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教案
展开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教学方法:实例法教学、类比法教学、启发式教学
教学目标:通过图片、视频片段,识别一些地貌
通过实例,解释内、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用内、外力作用解释喀斯特、海岸、冰川地貌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展示画面:我国山川掠影、桂林山水、黄龙彩池
欣赏视频、图片
创设情境
多媒体
2分钟
温故知新
提问: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回顾、思考、回答
铺垫新课
4分钟
新课讲解
提问:喀斯特地貌从成因上,可能是与哪些内、外力作用有关呢?
喀斯特地貌名称的由来。
结合已有知识进行思考
听讲
以旧知识构建新知识
3分钟
承转过渡
那么,喀斯特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呢?
实践操作
给出桂林地区冠岩溶洞的岩壁图片,提问:凹坑的形成与水滴有什么关系呢?猜想喀斯特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观察、思考、小组讨论
训练综合思维
多媒体图片
5分钟
分享交流
引导学生回答及其他同学思考
小组汇报结论,其他小组补充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归纳小结
喀斯特地貌的定义:我们将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机械冲刷而形成的地貌,叫做喀斯特地貌。
听讲
小结
多媒体动画
3分钟
新课讲解
展示各种类型喀斯特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用内、外力来解释其成因,并说出各类喀斯特地貌的时间演化过程。
思考、描述
训练综合思维、语言表达
多媒体、图片、动画演示
15分钟
拓展提高
那么同学们请思考:流水除了通过侵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外,还有其他作用方式吗?
展示黄龙彩池图片
思考、小组讨论、回答
知识迁移
多媒体图片
归纳小结
彩池的形成、溶洞内多姿多彩石柱的形成过程。
提问:通过对喀斯特地貌的学习,你总结出某种地貌研究的一般思路了吗?
听讲、记录
思考、交流
小结
5分
承转过渡
看过了喀斯特,我们再来看看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我们采取和喀斯特地貌类型的研究同样的方法来研究。
3分钟
创设情境
展示海蚀崖、海蚀柱、沙滩、角峰、峡湾等图片
识别地貌类型,并说出参与外力作用的因素及外力作用形式
引入新课
多媒体图片
4分钟
承转过渡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2个小组讨论海岸地貌的形成,2个小组讨论冰川地貌的形成
2分钟
实践操作
给出支撑材料,引导学生根据喀斯特地貌的研究方式,进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的研究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1、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分别分布在哪
2、海水作用、冰川作用的基本形式/作用机制
3、海岸侵蚀地貌、冰川侵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提高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能力
10分钟
分享交流
倾听、补充
小组分享结论,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8分钟
归纳小结
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的分布
海水作用、冰川作用的基本形式/作用机制(海水基本形式:海浪、潮汐、洋流;冰川作用机制:刨蚀等)
用内、外力解释海岸侵蚀地貌、冰川侵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听讲、观看动画演示,理解海水、冰川的不同作用方式
深化理解理性认识
多媒体图片演示
10分钟
拓展提高
引导学生思考:海水、冰川除了侵蚀作用,还有什么外力作用可以塑造地表形态呢?
说出海水沉积、冰川沉积的形成原理
思考、回答
讨论、回答
思维拓展
多媒体图片
4分钟
归纳总结
总结地貌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听讲
升华本课
2分钟
板书设计
风成地貌
地貌风光
流水地貌
分布地区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喀斯特地貌
形成过程
海岸地貌
冰川地貌
高中地理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a href="/dl/tb_c400439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教学设计</a>,共4页。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38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风成地貌教案设计</a>,共4页。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流水地貌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38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流水地貌教案及反思</a>,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习方法,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实验观察,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