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第2课时 垂线及其性质、画法(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第2课时 垂线及其性质、画法(课件),共25页。
第2课时 垂线及其性质、画法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日常生活中如下图的两条直线的关系很常见.窗户相框 将十字街口的两条道路看作两条直线,如下图中的 AB 和 CD,它们相交于点 O,形成 4 个角,如果∠AOC = 90°,那么其他 3 个角的度数各是多少?为什么?右图中的 AB 与 CD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在两条直线 AB 和 CD 相交所成的4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归纳结论记作“AB ⊥ CD”读作“AB 垂直于 CD”.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 O 叫做垂足. 两条直线垂直的例子很多,如图所示的地砖间的缝隙,围棋盘上的方格线等.你能再举出一些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例子吗?1.用三角尺画垂线. 仿照下面图的画图办法,过已知直线 l 上(或外)的一点 P 画直线,使它与直线 l 垂直.llPP2.用折纸方法画垂线. 仿照图所示的方法,折出经过点 P 与直线 l 垂直的折痕,用直尺沿折痕画出直线. 通过上面的操作,你知道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能画几条吗?关于直线的垂线,有如下基本事实: 1.如图,点 P 在直线 l 外,在直线 l 上任意取一些点A,B,C,O,把这些点分别与点 P 连接,得到线段PA,PB,PC,PO,其中 PO ⊥ l.观察观察这些线段,比较它们的长短,其中哪一条线段最短? 2.点 P 在直线 l 外,把一根细绳的一端用图钉固定在点 P 处,拉紧细绳,按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 观察细绳上的标记点O(垂直拉紧时的垂足)位置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归纳结论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练习 1.如图,在三角形ABC中,D是BC中点,连接AD,请分别画出自点B,C 向AD所作的垂线(垂足为E,F).ABCDFE2.(1)如图,用三角尺画出点 A 到直线 BC的垂线段; (2)画出点 B 到直线 AC 的垂线段.ABC3.如图,直线 l 表示一条公路,点 P 是一所学校 所在的位置.要修一条从学校到公路的道路,如 何修才能使道路最短?画出所修道路的示意图.Pl在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在平面上,一条直线只有一条垂线 B.过直线上的一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C.过直线上一点且垂直于这条直线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D.垂线段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C2. 设A, B, C 是直线l上的三点,P 是直线 l 外的一点,若 PA = 2cm,PB = 3cm,PC = 5cm,则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 ) A.等于2cm B.小于2cm C.不小于2cm D.不大于2cmD 3. 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OE⊥AB,且∠DOE = 3∠COE,则∠AOD 的度数为______.ABCDOE135° 4. 如图所示,已知OB⊥OD,∠1 =∠2,试判断OA与O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 OA⊥OC.理由如下:因为OB⊥OD所以∠2+∠BOC = 90°又∠1 = ∠2所以∠1+∠BOC = 90°即∠AOC = 90°所以OA⊥OC.OABCD121.从教材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第2课时 垂线及其性质、画法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日常生活中如下图的两条直线的关系很常见.窗户相框 将十字街口的两条道路看作两条直线,如下图中的 AB 和 CD,它们相交于点 O,形成 4 个角,如果∠AOC = 90°,那么其他 3 个角的度数各是多少?为什么?右图中的 AB 与 CD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在两条直线 AB 和 CD 相交所成的4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归纳结论记作“AB ⊥ CD”读作“AB 垂直于 CD”.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 O 叫做垂足. 两条直线垂直的例子很多,如图所示的地砖间的缝隙,围棋盘上的方格线等.你能再举出一些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例子吗?1.用三角尺画垂线. 仿照下面图的画图办法,过已知直线 l 上(或外)的一点 P 画直线,使它与直线 l 垂直.llPP2.用折纸方法画垂线. 仿照图所示的方法,折出经过点 P 与直线 l 垂直的折痕,用直尺沿折痕画出直线. 通过上面的操作,你知道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能画几条吗?关于直线的垂线,有如下基本事实: 1.如图,点 P 在直线 l 外,在直线 l 上任意取一些点A,B,C,O,把这些点分别与点 P 连接,得到线段PA,PB,PC,PO,其中 PO ⊥ l.观察观察这些线段,比较它们的长短,其中哪一条线段最短? 2.点 P 在直线 l 外,把一根细绳的一端用图钉固定在点 P 处,拉紧细绳,按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 观察细绳上的标记点O(垂直拉紧时的垂足)位置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归纳结论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练习 1.如图,在三角形ABC中,D是BC中点,连接AD,请分别画出自点B,C 向AD所作的垂线(垂足为E,F).ABCDFE2.(1)如图,用三角尺画出点 A 到直线 BC的垂线段; (2)画出点 B 到直线 AC 的垂线段.ABC3.如图,直线 l 表示一条公路,点 P 是一所学校 所在的位置.要修一条从学校到公路的道路,如 何修才能使道路最短?画出所修道路的示意图.Pl在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在平面上,一条直线只有一条垂线 B.过直线上的一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C.过直线上一点且垂直于这条直线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D.垂线段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C2. 设A, B, C 是直线l上的三点,P 是直线 l 外的一点,若 PA = 2cm,PB = 3cm,PC = 5cm,则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 ) A.等于2cm B.小于2cm C.不小于2cm D.不大于2cmD 3. 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OE⊥AB,且∠DOE = 3∠COE,则∠AOD 的度数为______.ABCDOE135° 4. 如图所示,已知OB⊥OD,∠1 =∠2,试判断OA与O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 OA⊥OC.理由如下:因为OB⊥OD所以∠2+∠BOC = 90°又∠1 = ∠2所以∠1+∠BOC = 90°即∠AOC = 90°所以OA⊥OC.OABCD121.从教材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