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1.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生活中的下列变化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
A. 节日燃放焰火B. 木炭烤熟食物C. 西瓜榨成西瓜汁D. 檀树皮制成宣纸
2.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
A. 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B.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C. 加高烟囱排放废气D. 大力植树造林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食盐水蒸发B. 泥水过滤
C. 熄灭酒精灯D. 滴加稀盐酸
4.铊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大部分被用在电子工业,在国防军事、化工、光学、医学、高温超导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用途。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铊属于金属元素B. 铊的元素符号为Tl
C. 铊的原子序数为81D. 铊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4.4g
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推理错误的是( )
A. 热胀冷缩——随着温度的升降,微粒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B.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6.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AB. BC. CD. D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有白色固体析出,加水后又溶解
8.如图为晶体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b两点分别表示M物质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或a、b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 )
A. 从a→b:先将a降温到t1℃,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t2℃
B. 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b中都有晶体析出
C. t2℃时,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
D. 从b→a:在b中加入M至刚好饱和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10.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刚学习的一种物质,试根据他们的叙述判断该物质是 ( )
A. 浓盐酸B. 氢氧化钠C. 浓硫酸D. 石灰石
11.化学反应方程式是解决宏、微、符三重表征的重要化学用语,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元素守恒、原子守恒原则,分析Fe+4HNO3=Fe(NO3)3+X↑+2H2O中X的化学式为( )
A. N2B. N2OC. NOD. NO2
12.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为除去NaOH溶液的少量Ba(OH)2,先加入适量CuSO4溶液再过滤
B. 为检验Zn、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加入稀盐酸中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C. 制H2时为减缓反应速率(不影响H2的质量)可向稀H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
D. 为检验纯碱溶液中是否含有烧碱,可先加少量的氯化钙,再加酚酞试液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3.利用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如图。
(1)设备1中加入的酸是 ______ 。
(2)设备3中的分离操作是 ______ 。
(3)设备4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OH)3=高温Al2O3+3X,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 。
(4)流程图中含铝元素的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______ 。
三、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1799年,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锡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块电池--伏打电堆。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特电堆”进行了改良,制成了如图1所示的Zn−Cu电池。
Zn−Cu电池几经变化,演变成现在的多种电池。其中用量最大是普通干电池,其结构如图2所示。普通干电池电压随使用时间而下降,直至报废,所以也称为一次性电池。
给电池以反向电流,使电池电压回升,能反复使用的电池为“蓄电池”,铅酸蓄电池充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₄+______=PbO₂+Pb+2H₂SO₄.纯电动汽车使用的就是各种蓄电池,其使用寿命与充电次数相关,2−6年不等,靠充电桩直接供电。2018年,我国的电力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火电主要以燃煤为主。
燃料电池又称“连续电池“,即只要活性物质连续地注入,就能不断地进行放电的一类电池,专用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如图4)。氢燃料电池就是其中的一种,它靠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电能。
电池的生产原料中含有汞、铅、镍等重金属,处理不当会造成污染。
依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干电池使用的金属材料有______。
(2)Zn−Cu电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请补全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PbSO₄+______=PbO₂+Pb+2H₂SO₄。
(4)氢燃料电池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关于这一举措,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使用纯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要想通过发展纯电动汽车改善环境,还必须减少火力发电
C.各种蓄电池的回收和处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D.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有关问题:
(1)写出B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______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 ______ (填字母),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______ ,指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 ______ ;
(2)用装置F收集一瓶 O2验满的方法是 ______ ;
(3)G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O2的体积,植物油上方原有空气对测定结果 ______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可用于制取氨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______ (填序号);
A.A和D
B.A和E
C.B和E
D.A和F
(5)某同学欲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设计了如图H所示的实验装置,若该同学向右拉动注射器活塞,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6)某同学用制取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 ,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 ______ ,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底炸裂可能原因是 ______ 。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催化剂”课题时,发现将生锈的铁钉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于是,他们对此展开探究:
(1)提出问题:什么物质是该反应催化剂?
(2)设猜想与假设:下面是组内两位同学所作的猜想,请你完成小华的猜想。
【假设一】小芳同学:铁钉表面的氧化铁是H2O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假设二】小华同学:铁钉里的铁是H2O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3)实验与结论:
(4)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芳的“实验I”还不能够确切的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______。
(5)请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铁是催化剂的方法(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7.某石灰厂新到一批石灰石,其中含有杂质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为测定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分成三组实验测得数据如表: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2)该实验所用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节日燃放焰火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木炭烤熟食物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西瓜榨成西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檀树皮制成宣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C
【解析】解:A、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故A正确;
B、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合理使用可再生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故B正确;
C、加高烟囱,不会减少向大气中排放废气,不有利于保护环境,故C错误;
D、积极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有利于保护环境,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进行分析。
B、根据合理使用可再生资源进行分析。
C、根据加高烟囱,不会减少向大气中排放废气进行分析。
D、根据增大绿化面积,有利于保护环境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3.【答案】A
【解析】解: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A、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铊,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铊元素符号为Tl,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1,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4.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A、热胀冷缩,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降,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①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③混合物中可能含有一种元素,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一种元素--氧元素,该选项不完全正确;
B、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②使用乙醇汽油能够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③保护金属资源也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实现,该选项不完全正确;
C、①人体中碘过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②人体缺钙易患佝偻病或骨质软化病;③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病,该选项不完全正确;
D、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可以实现低碳经济;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可以实现低碳经济;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可以实现低碳经济,该选项完全正确.
故选:D.
A、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保护环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
C、人体只有营养均衡,才能够促进身体健康;
D、倡导低碳经济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洁净的空气是指不含有污染物的空气,例如不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空气是洁净的空气,仍然属于混合物.
7.【答案】D
【解析】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鸡蛋清溶液中富含蛋白质,遇到饱和硫酸铵溶液会因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而发生盐析,加水后又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无机盐溶液可发生盐析,使溶解度降低.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析现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8.【答案】B
【解析】解:A、从a→b:先将a降温到t1℃,析出晶体,溶解的物质的量是bg,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t2℃,恰好是不饱和溶液,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是bg,故能实现转化;
B、a点溶解的物质的量大于t1℃时的溶解度,b点溶解的物质的量等于t1℃时的溶解度,所以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中有晶体析出,b无晶体析出,恰好饱和,故错误;
C、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是该温度下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所以t2℃时,a是饱和溶液,b不饱和,正确;
D、从b→a:上下垂直移动,表示不改变溶液的温度只改变溶质或溶剂的质量,b是不饱和溶液,a是饱和溶液,所以温度不变,加入M至刚好饱和,正确;
故选:B。
A、根据点的左右平移表示只改变溶液的温度,上下垂直移动时表示不改变溶液的温度只改变溶质或溶剂的质量,分析解答;
B、a点溶解的物质的量大于t1℃时的溶解度,b点溶解的物质的量等于t1℃时的溶解度;
C、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是该温度下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根据点的左右平移表示只改变溶液的温度,上下垂直移动时表示不改变溶液的温度只改变溶质或溶剂的质量,分析能否实现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可以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据点的平移分析溶液变化.
9.【答案】A
【解析】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锌粉能与过量Fe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铁,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A。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与题目叙述不符合,故A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是固体物质,氢氧化钠溶液不能除锈,故B选项错误;
C、硫酸由H、S、O三种元素构成,浓硫酸有强腐蚀性;由于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可以用来干燥某些气体,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用于清除铁锈,故C选项正确;
D、石灰石是固体物质,难溶于水,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浓硫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即可,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无色、粘稠的液体,难挥发,有吸水性;化学性质:脱水性、强氧化性,强腐蚀性等。
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某些性质是不同的,如:常温下活泼金属可以与稀硫酸反应,但却不会与浓硫酸反应;浓硫酸有吸水性、脱水性,但稀硫酸却没有这些性质。
11.【答案】C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4HNO3=Fe(NO3)3+X↑+2H2O可知,反应前铁、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4、1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3、1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X分子中含有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NO。
故选: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12.【答案】C
【解析】解:A、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但是硫酸铜溶液也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所以不能用CuSO4溶液再过滤的方法除去NaOH溶液的少量Ba(OH)2,故A错误;
B、铜和银都不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所以分别加入稀盐酸中观察气泡产生情况,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故B错误;
C、氯化钡溶液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氢离子没有减少,只是溶液的浓度减小,所以向稀H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能减缓反应速率(不影响H2的质量),故C正确;
D、氯化钙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应先加过量的氯化钙除去碳酸钠,然后再加入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含有氢氧化钠。而少量的氯化钙不能完全除去碳酸钠,碳酸钠也能使酚酞变红,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但是硫酸铜溶液也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进行解答;
B、根据铜和银都不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进行解答;
C、根据氯化钡溶液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氢离子没有减少,只是溶液的浓度减小进行解答;
D、根据氯化钙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进行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方法;了解物质的鉴别与推断的方法技巧。
13.【答案】硫酸 过滤 H2O Al(OH)3
【解析】解:(1)酸洗后得到硫酸铝溶液,则设备中加入的酸是硫酸;
(2)经过设备3中的分离操作后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和溶液,是固液分离,设备3中的分离操作是过滤;
(3)反应前含有2个铝原子、6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反应后含有2个铝原子、3个氧原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保持不变,则3个X分子含有3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可知1个X原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H2O;
(4)流程图中含铝元素的物质:Al2(SO4)3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设备3后得到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碱;Al2O3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则流程图中含铝元素的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l(OH)3。
故答案为:(1)硫酸;
(2)过滤;
(3)H2O;
(4)Al(OH)3。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2)根据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进行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4)根据碱的定义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4.【答案】2H2O 铜帽、锌筒 Zn+H2SO4=ZnSO4+H2↑ 2H2O 2H2+O2− 点燃 2H2O ABCD
【解析】解:(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所以铜帽、锌筒属于金属材料;故填:铜帽、锌筒;
(2)由题干信息可知,Zn−Cu电池中发生反应是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填:Zn+H2SO4=ZnSO4+H2↑;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与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铅原子、2个硫原子、8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铅原子、2个硫原子、10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所以方框处添加的内容是2H2O;故填:2H2O;
(4)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故填:2H2+O2− 点燃 2H2O;
(5)A.使用纯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正确;
B.要想通过发展纯电动汽车改善环境,还必须减少火力发电,正确;
C.各种蓄电池的回收和处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正确;
D.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正确。
故选:ABCD。
(1)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5)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以及所学化学知识来分析。
此题关于化学电源在实际生活中的利用的问题,解答时,必须熟知化学电源的应用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长颈漏斗 AC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b处,若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没有 BD 长颈漏斗下端冒出气泡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集气瓶中没有加水或瓶底没有铺一层细沙
【解析】解:(1)B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长颈漏斗,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AC,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装置的不足之处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
(2)氧气具有助燃性,用装置F收集一瓶O2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b处,若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3)G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O2的体积,植物油上方原有空气对测定结果没有明显影响;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采用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可用于制取氨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BD;
(5)长颈漏斗下端冒出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6)某同学用制取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底炸裂可能原因是集气瓶中没有加水或瓶底没有铺一层细沙。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AC;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
(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b处,若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3)没有;
(4)BD;
(5)长颈漏斗下端冒出气泡
(6)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集气瓶中没有加水或瓶底没有铺一层细沙。
(1)根据仪器的名称,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
(2)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3)根据植物油上方原有空气对测定结果没有明显影响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采用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进行分析。
(5)根据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进行分析。
(6)根据铁丝燃烧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16.【答案】不成立 还要验证氧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Ⅰ.分别量取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从而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解析】解:(3)实验Ⅱ:取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铁粉,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无现象发生,说明铁钉里的铁不是H2O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即假设二不成立;故填:不成立;
(4)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芳的“实验I”还不能够确切的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还要验证氧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故填:还要验证氧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5)要证明氧化铁是催化剂,需要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速率,以及反应后氧化铁的质量与化学性质不变。可设计如下实验:Ⅰ.分别量取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从而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故填:Ⅰ.分别量取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从而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解答;
(4)根据催化剂的概念来分析;
(5)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及其验证方法来分析。
本题的思路很明确,就是验证氧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按照探究实验的步骤按部就班的完成。
17.【答案】50%
【解析】解:对比实验1、2,当样品质量增加时,放出二氧化碳质量并未增加,说明实验1中40g稀盐酸已完全反应;对比实验1、3,当稀盐酸质量增加时,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变,说明实验1中10g碳酸钙已完全反应;综上所述,10g样品能恰好和40g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0g+10g−47.9g=2.2g。
(1)设1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40g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x y 2.2g
40044=x2.2g 解得:x=5g
7344=y2.2g 解得:y=3.65g
则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5g10g×100%=50%
(2)该实验所用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5g40g×100%=9.125%。
答:该实验所用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125%。
故答案为:(1)50%;
(2)9.125%。
根据表中的数据对比分析40g的稀盐酸与10g碳酸钙样品恰好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由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出10g碳酸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40g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即可计算出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所用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把握住记录数据中发生变化的数据,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或变化的规律,这是分析实验数据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这类题的解题关键。A.物质的分类:
①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
③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②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C.元素与人体健康:
①人体中碘过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②人体缺钙易患贫血症
③人体缺铁易患佝偻病
D.“低碳经济”的措施: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A
CO2(CO)
通入氧气点燃
B
NaCl溶液(Na2CO3)
加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C
CaO(CaCO3)
高温
D
铁粉(锌粉)
加过量Fe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I:把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加入到装有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带火星木条复燃
假设一成立
实验Ⅱ:取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铁粉,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无现象
假设二 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次数
1
2
3
稀盐酸质量(g)
40
40
100
样品质量(g)
10
20
10
剩余物质质量(g)
47.8
57.8
107.8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永康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永康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1,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下列常见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九梓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九梓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化学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一初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一初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流程题,科普短文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