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了解地区第一节 东南亚第2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东南亚2课时
单元
七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1.掌握东南亚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的经济地位,以及锡和石油两种重要矿产的分布;
2.掌握东南亚粮食作物的分布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3.掌握东南亚人口的分布特征,了解华人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作出的巨大贡献。
重点
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难点
中南半岛粮食作物分布及有利自然条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据泰国媒体报道,泰国内阁会议12月29日通过一项法案,将中国的农历春节纳入泰国法定节假日。
提出问题:你知道为什么泰国要做出这项决议吗?(发展旅游业)
如果你到泰国旅游,水上市场是必不可少的旅游景点。在泰国的水上市场,会见到哪些农产品呢?(热带农产品)
学生阅读材料,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时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教师:东南亚物产富饶,既有丰富的农产品,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东南亚有哪些物产。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读东南亚物产分布图,从图中找出东南亚的主要热带经济作物有哪些?(天然橡胶、棕油、椰子、椰油、蕉麻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5,标划出东南亚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越南、缅甸)
结合课本P35及东南亚物产分布图,找出东南亚的主要矿产输出国。(石油输出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锡:泰国、马来西亚)
拓展延伸:东南亚的主要热带经济作物出口国。
最大天然橡胶生产国——泰国;
最大棕油生产、出口国——马来西亚;
最大椰子生产国——印度尼西亚;
最大蕉麻生产国——菲律宾。
活动:
指导学生读《东南亚物产》、《东南亚地形图》、《东南亚气候图》,综合对比分析:
1.找出中南半岛水稻的主要产区,说出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地形类型。(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沿岸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地区。)
2.议一议,东南亚地区种植水稻具有哪些有利自然条件? (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河流沿岸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便利。)
承转:东南亚与我国一衣带水,山水相连,我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东盟则是中国仅次于欧盟和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那么你知道东南亚有哪些国家吗?
活动:
读东南亚国家分布及地形图,并用彩笔描绘东南亚的河流。
1.找出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东帝汶,说出东南亚哪几个国家与我国大陆接壤?
(缅甸、老挝、越南)
2.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的名称叫什么?(澜沧江)它流经哪些国家?(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哪个海洋?(南海)
3.填写列各国首都以及流经那里的河流名称,举例说出河流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河流为城市提供水源;河流为城市提供便利的交通;古代时,河流还为城市提供防卫功能。)
承转:新加坡有77%的人口是华人.,并且有很大比例的人能说流利的普通话。为什么新加坡会有如此多的华人呢?
自主学习:展示课件图片,结合课本P38内容,并在课本上进行标注。东南亚的华人主要来自广东和福建。
学生阅读课本,并在课本上划出东南亚的物产。
同桌之间交流并对问题进行总结。
学生在课本上圈划出东南亚主要的国家。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并提出各自的见解。
学生自主阅读课内容,并提取相关知识点。
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及动手的能力。
通过活动,充分理解东南亚水稻种植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dl/tb_c466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案</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高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一节 东南亚公开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节 东南亚公开课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多媒体展示,问题导入,承接过渡,教师活动,教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