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雨巷公开课教案
展开(三)教学反思
授课序号
12
授课学时
2
累计学时
24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
《雨巷》(二)
内容分析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是一篇象征意味很浓、抒情色彩浓烈的现代诗歌,这给学生感知、体验、认识带来了困难。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就要首先训练学生感知意象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去进行体验情感,并使学生达到认识诗歌意蕴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艺术价值的评价能力。
学情分析
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十多篇的现当代诗歌,也在中职一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沁园春长沙》、《致橡树》以及《再别康桥》等,对诗歌得诵读技巧不陌生,所以学习起来并不吃力。但学生正处在学习角色的转变期,对许多诗歌艺术手法和艺术技巧总是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中,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点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悟诗歌意蕴。
(3)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1)本诗教学按“走进雨巷,煽情激趣——感悟雨巷,意象层生——深入雨巷,思想特色——走出雨巷 拓展延伸”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感悟。
(1)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意境之美。
(2)理解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树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的喜爱的态度。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强化重点的策略
把握诗歌意象、思想情感与艺术特色
引导阅读,讲练结合。
2.分别分析情与景,找到结合,再练习。
教学难点
破解难点的策略
对诗歌意象的认识
1.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划出表达情感的句子。
2. 结合作者和写作背景,阅读、体会、分析。
课程思政
这是一个缺失人文情怀,充斥快餐文化的时代。我的学生是这个时代中个性鲜明的职高学生。他们远离诗歌、亲近动漫;他们敢于求新、疏于思考。教师应充分利用诗歌等文学形式,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模式
传递接受式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导读与诵读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资源
教材、图片、音频、视频。
教学设计流程图
课前学习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尝试分析“丁香”“姑娘”的意象,并发布于学习平台
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并发布于学习平台
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学习
教学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第一课时)
(5分钟)
复习检测上次课学习内容
通过提问、填空、抢答等形式复习上次课内容
复习巩固上次课所学内容
温故知新
意象选择之巧
(15分钟)
展示学习平台作业(5分钟)
丁香意象鉴赏(10分钟)
提问:我希望逢着一个怎样的姑娘?
——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1.比较“油纸伞”和“花伞”,体会油纸伞“典雅”美。
2.品味描写丁香姑娘的词语:“静默、太息”等。
3.用图片和说明来了解丁香花“虽美易谢”的特点。
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季节,所以诗人对着丁香往往伤春;
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像其他花那样妖艳,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们的青睐。
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用李商隐和李璟的诗来加深理解丁香愁绪。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
芭蕉弯弯如月牙,丁香凄凄似别离。——李璟
4.回忆《蒹葭》中对“所谓伊人”的解读。
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格式:丁香姑娘有___的特点,象征了____。
参考: “丁香姑娘”有冷漠、惆怅、美丽动人的特点,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恋人;也可能象征着诗人难以实现的美好理想。(学生有多种解读,都应鼓励)
1.展示学生鉴赏作业并进行评价
2.ppt展示丁香花
3.【板书】:
丁香花:高洁愁怨
1.积极参与作业展示并相互评价作业效果
自由诵读,勾点圈画。
四人一组,讨论意象特点和象征意义,选出代表,上台发言。
在讨论象征意义时,也鼓励学生多角度个性化解读意象。
寻找意象为鉴赏意象特征做准备。
分析意象特点,探讨象征意义,更能体会诗人忧郁情感下选择意象的巧妙之处。从而突破重点之一。
意象组合之妙(15分钟)
过渡:意象有如此丰富内涵,但意象不是随机选取,有机组合能更彰显诗歌主旨。
(1)缺失体验(7分钟)
针对诗歌最重要两个意象,引导学生假设缺失其中某个意象,意境有何变化?结合有关内容诵读感悟。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缺失体验之雨巷
讨论:
缺了“雨”会怎样?(淡了意境)
缺了“小巷”怎样?(少了背景)
(结合3、4、5节诵读)
②缺失体验之丁香姑娘
讨论:缺了“丁香”修饰语又如何?
(少了美感、淡了愁绪)(结合诗歌2、3、6节诵读)
(2)情感体验(8分钟)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引导学生诵读首尾两节,抓关键词语,谈发现。
参考:首尾前后照应,只把“逢着”改为“飘过”。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设疑:“逢着”和“飘过”能否互换?
参考:不可。这两节主要意象巧妙组合,渲染了从开始对美好理想的希望,到最后理想破灭的迷茫之情,诗人有失望但没有绝望。如更换,则情感颠倒,无法凸显主旨。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有感情比较朗读首尾两节,体会希望和失望的感情。
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组合之妙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并尝试自我解决问题。
2、结合有关段落诵读。
3、学生比较朗读,体会“逢着”和“飘过”的情感变化。
这个环节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通过缺失体验和情感比较体验两个环节后,学生更深刻体会到巧妙的意象组合对诗歌意境和主旨的推波助澜作用。从而突破重难点。
沉醉雨巷(5分钟)
过渡:走不尽的雨巷,品不完的诗歌。让我们再次诵读诗歌,感受诗歌回环往复的音乐之美。
1.老师示范指导排比句、重叠词、反复句的朗读方法。(2分钟)
2.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片段,自由诵读.(3分钟)
教师示范指导
学生自由诵读
1.选择喜欢语段,以独白形式自由诵读。
2.小组内分享吟诵,学习模仿,实践体验。
3.选代表全班展示。
在细品诗歌的基础上再次诵读诗歌,是一种感情体验的升华。自然解决诵读重点。
(第二课时)
艺术特色总结(15分钟)
象征手法之美(10分钟)
思考:诗歌采用了怎么样的艺术手法?
采用了象征手法。
如(丁香姑娘):
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
如(我与丁香姑娘的际遇):
我希望逢着——我去追寻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她默默走近,走近——我的理想和愿望有机会实现;
她飘过——我的理想和愿望与我擦肩而过;
她远了,远了,消散了——我的理想和愿望没有实现;
我希望飘过——我仍然对理想和愿望怀有热忱的期望。
二、优美的音乐旋律(5分钟)
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舒缓悠扬的旋律。正如叶圣陶所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的首行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③复沓句式的妙用。第三节:“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④词的重叠运用。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
解析象征手法
归纳诗歌特色
了解象征手法,高清本诗的象征意义
总结是个特色
学习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学会运用这种手法解析诗歌深刻含义
探寻鉴赏之法(10分钟)
拓展: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鉴赏了《雨巷》这首现代诗歌,我们要学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当你看到一首陌生的诗歌时,你应该怎么做?
1.诵读,整体感知。读,读了一遍没有感觉,再读。
2.确定诗歌感情基调。读到你能够确定出诗歌的感情基调为止。
3.品味诗歌意象。那么,感情基调我们已经确定下来了,第三步应该怎么做呢,分析诗歌的意象。
4.知人论世。那分析诗歌意象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结合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来分析,用一个成语来讲就是知人论世。
5.探询诗歌主旨。而从对意象的分析和对作者身平和时代背景的了解,又有助于我们分析诗歌的主旨。
6.感受诗歌语言美、艺术美。
归纳总结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学习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通过对现代诗歌鉴赏方法的归纳,让学生学习完本首诗歌后能学会方法,为以后的现代诗歌的学习打基础
梳理诗歌常识(10分钟)
通过问答竞赛的方式复习诗歌常识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常识知识竞赛
以小组为单位参加诗歌常识知识竞赛,巩固诗歌常识
用活动的方式梳理巩固诗歌常识,效果更好
拓展延伸(5分钟)
提问:我们要注意两个词“希望”“飘”?
——希望:可以看出,姑娘只是诗人意念中或梦中存在。
——诗人用“飘”这个字?好在哪里?
因为这个姑娘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想象的人物是没有“重量”的;且“飘”字与后面的“梦”构成了最佳组合,“飘”字生动地描写出了诗人幻想中的“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
提问
明确问题答案
思考两个动词的写作意图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写作目的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雨巷意象(10分钟)
提问:我希望和姑娘在哪儿相遇的?
——雨巷
雨:雨中、油纸伞、哀曲
巷:悠长、寂寥、颓圮的篱墙(雨巷的尽头)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学生尝试解读意象。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回忆关于“雨”的诗词,来加深细雨如愁的感觉。
③找出诗中“悠长、寂寥”等修饰语进行品味 。
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格式:雨巷有___的特点,象征了____。
参考:“雨巷”有幽深寂寥、阴暗潮湿、颓圮破败的特点,象征着诗人彷徨的心境,也象征着当时的社会……
明确雨巷这个意象的含义
【板书】:
雨:雨中、油纸伞、哀曲
巷:悠长、寂寥、颓圮的篱墙(雨巷的尽头)
雨巷:迷茫、惆怅
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分析意象特点,探讨象征意义,更能体会诗人忧郁情感下选择意象的巧妙之处。从而突破重点之一。
拓展延伸
结束语:忘不了那彷徨中的美丽,也忘不了那遗憾时的忧伤;忘不了那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更忘不了那悠长寂寥的江南雨巷!让我们感谢戴望舒,让我们爱上诗歌!如果你有兴趣,课后上微博写一写青春岁月中的惆怅、迷茫,希望下次在课堂中听到的不只是戴望舒的诗歌,还有同学自己创作的青春之歌!
课后作业:试赏析现代诗《断章》并已小组为单位形成赏析报告(最好制作PPT),发布学习平台并于下次课展示作品
结语
布置作业
完场课后作业
尝试用所学知识鉴赏现代诗歌
课后学习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试赏析现代诗《断章》并已小组为单位形成赏析报告(最好制作PPT),发布学习平台并于下次课展示作品
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并发布于学习平台
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这堂课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热闹的作秀,有的只是静静地品,美美地读。并且紧扣语文课“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基点。
(一)教什么
品读内涵深刻的诗歌,包括其它经典作品,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良好人格,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怎么教
1、适当求新:合理采用“微博”等形式,有利于基于学生起点的阅读理解比较,进一步促进学生个性化解读。
2、重视生成: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上讨论,我始终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建构知识的机会。
3、保持本色:“诵读”是语文课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诗歌教学尤其需要。整堂课我力求书声琅琅,保持语文本色。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七单元三 师说优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七单元三 师说优质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解题,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生字词,文章内容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二单元一 诗二首雨巷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二单元一 诗二首雨巷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作者简介,赏析全诗,原因探究,本诗主题,艺术特色,“没有想象就没有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雨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雨巷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