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二)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二)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二)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二)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二),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那水呢,( )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chéng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青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水藻( ) chéng( )清 蓝汪汪(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
    (3)文中加点字“贮”查( )部,“贮”的正确解释是( )
    A.收藏;收获 B.储存;积存 C.储蓄(钱财)
    (4)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二、综合性学习
    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学校各个社团为配合本次活动宣传需要开展特色活动,请参照文学社的示例,为厨艺社团和书画社团活动出谋划策。
    文学社:“有朋远来”诗歌朗诵会
    厨艺社:
    书画社:
    (2)【探究材料】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①15岁的小明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网吧玩游戏。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他,王大哥则成了好朋友和崇拜的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他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小明手拿木棍,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致其重伤。
    ②小刘、小彭、小陈都是某校初三学生,也曾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好孩子。一次外出游玩时,三人结识了社会青年郑某。郑某通过钱和烟的诱惑,逐渐将他们拉拢成自己的小弟,三人跟随郑某四处游荡,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探究结果: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次北固山下”中“次”的意思是 。“乡书何处达”中“书”是 的意思。
    4.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
    四、现代文阅读
    雨的四季(刘湛秋)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1982年6月3日北京)
    5.请仿照下列对春雨特点的概括,完成其他三季雨的特点概括。
    春天的雨清新娇媚;
    夏天的雨 ;
    秋天的雨 ;
    冬天的雨 。
    6.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精彩之处。
    7.第⑤自然段开头作者连续进行了四次转折,对此,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提示】句子、文段采用转折关系,一般是转折词后面的内容才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转折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强调转折连词后的内容。
    A.第一个转折,是针对冬天天冷,人们怕雨再带来湿冷的心理,转折突出雪花的美丽会打破这一心理,而受到欢迎。
    B.第二个转折是针对冬天北国雨少,转折强调南国还是有,和北国相比的不一样之处。
    C.第三个转折,是针对南国其他季节雨多,转折突出冬天雨少,却另有特点,引出下文对冬天南国雨的描写。
    D.第四个转折是针对冬天一般多风、干涩的气候特点,转折强调冬天的雨给人的别样的温暖感受。
    8.简要分析作者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把《雨的四季》写得美轮美奂,打动人心的。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9.阅读第③段,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10.指出第④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11.阅读第⑥段,说说当“我”面对分歧时,为什么“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12.阅读第⑧段,具体说说作者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①,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②(但)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shǐ猪)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户能作此谋?
    (蒲松龄《狼》其三)
    【注释】①行室:农民在田间所搭的草棚。②顾:但。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狼不敢前: (2)股直不能屈: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顾无计可以死之。
    1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抱有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B.(甲)文主要通过对屠户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C.(乙)文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摆脱困境。
    D.(乙)文中屠户胆小怕狼,面对贪婪的狼,只有躲起来,最后靠着侥幸获得了胜利。
    16.(甲)(乙)两文的结尾都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7.这则故事节选自课文《狼》,作者 ,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郭沫若称赞他的写作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文章选自《 》,该书名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述奇异的故事”。
    18.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目似瞑 (2)前狼假寐
    (3)狼亦黠矣 (4)亦毙之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0.屠夫最后为什么能刀劈两狼?读过这则寓言故事,你领悟到了什么?
    六、名著阅读
    21.名著阅读
    (1)《 》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全书故事引人入胜,其中最能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
    (2)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 (人名),他的《昆虫记》被誉为“ ”。
    七、作文
    22.【写法借鉴】作者善于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景。如雪景是静物,但“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让静静的雪“动”了起来,这种写法叫静物动写。
    【片段仿写】请你运用静物动写的方法写一段文字。
    参考答案:
    1.(1)zǎ 澄 wāng (2)青亮 清亮 (3)贝 B (4)不但 况且
    2.(1) 厨艺社:“佳肴迎宾”厨艺比拼赛 书画社:“知音共赏”书画品鉴会
    (2)示例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示例2:青少年时期一定要慎择友,择良友。
    示例3:面对朋友的要求,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以法律和道德为标尺进行衡量,三思而后行,不可随意迁就,否则会铸成大错。
    3. 停宿 书信、信件 4.潮水涨起来了,江面宽广,两岸更远了;挂起帆,乘船顺风疾行。
    5. 夏天的雨热烈粗犷; 秋天的雨端庄沉思; 冬天的雨自然平静 6.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雨后树枝、树叶的美丽与生机。 7.D 8.①调动感官显色彩;②巧用修辞绘神韵;③融情入景巧抒情。
    9.(1)“总算”既写出了“我”对春天的急切盼望,又写出了“我”对经历了漫长严冬的年迈母亲的担心(流露出了“我”的欣慰,即庆幸自己的母亲又走到了春天)。
    (2)“熬”字既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漫长的冬天所遭受的痛苦,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又流露出“我”的欣慰(庆幸自己的母亲“挺住”了严冬)。 10.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为散步设置了背景(写出了一家人散步的目的),同时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感受春天之美的幸福愉悦心情。 11.因为母亲、妻子、儿子都听“我”的,一切都取决于“我”,如果“我”处理不好,会破坏家庭的和谐。体现了“我”(对家庭)强烈的责任感。 12.作者通过再次描写一家人在田间小路上散步的情形,与题目和前文相照应(照应前文);同时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点明主旨);又揭示了寓意:暗示了中年人承前启后(即对上赡养,对下培养)的重任(对家庭的使命感)。
    13. 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大腿。 14.(1)(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2)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 15.D 16.议论的表达方式。两文结尾在结构上都总结了全文,内容上都点明了主旨,揭示了所蕴含的道理。
    17.蒲松龄,《聊斋志异》 18.(1)闭眼 (2)睡觉 (3)狡猾 (4)杀死 19.过了一会儿, 一只狼径直走开, 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在前面坐下了。(注意“去”“少时”“犬”的翻译。) 20.要想战胜敌人,不仅仅要勇敢,还要有智慧,善于思考。再狡猾的动物也战胜不了人,因为人有动物没有的智慧。(意思对即可。)
    21. 《西游记》 大闹天宫 法布尔 昆虫的史诗
    22.妈妈给弟弟买来一个布玩具——一只好看的青蛙。它披着绿色的衣裳,黑色斑纹,腹部呈乳白色,栩栩如生。只见这只青蛙高昂着头,张开宽大的嘴巴,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像在仔细地寻找食物。它前腿伸开,后腿蹲着,活像守护庄稼的神兵。

    相关试卷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十四):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十四),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十七):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十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十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十一),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