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三)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三),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在古代,诗人常常借飞鸟来表情达意。王湾的“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用雁儿送信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陶渊明的“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借鸟儿结伴而归寄托了归返自然的人生理想。
【乙】美源于自然。陶渊明漫步桃花林,欣赏到了“中无杂树,____________,落英缤纷”的胜境:柳宗元笔下有“____________,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美景。
【丙】巍峨太行挺起华夏脊梁,大平原辽阔坦荡,白洋淀荷红苇绿,碣石外洪波涌起……这是大自然的天成之作。
(1)请在【甲】【乙】两段文字空缺处填上相应的句子。
(2)【丙】段文字中,加点的句子可以让我们联想到课文中 (作者)的名篇《 》。
二、综合性学习
2.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1)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本体: 喻体:
(2)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本体: 喻体:
三、诗歌鉴赏
阅读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完成后面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 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4.有人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5.第①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第④段写的是“春花图”,而划线的句子却写蜜蜂和蝴蝶的多,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7.“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钻”改为“长”行吗?为什么
8.“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写这些的动作、行为的主要目的是( )
A.草地有人活动,所以要写。
B.说明人们在春天到来时心情很愉快。
C.间接写草地,突出草的嫩绿可爱。
D.写了草,又写人,构成一个画面。
9.选文的第③段写的是“春草图”其中写春草“质地”的词语是 ;写春草“色泽”的词语是 ;写春草长势旺盛的句子是 。
10.仿写句子:“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阅读《秋天的怀念》节选,完成题目。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 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 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 ‘仿膳’ ,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 “跑”和 “踩” 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 ,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⑧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1.依次给画线空缺处选择合适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扑 挡 高洁 烂漫B.跑 挡 纯洁 烂漫
C.扑 挡 高洁 红火D.扑 站 纯洁 红火
12.第③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13.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着我的动静。
五、文言文阅读
【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古之欲明①明德②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③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④。
(节选自《礼记·大学》)
[注]①明:动词,彰明。②明德:美德。③齐:治理,整理。④格物:格,就是确实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辨事物,尽事物之理。
1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温故而知新 故: (2)思而不学则殆 殆: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 (4)欲治其国者 欲:
1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16.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欲 诚 其 意 者 先 致 其 知 致 知 在 格 物。
17.除“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外,【甲】【乙】两文都提到了什么的重要性?在这方面,【甲】文告诉我们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那么【乙】文告诉我们要做到哪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论语》节选)
1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温故而知新 (2)不亦说乎 (3)饭疏食,饮水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六、名著阅读
①行者辞了灵吉,驾筋斗云,径返翠云山,顷刻而至,使铁棒打着洞门叫道:“开门!开门!老孙来借扇子使使哩!”慌得那门里女童即忙来报:“奶奶,借扇子的又来了!”罗刹闻言慌了,急收宝贝,转回走入洞里,将门紧紧关上。
②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蟭蟟虫儿,从他门隙处钻进。只见罗刹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近侍女童,即将香茶一壶,沙沙的满斟一碗,冲起茶沫漕漕。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那罗刹渴极,接过茶,两三气都喝了。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罗刹大惊失色,叫:“小的们,关了前门否?”俱说:“关了。”他又说:“既关了门,孙行者如何在家里叫唤?”女童道:“在你身上叫哩。”罗刹道:“孙行者,你在那里弄术哩?”行者道:“老孙一生不会弄术,都是些真手段,实本事。”
③这大圣拨转云头,径回东路,霎时按落云头,立在红砖壁下。八戒见了欢喜道:“师父,师兄来了!来了!”三藏即与本庄老者同沙僧出门接着,同至舍内。把芭蕉扇靠在旁边道:“老官儿,可是这个扇子?”老者道:“正是!正是!”唐僧喜道:“贤徒有莫大之功,求此宝贝,甚劳苦了。”行者道:“劳苦倒也不说。那铁扇仙,你道是谁?那厮原来是牛魔王的妻,红孩儿的母,名唤罗刹女,又唤铁扇公主。我寻到洞外借扇,他就与我讲起仇隙,把我砍了几剑。是我使棒吓他,他就把扇子扇了我一下,飘飘荡荡,直刮到小须弥山。幸见灵吉菩萨,送了我一粒定风丹,指与归路,复至翠云山。又见罗刹女,罗刹女又使扇子,搧我不动,他就回洞。是老孙变作一个蟭蟟虫,飞入洞去。那厮正讨茶吃,是我又钻在茶沫之下,到他肚里,做起手脚。他疼痛难禁,不住口的叫我做叔叔饶命,情愿将扇借与我,我却饶了他,拿将扇来,待过了火焰山,仍送还他。”三藏闻言,感谢不尽,师徒们俱拜辞老者。
(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有改动)
20.下列有关《西游记》及上面选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阅读名著《西游记》的时候,可以综合运用精读和跳读,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场面宏大,情节曲折,适合精读。
B.《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比如文中的孙悟空本领高强但好吃懒做,猪八戒一副长嘴大耳但有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
C.《西游记》启示我们: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到达胜利的终点。
D.“神魔皆有人情,鬼魅亦有世故。”《西游记》中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是一家人。
21.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
七、作文
22.(2016四川凉山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情境写话。(100字以内)
在5.12地震8周年之际,学校举行防震演练。演练开始的铃声响起时,同学们纷纷双手举起书本放于头顶,在课桌旁躲两分钟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场所。小刚同学却一直坐在座位上不动。他的同桌小明叫他快跑,他却说:“慌什么,假的嘛!”
演练结束后,如果你是小明,该如何劝说小刚积极参与到演练中来?
参考答案:
1.(1)【甲】归雁洛阳边 山气日夕佳
【乙】芳草鲜美 青树翠蔓
(2) 曹操 观沧海
2. (1)叶子 波浪 (2)雨水 丝帘
3.追忆的是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流露出来的是对盛世生活的怀念。 4.有自然的景色;国家的衰败;作者和李龟年的颠沛流离。
5.拟人、反复 表达了作者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和春天即将到来时的喜悦心情 6.突出各种花儿竞相开放的热闹场景,写出了花的多、艳、甜 7.不行。“钻”字用得好,表现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将“钻”换成“长”就平淡了,即没有顽强的生命力了,语言也不形象生动了。 8.C 9. 嫩嫩的 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10.符合要求即可。
11.A 12.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为下文母亲“挡在窗前”,又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作了铺垫。 13.“悄悄”写出母亲对我的理解和宽容;“偷偷”写出母亲担心脾气暴躁的我,写出对我的关心与呵护。
14. 学过的知识 疑惑 以⋯⋯为快乐 想要 15.(1)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自己身上)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2)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先进行自我修养。 16.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7.修身养性。正心、诚意、致知、格物。
18.(1)旧的知识、学过的知识
(2)同“悦”,愉快
(3)吃 19.(1)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2)懂得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和事业作为快乐的人。
20.B 21.①“行者辞了灵吉,驾筋斗云,径返翠云山,顷刻而至”表现了孙悟空本领高强。②孙悟空“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蟭蟟虫儿”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表现了孙悟空的聪明机智。
22.示例:小刚同学,虽然这只是演练,但目的是为了在灾难来临时我们能争取到更多的求生机会。如果平时演练时不积极参与,当灾难来临时,束手无策的我们肯定会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下次演练时积极点,好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十五),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十六),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十一),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