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假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B.假设是一种无端的猜测
C.假设要以事实或生活经验为依据
D.假设与结果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2.某同学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液面为中间低、四周高的凹面。液面最低处的刻度是32毫升,液面最高处的刻度是33毫升,水的体积应记录为( )
A.32毫升B.33毫升C.32.5毫升毫升
3.某同学进行“探究小龙虾是否喜欢吃猪肝”的实验后,向全班同学汇报了他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哪一个环节( )
A.作出假设B.实施计划C.制订计划D.表达与交流
4.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都未能将视野中的污点移动,则可以判断污点可能在( )
A.物镜上B.反光镜上C.目镜上D.玻片上
5.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
A.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向左上方移动
B.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升降镜筒
C.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
D.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视野变暗
6.如表所示,某同学为了研究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播种下大豆种子并且设计了如下实验,这个实验设计的错误是,两个花盆( )
A.光照不同B.浇水不同C.温度都为20℃D.都应当种植在同质量的土壤中
7.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透明纸上写上“p”字,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
B.目镜选用10x,物镜选用40x,观察的物像被放大到400倍
C.观察临时装片时,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视野亮度变亮,细胞数目增多
D.当观察到的物像不清晰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8.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
A.④和⑤B.③和⑥C.①和④D.②和⑥
9.如图为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细胞的两个视野图,从甲图转变为乙图的第一步操作是( )
A.换成高倍物镜B.调节光圈C.调节细准焦螺旋D.装片向左移动
10.使用显微镜时,错误的操作是( )
A.对光时要看到白亮的视野
B.安放时镜座距实验台边缘要有一定距离,防止跌落
C.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
D.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
11.夏天,婷婷走进十万大山,山里的玉桂花开的正浓,“玉桂树”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
A.器官B.系统C.组织D.细胞
12.济南园博园国际会展中心的“鲜花大道”两旁盛开着粉、红、黄、淡紫、深紫等各种不同颜色的鲜花。决定花瓣颜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 )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液泡
13.下图是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正确顺序是( )
A.c→d→a→bB.a→d→b→cC.a→b→c→dD.a→c→d→b
14.一个成熟的橘子,撕下外面的表皮,露出里面的果肉,仔细观察果肉内部隐约能发现一些“筋络”。由此推测以上三个部分分别属于( )
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B.上皮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C.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D.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15.仙人掌肉质茎中的黏液有良好的净水作用,是野外工作者就地取用天然水体的净化剂。请问仙人掌上长的刺属于( )
A.细胞B.组织C.器官D.植物体
16.科学探究式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B.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
C.科学探究的基础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D.在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要修改实验数据
17.下列植物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 )
A.B.C.D.
1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物体内存在不同的结构是因为细胞的( )
A.生长B.繁殖C.分化D.分裂
19.动植物细胞结构有许多的异同点,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叶绿体、液泡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
C.细胞膜、线粒体、液泡D.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20.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碳素墨水,几分钟后将制成的草履虫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黑色的结构最可能是( )
A.伸缩泡B.食物泡C.细胞质D.细胞核
二、实验题
21.为了了解菠菜叶片的结构,小王和同学们进行了“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操作。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需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缓缓放下,避免盖玻片下出现______。
(2)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需要大幅度升降镜筒时,应转动______螺旋。
(3)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5x物镜为10x时,放大倍数为______倍。
(4)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物像变______。
(5)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现叶片横切面位于视野左上方,欲将其移至视野中央,需将临时切片向______移动。
三、读图填空题
22.萝卜在中国民间素有“小人参”的美称。一到冬天,便成了家家户户饭桌上的常客,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萝卜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10倍。如图一、图二为显微镜镜头与结构,图三表示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请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在“[___]”中填写相应的字母或数字,在横线上填写有关文字)
(1)使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萝卜细胞数量最多,应选用图一中的[__]和[__]两个镜头观察。
(2)据图可知,萝卜叶肉细胞是图中的_______(填“A”或“B”)细胞。
(3)为了能看清萝卜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应将视野稍微调暗些,此时应调节图二中的结构[__]。
(4)萝卜菜叶在沸水中焯水时呈绿色,是因为高温破坏了图三中的[__]使其丧失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5)糖醋萝卜皮是用萝卜表皮加糖、盐和醋腌制而成,酸脆可口,深受宜春人们的喜爱。腌制过程中会流出大量的水分,其中水分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填名称)。
23.你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为“男神”或“女神”,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如图为人体组织形成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A细胞开始的,A细胞是指__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过程,使细胞的数目增加;④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过程,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
(3)图中B为__________组织;人体内的血液属于__________组织,具有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等功能。
(4)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__________→人体。
24.莲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绿色开花植物。藕生长在几乎不含氧气的淤泥中,它是怎样解决通气问题的呢?小明猜想它体内有适应水中环境的特殊结构。于是小明同学制作叶片、叶柄和莲藕结构的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1)在植物的分类上,莲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藕断丝连”的“丝”来自莲的_______组织。
(2)图为小明制作临时装片时某步骤的操作示意图,为了防止装片上出现气泡,小明应用镊子夹起_____________,使其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
(3)步骤②中滴加的是______,目的是:_________。
(4)若显微镜的目镜为15×,物镜为45×,则观察到的物镜放大了______倍。观察时,微调____________,直至物像最清晰。
25.保留水分是蔬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探究影响蔬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小刚设计了甲、乙、丙三组探究实验。下图是他所做实验的情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错误的是______组。
(2)为探究蔬菜水分散失快慢与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选______组,依据生活经验判断,塑料袋内的萝卜水分散失较______(“快”或“慢”)。从而得出:空气流动越______(“快”或“慢”),蔬菜水分散失越慢。
(3)丙组是研究蔬菜水分散失快慢与温度高低的关系的实验,直接受太阳光照的萝卜温度较高。预期得出水分散失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
(4)依据上述探究,写出生活中蔬菜保鲜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因此,假设是一种对结果的猜测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故选:B。
2.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所以,水的体积应为32ml。
3.答案:D
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该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向全班同学汇报了探究过程和结果,属于表达与交流环节,故选D。
4.答案:A
解析:
5.答案:A
解析:
6.答案:B
解析:从表格中可知,该实验中涉及两个变量:一是光照,另一是水分。在做对照性探究实验时,这样不能说明种子是否萌发是由光照引起,也可能由于水分的原因。为了研究光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应该把“光照”设计为变量,来作对照。就是说除了光照不同以外,其他的条件都相同。浇水的多少应该相同。因此这个实验设计的错误之处是浇水多少不同。
故选:B。
7.答案:C
解析:A.准焦螺旋包括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故A正确;
B.转动转换器可以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故B正确;
C.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所以平面镜换成凹面镜,汇聚的光线增多,视野变亮,故C错误;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目镜10X,物镜40X,显微镜的放大倍数400倍,故D正确。
故选:C。
8.答案:C
解析: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因此目镜无螺纹。所以图中的③④⑥是目镜,①②⑤是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据此,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 50倍,应选择的镜头是①和④。
故选:C。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C
解析:A、对光成功的标志是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A正确;
B、放时镜座距实验台边缘要有一定距离即7厘米左右,防止跌落,B正确;
C、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C错误;
D、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D正确。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C
解析:A、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A错误。
B、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物质,细胞质内含叶绿体和液泡等细胞器,B错误。
C、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如,“鲜花大道”两旁盛开着粉、红、黄、淡紫、深紫等各种不同颜色的鲜花,决定花瓣颜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细胞核里.C正确。
D、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D错误。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正确顺序是:a一个细胞→C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d细胞质分成两份→形成新的细胞壁。
故选D。
14.答案:A
解析:橘子果实的皮能保护内部的结构,属于保护组织;橘子里面的果肉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筋络有运输物质的作用,属于输导组织。这说明橘子中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故选:A。
15.答案:C
解析:仙人掌上长的刺是其变态叶,叶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
16.答案:D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然后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反思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现象,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个变量。综上所述,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当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时,可能是假设不正确,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实验。因此,选项得D的叙述是错误的。
17.答案:B
解析:A是一株完整的植物体,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器官是由组织组成的,A错误;
B是表皮,表皮主要有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属于保护组织,B正确;C是叶,叶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由多种组织组成,C错误;
D是一个植物细胞,细胞能够构成组织,但不属于组织,D错误。
故选:B。
18.答案:C
解析:
19.答案:A
解析:
20.答案:B
解析: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供其慢慢消化吸收。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碳素墨水,墨水会随食物通过口沟进入草履虫体内的食物泡中,因此被染成黑色的结构最可能是食物泡。
故选:B。
21.答案:(1)气泡
(2)粗准焦
(3)150
(4)大
(5)左上方
解析:
22.答案:(1)①;④
(2)A
(3)c
(4)②
(5)液泡
解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①②一端无螺纹为目镜,③④有螺纹为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长目镜①和短物镜④。
(2)小明同学用高倍镜观察萝卜叶肉细胞时,发现视野模糊,此时他应该调节图二中的e细准焦螺旋,让视野变清晰。
(3)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细胞壁、细胞膜、液泡,所以萝卜叶肉细胞是图中的A细胞。
(4)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所以萝卜菜叶在沸水中焯时水呈绿色,是因为高温破坏了图三中的②细胞膜,使其丧失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5)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所以腌制过程中会流出大量的水分,其中水分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
23.答案:(1)受精卵
(2)分裂;分化
(3)神经;结缔
(4)系统
解析:
24.答案:(1)输导
(2)盖玻片
(3)碘液;将细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观察
(4)675,细准焦螺旋
解析:
25.答案:(1)乙
(2)甲;慢;慢
(3)温度越高,散失水分越快
(4)在低温环境保存蔬菜或在空气流动慢的环境保存蔬菜
解析:
花盆
种大豆(粒)
光照
温度/℃
水
A
10
向阳光
20
充足
B
10
暗室
20
不充足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植物细胞分裂顺序是,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1): 这是一份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1),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D; 2,猫;无脊柱;④;气囊;,藻类植物;根、茎、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