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文言文字词基础-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2024年中考高频考点及答题技巧
展开Q:赞美一个女子有才华,能作诗,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呢?
时女诗人,是宰相 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 的儿子 的妻子。
咏雪 谢太傅②寒雪日内集③,与儿女④讲论文义⑤。俄而⑥雪骤⑦,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⑧?”兄子胡儿⑨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⑩。”兄女曰:“未若⑪柳絮因风⑫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⑬,左将军王凝之⑭妻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②谢太傅:即谢安(320- 385), 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③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一起。④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⑤文义:文章的义理。⑥俄而:不久,一会儿。⑦骤:急。⑧何所似:像什么。⑨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⑩差( )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就。⑪未若:不如,不及。⑫因风:乘风。因,趁、乘。⑬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 ),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⑭ 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用“/”给文章划分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子女,泛指小辈,这里包括侄儿侄女
Q:谢太傅家这场集会的氛围怎么样?
Q:“公大笑乐”谢太傅为什么大笑?
Q:从文中可以看出谢道韫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赞赏谢道韫比喻得好/为两个孩子的回答开心。
单音节词语变成双音节词语
课下注释、查古汉语词典、平时积累、记忆
Q:怎么读懂文言文呢?
Q:初中文言文怎么考?
1. 对句中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儿子和女儿B.俄而雪骤 骤:急C.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大体D.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乘
2. 对文中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撒/盐空中/差可拟B.撒盐空中差/可拟C.撒盐/空中/差可拟D.撒/盐空中/差可拟
撒 盐 空 中 差 可 拟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谢道韫把雪比作柳絮,形象地表现初出雪花轻盈的特点。B.文章第一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C.谢太傅大笑是因为谢道韫说错了。D.最后一句是对谢道韫身份的补充说明。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不如(比作)柳絮乘着风飞舞。
①内集②讲论文义③即公大兄无奕女④俄而 ⑤白雪纷纷何所似⑥撒盐空中差可拟
解释重点词语,每题1分
①雪骤 ②欣然③白雪纷纷何所似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举行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①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②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选自《后汉书·黄琬传》有改动)【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①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②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选自《后汉书·黄琬传》有改动)
Q: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么样的?
Q:“巧对”巧在何处?
用大家都熟悉的事物作比,直观形象。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指代之前出现的人、事、物。根据具体情况译为他(的)/她(的)/它(的)
A.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何:为什么 B.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奇:奇怪C.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状:形状,样子 D.黄琬幼而慧 慧:聪明
A.琬年/七岁/在旁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B.琬/年七岁/在旁/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C.琬/年七岁/在旁/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D.琬年/七岁在旁/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建和元年京城发生日食,黄琼被太后诏见询问情况。B.黄琼不想回答太后的问题所以说不知道情况。C.黄琬在太后面前直接替祖父巧妙回答,因此得到祖父的喜爱。D.文中表现黄琼出对少年黄琬的聪明机智的赞叹和惊奇。
就用黄琬的话回答诏令,觉得黄琬与众不同并十分喜爱她。
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①为魏郡太守②而琼以状闻③琼思其对④日食之余如月之初⑤琼大惊⑥深奇爱之
解释重点词语,每词1分
①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把他听到的情况报告朝廷。
②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却又不知道当时的情况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收①,中外惶怖②。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注释〕:①孔融被收:建安十三年,融因触怒曹操,坐弃市(被判死刑)。②中外惶怖:朝廷内外非常惊恐。中外,指朝廷内外。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收①,中外惶怖②。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注释】①孔融被收:建安十三年,融因触怒曹操,坐弃市(被判死刑)。②中外惶怖:朝廷内外非常惊恐。中外,指朝廷内外。(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Q:父亲被捕,孔融的两个儿子是什么态度?为什么?
镇定自若,继续像以前一样玩游戏,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也逃不了牵连被捕的命运。
Q:有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说明它的比喻义
比喻整体遭殃,个体不能幸免。
Q: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慨吗?
八九岁的孩子能在家庭遭难时毫不惊恐,很是了不起。说明孩儿的明理聪明,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株连迫害的罪恶。
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
“不”,通“否”,表示疑问
A.孔融被收 收:逮捕 B.冀罪止于身 冀:希望C.二儿可得全不 全:全部 D.寻亦收至 亦:也
A.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B.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C.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D.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A.建安十三年,孔融因为触怒曹丕被判死刑。B.孔融的两个儿子很不孝,父亲被捕还像以前一样玩游戏。C.孔融请求使者放过自己,好让自己照顾年幼的孩子。D.文章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株连迫害的罪恶。
父亲难道见到过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第12讲 文言文翻译-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2024年中考高频考点及答题技巧: 这是一份第12讲 文言文翻译-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2024年中考高频考点及答题技巧,文件包含第12讲文言文翻译pptx、第12讲文言文翻译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1讲 文言文虚词(二)-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2024年中考高频考点及答题技巧: 这是一份第11讲 文言文虚词(二)-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2024年中考高频考点及答题技巧,文件包含第11讲文言文虚词二pptx、第11讲文言文虚词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0讲 文言文虚词(一)-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2024年中考高频考点及答题技巧: 这是一份第10讲 文言文虚词(一)-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2024年中考高频考点及答题技巧,文件包含第10讲文言文虚词一pptx、第10讲文言文虚词一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