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一初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分。
1.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生活中的下列变化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 节日燃放焰火B. 木炭烤熟食物C. 西瓜榨成西瓜汁D. 檀树皮制成宣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 节日燃放焰火,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B. 木炭烤熟食物,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C. 西瓜榨成西瓜汁,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 檀树皮制成宣,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选C。
2. 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 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B.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C. 加高烟囱排放废气D. 大力植树造林
【答案】C
【解析】
【详解】A、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故A正确;
B、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合理使用可再生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故B正确;
C、加高烟囱,不会减少向大气中排放废气,不有利于保护环境,故C错误;
D、积极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有利于保护环境,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3.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食盐水蒸发B. 泥水过滤C. 熄灭酒精灯D. 滴加稀盐酸
【答案】A
【解析】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杏 MXSJ663 免费下载【分析】
【详解】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4. 铊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大部分被用在电子工业,在国防军事、化工、光学、医学、高温超导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用途。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铊属于金属元素B. 铊的元素符号为Tl
C. 铊的原子序数为81D. 铊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4.4g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铊的偏旁是“钅”,属于金属元素, 说法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铊的元素符号为Tl,说法正确;
C、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铊的原子序数为80,说法正确;
D、周期表中下面的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铊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4.4,说法错误。
故选D。
5.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推理错误的是( )
A. 热胀冷缩——随着温度的升降,微粒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B.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粒子的基本特征:粒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粒子之间有间隔;粒子是在不断运动的,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热涨冷缩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微粒的大小不变,说法不正确;
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去了,说法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应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说法正确;
D.气体经加压可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受压时间隔变小,故说法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或原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或原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 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正确;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正确;混合物中可能含有一种元素,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一种元素--氧元素,错误;该选项不完全正确;
B、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正确;使用乙醇汽油能够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正确;保护金属资源也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实现,错误;该选项不完全正确;
C、人体中碘过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正确;人体缺钙易患佝偻病或骨质软化病,错误;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病,错误;该选项不完全正确;
D、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可以实现低碳经济,正确;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可以实现低碳经济,正确;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可以实现低碳经济,正确;该选项完全正确。
故选:D。
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有白色固体析出,加水后又溶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鸡蛋清溶液中富含蛋白质,遇到饱和硫酸铵溶液会因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而发生盐析,加水后又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 如图为晶体M(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a、b两点分别表示M物质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或a、b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
A. 从a→b:先将a降温到t1℃,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t2℃
B. 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b中都有晶体析出
C. t2℃时,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
D. 从b→a:在b中加入M至刚好饱和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先将降温到,析出晶体,溶解的物质的量是,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是不饱和溶液,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是,故能实现转化;
B、点溶解的物质的量大于时的溶解度,点溶解的物质的量等于时的溶解度,所以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时,中有晶体析出,无晶体析出,恰好饱和,故错误;
C、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是该温度下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所以时,是饱和溶液,不饱和,正确;
D、从:上下垂直移动,表示不改变溶液的温度只改变溶质或溶剂的质量,是不饱和溶液,是饱和溶液,所以温度不变,加入至刚好饱和,正确;
故选:。
9.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A错误;
B、Na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
C、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正确;
D、D、锌粉能与过量Fe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A。
【点睛】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加入试剂除杂质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0. 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刚学习的一种物质,试根据他们的叙述判断该物质是
A. 浓盐酸B. 氢氧化钠C. 浓硫酸D. 石灰石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与题目叙述不符合,错误;
B、氢氧化钠是固体物质,氢氧化钠溶液不能除锈,错误;
C、硫酸由H、S、O三种元素构成,浓硫酸有强腐蚀性;由于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可以用来干燥某些气体,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用于清除铁锈,正确;
D、石灰石是固体物质,难溶于水,错误;
故选:C。
11.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解决宏、微、符三重表征的重要化学用语,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元素守恒、原子守恒原则,分析中X的化学式为
A. N2B. N2OC. NOD. NO2
【答案】C
【解析】
【详解】反应前铁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4、4、12,反应后铁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4、3、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X中含有氮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1,故X的化学式为NO。
故选C。
12. 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A. 为除去NaOH溶液的少量Ba(OH)2,先加入适量CuSO4溶液再过滤
B. 为检验Zn、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加入稀盐酸中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C. 制H2时为减缓反应速率(不影响H2的质量)可向稀H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
D. 为检验纯碱溶液中是否含有烧碱,可先加少量的氯化钙,再加酚酞试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但是硫酸铜溶液也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所以不能用 CuSO4 溶液再过滤的方法除去 NaOH 溶液的少量 Ba(OH)2 ,故选项错误;
B、铜和银都不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所以分别加入稀盐酸中观察气泡产生情况,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钡溶液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氢离子没有减少,只是溶液的浓度减小,所以向稀 H2SO4 加入适量的 BaCl2 溶液能减缓反应速率 ( 不影响 H2 的质量 ) ,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钙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应先加过量的氯化钙除去碳酸钠,然后再加入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含有氢氧化钠。而少量的氯化钙不能完全除去碳酸钠,碳酸钠也能使酚酞变红,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3. 利用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
(1)设备1中加入的酸是_______。
(2)设备3中的分离操作是_______。
(3)设备4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OH)3Al2O3+3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4)流程图中含铝元素的物质中属于碱的是_______。
【答案】(1)硫酸
(2)过滤
(3)H2O (4)氢氧化铝##Al(OH)3
【解析】
【小问1详解】
酸洗后得到硫酸铝溶液,则设备中加入的酸是硫酸;
【小问2详解】
经过设备3中的分离操作后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和溶液,是固液分离,设备3中的分离操作是过滤;
【小问3详解】
反应前含有2个铝原子、6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反应后含有2个铝原子、3个氧原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保持不变,则3个X分子含有3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可知1个X原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H2O;
【小问4详解】
流程图中含铝元素的物质:
Al2(SO4)3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
设备3后得到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碱;
Al2O3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则流程图中含铝元素的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l(OH)3。
三、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4.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1799年,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锡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块电池——伏打电堆。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特电堆”进行了改良,制成了如下图所示的Zn-Cu电池。
Zn-Cu电池几经变化,演变成现在的多种电池。其中用量最大是普通干电池,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普通干电池电压随使用时间而下降,直至报废,所以也称为一次性电池。
给电池以反向电流,使电池电压回升,能反复使用的电池为“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充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₄+ =PbO₂+Pb+2H₂SO₄。纯电动汽车使用的就是各种蓄电池,其使用寿命与充电次数相关,2-6年不等,靠充电桩直接供电。2018年,我国的电力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火电主要以燃煤为主。
燃料电池又称"连续电池",即只要活性物质连续地注入,就能不断地进行放电的一类电池,专用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如下图)。氢燃料电池就是其中的一种,它靠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电能。
电池的生产原料中含有汞、铅、镍等重金属,处理不当会造成污染。
依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干电池使用的金属材料有 __________ 。
(2)Zn-Cu电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
(3)请补全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PbSO₄+ _______ =PbO₂+Pb+2H₂SO₄。
(4)氢燃料电池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
(5)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电动汽车使用。关于这一举措,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 。
A 使用纯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 要想通过发展纯电动汽车改善环境,还必须减少火力发电
C 各种蓄电池的回收和处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D 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
【答案】 ①. 铜帽、锌筒 ②. ③. 2H2O ④. ⑤. ABCD
【解析】
【详解】(1)普通干电池使用的金属材料有铜帽、锌筒,密封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碳棒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2)Zn-Cu电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₄+2H2O =PbO₂+Pb+2H₂SO₄。
(4)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氢燃料电池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5)A 使用纯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正确;
B 要想通过发展纯电动汽车改善环境,还必须减少火力发电,正确;
C 各种蓄电池的回收和处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正确;
D 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正确;
故选ABCD。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有关问题:
(1)写出B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指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______;
(2)用装置F收集一瓶O2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3)G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O2的体积,植物油上方原有空气对测定结果_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可用于制取氨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填序号);
A. A和DB. A和EC. B和ED. A和F
(5)某同学欲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设计了如图H所示的实验装置,若该同学向右拉动注射器活塞,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6)某同学用制取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______,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底炸裂可能原因是______。
【答案】(1) ①. 长颈漏斗 ②. AC ③.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④. 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
(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b处,若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3)没有 (4)BD
(5)长颈漏斗下端冒出气泡
(6) ①.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②.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③. 集气瓶中没有加水或瓶底没有铺一层细沙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B中标号仪器从形状上看是长颈漏斗;
②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AC;
③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④加热高锰酸钾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固体粉末堵塞导气管,故不足之处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
【小问2详解】
氧气具有助燃性,用装置F收集一瓶O2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b处,若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小问3详解】
G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氧气溶于水,植物油上方原有空气对实验的结果没有明显影响,故填:没有;
小问4详解】
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适合用装置E或F作收集装置。故选BD;
【小问5详解】
某同学欲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若该同学拉动注射器,锥形瓶内气压减小,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填: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
【小问6详解】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底炸裂可能原因是集气瓶中没有加水或瓶底没有铺一层细沙。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催化剂”课题时,发现将生锈的铁钉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于是,他们对此展开探究:
(1)提出问题:什么物质是该反应催化剂?
(2)设猜想与假设:下面是组内两位同学所作的猜想,请你完成小华的猜想。
【假设一】小芳同学:铁钉表面的氧化铁是H2O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假设二】小华同学:铁钉里的铁是H2O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3)实验与结论:
(4)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芳的“实验I”还不能够确切的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_____。
(5)请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铁是催化剂的方法(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
【答案】 ①. 不成立 ②. 还要验证氧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③. Ⅰ.分别量取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从而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解析】
【详解】(3)实验Ⅱ:取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铁粉,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无现象发生,说明铁钉里的铁不是H2O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即假设二不成立;故填:不成立;
(4)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芳的“实验I”还不能够确切的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还要验证氧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故填:还要验证氧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5)要证明氧化铁是催化剂,需要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速率,以及反应后氧化铁的质量与化学性质不变。可设计如下实验:Ⅰ.分别量取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从而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点睛】题的思路很明确,就是验证氧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按照探究实验的步骤按部就班的完成。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7. 某石灰厂新到一批石灰石,其中含有杂质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为测定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分成三组实验测得数据如表: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该实验所用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答案】17. 50%
18.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0g+10g-47.9g=2.2g。
设1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40g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x y 2.2g
解得:x=5g
解得:y=3.65g
则该实验所用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实验所用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125%。
【解析】
【小问1详解】
对比实验1、2,当样品质量增加时,放出二氧化碳质量并未增加,说明实验1中40g稀盐酸已完全反应;对比实验1、3,当稀盐酸质量增加时,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变,说明实验1中10g碳酸钙已完全反应;综上所述,10g样品能恰好和40g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0g+10g-47.9g=2.2g。
设1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40g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x y 22g
解得:x=5g
解得:y=3.65g
则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5g10g×100%=50%;
【小问2详解】
见答案。A.物质的分类:
①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
③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②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C.元素与人体健康:
①人体中碘过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②人体缺钙易患贫血症
③人体缺铁易患佝偻病
D.“低碳经济”的措施: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A
CO2(CO)
通入氧气点燃
B
NaCl溶液(Na2CO3)
加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C
CaO(CaCO3)
高温
D
铁粉(锌粉)
加过量Fe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I:把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加入到装有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带火星木条复燃
假设一成立
实验Ⅱ:取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铁粉,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无现象
假设二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次数
1
2
3
稀盐酸质量(g)
40
40
100
样品质量(g)
10
20
10
剩余物质质量(g)
47.8
57.8
107.8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朱湾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朱湾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蒋集农业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蒋集农业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