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4.6 太阳系 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407156/0-17090221916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科学七下4.6 太阳系 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407156/0-170902219170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科学七下4.6 太阳系 教学设计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407156/0-17090221917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下册第6节 太阳系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题
太阳系
单元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及九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
2.会根据哈雷彗星的周期计算它出现的时间。
3.知道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以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4.了解宇宙的构成及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对资料、信息的获得和处理能力。
情感目标:
1.知道人类及我国在航天事业中的成就。
2.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认识到宇宙是广阔无边的,培养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重点
太阳系的构成及九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到远的排列顺序;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难点
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空间三位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太阳系的秘密》。
提出问题:谈一谈,观视频的过程中你收获了哪些信息?地球介于哪两个星球之间?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并进行交流
以形象生动的影像资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
活动一、探究太阳系的形成
1.出示太阳系图片,了解什么是太阳系。
太阳系在银河系离中心近3万光年处
以太阳为中心受太阳引力支配的天体系统——太阳系 。
2.提出问题:太阳系有哪些天体组成呢?
3.提出问题:(1).中心天体: 。
(2)按与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写出八大行星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行星集中分布在 __________ 星和 _________ 星轨道之间。
4.问题引导:太阳的魅力何在?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质量的99.87%都集中在太阳,它强大的引力控制着大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的运动。它孕育了地球文明,并且始终影响着地球生物。
(转折)太阳系中的行星又有什么秘密呢?
活动二、探秘行星及其卫星
1.你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和卫星吗?
提示:行星运动形式:自转和绕太阳公转。
追问:你知道这些行星和卫星都有什么特点吗?
怎样获得它们的信息呢?
2.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观察天文信息?
17世纪初,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第一次撩开了太阳系神秘的面纱。
20世纪50年代以来,航天器的运用使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3.引导学生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如果以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为 1,太阳系其他行星相对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的数值见表。
(1).体积、质量最大的两颗行星分别是
、 。
(2)体积、质量和地球相近的行星是__________。
4.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讨论:根据图,说说八大行星的外观差异。
5.说一说各个行星的特点——水星
(1)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地貌酷似月球,有环形山,没有大气 ,没有水,昼夜温差很大,最热高达427℃,最冷低到-173℃。水星凌日平均每世纪发生13次。
(2) 凌日即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这种小的暗星体经常是太阳系行星。 也可以解释为凌日是内行星(即水星和金星)经过日面的一种天文现象。水星和金星的绕日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称内行星。
6.科学认知——金星
金星表面有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是固体星球,表面地势平坦,有山脉也有平原,在大小,质量外表各方面都很像地球。从地球上观察,除了太阳和月亮,最亮的就是金星,又称它为“太白星”,金星没有卫星。
补充:启明星,是金星的古称。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它不是光源,人们叫它“启明星”;而在黄昏时分,西方余辉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
这两颗星其实是一颗,即金星。
7.鼓励学生自主介绍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
8.科普火星的知识:火星肉眼看去是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的亮星,表面有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火星表面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征是有干涸的河床,火星有两颗卫星。
(1)引导学生认识火星的特点:火星是和地球最相像的一颗行星。火星是固体星球,表面有大气,但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1%,十分稀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表面平均温度为 -55℃。和其他行星相比,这样的温度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温度,部分地球生物可以生存。据考证,火星可能有大量的固态水存在。在火星的南、北两极地区,有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和冰水层覆盖,但没有液态水。有 科学家推论,有更大量的水冻在厚厚的地下冰层,只有当火山活动时才有可能释放出来。火星表面有很多史上河流和湖泊的痕迹。
(2)讨论:地球生命生存的条件是什么?
(3)展示资料: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
(4)展示火星冲日:
火星冲日是指地球在火星和太阳之间,火星与太阳视黄经相差180度时的天象。这时,火星和太阳分别位于地球的两边,太阳刚一落山,火星就从东方升起,而等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时,火星才在西方落下,因此整夜都可观测火星。一般来说,火星冲日时,火星离地球较近,它的亮度也是一年当中最亮的。
9.认识木星: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有66 颗卫星。
质量占除太阳外其余质量的35% ,为地球的318倍,太阳质量的0.1% 。它的体积可容纳1300多个地球,它的质量是地球的300多倍。
补充——趣味天文:双星伴月
10.认识美丽的土星:
土星按体积和质量都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木星。土星具有最美丽的光环,它位于土星赤道面上,由绕土星运转的碎块和微粒组成。
11.鼓励学生说出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特点:
天王星是太阳系中次于木星、土星的第三大行星。
天王星几乎“横躺”在公转轨道面上,它一年内,太阳光轮流照在它的北极和南极上(目前是它的南极处于昼半球)。
海王星到太阳的距离最远。海王星的色调偏绿。海王星的大气不像天王星那样平静,旅行者2号在它的南纬22度处观察到一个“大黑斑”,这是和木星大红斑一类的持久气旋。
12.通过观察行星,讲述它们的特点,你会怎样给它们进行分类呢?
补充:木星、土星——巨 行 星(气体)
天王星、木王星——远日行星(气体)
其中巨行星和类地行星是肉眼可见的。
活动三、探秘小行星和彗星
1.什么是小行星?小行星有什么特点?
它们围绕太阳运行,大部分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称为小行星带。
小行星的成分:有的石质,有的铁质,有的主要成分是碳。
大约有50万颗
2.拓展视野: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一旦发生变化,就有可能被行星俘获而发生剧烈的撞击。
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
3.提问:彗星有什么特点?它有哪些部分组成?
彗星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彗核是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的“大冰球”。彗核的冰物质受太阳光照后变成气态物质,形成彗发。这些气态物质被太阳风吹拂,形成长长的彗尾。
4.认知——著名的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是最著名的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76年, 因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准确地预言它的到来而得名。我国早在公元前 613年就有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比西欧早了六七百年。此后,它每次接近地球,我国都有记载,但可惜没有人发现它的周期。
一个小朋友10岁时曾看到哈雷彗星,当他第二次看它时是多少岁?
补充:彗星在绕日运行时如果被行星俘获,也会发生剧烈的撞击现象。1994年苏梅克 - 列维 9号彗星以每小时 21万千米的速度撞击木星。撞击后,木星表面升起宽阔的尘云,高温气体冲至 1000千米的高度,并在木星上留下了像地球大小的撞击痕迹。
5.提问:你知道流星的哪些秘密?
追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那些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球表面,叫做陨星。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陨石。
流星雨:聚集的流星群冲入大气层燃烧的过程。
每年11月17日左右都有一些流星从狮子座方向迸发出来,起因于一颗叫坦普尔·塔特尔的彗星。
6.展示材料:哥白尼与日心说
1.读一读,说一说
2.读图分析: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
3.读图思考:
(1)太阳
(2)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火、木
4.说一说
1.行星是一种比太阳小得多的球形星体,运转共面。
2.说一说:航天器的运用
3.对比分析,交流讨论:
木星、 土星
金星
4.展示交流:大小不同、颜色不同、有否卫星、光环等
5.小组内交流:不断提出自己的疑惑
6.说一说:
我们所说的启明星是指哪一颗星呢?
7.自主介绍——地球: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已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有一天然卫星----月球
8.阅读与思考讨论:为什么人类把火星首选为移居外星球的第一站?
(2)说一说: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
(3)读一读
(4)趣味天文:火星冲日
9.说一说自己发现木星的特点:表面的大气运动激烈。木星最显著的特征是位于赤道南侧的大红斑,长约2 万多千米,宽约1.1 万多千米,呈红色卵形。
双星伴月是指:月亮、金星、和木星
10.说出自己对土星的认知: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是人类迄今为止在太阳系中发现的第二颗存在液体的星球。
11.交流讨论:
天王星:卫星数 ( 已确认 ) 27 个。
海王星到太阳的距离最远。卫星数 :14( 已确认的 ) 。
12.整理分类:
水性、金星、地球、火星成为类地行星。
1.展示交流:
小行星的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直径在数米到数百千米不等。已经发现的小行星有数十万颗。
2.小组内讲一讲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灭绝的故事。
说一说:有时,在天空中会看到一些拖着尾巴的星星,它们叫做彗星。
4.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著名的哈雷彗星
思考回答问题:(1)上次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那下次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5.展示交流: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 ( 流星体 ) 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称为流星现象。
展示:世界上最大的陨石——吉林1号陨石
自主说一说
读一读
图文集合,初步了解太阳系
鼓励学生发现,总结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区分、辨别行星
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学会用科学的数据去对比分析八大行星
读材料科普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将高大上的天文知识生活化,形象化,便于学生接受
鼓励学生去解决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调动已有的知识能解决的问题
认识行星与趣闻相联系,增强趣味性,增强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好奇心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将搜集到的行星资料进行展示,培养学生学会搜集资料,展示信息的能力
穿插趣味性的天文知识,提升学生探究的欲望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展示,锻炼其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用归纳整理的方法学习,形成一种意识
师生互动,互补,科学的认识小行星
引导学生用观看的科普片来解释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现象,容易激发学生的共鸣
利用学生听说的较多的哈雷彗星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发言
说一说生活中观察的流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课堂练习
1.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
A.火星 B.土星 C.木星 D.天王星
2.下图所示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示意图,地球处于( )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3.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那些没有烧尽的固体小块落到地球表面,叫做 ( )
A. 流星体 B. 彗星体 C. 陨星 D. 陨石
4.火星是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两倍。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极冠,会周期性地消长。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长一倍左右
C.汽油在火星上可以正常燃烧
D.火星表层上的成分与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
5. 2012年6月6日,我国许多地方观察到“金星凌日”现象。人们观察到小黑点般的金星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太阳、金星和地球都是恒星
B.太阳是恒星,金星和地球是行星
C.太阳会发光,金星和地球不会发光
D.金星和地球都绕太阳运动
6.下列有关木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木星上的大红斑是木星表面激烈喷发的岩浆
B. 八大行星中,木星的近邻是地球和土星
C. 木星上没有大气,有光环
D. 木星的体积在太阳系各天体中位列第二
认真完成,当堂达标
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
1.通过观察太阳系图,我们知道了太阳系是由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
2.我们知道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
3.通过搜集资料、展示交流知道了八大行星各自的特点。
4.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小行星的位置、组成等。
5.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了彗星和流星的秘密。
板书
初中科学第8章 星空世界3 太阳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8章 星空世界3 太阳系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浙教版第6节 太阳系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科学浙教版第6节 太阳系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方法与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6节 太阳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6节 太阳系教案设计,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