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比例尺(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52页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掌握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互相改写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计算、绘图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
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互相改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1200千米,可是一只蚂蚁从北京到上海只用了5秒,这是为什么?
课堂预设:因为蚂蚁是在地图上爬的。
教师:回答正确!老师这里有几张地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几张大小不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
教师:这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仔细观察第一张图片,看一看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课堂预设:缩小。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再来仔细观察第二张图片,看一看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课堂预设:扩大。
教师:好,在现实生活中,有时需要把实际物体缩小或扩大若干倍后画到图纸上。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课堂预设:
学生1:我们学校的平面图就是缩小若干倍后画到图纸上的。
学生2:小蚂蚁的图片就是扩大若干倍后画到图纸上的。
……
教师:对,我们为了研究的方便,常常把实际物体缩小或扩大若干倍后再画到图纸上,也就是把实际物体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画到图纸上。比例尺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与比例尺有关的知识。(板书:比例尺(1))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比例尺的意义和分类。
(1)课件出示:P51上侧部分内容。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比表示什么吗?
课堂预设:比例尺。
教师:对,一幅地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尝试写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式。
(学生组内合作,教师巡视课堂)
(3)结果汇报。
课堂预设:
学生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学生2:。
课堂小结:
教师:一幅地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关系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
(4)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课件出示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000的中国地图)
教师:知道了什么是比例尺,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幅中国地图,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什么?
课堂预设:1:100000000。
教师:同学们知道1:100000000表示什么意思吗?
课堂预设: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
教师:好,我们也可以说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千米。
教师:这个比例尺还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即。1:100000000和,这两种形式都叫作数值比例尺。
(课件出示一幅比例尺为的北京地图)
教师:除了数值比例尺,比例尺还有一种形式,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幅北京地图,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什么?
课堂预设:。
教师:同学们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吗?
课堂预设:图上1 cm表示实际距离50 km。
教师:对,它表示地图上1 cm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 km的实际距离,我们把这种形式的比例尺叫作线段比例尺。
课堂小结:
教师:根据表现形式,比例尺可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5)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同学们,你们能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小组内讨论一下,尝试改写。
(学生组内讨论,教师巡视课堂)
(6)结果汇报。
课堂预设: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 cm∶50 km
=1 cm∶5000000 cm
=1∶5000000
教师:真棒!注意:当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统一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出数值比例尺。
课堂小结:
教师: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的方法:先根据线段比例尺写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统一单位后,再化成最简整数比的形式。
(7)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比例尺1:5000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多少倍?
课堂预设:比例尺1:5000000中的“1”是图上距离,“5000000”是实际距离,它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00倍。
教师:我们把这种比例尺叫作缩小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小于实际距离的比例尺。
教师:在绘制比较精细的零件图时,经常需要把零件的尺寸按一定的比放大。如一幅零件图纸的比例尺是2:1,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
学生: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2倍,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教师:我们把这种比例尺叫作放大比例尺,就是实际距离小于图上距离的比例尺。
课堂小结:
教师:根据作用的不同,比例尺可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8)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观察这几个比例尺,你发现了什么?
(9)结果汇报。
课堂预设:我发现这些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是1,且比例尺没有单位。
课堂小结:
教师:为了计算方便,我们一般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形式,并且比例尺没有单位。
2.学习例1。
(1)课件出示:例1。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求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学生组内交流,教师巡视课堂)
(3)结果汇报。
课堂预设: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20 km=12000000 cm
2.4∶12000000=1∶50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
教师:做得真棒!请大家和同桌讨论一下求比例尺的方法是什么。
课堂预设:先找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将它们统一单位,然后用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结果需要将比化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形式。
课堂小结:
教师:求比例尺的方法: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52例1后面“做一做”。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读题,求出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教师巡视课堂,然后进行集中订正、点评)
四、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比例尺的意义,掌握了求比例尺的方法,掌握了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互相改写的方法。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54页练习十:第1~4题。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本堂课学习的兴趣。
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的改写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这部分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即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然后转化单位名称,改写成另一种比例尺。注意让学生说清楚改写过程中的想法,要比较细致地处理这一部分的教学。
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放大比例尺”的示例,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比例尺。
完成练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交流细节,说说比例尺的具体含义,在计算比例尺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格式和对计算正确性的引导。
板书
设计
比例尺(1)
一幅地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
关系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
根据表现形式,比例尺可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根据作用的不同,比例尺可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的方法:先根据线段比例尺写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统一单位后,再化成最简整数比的形式。
求比例尺的方法:
教后
反思
本节课主要使学生初步学会如何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贯彻、分析、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感受知识的自然形成,真正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教学理念。
本节课我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状态。在课前引入阶段,我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地图,让学生观察的同时感受比例尺的意义,亲身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在解决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转化时,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通过本节课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0370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比例尺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a href="/sx/tb_c8483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比例尺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a href="/sx/tb_c8483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比例尺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