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第6节环境与健康 第1课时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413787/0-170910729228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第6节环境与健康 第1课时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413787/0-17091072923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第6节环境与健康 第1课时 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413787/0-170910729238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6 环境与健康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题
环境与健康 第1课时
章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传播途径。
3.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资料,探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2.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选择卫生、安全的生活方式。
2.通过对一些传染病的讨论,初步形成关注热点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重点
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难点
1.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2.说明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截至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9日23时14分,全球确诊病例达到281808270例;死亡病达到5411759例
2020年2月,国家卫健委1号公告将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那么,为什么要防止传染病暴发?
初识传染病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清洁的环境,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搞好环境卫生,养成维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通常把疾病归咎于细菌,事实上,疾病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所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气、与生俱来的遗传特性、躯体紧张和精神压力,这种种因素都关系到人的健康,决定人是否生病。
一、传染病及其传播
1.传染病
(1)概念: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并广泛流行的疾病。
(2)特点:一般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某些传染病还具有免疫性。
①传染性:指传染病从个体传染给个体。
②流行性:指传染病的病原体在适宜条件下可广泛传播,使一定地域内同时出现较多的病人。
③免疫性:指得过某种传染病的人痊愈后往往会产生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
(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①传染源:指环境中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病原体在人或动物的体内生存、繁殖,并且能够通过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蝇、蚊、虱等),直接或间接传播给健康人。
②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③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多为老人和小孩。
2.传染病的传播
视频:感冒的传染
(1)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病原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病原体随病人讲话、咳嗽或喷嚏的飞沫散入空气中,再经其他人的呼吸道进入人体内而引起疾病。例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等。
几次流感大流行
(教材第109页)
(2)饮食传播:饮食传播是消化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病原体直接或间接通过粪便、水、食物、食物用具或者以苍蝇作为媒介,带到饮用水和食物上,再经消化道进人人体而致病。
例如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
病毒性肝炎
(教材第109页)
(3)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体表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病原体直接或间接通过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例如急性结膜炎(红眼睛)、癣等。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流行及其预防
(教材第110页)
(4)虫媒传播:虫媒传播是血液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病原体随有害昆虫等动物叮咬人体进人血液而致病。例如乙型脑炎、疟疾。此外,苍蝇媒介可传播消化道传染病。
思考与讨论
(教材第111页思考与讨论)
根据传染病的传播特点,提出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1.如何控制传染源?
2.如何切断传染病的传染途径?
3.对传染病易感者应做些什么?易感者本人应做些什么?
[1.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
2.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和搞好环境卫生。
3.不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对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易感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流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原则上切断其中任意环节流行即可停止。
(1)控制传染源:传染病患者一般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具有传染性,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要及时处理。控制传染源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染途径的方法,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和搞好环境卫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臭虫等,对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能起很大作用。
(3)保护易感者:在传染病流行时,应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易感者本人,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正确区分三种预防措施
针对健康人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针对患病的人或动物采取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其余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苍蝇
(教材第112页)
捕蝇器的制作和应用
(教材第112页)
上网查阅自制捕蝇器的资料,根据苍蝇的习性,设计并制作捕蝇器,悬挂在学校和社区的房前屋后,诱捕苍蝇。诱捕到的苍蝇应当天将其掩埋在地下,捕蝇器马上消毒灭菌,处理完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把手洗干净。
阅读(教材第112页)
视频:人与传染病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大力发展和普及医药卫生事业,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一些烈性传染病,如鼠疫、天花、霍乱等已经消灭;部分急性传染病,如麻疹、小儿麻痹症、白喉、猩红热等已得到基本控制。其他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已明显下降。现在,我国的传染病死亡率,已从1949年以前的首位,下降到居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之后。
知道疾病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知道传染病及特点
知道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明确传染源
明确传播途径
明确易感人群
知道空气传播
知道饮食传播
知道接触传播
知道虫媒传播
完成思考与讨论
知道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明确控制传染源
明确切断传播途径
明确保护易感者
了解正确区分三种预防措施
介绍疾病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介绍传染病及特点
介绍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介绍传染源
介绍传播途径
介绍易感人群
介绍空气传播
介绍饮食传播
介绍接触传播
介绍虫媒传播
引导完成
介绍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介绍控制传染源
介绍切断传播途径
介绍保护易感者
拓展正确区分三种预防措施
课堂练习
1.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是( C )
A.水传播 B.饮食传播
C.飞沫和空气传播 D.接触传播
2.1988年上海曾流行甲型肝炎,后查明原因是食用了不清洁的毛蚶引起的.这种不清洁的毛蚶属于( A )
A.传染源 B.病原体
C.抗原 D.易感者
3.我们知道,经常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有利于提高抗传染病的能力,从免疫的角度看体育锻炼应属于( C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全对
4.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 B )
A.病原体
B.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C.病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D.传播疾病的生物或生物媒介
5.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D )
A.发病前的潜伏期
B.发病的任何时期
C.恢复期
D.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时
6.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B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保护传染源
7.你能说出图中做法分别属于哪项预防措施吗?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3 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a href="/kx/tb_c10281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3 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技术创新可以导致企业利润的形成,技术创新可以导致新兴产业的形成,技术创新导致“产业革命”的出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 科学推动技术发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a href="/kx/tb_c10281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 科学推动技术发展教学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技术活动的要素,技术的自主发展,技术发展的科学化,技术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1 科学就是力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a href="/kx/tb_c604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 科学就是力量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科学精神是维系探究的动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