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三章烃的衍生物单元练习第1页
    第三章烃的衍生物单元练习第2页
    第三章烃的衍生物单元练习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三章烃的衍生物单元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章烃的衍生物单元练习,共10页。
    第三章烃的衍生物单元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 叶蝉散对水稻叶蝉和飞虱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防效迅速,但残效不长。工业上用邻异丙基苯酚合成叶蝉散的过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叶蝉散的分子式是C11H16NO2 B. 叶蝉散分子中含有羧基 C. 邻异丙基苯酚的核磁共振氢谱有7个峰 D. 邻异丙基苯酚与互为同系物2. 水杨酸()是制备阿司匹林()的原料,水杨酸的结构修饰经历了数百年,由阿司匹林再到长效缓释阿司匹林,大幅提升了治疗效果。一种制备水杨酸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苯中所有原子共面 B. 步骤②反应为加成反应 C. 1mol阿司匹林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最多可消耗1mol NaOH D. 可以通过分子结构的修饰获得疗效更佳、作用时间更长的缓释阿司匹林3.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图为“点击化学”的一种反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I的分子式为C9H9N3O2 B. II属于芳香烃 C. 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 III能发生水解反应4. 尼泊金甲酯(M,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是化妆品中的一种防腐剂,工业上用甲苯生产尼泊金甲酯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的条件为光照 B. 1mol M最多能与1mol NaOH溶液反应 C. 反应④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D. 设计③和⑥这两步反应的目的是防止酚羟基被氧化5. 某品牌的广告称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不加糖,比加糖还甜,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 B. 糖尿病患者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 C. 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类物质,糖尿病患者食用需慎重 D. 不能盲目听从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应咨询医生6. 氟他胺G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其制备的部分合成路线如下(已知:吡啶是一种有机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D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B. 吡啶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产生的HCl,提高反应转化率 C. E的分子式是C11H11NOF3 D. 反应⑥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是浓硫酸、浓硝酸,加热7. 某神经类药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存在2种含氧官能团 B. 分子中最多有14个原子共平面 C. 1mol该物质与足量H2反应,最多消耗7mol H2 D. 1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 NaOH8. 布洛芬、阿司匹林、酚麻美敏片均属于常见的解热镇痛抗炎药,下图所示X、Y、Z分别是其有效成分分子的结构简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含1个手性碳,且与苯甲酸互为同系物 B. Y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 Z苯环上的H被Br所取代,二溴代物有4种 D. X、Y、Z均能与Na2CO3反应产生CO29. 下列关于苯丙氨酸甲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具有碱性 B. 不能发生水解 C. 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 D. 分子中采取sp2杂化的碳原子数目为610. 乙醇和乙酸在酸性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Ⅰ→Ⅱ形成配位键,Ⅴ→Ⅵ断裂配位键 B. Ⅱ→Ⅲ的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C. Ⅲ→Ⅳ质子发生转移 D. 若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乙酸乙酯的平衡产率11. 我国科学家在苯炔不对称芳基化反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定条件下该反应转化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箭头a所示C−H键比箭头b所示C−H键活泼 B. 1mol苯炔中所含σ键的数目为10NA C. 1mol有机物Y最多可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 有机物Y可能易溶于水12. 乙醇分子中的各种化学健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 与卤化氢反应时断裂②键 C. 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②键 D.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键13. 丙烯醛(CH2=CH−CHO)是化工中很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广泛用于树脂生产和有机合成,下列试剂能用于检验丙烯醛中的“”的是(    )A. Br2/H2O B. Cu(OH)2 C. KMnO4H+ D. Br2/CCl414. 葫芦脲是超分子领域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大环主体分子之一,具有疏水的刚性空腔。葫芦[6]脲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对位取代的苯的衍生物恰好可以进入葫芦[6]脲的空腔,下列关于葫芦[6]脲的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A. 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能发生水解反应 C. 仅由乙二醛和尿素两种物质合成 D. 邻甲基苯甲酸或间甲基苯甲酸易进入葫芦[6]脲的空腔15. 香叶醇和橙花醇具有令人愉快的玫瑰和橙花的香气,是非常贵重的香料,它们可以用月桂烯合成。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乙酸橙花酯的分子式为C12H22O2 B. 月桂烯所有的碳原子都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 等物质的量的月桂烯和HCl发生反应①,副产物至少有7种 D. 香叶醇和橙花醇互为顺反异构体二、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16. 苯佐卡因(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常用于创面、溃疡面及痔疮的镇痛。在实验室用对氨基苯甲酸()与乙醇反应合成苯佐卡因,已知:+CH3CH2OH浓H2SO4+H2O有关数据和实验装置图如图:产品合成: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8.2g对氨基苯甲酸(约0.06mol)和80mL无水乙醇(约1.4mol),振荡溶解,将烧瓶置于冰水浴并加入10mL浓硫酸,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80℃热水浴中加热回流1h,并不断振荡。分离提纯:冷却后将反应液转移到400mL烧杯中,分批加入10%的Na2CO3溶液直至pH=9,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密度为0.714g·cm−3)分两次萃取,并向醚层加入无水硫酸镁,蒸馏,冷却结晶,最终得到产物3.3g。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②在合成反应进行之前圆底烧瓶中还应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③将该烧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分液漏斗使用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醚位于______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分离提纯操作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合成反应中加入远过量的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10% 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本实验中苯佐卡因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该反应产率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导致副反应多b.催化剂加入量不足c.产品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d.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17. 己二酸[HOOC(CH2)4COOH]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二元羧酸,主要用在合成尼龙−66、PBAT可降解塑料等生产领域。某实验室采用在碱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环己醇制备己二酸,反应原理为:已知:环己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熔点为24℃,沸点为161℃,密度为0.95 g/mL;己二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46,微溶于水,且温度越低溶解度越小。实验步骤如下:i.向三颈瓶中加入3.5g碳酸钠和50mL温水,在搅拌下加入10g高锰酸钾。ii.待高锰酸钾溶解后,用滴管慢慢加入2.6mL环己醇,维持反应温度在43〜47℃之间。iii.环己醇滴加完毕,待反应完成,使二氧化锰沉淀凝结,然后加适量固体亚硫酸氢钠除去过量的高锰酸钾。iv.趁热抽滤,滤渣用热水洗涤三次,合并滤液与洗涤液,用浓盐酸调pH至1〜2。v.将滤液加热浓缩至20mL左右,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产品1.5g),计算产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使用时要从_______(填“上口”或“下口”)通入冷水。(2)本实验中高锰酸钾也可用浓硝酸代替,但用浓硝酸代替的缺点是_______ 。(3)改进后的装置中,滴液漏斗b细支管的作用是_______。使用改进后的装置,考查了步骤ii中滴加速度分别为6、18、25s⋅滴 −1共3种情况下的反应状况、滤渣和滤液及产品性状。见下表所示。(4)步骤iii中除去多余高锰酸钾的原因是_______。(5)步骤v为了除去可能的杂质和减少产品损失,可用_______洗涤晶体。(6)本实验中己二酸的产率为_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8. 柠檬酸三正丁酯是微溶于水的无色油状液体,因其无毒、挥发性小的性质可作为环保型增塑剂,已知相对分子质量:柠檬酸−192、正丁醇−74、柠檬酸三正丁酯−360,实验室制备柠檬酸三正丁酯的原理装置如下: +3H2O 制备和提纯步骤如下: ①将19.2g柠檬酸固体、45mL正丁醇(密度0.81g/mL)和3mL浓硫酸依次加入到仪器A中,并加入几粒沸石; ②加热仪器A中反应液至140~150℃,待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 ③把仪器A中液体冷却后用5%的NaOH溶液洗涤并分液; ④有机层减压蒸馏回收正丁醇; ⑤减压蒸馏后的粗产品显淡黄色,依次加入无水氯化钙和活性炭并过滤后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22.5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作用是 ______。冷水应该从 ______(填“a”或“b”)口通入。 (2)实验中加入过量正丁醇的作用有两点:一是 ______;二是做溶剂,增大柠檬酸和正丁醇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3)分水器的作用是不断分离出反应生成的水使反应正向进行,同时上层的液体会回流到仪器A中,则步骤②反应完成的标志是 ______。 (4)减压蒸馏后的粗产品中加活性炭的作用是 ______。 (5)该实验的产率为 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19. 洋蓟在国际市场上属高档蔬菜,以良好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被冠以“蔬之皇”的美称,从洋蓟提取的洋蓟素结构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洋蓟素分子中“苯环上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洋蓟素的水溶液显_______(填:中、酸或碱)性。(2)有关洋蓟素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A.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B.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和溴水褪色C.能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               D.1mol洋蓟素最多可与11mol NaOH反应(3)洋蓟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机物M和R,邻苯二酚与A物质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M,其化学方程式为:+A→一定条件催化剂,写出M的顺式结构简式:_______;M与足量浓溴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20. 回答下列问题:(1)牛二烯炔醇分子结构如图所示。①1mol牛二烯炔醇最多可与___________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②用R—OH代表牛二烯炔醇,写出其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③2mol牛二烯炔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L。(2)春节期间,一种名叫“福(氟)禄(氯)双全(醛)”的物质在化学人的朋友圈中“火”了起来,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①氟氯双醛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②氟氯双醛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单质。 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A.由结构可知叶蝉散的分子中含15个H,则分子式是C11H15NO2,故A错误; B.叶蝉散分子中含酯基、酰胺键,不含羧基,故B错误; C.邻异丙基苯酚结构不对称,含7种H,则核磁共振氢谱有7个峰,故C正确; D.邻异丙基苯酚与分别为酚、醇,不属于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有机物的官能团、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 2.【答案】D 【解析】A.甲苯中含有甲基,−CH3是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A错误;B.步骤②中发生取代反应引入溴原子,故B错误;C.1mol 水解生成1mol CH3COOH、1mol ,产物中羧基、酚羟基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故1mol阿司匹林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最多可消耗3mol NaOH,故C错误;D.将−OH转化为−OOCCH3,对水杨酸的结构进行改造合成出阿司匹林,进一步通过分子结构的修饰获得疗效更佳、作用时间更长的缓释阿司匹林,故D正确;故选D。 3.【答案】C 【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I的分子式为C9H9N3O2,故A正确;B.由结构简式可知,II分子中含有苯环,属于芳香烃,故B正确;C.由结构简式可知,I和II发生加成反应生成III,故C错误;D.由结构简式可知,III分子中含有酯基,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C。 4.【答案】D 【解析】A.反应①苯环上的氢被氯原子取代,反应条件为催化剂,A错误;B.M中的酚羟基和酯基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1molM最多能与2molNaOH溶液反应,B错误;C.反应④中苯环上的甲基被氧化为羧基,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C错误;D.设计③和⑥这两步反应的目的是保护酚羟基,防止酚羟基被氧化,D正确;故选D。 5.【答案】B 【解析】A.糖类中的多糖(淀粉、纤维素)没有甜味,A项正确;B.该八宝粥未另外加糖,但糯米主要成分为糖类中的多糖,B项错误;C.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故糖尿病人仍需慎重食用,C项正确;D.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常常是片面、不科学的,应询问医生,D项正确;故选B。 6.【答案】C 【解析】A.−CF3中的碳原子取代苯环上氢,苯空间构型为平面六边形,6个碳、6个氢原子共面,因此D中所有碳原子均共面,故A说法正确;B.与反应:+→+HCl,吡啶吸收HCl,促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有利于提高反应转化率,故B说法正确;C.根据E的结构简式,E的分子式为C11H12NOF3,故C说法错误;D.E→G发生取代反应,在−CF3邻位上引入一个−NO2,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是浓硫酸、浓硝酸,加热,故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 7.【答案】C 【解析】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羟基、酰胺基、酮羰基,共3种含氧官能团,A错误;B.分子中苯环确定一个平面,碳氧双键确定一个平面,单键可以旋转,故分子中与2个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具有12个原子共面,再加上中间羰基中的碳氧、右侧羰基及甲基中碳则存在大于14个原子共平面,B错误;C.苯环、酮羰基可以和氢气加成,则1mol该物质与足量H2反应,最多消耗7mol H2,C正确;D.分子中酰胺基和氢氧化钠反应,碳氯键和氢氧化钠水解生成酚羟基,生成的酚羟基又会和氢氧化钠反应,则1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5mol NaOH,D错误;故选C。 8.【答案】D 【解析】A.如图X中∗所示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该有机物与苯甲酸结构相似,在组成上相差6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A正确;B.图中所示①②③三个面通过单键连接,单键可以旋转,三个面可以处于同一平面,所以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正确;C.苯环上①④处于对称位置,②③处于对称位置,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①②,①③,①④,②③共4种,C正确;D.X、Y中的羧基,能与Na2CO3反应放出CO2,Z中的酚羟基和碳酸钠反应,但不会生成CO2,D错误;故选D。 9.【答案】A 【解析】A.苯丙氨酸甲酯含有氨基,具有碱性,故A正确;B.苯丙氨酸甲酯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故B错误;C.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如图标“∗”为手性碳原子,故C错误;D.分子中采取sp2杂化的碳原子数目为7,苯环上6个,酯基上的碳原子,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 10.【答案】D 【解析】A.由流程可知,Ⅰ→Ⅱ中氢离子提供空轨道、氧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Ⅴ→Ⅵ形成的配位键断裂,A正确;B.Ⅱ→Ⅲ的反应中原子全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原子利用率为100%,B正确;C.由图可知,Ⅲ→Ⅳ过程中下侧的质子转移到了右侧羟基上,发生转移,C正确;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生成的水,导致平衡正向移动,能提高乙酸乙酯的平衡产率,D错误。故选D。 11.【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有机物X中箭头b所示的氢原子和苯炔发生了加成反应,说明箭头b所示C−H键比箭头a所示C−H键活泼,故A错误;B.苯炔中含有碳碳之间以及碳氢之间形成的9个σ键和碳碳三键中的1个σ键,则1mol苯炔中所含σ键的数目为10NA,故B正确;C.有机物Y中苯环和羰基可以和H2发生加成反应,1mol有机物Y最多可与4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D.有机物Y中含有苯环和酯基这样的疏水基团,不可能易溶于水,故D错误;故选B。 12.【答案】C 【解析】A.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是羟基中的O—H键断裂,A项正确;B.乙醇与卤化氢反应时生成卤代烃,断裂②化学键,B项正确,C.乙醇催化氧化成乙醛时,断裂①和③化学键,C项错误;D.乙醇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键①②③④⑤全部断裂,D项正确;故选C。 13.【答案】D 【解析】A.丙烯醛中的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与溴水反应,则溴水不能用于检验丙烯醛中的碳碳双键,故A错误;B.新制氢氧化铜与丙烯醛中的碳碳双键不反应,与醛基共热反应,则新制氢氧化铜不能用于检验丙烯醛中的碳碳双键,故B错误;C.丙烯醛中的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则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能用于检验丙烯醛中的碳碳双键,故C错误;D.丙烯醛中的碳碳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溶液褪色,醛基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则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能用于检验丙烯醛中的碳碳双键,故D正确;故选D。 14.【答案】B 【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葫芦[6]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一万,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由结构简式可知,葫芦[6]脲分子中含有酰胺基,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故B正确;C.由结构简式可知,葫芦[6]脲由乙二醛、尿素和甲醛三种物质合成,故C错误;D.由题给信息可知,对位取代的苯的衍生物恰好可以进入葫芦[6]脲的空腔,则邻甲基苯甲酸或间甲基苯甲酸不能进入葫芦[6]脲的空腔,故D错误;故选B。 15.【答案】A 【解析】A.乙酸橙花酯中含有12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其分子式为C12H20O2,故A错误; B.碳碳双键及与其直接连接的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中单键可以旋转,所以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在同一平面上,故B正确; C.反应①为加成反应,等物质的量反应时,1,2−加成产物对应3个双键各有2种,1,4−加成产物对应1个二烯结构有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的情况下一共至少有8种产物,其中1种为目标产物,因此副产物至少有7种,故C正确; D.香叶醇和橙花醇分子式相同但−CH2OH连接碳碳双键的位置不同,二者互为顺反异构,故D正确。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C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16.【答案】①球形冷凝管 ②碎瓷片或沸石 ③散热降温,减少副反应,减少乙醇挥发损失 ④检查是否漏液;上层;干燥吸水 ⑤作溶剂,提高对氨基苯甲酸的转化率;中和酸、溶解乙醇和调节pH ⑥33.4%(或33.3%);ad 【解析】对氨基苯甲酸和无水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苯佐卡因(对氨基苯甲酸乙酯),通过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冷却后将反应液转移到400mL烧杯中,分批加入10%的Na2CO3溶液直至pH=9,将对氨基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对氨基苯甲酸钠,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密度为0.714g·cm−3)分两次萃取,乙醇、对氨基苯甲酸钠留在水层(下层),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留在醚层(上层),分离出醚层,在醚层加入无水硫酸镁作干燥剂,再通过蒸馏,冷却结晶,最终得到产物苯佐卡因(对氨基苯甲酸乙酯)。①由仪器的结构特征,可知A为球形冷凝管,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②由于反应过程中需要加热,为了防止溶液受热暴沸,故需要加入碎瓷片或者沸石,故答案为:碎瓷片或沸石;③浓硫酸在稀释时放出大量热,所以将烧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散热降温,减少副反应,减少乙醇挥发损失,故答案为:散热降温,减少副反应,减少乙醇挥发损失;④分液漏斗使用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液,乙醚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乙醚位于上层,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干燥吸水,故答案为:检查是否漏液;上层;干燥吸水;⑤增加乙醇用量,可以增大对氨基苯甲酸的转化,对氨基苯甲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故乙醇还可以作溶剂,由题意知,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10% 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中和酸、溶解乙醇和调节pH,故答案为:作溶剂,提高对氨基苯甲酸的转化率;中和酸、溶解乙醇和调节pH;⑥根据题意可知,对氨基苯甲酸少量,故应根据其用量计算苯佐卡因的理论产量为8.2g137g/mol(或0.06mol)×165g·mol−1=9.88g(或9.90g),苯佐卡因的产率为3.3g9.88g(或9.90g)×100%=33.4%(或33.3%),该反应产率较低的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导致副反应增多,且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故答案为:33.4%(或33.3%);ad。 17.【答案】(1)球形冷凝管;下口(2)硝酸和C6H11OH反应过程中会产生NO2,污染空气(3)平衡气压,使环己醇能够顺利流下(4)避免在酸化处理时,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5)冷水(6)42 【解析】由题意可知,三颈烧瓶中3.5g碳酸钠和50mL温水,在搅拌下加入10g高锰酸钾,搅拌使其溶解,缓慢滴加2.6mL环己醇,控制滴速,使反应温度维持在43〜47℃,反应完全后加入适量亚硫酸氢钠固体除去多余高锰酸钾,趁热过滤得到MnO2沉淀和含有己二酸钾的滤液,用热水洗涤MnO2沉淀,将洗涤液合并入滤液,趁热小心加入浓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调节pH=1∼2),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得己二酸白色晶体,据此分析解答;(1)仪器a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使用时要从下口通入冷水。(2)本实验中高锰酸钾也可用浓硝酸代替,但用浓硝酸代替的缺点是浓硝酸和C6H11OH反应过程中会产生NO2,污染空气;(3)改进后的装置中,滴液漏斗b细支管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环己醇能够顺利流下;(4)该实验酸化过程中使用浓盐酸,除去多余的高锰酸钾的原因是:避免在酸化处理时,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5)己二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46,微溶于水,且温度越低溶解度越小,故步骤v中洗涤己二酸晶体时应用冷水洗涤,减小己二酸的溶解度,提高产率;(6)实验过程中加入2.6mL环己醇,环己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密度为0.95g/mL,则n(环己醇)=2.6mL×0.95g/mL100g/mol=0.0247mol,由方程式可知,理论上能够生成0.0247mol己二酸,则本实验中己二酸的产率为 1.5g0.0247mol×146g/mol×100%≈42%。 18.【答案】(1)冷凝回流柠檬酸、正丁醇和柠檬酸三正丁酯;b  (2)增大柠檬酸的转化率  (3)分水器中下层液体(或水面)高度不再发生变化  (4)脱色 (5)62.5%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性质、制备原理、混合物分离提纯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性质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1)仪器B是球形冷凝管,其作用是冷凝回流柠檬酸、正丁醇和柠檬酸三正丁酯,以提高原料转化率和产品的产率;为了使冷凝更充分,应从b口通入冷水; (2)增大正丁醇的浓度,反应正向移动,提高柠檬酸的转化率,因此加入过量的正丁醇,可以增大柠檬酸的转化率;柠檬酸是固体,正丁醇是液体,加入过量正丁醇可以做溶剂,增大柠檬酸和正丁醇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3)分水器中下层液体是水,上层液体是蒸出的产品,当分水器中下层液体(或水面)高度不再发生变化,也就说明仪器A中不再产生水,反应已经完成; (4)粗产品显淡黄色,而柠檬酸三正丁酯是无色液体,因此活性炭的作用是利用其吸附性对粗产品进行脱色; (5)反应中正丁醇过量,柠檬酸的物质的量为19.2g192g/mol=0.1mol,理论上生成0.1mol柠檬酸三正丁酯,质量为0.1mol×360g/mol=36g,产品质量为22.5克,则该实验的产率为22.5g36g×100%=62.5%。  19.【答案】(1)羟基;酸(2)AD(3);+4Br2→+3HBr 【解析】(1)由题干洋蓟素的结构简式可知,洋蓟素分子中“苯环上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洋蓟素中含有羧基,故其水溶液显酸性,故答案为:羟基;酸;(2)A.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B.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KMnO4和溴水褪色,B正确;C.该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正确;D.1mol该有机物中含有4mol酚羟基,可与4mol NaOH反应,含有1mool羧基和2mol酯基,可以和3mol氢氧化钠反应,共消耗氢氧化钠7mol,D错误;故答案为:AD;(3)洋蓟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机物M和R,邻苯二酚与A物质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M,其化学方程式为:+A→一定条件催化剂,由M的结构简式可知,M的顺式结构简式为:;M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时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酚羟基上的邻、对、位上的H发生取代反应,故该方程式为:+4Br2→+3HBr。 20.【答案】(1)①6 ②CH3COOH+ROHCH3COOR+H2O ③22.4(2)①C8H4O2FCl  ②能 【解析】(1)①1mol该物质含有2mol碳碳双键和2mol碳碳三键,所以最多可与6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②R—OH和乙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酯和水,相应的方程式为:CH3COOH+ROHCH3COOR+H2O;③根据结构可知,2mol牛二烯炔醇含有2mol羟基,则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的氢气1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2)①根据其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8H4O2FCl;②氟氯双醛中含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生成单质银。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熔点/℃沸点/℃溶解性乙醇460.789−114.378.5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对氨基苯甲酸1371.374188339.9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对氨基苯甲酸乙酯1651.1790172难溶于水,易溶于醇、醚类滴加时间 /min滴加速度 /(s⋅滴 −1)反应过程监控滤渣滤液产品性状2067min,T=100℃,发生冲料;20min滴加完,反应完成黑色,偏褐色,量大澄清透明,偏黄绿色量少,乳白色,稍黄6018Tmax=74℃环己醇滴加完T=44℃,60min反应完成黑色固体无色,澄清,透明无色晶体902513min,温度没有变化;23min,T=40°C;Tmax=53℃;环己醇滴加完,T=41℃反应不完全,水浴加热20min,反应完成黑色固体无色,澄清,透明无色片状晶体,晶型很漂亮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