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
1.下列科学家与其在化学学科贡献不对应的是
A.拉瓦锡:空气的组成B.道尔顿:水的组成
C.张青莲: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D.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2.中国传统鎏金工艺是将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热除汞,使金附着在器物表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汞漆属于合金B.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鎏金工艺利用了汞的易挥发性D.金汞漆加入盐酸中会产生大量气泡
3.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
A.步骤①B.步骤②C.步骤③D.步骤④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石墨质地较软,可用作电池电极B.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C.酒精具有挥发性,可用于杀菌消毒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含硫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人体很多蛋白质中都含有硫元素。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某科研单位设计出氧化铁-硫化亚铁循环脱硫技术除去气体。硫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如、、)等。
5.下列关于硫单质和含硫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转化为是化学变化B.表示6个硫分子
C.含硫化合物都是有毒物质D.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6.氧化铁-硫化亚铁循环脱硫工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中,的质量不变
B.过程Ⅱ中,有多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该工艺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D.该工艺没有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
7.学习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Ⅰ:将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满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实验Ⅱ:将纳米铁粉加入盛满的集气瓶中,铁粉发生自燃,生成一种红棕色固体。
实验Ⅲ:将一小块金属钠切开置于空气中,银白色的截面变暗,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实验IV:将与Ⅲ相同大小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钠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中生成的黑色固体为四氧化三铁
B.实验Ⅱ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实验Ⅰ、Ⅱ对比可知,生成物的种类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无关
D.实验Ⅲ、Ⅳ对比可知,生成物的种类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8.20℃时的饱和水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数值为21B.的溶解度随溶液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D.点所对应的溶液的质量分数等于点
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10.氧化锌既可与酸反应,也可与碱反应。与碱反应的原理为。向含氢氧化钠的溶液中缓慢加入氧化锌粉末,反应过程中、,的质量随加入氧化锌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化学式为B.中
C.化学方程式中D.将剩余的氢氧化钠全部反应完,需再加氧化锌
二、填空与简答
11.如图1所示,是锡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若表示氯离子,则数值为 。
(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中甲的原子序数 (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3)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2为氮的价类图,请填空:
①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
②点表示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③点对应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物质,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12.用废黄铜生产硫酸铜晶体()的流程如下:
(1)“酸溶”时产生的气体是 ,“滤液”中的溶质是 。
(2)“操作1”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 。
(3)“转化”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
(4)“操作2”包括: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等。得到的“滤液”在该温度下是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5)本流程中哪一步可以比较铜、锌的活动性? 。(填“酸溶”、“操作1”或“转化”)
13.氢能源是最理想的“绿色能源”之一。我国氢能源的发展规划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个阶段,具体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煤炭生成“灰氢”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通过反应制备的氢气属于 (选填“灰氢”、“蓝氢”或“绿氢”)。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金属膜透氢提纯氢气,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用文字从微观角度描述该过程 。
(3)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高效制取“绿氢”,其主要过程如图3所示。
①写出整个过程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整个过程中数目保持不变的微粒是 。
②“过程II”中生成了氢气和 (填化学式)。
③与电解水法相比,该方法最显著的优点是 。
三、科学探究题
14.某兴趣小组对甘蔗渣进行了如下探究。
(1)初识甘蔗渣
取少许甘蔗渣直接用酒精灯灼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到干冷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迅速将烧杯翻转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得出甘蔗渣中一定含有、元素。同学们认为该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
(2)制作甘蔗炭
如图1所示,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 。实验结束观察到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有疏松多孔结构,将该黑色固体加入到红墨水溶液中,可观察到 (填实验现象)。
(3)气体检验分析
①利用上述装置实验前不通氮气,加热甘蔗渣,小组同学通过一定手段,测得产生的气体中体积分数变化如图2所示,时间段内,产生可能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气体中含有少量,请设计实验验证的存在: (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可供选用的药品:灼热的铜粉、灼热的氧化铜)。
(4)“捕捉”二氧化碳
①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用水和碱溶液“捕捉”少量二氧化碳。为比较“捕捉”效果,小组同学设计如图3所示实验,装置中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4所示。图中,甲、乙、丙注射器内的试剂分别是水、饱和的石灰水和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了实验具有说服力,的数值应为 。
②分析图4可知“捕捉”二氧化碳效果最好的是 (选填装置序号)。
③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综合应用题
15.工业上利用反应冶炼得到,冶炼产生的烟气中含多种成分。经过水洗除尘后,烟气中部分气体分子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1)图中虚线表示或的变化,其中曲线表示的物质是 。
(2)由t℃-400℃过程中,烟气中水分子百分含量增加主要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化学方程式为。取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吸收完全生成,则该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氯化钙
先加水溶解,然后过滤,最后将滤液蒸发结晶
B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
加入过量稀盐酸,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和
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
D
区别氢氧化钠、硝酸铵固体
分别取样,加适量水,测量溶解前后温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拉瓦锡最早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选项关系正确;
B、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该选项关系不正确;
C、张青莲教授为测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作出了突出贡献,该选项关系正确;
D、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该选项关系正确。
故选B。
2.D
【详解】A、金汞漆是两种金属熔合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合金,故A说法正确;
B、金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则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故B说法正确;
C、中国传统鎏金工艺是将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热除汞,使金附着在器物表面,利用了汞的易挥发性,故C说法正确;
D、汞和金均属于不活泼的金属,与稀盐酸不反应,因此金汞漆加入盐酸中不会产生大量气泡,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3.C
【详解】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加热时碳酸分解,石蕊试液由红色变成紫色,所以实验中不合理的步骤是步骤3,故选C。
4.D
【详解】A、石墨质地柔软,能在纸上留下灰黑色痕迹,可用作铅笔芯,可用作电池电极利用其导电性,故A对应错误;
B、氮气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利用的是氮气的稳定性,故B对应错误;
C、酒精具有挥发性,与用于杀菌消毒无关,是因为酒精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进入细菌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凝固,将细菌杀死,故C对应错误;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故D对应正确。
故选:D。
5.A 6.B
【解析】5.A、S8和S6为由不同分子构成的不同物质,因此S8加热转化为S6是化学变化,故A正确;
B、S6表示一个S6分子中由6个硫原子构成,故B错误;
C、含硫化合物不都是有毒物质,比如硫酸钠等硫酸盐无毒,故C错误;
D、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但不一定是不同种元素,比如S8与S6的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6.A、过程Ⅰ中,氧化铁与硫化氢发生反应,氧化铁的质量减少,故A错误;
B、过程Ⅱ中,硫化亚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铁元素由+2价变为+3价,氧元素由0价变为-2价,硫元素由-2价变为+4价,故B正确;
C、该工艺的总反应为:硫化氢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水,方程式未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C错误;
D、该工艺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环境,故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说法正确;
B、纳米铁粉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固体,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说法正确;
C、对比实验Ⅰ、Ⅱ,铁的质量,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条件均不相同,则不能说明生成物的种类与反应的接触面积无关,说法错误;
D、对比实验III、IV,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种类不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8.D
【详解】A、20°C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一定值,故,解得:a≈26.5,选项错误;
B、该图像反映的是20°C时氯化钠的饱和水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关系,不能反映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选项错误;
C、20°C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选项错误;
D、20°C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一定值,故n点所对应的溶液的质量分数等于m点,选项正确。
故选D。
9.A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氯化钠、氯化钙均溶于水,无法通过过滤分离,故A错误;
B、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与盐酸不反应,加入过量稀盐酸,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可以得到纯净的铜,故B正确;
C、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可以鉴别,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A。
10.C
【详解】A、中,钠元素显+1价,锌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1)×2+(+2)+(-2)×x=0 ,x=2,的化学式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与个数不发生变化,则a=c,b=2c,a:b:c=1:2:1,设a=1,b=2,c=1,则dY中含有2个H、1个O,所以d=1,Y 为H2O,说法正确;
B、根据A选项分析可知中,x=2, 说法正确;
C、根据A选项分析可知c:d=1:1,说法错误;
D、根据图示可知NaOH还剩余4g;
设:还能生成NaAlO2的质量为x。
x=4.05g;将剩余的氢氧化钠全部反应完,需再加氧化锌,说法正确;
故选C。
11.(1) 8
(2) 小于 二/2
(3) 单质
【详解】(1)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
原子得失电子变为离子,从而变成稳定结构;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7,氯离子由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的稳定结构,则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8,则X=8;
(2)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甲在乙的左边,则甲的原子序数小于乙的原子序数;
B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B表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外有2个电子层,则B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3)①A点时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对应的物质为单质;
②B对应的物质为氧化物,且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B的化学式为N2O;
③C点对应的物质为氧化物,且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显-2价,则C点对应的物质为NO,D点对应的物质为氧化物,且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氧元素显-2价,则D点对应的物质为NO2,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
12.(1) 和
(2)玻璃棒
(3)
(4) 降温结晶 饱和
(5)酸溶
【详解】(1)“酸溶”时,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过滤后,滤液A中含有生成的硫酸锌和过量的硫酸;
(2)操作1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3)“转化”时铜、过氧化氢、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4)“操作2”是结晶,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过滤后得到滤液B和硫酸铜晶体,所以得到的“滤液 B ”在该温度下是 CuSO4 的饱和溶液;
(5)“酸溶”时,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可得锌的活动性大于铜。
13.(1)化学变化
(2) 蓝氢 氢分子在金属膜表面分解为氢原子,氢原子通过金属膜后重新组合成氢分子
(3) 氢原子、氧原子或H、O 利用太阳能,节能
【详解】(1)煤炭生成“灰氢”过程中,有氢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根据图1可知,甲烷捕捉二氧化碳生成蓝氢,故通过该反应制备的氢气属于蓝氢;根据图2可知,氢分子在金属膜表面分解为氢原子,氢原子通过金属膜后重新组合成氢分子;
(3)①由微观图示可知,整个过程的总反应为水在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整个过程中数目保持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氧原子;
②由微观图示可知,过程Ⅱ中生成了氢气和过氧化氢(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H2O2;
③光解水法与电解水法相比最显著的优点是不需要通电,利用太阳能,节约能源。
14.(1)酒精燃烧也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 排尽玻璃管中原有的空气,防止影响实验 红墨水褪色
(3) 或或 将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固体颜色是否由黑色变成红色
(4) 30 丙
【详解】(1)干冷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酒精燃烧也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无法确定甘蔗渣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如图1所示,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排尽玻璃管中原有的空气,防止甘蔗渣反应影响实验;黑色固体,有疏松多孔结构,能吸附色素,故能观察到红墨水褪色;
(3)①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碳和氧气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碳和水蒸气加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②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用灼热的氧化铜来验证一氧化碳的存在,操作为:将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固体颜色是否由黑色变成红色;
(4)①如图3所示实验,是为了比较水、饱和的石灰水和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碳的“捕捉”效果,需要保持液体的体积相等,故X为30mL;
②根据图4,丙的变化最大,压强减小的最多,说明二氧化碳被吸收的最多,所以丙“捕捉”二氧化碳效果最好;
③乙装置中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15.(1)/二氧化硫
(2)
(3)解:设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详解】(1)由图可知,随着温度降低,二氧化硫和氧气逐渐减少,而三氧化硫逐渐增多,说明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三氧化硫,即2SO2+O2=2SO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氧气与生成三氧化硫的的分子个数比为2:1:2,结合图中气体分子的百分含量变化,曲线X表示的物质分子的百分含量约降低了10%,而另一种气体分子的百分含量约降低了5%,故曲线X表示的物质是SO2;
(2)由t℃-400℃过程中,硫酸的百分含量不断减少,则烟气中水分子百分含量增加主要原因是硫酸受热分解生成三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见答案。
40,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40,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14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化学试题附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化学试题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