族统治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树立起封建君主专制和满族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这种文字狱造成了及其严重的社会后果,给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这反映了清代思想专制加强,故A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0.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材料二:下图为明朝科举考生看榜图。
材料三:乾隆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看了后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一记载的是我国哪一朝代的官制变化?请将材料一中的省略号补充完整。
(2)材料二、三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而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答案】
(1)朝代:明朝。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4分)
(2)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4分)
【解析】
(1)本题考查明朝官制的相关知识。材料一反映了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设锦衣卫的官制变化,记载的是由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的官制变化。
(2)本题考查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措施及其共同影响。材料二反映的是科举考试八股取士,材料三反映的是文字狱的实行,这些措施钳制了人民的思想,加强思想控制,禁锢思想阻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也维护了君权的统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四课 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九年级下册<a href="/lssh/tb_c9886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四课 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测试题</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与社会2.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历史与社会<a href="/lssh/tb_c10018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2.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课时作业</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 历史照片是时代的见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三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a href="/lssh/tb_c15905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达标测试</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